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从嵩山往南走,翻过重重山水抵达大理,时令已近重阳。
楼京墨并不急于递一张拜至皇宫请见段智兴,而是先享受起大理城内外特有的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既然来了又怎么忍心辜负如此良辰美景。她不紧不慢弄过风品了花,揽一缕水中月,最后只待去会一会点苍雪。
点苍山上不仅有经夏不消的雪,还有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内,长老湛寒正与利贞帝段智兴叙话,谈话内容围绕一张渗有幽香的拜帖。
“没想到八.九十年过去了,居然还能再见到大轮明王的传人。”
湛寒想起小时候师祖偶尔提及的过去,大理天龙寺与大轮明王鸠摩智之间缘起于一场来者不善之战。鸠摩智仗着武功高超来抢夺天龙寺秘籍六脉神剑,枯荣大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其烧毁,他亦是竭力相斗才让鸠摩智罢手而去。
“世事无常,谁又想到后来大轮明王彻底淡出江湖,礼佛讲经于吐蕃昆仑西域。天寺里也藏有不少大轮明王的经文著作,但从五十年前就不曾听闻雪山大轮寺还有他的身影。本还以为前辈已经随雪而去,谁料竟是大隐于天地间。”
段智兴听着湛寒的感概,他对鸠摩智一直都有三分好奇,那位偶尔出现在祖父口中的西域高僧。
段誉不喜武学,却不想正因对抗鸠摩智来袭天龙寺,让他学得了段氏六脉神剑自此进入江湖。
此后,两人从大理、姑苏、少林、西夏一直都纠缠不停。谁又料到最后鸠摩智半生内力为段誉所得,正是因此鸠摩智化去走火入魔之险而大彻大悟退出江湖。
“拜帖中昆仑春说到此次上门为全其师遗愿,送回一部分《六脉神剑》。大师怎么看此事?”
段智兴与祖父段誉的不喜习武不同,他自幼习武,哪怕做了大理皇帝最喜欢的还是与人谈武论道,比如与全真教王重阳一直保持书信往来。
楼京墨的昆仑春之称传遍西域后入中原,尽管江湖上流传的多是她的仁心仁术,但段智兴不信鸠摩智的徒弟不会武功。
虽然当年鸠摩智的内功尽数被段誉吸走,但段誉带不走的是鸠摩智对于武学的理解与认知。经年之后,世人皆称鸠摩智佛法大成,是否有可能他的武功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湛寒捋了捋白须。段誉不喜习武,等他做了皇帝的闲暇时光也大都寄情风月,没有将《六脉神剑》或是其他武功的秘籍流传下来。当然也是因为《六脉神剑》对内功要求极高,世间能同时催发六脉者极其稀少,与其执着于此,不如更加精进研习一阳指的功法。
“昔年逍遥派掌门虚竹辞别宣仁帝出海而去,自那之后,宣仁帝便也没有继续研习武功的想法,未曾有半张内功秘籍留下。如今昆仑春携《六脉神剑》残本而来,多少也能为天龙寺留一份念想。”
当下,湛寒没有说能够从残本里悟出什么,皆因当年段誉以逆行六脉神剑骗过了一心谋求秘籍的鸠摩智。鸠摩智后来知道所练秘籍有误,而谁也说不清多年后他能否还原正确的《六脉神剑》。
还有一个隐晦的理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昔年初至天龙寺的鸠摩智看着是宝相庄严的高僧,谁想他竟是为了抢夺大理段氏绝学秘籍而来。如今,楼京墨以奉师父遗命之说拜会天龙寺,可这师徒两的关系几近不为世人所知。哪怕昆仑春的妙手仁心之称在外,湛寒还是难免有担心旧事重演。
湛寒请段智兴来寺内叙话共待楼京墨的到来,正是因为段智兴的武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当今大理段氏的第一人。
段智兴又何尝不知湛寒的顾虑,即便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到底还是来此助阵了,而且还私下请了另一位朋友同来天龙寺。当然,他半点都并不希望今天有不愉快发生。
“佳节又重阳,听闻寺内准备了上好的斋菜,我就带来了极品菊花酒,以期今日把酒话桑麻。等会还有一位……”
此话未尽,年轻僧人已经引着楼京墨走入偏院。
楼京墨双手合掌向两人施了一礼,第一时间递出了随身所携的包裹,木盒之中是一册《六脉神剑》残本。“砚承家师之愿,今日前来天龙寺还却旧时因果。此本秘籍由家师回忆感悟所书,恐多有残缺之处,还望请大师谅解。”
“楼先生客气了。今日天龙寺能借大轮明王之手与《六脉神剑》再续前缘,缘深缘浅皆是天意,可得此缘便已足矣。”
湛寒接过木盒心里松了一口气,而当亲眼见到了楼京墨,他也放下了暗中悬着的半颗心。
古人说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却有佳人从昆仑西域而来。
惊鸿一面,让人如沐春风,又彷如置身苍山负雪之中。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集于一身,难怪世人尊称楼京墨为昆仑春。
段智兴更是彻底安心了,比起惊叹面前女子的风姿卓绝,他更想一睹为快木盒里的残本。心中不由在想可否从六脉神剑的残本里领悟什么,将其活用于一阳指之上?
湛寒一眼便知段智兴的走神。要说段家皇帝都有些痴,段誉痴于风月,而段智兴则痴于武学。如今残本已经被送到天龙寺,楼京墨又要在寺庙里客居一段时日,这位年轻的大理皇帝怎么就不能稍稍等一等。 ↑返回顶部↑
楼京墨并不急于递一张拜至皇宫请见段智兴,而是先享受起大理城内外特有的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既然来了又怎么忍心辜负如此良辰美景。她不紧不慢弄过风品了花,揽一缕水中月,最后只待去会一会点苍雪。
点苍山上不仅有经夏不消的雪,还有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天龙寺。
天龙寺内,长老湛寒正与利贞帝段智兴叙话,谈话内容围绕一张渗有幽香的拜帖。
“没想到八.九十年过去了,居然还能再见到大轮明王的传人。”
湛寒想起小时候师祖偶尔提及的过去,大理天龙寺与大轮明王鸠摩智之间缘起于一场来者不善之战。鸠摩智仗着武功高超来抢夺天龙寺秘籍六脉神剑,枯荣大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其烧毁,他亦是竭力相斗才让鸠摩智罢手而去。
“世事无常,谁又想到后来大轮明王彻底淡出江湖,礼佛讲经于吐蕃昆仑西域。天寺里也藏有不少大轮明王的经文著作,但从五十年前就不曾听闻雪山大轮寺还有他的身影。本还以为前辈已经随雪而去,谁料竟是大隐于天地间。”
段智兴听着湛寒的感概,他对鸠摩智一直都有三分好奇,那位偶尔出现在祖父口中的西域高僧。
段誉不喜武学,却不想正因对抗鸠摩智来袭天龙寺,让他学得了段氏六脉神剑自此进入江湖。
此后,两人从大理、姑苏、少林、西夏一直都纠缠不停。谁又料到最后鸠摩智半生内力为段誉所得,正是因此鸠摩智化去走火入魔之险而大彻大悟退出江湖。
“拜帖中昆仑春说到此次上门为全其师遗愿,送回一部分《六脉神剑》。大师怎么看此事?”
段智兴与祖父段誉的不喜习武不同,他自幼习武,哪怕做了大理皇帝最喜欢的还是与人谈武论道,比如与全真教王重阳一直保持书信往来。
楼京墨的昆仑春之称传遍西域后入中原,尽管江湖上流传的多是她的仁心仁术,但段智兴不信鸠摩智的徒弟不会武功。
虽然当年鸠摩智的内功尽数被段誉吸走,但段誉带不走的是鸠摩智对于武学的理解与认知。经年之后,世人皆称鸠摩智佛法大成,是否有可能他的武功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湛寒捋了捋白须。段誉不喜习武,等他做了皇帝的闲暇时光也大都寄情风月,没有将《六脉神剑》或是其他武功的秘籍流传下来。当然也是因为《六脉神剑》对内功要求极高,世间能同时催发六脉者极其稀少,与其执着于此,不如更加精进研习一阳指的功法。
“昔年逍遥派掌门虚竹辞别宣仁帝出海而去,自那之后,宣仁帝便也没有继续研习武功的想法,未曾有半张内功秘籍留下。如今昆仑春携《六脉神剑》残本而来,多少也能为天龙寺留一份念想。”
当下,湛寒没有说能够从残本里悟出什么,皆因当年段誉以逆行六脉神剑骗过了一心谋求秘籍的鸠摩智。鸠摩智后来知道所练秘籍有误,而谁也说不清多年后他能否还原正确的《六脉神剑》。
还有一个隐晦的理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昔年初至天龙寺的鸠摩智看着是宝相庄严的高僧,谁想他竟是为了抢夺大理段氏绝学秘籍而来。如今,楼京墨以奉师父遗命之说拜会天龙寺,可这师徒两的关系几近不为世人所知。哪怕昆仑春的妙手仁心之称在外,湛寒还是难免有担心旧事重演。
湛寒请段智兴来寺内叙话共待楼京墨的到来,正是因为段智兴的武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当今大理段氏的第一人。
段智兴又何尝不知湛寒的顾虑,即便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到底还是来此助阵了,而且还私下请了另一位朋友同来天龙寺。当然,他半点都并不希望今天有不愉快发生。
“佳节又重阳,听闻寺内准备了上好的斋菜,我就带来了极品菊花酒,以期今日把酒话桑麻。等会还有一位……”
此话未尽,年轻僧人已经引着楼京墨走入偏院。
楼京墨双手合掌向两人施了一礼,第一时间递出了随身所携的包裹,木盒之中是一册《六脉神剑》残本。“砚承家师之愿,今日前来天龙寺还却旧时因果。此本秘籍由家师回忆感悟所书,恐多有残缺之处,还望请大师谅解。”
“楼先生客气了。今日天龙寺能借大轮明王之手与《六脉神剑》再续前缘,缘深缘浅皆是天意,可得此缘便已足矣。”
湛寒接过木盒心里松了一口气,而当亲眼见到了楼京墨,他也放下了暗中悬着的半颗心。
古人说春风不度玉门关,今却有佳人从昆仑西域而来。
惊鸿一面,让人如沐春风,又彷如置身苍山负雪之中。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集于一身,难怪世人尊称楼京墨为昆仑春。
段智兴更是彻底安心了,比起惊叹面前女子的风姿卓绝,他更想一睹为快木盒里的残本。心中不由在想可否从六脉神剑的残本里领悟什么,将其活用于一阳指之上?
湛寒一眼便知段智兴的走神。要说段家皇帝都有些痴,段誉痴于风月,而段智兴则痴于武学。如今残本已经被送到天龙寺,楼京墨又要在寺庙里客居一段时日,这位年轻的大理皇帝怎么就不能稍稍等一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