大锅饭(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么一小碗牛乳可不当饱, 大家也就是尝个味儿,早食还是要吃的。
  这会儿天色不早了, 要是赶回家做饭, 怕是要误了俞信、柳和昶上学的时辰。
  俞善估摸着这会儿食堂的饭该做好了,干脆领着他们俩,熟门熟路地去了小镜庄的食堂蹭饭。
  是的, 现在小镜庄包伙食的人太多, 原先的厨房太小不够用,俞善干脆在庄子上设了个食堂。
  其实, 还有个不好宣之于口的原因就是, 以前庄子上人少, 且都是自己人, 大家做什么都很随意, 倒也无所谓保密。
  如今, 庄子上短工、长工都有,一到吃饭的时候全都一窝蜂似的往厨房那边跑。
  庄子上最核心的位置就是米粉作坊和料理糖水的小厨房,偏偏都跟大厨房建在一处。
  俞善不想让太多人到这边来乱转, 免得一来二去人多眼杂, 于是直接在充当员工宿舍的联排屋后头, 专门另盖了一处食堂。
  宽宽敞敞的三间瓦房, 一间当灶间, 一间当储藏室, 一间摆上桌子、条凳, 充当餐厅,既整洁又干净,这样哪怕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 也能让大家安安稳稳的吃顿饭。
  食堂外面还专门打了口水井, 平时吃水用水都极为方便。
  俞善要求来吃饭的人自带碗筷,吃完以后,各自去井口洗好自己的碗筷。
  一开始俞善说建个食堂,杨庄头他们还怕太过抛费;久而久之,大家都意识到有了这食堂的好处。
  自家升火做饭再怎么手脚麻利,少说也要半个时辰;吃完再洗洗涮涮的,这前后加起来,只一顿饭就要往里搭上一个时辰的功夫,一天三顿饭就是三个时辰。
  现在多方便,掐着时间,到点儿了人往食堂一坐,吃得是现成饭;吃完把碗一洗,抹抹嘴就能去上工,每天能省出多少功夫,多做多少事。
  农忙的时候,甚至有几个脑子活泛的村民主动找到俞善,想要交些钱,跟小镜庄的人一样在食堂吃饭,这样就家里就能省出一个劳力去抢收了。
  难得有个创收的机会,俞善让米娘子自行定价,若是有愿意来吃食堂的村民,一律欢迎。
  好在有以前卖米粉的经验打底,米娘子小心翼翼核算了许久,才算出了早食两文,午食、晚食按荤素,设成三到五文不等的价格:
  “早食虽说都是粗细粮掺着吃,可每天都有干有稀,两文钱的价格正合适。”
  “午食、晚食按主家说的,每天都有豆腐菜,三天吃一回蛋,五天吃一回荤,菜蔬是顿顿都有,连炒个青菜用的都是猪板油,三文钱一顿也就是够个本钱,乡里乡亲的没什么赚头。”
  俞善算是亲眼见证了米娘子的变化,看她如今连帐都算得清清爽爽,心里也替米娘子感到高兴。
  量少了确实不赚钱,积少成多就有赚头了。
  俞善不是一时兴起开个食堂过家家,以后村中作坊建成了,在里面做工的有上百人,俞善打算在新作坊那边也设一个大食堂。
  村民们做工又不包饭,那个大食堂到时候就算是对外营业了。有这么个小食堂练手,想必以后米娘子接手大食堂会更加顺利吧。
  以后的事暂且不提,眼下食堂越受欢迎,活计就越重。
  除了要给在牛场做活的人提供伙食,还有鲁哥儿那群孩子们,再加上小镜庄原本这十几口人,中午还要给织坊的织工们送一顿午食……每天光是搬运需要的粮食和菜蔬,就不是个轻省的活计。
  米娘子虽说管着厨房这一块儿,要料理这么多人的伙食,她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可惜小镜庄的人各自都另有事做,不能替她分担。所以俞善干脆长期雇佣了秦家的婆媳二人。
  秦娘子婆媳俩是俞善这一甲的畸零户,两个寡妇带着一个不成丁的小儿过活,实在艰难。
  她们原本在庄子上打零工,俞善看这婆媳俩干活细致,又干净卫生,关键是口风密实,在糖水铺帮了这么久的忙,也没有出去说三道四的,可见其人品端正。
  签了长契以后,她们平时可以做糖水铺的活计,到了饭点儿就帮米娘子操持饭食,算是给厨房固定增加了两个员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