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3 / 4)
如今他已经五十岁了,遂辞了宫中御厨,带着妻儿,与两个徒弟,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又拿自己在宫中十多年攒下来的积蓄,在西市开了间玉膳坊,专做曾经在宫中做过的御膳。这其中有不少均出自徐得秀的那册抄本。
原本觉得自己乃是御厨出身,酒楼里的菜色有新奇别致,必然会在松江府内独树一帜,引得食客如云。可是哪料想在一条狭窄的巷弄里,竟会吃到熟悉的味道,正是徐得秀曾经做过的杂粮鸡蛋煎饼,乃是一味宫中贵人极爱用的早膳。
他心中便是一惊。他的玉膳坊初初开张,那珍馐馆却像是已经营了有一阵子,若论先来后到,珍馐馆里的吃食,远比玉膳坊推出的早,那真正爱吃会吃的老饕,只消略做比较,就能知道两家的菜如出一辙。
小小一间馆子都会做的菜,便显得他玉膳坊的菜不稀奇了。
他心中惊疑不定,里间却传来夫人睡意朦胧的声音,“这么晚了……老爷怎么还不睡……”
他忙将册子贴身收好,出了恭房,回到内室上了床。
明日一定要使人好好打听打听,这是他睡着以前,最后的想法。
☆、第七十五章一意表白
待过了腊月二十三,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矩,由汤伯在厨房里祭过灶王爷,接下去便是掸尘日。恰逢天气晴好,艳阳高挂,汤妈妈将家里的被褥窗帘统统拆下来清洗,又教粗使丫头英桃洒扫庭院,擦窗抹橱,掸拂屋檐廊下、犄角旮旯的尘垢蛛网,并教汤伯挽了袖子,弯着老腰,拿细长的竹条疏浚明渠暗沟,把家中好一番打扫。
这时候亦珍是帮不上忙的,人人都嫌她在一旁碍手碍脚,她只管镇守在店中便好。幸得这日街坊邻居多半在家中洒扫,早上中午的生意也不是最忙。
到得下午,英姐儿忽然带着丫鬟来了。
亦珍忙将英姐儿请进后头偏厅,又上了茶点。
英姐儿因来的匆忙,想是路上走得急了,脸颊红彤彤的。两人见了面寒暄过后,她自丫头手里接过个包袱来,交给亦珍。
“你我原本毗邻而居,见面也方便,如今你搬到缸甏行里来,走动到底不如以前那么容易了。”英姐有些伤感,“过了年,我也要搬了,往后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是我这些日子绣的几块帕子、扇面儿并一件开春穿的斗篷,送给你留个念想。”
亦珍听她这话说得充满了离愁,不由得纳闷儿:“不过是搬了地方,如何就见不着了……”
倏忽意识到什么,蓦然收了声。
英姐儿轻轻点点头,“过了年,我与母亲就要上京去了。此去经年,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我最舍不得的,就是珍姐儿你了。”
亦珍有何尝舍得英姐儿?
两人执手相望,彼此眼中都有泪光。
能遇见一个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何其不易?
“所以我今日禀了母亲,来寻你玩,你可不能推说有事,不搭理我。”英姐儿难得娇嗔。
亦珍微笑,“便是有再多的事儿,也不及你要紧。”
两人便在偏厅里细细说话。英姐儿说起母亲顾娘子的打算:“听从京中回来的行商说,母亲的一幅山水花鸟的绣屏,在京中能卖到几万两银子呢。便是如此,也一绣难求。母亲说这绣品几经周折到了京中,便身价不菲了。她打算在京中开一间绣坊,专做绣品生意……”
英姐说得双眼熠熠生辉,“这原是我的心愿,想不到母亲与我想到一起去了。”
亦珍微笑,“英姐儿一定能将顾娘子的绣艺发扬光大,名扬京城。”
英姐儿大力点头,“谢谢你,珍姐儿,我一定会努力的!”
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英姐儿在晚市开始前,带了亦珍回赠她的点心茶果,辞别亦珍,回家去了。
亦珍在门前目送英姐儿的背影远去。
她们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曾经在对方的生命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互相鼓励,互相开解。
英姐儿的离去,仿佛昭示着她的童年,就此结束。 ↑返回顶部↑
原本觉得自己乃是御厨出身,酒楼里的菜色有新奇别致,必然会在松江府内独树一帜,引得食客如云。可是哪料想在一条狭窄的巷弄里,竟会吃到熟悉的味道,正是徐得秀曾经做过的杂粮鸡蛋煎饼,乃是一味宫中贵人极爱用的早膳。
他心中便是一惊。他的玉膳坊初初开张,那珍馐馆却像是已经营了有一阵子,若论先来后到,珍馐馆里的吃食,远比玉膳坊推出的早,那真正爱吃会吃的老饕,只消略做比较,就能知道两家的菜如出一辙。
小小一间馆子都会做的菜,便显得他玉膳坊的菜不稀奇了。
他心中惊疑不定,里间却传来夫人睡意朦胧的声音,“这么晚了……老爷怎么还不睡……”
他忙将册子贴身收好,出了恭房,回到内室上了床。
明日一定要使人好好打听打听,这是他睡着以前,最后的想法。
☆、第七十五章一意表白
待过了腊月二十三,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矩,由汤伯在厨房里祭过灶王爷,接下去便是掸尘日。恰逢天气晴好,艳阳高挂,汤妈妈将家里的被褥窗帘统统拆下来清洗,又教粗使丫头英桃洒扫庭院,擦窗抹橱,掸拂屋檐廊下、犄角旮旯的尘垢蛛网,并教汤伯挽了袖子,弯着老腰,拿细长的竹条疏浚明渠暗沟,把家中好一番打扫。
这时候亦珍是帮不上忙的,人人都嫌她在一旁碍手碍脚,她只管镇守在店中便好。幸得这日街坊邻居多半在家中洒扫,早上中午的生意也不是最忙。
到得下午,英姐儿忽然带着丫鬟来了。
亦珍忙将英姐儿请进后头偏厅,又上了茶点。
英姐儿因来的匆忙,想是路上走得急了,脸颊红彤彤的。两人见了面寒暄过后,她自丫头手里接过个包袱来,交给亦珍。
“你我原本毗邻而居,见面也方便,如今你搬到缸甏行里来,走动到底不如以前那么容易了。”英姐有些伤感,“过了年,我也要搬了,往后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是我这些日子绣的几块帕子、扇面儿并一件开春穿的斗篷,送给你留个念想。”
亦珍听她这话说得充满了离愁,不由得纳闷儿:“不过是搬了地方,如何就见不着了……”
倏忽意识到什么,蓦然收了声。
英姐儿轻轻点点头,“过了年,我与母亲就要上京去了。此去经年,不知何日才能重逢。我最舍不得的,就是珍姐儿你了。”
亦珍有何尝舍得英姐儿?
两人执手相望,彼此眼中都有泪光。
能遇见一个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何其不易?
“所以我今日禀了母亲,来寻你玩,你可不能推说有事,不搭理我。”英姐儿难得娇嗔。
亦珍微笑,“便是有再多的事儿,也不及你要紧。”
两人便在偏厅里细细说话。英姐儿说起母亲顾娘子的打算:“听从京中回来的行商说,母亲的一幅山水花鸟的绣屏,在京中能卖到几万两银子呢。便是如此,也一绣难求。母亲说这绣品几经周折到了京中,便身价不菲了。她打算在京中开一间绣坊,专做绣品生意……”
英姐说得双眼熠熠生辉,“这原是我的心愿,想不到母亲与我想到一起去了。”
亦珍微笑,“英姐儿一定能将顾娘子的绣艺发扬光大,名扬京城。”
英姐儿大力点头,“谢谢你,珍姐儿,我一定会努力的!”
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英姐儿在晚市开始前,带了亦珍回赠她的点心茶果,辞别亦珍,回家去了。
亦珍在门前目送英姐儿的背影远去。
她们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曾经在对方的生命里扮演重要的角色,互相鼓励,互相开解。
英姐儿的离去,仿佛昭示着她的童年,就此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