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4)
纵观以上五次出兵,他都能在军情发生突然变化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可见陈寿说他完全没有“应变将略”,并不符合事实。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对手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病危撤军之后,司马懿亲临现场视察了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一个军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应变将略”,岂非自相矛盾?事实上,就连陈寿自己说这两句评价的时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测语气:“大概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他自己也预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既然这种负面评价,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老对手司马懿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连陈寿自己的语气也有所犹豫,那么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以往有一种说法,见于唐代人撰写的《晋书》卷八十一《陈寿传》。说陈寿此举,是为了发泄私愤,因为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下属,马谡在街亭失利被诸葛亮处死,陈寿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做苦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轻视陈寿,云云。这种说法,既与事实不合,也没有触及深层的玄机。而玄机,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诸葛亮在前线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积极进攻,希望与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一决雌雄。而从司马懿这边来看,二十多年军事生涯,恰好就是这四年,最为黯淡无光。在这之前,他曾经全歼孟达的叛军于上庸;在这之后,他远征辽东公孙渊,攻灭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敌如神,战功辉煌。唯独中间这四年,第一战就因自己指挥失误,造成名将张郃战死沙场;此后又一直采取缩头乌龟战略,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即使对方送来妇女的衣饰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决战,连下属将领都敢当面说他“畏蜀如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赞扬,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撰写在西晋武帝时期,西晋武帝司马炎是谁?就是司马懿的孙儿呀。于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为陈寿最难下笔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大事儿。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虽然并不准确,但却可以理解。
更为麻烦的是,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本人。《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马懿挑战。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写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没有权变,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的评价,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所以与诸葛亮死后,他发出的“天下奇才也”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无权”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变,这不正好同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含义完全相同吗?他的三弟司马孚,此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据《晋书》卷三十七《司马孚传》记载,他当时是曹魏的度支尚书,负责全国军政经费的安排,特别是前方军费的筹措,是朝廷军机重臣之一。可见他向司马懿询问战局,既有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军情的急迫意向。司马懿当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对战局做出极为乐观的回复。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司马懿的复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间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会在朝廷上公开宣布的前方战报。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够写入《晋书》,就是明显的证据。
这样一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司马懿,早已被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所以司马懿的评语,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撰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弥补。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了解了以上复杂的政治背景,再来观察陈寿这些弥补性措施,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跃然纸上也。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玄机的所在,也是第五个谜团的颠覆性答案。
当今的三国迷很多,迷上三国,所以爱看有关的三国的书。但是,读书人应当对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书上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先生的话,表达方式稍微过激了一点,眼光却很敏锐。比如上面说到的八阵图,《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将其写成诸葛亮在夔门用乱石布下的阵势:“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吴将陆逊误入此阵后,“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无路可出”。这本来是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描写,但是笔者在当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为真,并且还在长江边的沙滩上,长期摆弄石头,企图复原神奇魔幻的八阵图,结果是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于小说,就是对于史书,其中的内容也应当张开慧眼去鉴别,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正是:
负面论评谁作俑,玄机何在请君听。
关于诸葛亮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抬升到神佛,因此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一 历史关公
本节登场亮相的这一位,他与刘备情同手足,能在万军之中轻取敌将的性命。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被抬升到神佛,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他,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羽在历史上真实记载中的形象,属于他的真身,可以称为“历史关公”;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属于他的化身,可以称为“文化关公”。要了解关羽,必须先从他的真身说起。那么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关羽的家庭出身,民间传说很多。但是真正确凿可信的记载,还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段记载很短,但是信息很丰富:首先,古人的名和字,在含义上总有某种联系。古代传说,长生不老的神仙,长了羽毛能够自由飞翔。所以羽毛的“羽”,和“长生”有关联。后来大概觉得“长生”二字太直白,没有文采,又改成“云长”,即辽阔的云海。长了羽毛的神仙飞翔云海,充满诗意啊!其次,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先世。当时非常重视先辈的出身,当过一官半职,总要记上一笔。根本不提,证明他是出生于草根平民家庭。第三,他不仅出身平民,而且还摊上了大事儿,年纪轻轻,被迫从河东郡的老家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音同谢),向东翻越太行山,远远逃亡到涿郡。
在涿郡,关羽碰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就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后裔,但是到他这一辈,家道早已破落。眼看政局衰败社会动荡,他决心拉起队伍来闯天下。于是,年龄小一点的关羽,还有涿郡本地人张飞,就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说他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故事,史书上没有根据,属于文学的虚构。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焚香结拜的仪式。比如前面讲到的孙策、周瑜,吕蒙、鲁肃,都是这样。又比如,关羽曾经叫曹魏的大将徐晃为“大兄”,也就是大哥,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吕布也曾经叫刘备为老弟,“名备为弟”,这见于《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鲁肃与吕蒙,则互相称“大弟”“大兄”,这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到了现今,范围就更加宽泛,连不认识的人都能叫哥叫姐,大衣哥呀,草帽姐呀,真的就像孔子曾经说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关羽在刘备手下领兵作战,从东汉中平元年(184)参加平定黄巾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三十五年间,明确记录在史书上的辉煌战功,主要有两件:一是斩杀颜良;二是围攻樊城。颜良是谁?关羽斩杀他的经过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看点呢?
刘备一生的创业,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山穷水复,艰难困苦,后半段柳暗花明,渐入佳境。斩杀颜良,就在艰难困苦的前半段。而围攻樊城,则在渐入佳境的后半段。
建安四年(199),刘备夺取曹操的徐州。他派关羽镇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自己驻守下邳西边的沛县(今江苏省沛县),形成掎角之势。这沛县属于沛郡管辖,两者都带一个“沛”字。相对于沛郡而言,沛县的面积小,级别低,所以当时习称小沛。建安五年(200)正月,曹操进攻刘备,小沛被攻破,刘备仓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绍。留守在下邳的关羽,被曹操的大军包围,被迫投降曹操。斩杀颜良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了。
二月间,袁绍出动精兵十万、铁骑一万,南下进攻曹操,刘备随同前往。大军进驻到黄河北岸边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袁绍命令先头部队,强渡黄河,围攻曹军的前线据点白马县城(今河南省滑县东)。而先头部队的指挥官,便是袁绍手下第一名将,颜良。
这时黄河南岸的曹军主力部队,集中在白马西南大约二百里的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白马吃紧,曹操非常焦急,因为白马有失,官渡就等于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于是,他亲自前去救援白马,手下的精兵强将中,就有刚刚投降的关羽。
曹军到达白马西边十多里时,起劲攻城的颜良才发觉,赶紧转身迎战。曹操下令关羽、张辽二将充当前锋,直取颜良。颜良虽然号称袁绍手下的第一名将,无奈他面对的是两位非凡的角色:关羽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而张辽则是曹魏异姓五虎上将之首。颜良正在指挥部下行动,而他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主将仪仗队的特别标志,当时称为“麾盖”,即华美的旗帜和伞盖。关羽早就锁定麾盖的位置,策马如飞,径直向颜良冲去。颜良急忙招架,然而已经晚了,只见关羽手中的长兵器,寒光一闪,颜良就被刺倒在沙场之上。关羽跳下战马,拔刀砍下颜良的头颅。主将一死,颜良手下的人马,纷纷四散奔逃,白马的包围就被完全打破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对此的记载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斩杀颜良,是关羽参军打仗十六年来,建立的第一次辉煌战功,不仅为白马解了围,而且为此后曹操战胜袁绍,打好了开局之战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曹操和袁绍,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双雄,关羽在双方精兵强将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独自展示武功绝技,压力真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演却是精彩绝伦,震惊全场。据《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中的记载反映,从此“万人敌也”的美名,就在曹营中传开。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列举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例证,从而得出结论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换言之,关羽、张飞,成为后来评价战将是否神勇无敌的标杆。
但是,史书这段战况记录,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史文说关羽是“策马刺良”,可见他的夺命兵器,并非横向砍杀的大刀。后世说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当时还真没有。那时马上使用的长兵器,最常见的是长矛和大戟,特别是纵向刺杀的长矛。1969年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也就是出土著名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地方,正是东汉后期的墓葬,在时代上与三国紧紧相连。这里还出土了当时的青铜骑兵队列俑,所持武器全都是长矛和大戟,并没有青龙偃月大刀。而当时人刘熙所著的《释名》卷七就说:“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杀也。”一丈八尺长的矛,特称为槊,是骑兵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叫做槊,槊的意思是很方便杀敌。可见在当时,长矛被认为是骑兵最具杀伤力的长兵器。当时的一丈八尺,即今四点三米。张飞、吕布、典韦、公孙瓒、程普等名将,还有马超的铁骑兵团,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史书都明确说是长矛。关羽刺翻颜良,最有可能的兵器也是长矛。
二是关羽的坐骑,史书没有说是赤兔马。吕布有赤兔宝马,《三国志》卷七《吕布传》确有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但是吕布被曹操围攻杀死之后,宝马归了谁,史书上并没有交代。就算当时宝马还在,也轮不到关羽占有。何以见得?事实为证。吕布有个下属叫秦宜禄,妻子杜氏美貌绝顶。关羽事先请求曹操,打垮吕布后把杜氏赏给自己,曹操也欣然同意。但是曹操见到杜氏本人之后,承诺就不算数了,自己就欣然笑纳了。顶级的美女舍不得,顶级的宝马就更加舍不得了,因为宝马不仅能够赏心悦目,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此前曹操多次在战场上遇险,打董卓,打张绣,都是全靠胯下的马儿跑得快,才没有丢掉性命。现今遇到天下无双的赤兔宝马,曹操还会让给你吗?
三国的名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战将型,凭借高强的武艺,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另一类是主帅型,凭借非凡的智慧,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关羽斩杀颜良,充分显示出他战将型的能耐。而此后的围攻樊城,则是对他主帅型品质的严峻考验。围攻樊城是怎样发生的?关羽又显示出什么样的本领呢?
话说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斩杀颜良十九年后,关羽从自己的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动上万大军,向北面曹魏的军事重镇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要了解这场战役,先要明白战役发生的背景。当初建安五年(200)七月,就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胜负之前,刘备找了一个借口脱离袁绍,往南到荆州襄阳投奔刘表。而关羽也借机逃离曹操,与刘备相会。他们在荆州寄人篱下,蹉跎了七年之后,三顾草庐寻访到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的第二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退回北方,刘备和孙权瓜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后来双方暂时性和解,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地盘:湘水以东的三个郡,归孙权;湘水以西的三个郡,归刘备。以上双方在荆州的这些恩怨纠结,前面讲周瑜、吕蒙时已有详细介绍。 ↑返回顶部↑
理由之二,是不符合他老对手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病危撤军之后,司马懿亲临现场视察了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这明确记载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一个军事上的“天下奇才”,偏偏又缺乏“应变将略”,岂非自相矛盾?事实上,就连陈寿自己说这两句评价的时候,用的也是不完全肯定的揣测语气:“大概应对变化的将领谋略,不是他的长处吧?”他自己也预留了令人想象的空间。
既然这种负面评价,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老对手司马懿发自内心的真实看法,连陈寿自己的语气也有所犹豫,那么陈寿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呢?
以往有一种说法,见于唐代人撰写的《晋书》卷八十一《陈寿传》。说陈寿此举,是为了发泄私愤,因为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的下属,马谡在街亭失利被诸葛亮处死,陈寿的父亲也受到连累被处以髡刑,即剃光头发做苦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轻视陈寿,云云。这种说法,既与事实不合,也没有触及深层的玄机。而玄机,就在诸葛亮的冤家对头司马懿身上。
诸葛亮在前线北伐的七年中,最后四年一直采取积极进攻,希望与对方的主帅司马懿一决雌雄。而从司马懿这边来看,二十多年军事生涯,恰好就是这四年,最为黯淡无光。在这之前,他曾经全歼孟达的叛军于上庸;在这之后,他远征辽东公孙渊,攻灭淮南王凌,那都是料敌如神,战功辉煌。唯独中间这四年,第一战就因自己指挥失误,造成名将张郃战死沙场;此后又一直采取缩头乌龟战略,据《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即使对方送来妇女的衣饰加以嘲笑,他也不出兵决战,连下属将领都敢当面说他“畏蜀如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对诸葛亮用兵才能的任何赞扬,都等于是对司马懿用兵才能的贬低。而陈寿的《三国志》,撰写在西晋武帝时期,西晋武帝司马炎是谁?就是司马懿的孙儿呀。于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用兵才能,就成为陈寿最难下笔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摊上大事儿。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他做出这样的负面评价,虽然并不准确,但却可以理解。
更为麻烦的是,最先评价诸葛亮用兵缺乏应变才能的始作俑者,不是陈寿,而是司马懿本人。《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屯兵五丈原,一再向司马懿挑战。曹魏朝廷关注战况的发展,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写信询问军情。司马懿在回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破之必矣。”诸葛亮志向大而不能预见机会,多谋略而少决断,好用兵而没有权变,攻破他是必然的了。司马懿的评价,明显带有安抚朝廷君臣的政治考虑,所以与诸葛亮死后,他发出的“天下奇才也”这一句自然流露迥然不同。但是,其中“好兵而无权”这一句,特别值得注意:喜好用兵而没有权变,这不正好同陈寿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含义完全相同吗?他的三弟司马孚,此时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呢?据《晋书》卷三十七《司马孚传》记载,他当时是曹魏的度支尚书,负责全国军政经费的安排,特别是前方军费的筹措,是朝廷军机重臣之一。可见他向司马懿询问战局,既有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必要性,更有代表朝廷了解军情的急迫意向。司马懿当然清楚老弟的用意,所以要对战局做出极为乐观的回复。由于有这样的政治背景,司马懿的复信,就不再是兄弟之间的私密交流,而是肯定会在朝廷上公开宣布的前方战报。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够写入《晋书》,就是明显的证据。
这样一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负面评语,特别是缺乏应变才能的负面评语,就更是非做不可了。首先,司马懿是与诸葛亮亲自鏖战了四年之久的当事人,又有二十多年的丰富用兵经验,他的评价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你陈寿能不采纳吸取吗?更要命的是,此时的司马懿,早已被西晋武帝司马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在皇家宗庙居中的神位上庄严供奉了。所以司马懿的评语,更上升到高祖宣皇帝,开金口发玉言钦定的政治高度,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有神圣性。在西晋王朝担任国史编撰官的陈寿,对如此高度敏感的文献资料,有胆量不尊重吗?除了将其老老实实写进诸葛亮的传记,他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负面的评价正式写进去,人身安全有了保证之后,陈寿也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做出一些弥补。一是把司马懿由衷的正面赞叹“天下奇才也”,放在前面的传记正文中;二是在评价诸葛亮的行政才能时,尽量完美一点;三是把负面评价,弄成语气不完全肯定的揣测性语气。了解了以上复杂的政治背景,再来观察陈寿这些弥补性措施,他当时的心理活动,真可谓跃然纸上也。
以上,就是整个事情玄机的所在,也是第五个谜团的颠覆性答案。
当今的三国迷很多,迷上三国,所以爱看有关的三国的书。但是,读书人应当对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是书上说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可信的。孟子早就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老先生的话,表达方式稍微过激了一点,眼光却很敏锐。比如上面说到的八阵图,《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将其写成诸葛亮在夔门用乱石布下的阵势:“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吴将陆逊误入此阵后,“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无路可出”。这本来是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描写,但是笔者在当地的多次考察中,看到有很多朋友信以为真,并且还在长江边的沙滩上,长期摆弄石头,企图复原神奇魔幻的八阵图,结果是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不仅对于小说,就是对于史书,其中的内容也应当张开慧眼去鉴别,以免被假象蒙蔽了,上面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是如此。这正是:
负面论评谁作俑,玄机何在请君听。
关于诸葛亮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蜀汉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关羽。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关羽
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抬升到神佛,因此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一 历史关公
本节登场亮相的这一位,他与刘备情同手足,能在万军之中轻取敌将的性命。他在三国名将中知名度最高,形象的演变塑造也最大,从将领变身为帝王,从凡人被抬升到神佛,成为三国名将中,在人世间拥有神庙最多的一位。他,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羽在历史上真实记载中的形象,属于他的真身,可以称为“历史关公”;在文化上演变塑造的形象,属于他的化身,可以称为“文化关公”。要了解关羽,必须先从他的真身说起。那么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羽是什么样子?作为真实的名将,他又有哪些成功和失败呢?
关羽的家庭出身,民间传说很多。但是真正确凿可信的记载,还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这段记载很短,但是信息很丰富:首先,古人的名和字,在含义上总有某种联系。古代传说,长生不老的神仙,长了羽毛能够自由飞翔。所以羽毛的“羽”,和“长生”有关联。后来大概觉得“长生”二字太直白,没有文采,又改成“云长”,即辽阔的云海。长了羽毛的神仙飞翔云海,充满诗意啊!其次,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先世。当时非常重视先辈的出身,当过一官半职,总要记上一笔。根本不提,证明他是出生于草根平民家庭。第三,他不仅出身平民,而且还摊上了大事儿,年纪轻轻,被迫从河东郡的老家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西南,解音同谢),向东翻越太行山,远远逃亡到涿郡。
在涿郡,关羽碰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就是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刘备。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后裔,但是到他这一辈,家道早已破落。眼看政局衰败社会动荡,他决心拉起队伍来闯天下。于是,年龄小一点的关羽,还有涿郡本地人张飞,就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说他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后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故事,史书上没有根据,属于文学的虚构。其实在当时,不同姓的平辈男性,只要友谊深厚,都能以兄弟相称,并不需要焚香结拜的仪式。比如前面讲到的孙策、周瑜,吕蒙、鲁肃,都是这样。又比如,关羽曾经叫曹魏的大将徐晃为“大兄”,也就是大哥,这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吕布也曾经叫刘备为老弟,“名备为弟”,这见于《三国志》卷七《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鲁肃与吕蒙,则互相称“大弟”“大兄”,这见于《三国志》卷五十四《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到了现今,范围就更加宽泛,连不认识的人都能叫哥叫姐,大衣哥呀,草帽姐呀,真的就像孔子曾经说的那样,“四海之内皆兄弟”了。
关羽在刘备手下领兵作战,从东汉中平元年(184)参加平定黄巾开始,到建安二十四年(219)被杀为止,三十五年间,明确记录在史书上的辉煌战功,主要有两件:一是斩杀颜良;二是围攻樊城。颜良是谁?关羽斩杀他的经过如何?其中又有哪些看点呢?
刘备一生的创业,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山穷水复,艰难困苦,后半段柳暗花明,渐入佳境。斩杀颜良,就在艰难困苦的前半段。而围攻樊城,则在渐入佳境的后半段。
建安四年(199),刘备夺取曹操的徐州。他派关羽镇守徐州的中心城市下邳(今江苏省邳州市),自己驻守下邳西边的沛县(今江苏省沛县),形成掎角之势。这沛县属于沛郡管辖,两者都带一个“沛”字。相对于沛郡而言,沛县的面积小,级别低,所以当时习称小沛。建安五年(200)正月,曹操进攻刘备,小沛被攻破,刘备仓皇向北逃走,前去投奔袁绍。留守在下邳的关羽,被曹操的大军包围,被迫投降曹操。斩杀颜良的表演,就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了。
二月间,袁绍出动精兵十万、铁骑一万,南下进攻曹操,刘备随同前往。大军进驻到黄河北岸边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袁绍命令先头部队,强渡黄河,围攻曹军的前线据点白马县城(今河南省滑县东)。而先头部队的指挥官,便是袁绍手下第一名将,颜良。
这时黄河南岸的曹军主力部队,集中在白马西南大约二百里的官渡(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白马吃紧,曹操非常焦急,因为白马有失,官渡就等于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于是,他亲自前去救援白马,手下的精兵强将中,就有刚刚投降的关羽。
曹军到达白马西边十多里时,起劲攻城的颜良才发觉,赶紧转身迎战。曹操下令关羽、张辽二将充当前锋,直取颜良。颜良虽然号称袁绍手下的第一名将,无奈他面对的是两位非凡的角色:关羽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而张辽则是曹魏异姓五虎上将之首。颜良正在指挥部下行动,而他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主将仪仗队的特别标志,当时称为“麾盖”,即华美的旗帜和伞盖。关羽早就锁定麾盖的位置,策马如飞,径直向颜良冲去。颜良急忙招架,然而已经晚了,只见关羽手中的长兵器,寒光一闪,颜良就被刺倒在沙场之上。关羽跳下战马,拔刀砍下颜良的头颅。主将一死,颜良手下的人马,纷纷四散奔逃,白马的包围就被完全打破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对此的记载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斩杀颜良,是关羽参军打仗十六年来,建立的第一次辉煌战功,不仅为白马解了围,而且为此后曹操战胜袁绍,打好了开局之战的基础,可谓功不可没。曹操和袁绍,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双雄,关羽在双方精兵强将众目睽睽的注视之下,独自展示武功绝技,压力真是很大。但是他的表演却是精彩绝伦,震惊全场。据《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中的记载反映,从此“万人敌也”的美名,就在曹营中传开。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札记》中,列举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量例证,从而得出结论说:“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换言之,关羽、张飞,成为后来评价战将是否神勇无敌的标杆。
但是,史书这段战况记录,还有两个看点:一是史文说关羽是“策马刺良”,可见他的夺命兵器,并非横向砍杀的大刀。后世说的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当时还真没有。那时马上使用的长兵器,最常见的是长矛和大戟,特别是纵向刺杀的长矛。1969年甘肃武威市雷台汉墓,也就是出土著名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地方,正是东汉后期的墓葬,在时代上与三国紧紧相连。这里还出土了当时的青铜骑兵队列俑,所持武器全都是长矛和大戟,并没有青龙偃月大刀。而当时人刘熙所著的《释名》卷七就说:“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杀也。”一丈八尺长的矛,特称为槊,是骑兵马上所使用的兵器;之所以叫做槊,槊的意思是很方便杀敌。可见在当时,长矛被认为是骑兵最具杀伤力的长兵器。当时的一丈八尺,即今四点三米。张飞、吕布、典韦、公孙瓒、程普等名将,还有马超的铁骑兵团,他们所使用的兵器,史书都明确说是长矛。关羽刺翻颜良,最有可能的兵器也是长矛。
二是关羽的坐骑,史书没有说是赤兔马。吕布有赤兔宝马,《三国志》卷七《吕布传》确有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但是吕布被曹操围攻杀死之后,宝马归了谁,史书上并没有交代。就算当时宝马还在,也轮不到关羽占有。何以见得?事实为证。吕布有个下属叫秦宜禄,妻子杜氏美貌绝顶。关羽事先请求曹操,打垮吕布后把杜氏赏给自己,曹操也欣然同意。但是曹操见到杜氏本人之后,承诺就不算数了,自己就欣然笑纳了。顶级的美女舍不得,顶级的宝马就更加舍不得了,因为宝马不仅能够赏心悦目,而且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此前曹操多次在战场上遇险,打董卓,打张绣,都是全靠胯下的马儿跑得快,才没有丢掉性命。现今遇到天下无双的赤兔宝马,曹操还会让给你吗?
三国的名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战将型,凭借高强的武艺,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另一类是主帅型,凭借非凡的智慧,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关羽斩杀颜良,充分显示出他战将型的能耐。而此后的围攻樊城,则是对他主帅型品质的严峻考验。围攻樊城是怎样发生的?关羽又显示出什么样的本领呢?
话说建安二十四年(219),也就是斩杀颜良十九年后,关羽从自己的大本营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动上万大军,向北面曹魏的军事重镇樊城(今湖北省襄阳市),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要了解这场战役,先要明白战役发生的背景。当初建安五年(200)七月,就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决战胜负之前,刘备找了一个借口脱离袁绍,往南到荆州襄阳投奔刘表。而关羽也借机逃离曹操,与刘备相会。他们在荆州寄人篱下,蹉跎了七年之后,三顾草庐寻访到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的第二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败退回北方,刘备和孙权瓜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后来双方暂时性和解,以湘水为界重新分配地盘:湘水以东的三个郡,归孙权;湘水以西的三个郡,归刘备。以上双方在荆州的这些恩怨纠结,前面讲周瑜、吕蒙时已有详细介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