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色 第44节(2 / 4)
可魏召南却将头埋在她的颈窝处,再也不动了,低低问她:“有什么难受事,跟你夫君说说罢。”
喻姝眼眸花花的,有些迷晕。她觉得累了,只想休息,阖上眼轻声说没有。
没有么?魏召南抬头问她,又怔怔看了她好一会儿,忽然侧躺下来,将她搂进怀中:“那我跟你说些趣事罢。”
室内烛火微明,昏黄又黯淡,只能隐约借光看清点轮廓。红绡软帐里传来窃窃的私语,一点一点,融进夜色。
魏召南搂着她,一直说些不算重要,甚至索然无味的见闻,这么多话,真不像平日的他。说得喻姝犯困,在他怀中昏昏入睡——到后来,他的话已经模糊在耳畔。
“今夜宫宴,章谦颐也来了,便是那章隅的弟弟。他六年前大婚,今日正巧赶上孩子两岁生辰,还抱来见圣人......”
魏召南搂着熟睡的人儿,想起章家娘子怀中的女儿,才丁点大,已经能牙牙学语了。
他低头看她,睡得那样安详,心头忽然有些痒,章谦颐那等狂妄之人,都能有孩子,我们是不是也会有一个孩子?
......
刚回汴京的这些天,喻姝还算过了两日安心日子。比起车马上四处奔所,她果然还是更喜欢两只脚踏在地上。
喻姝回来没几日,秦汀兰便来王府寻她。
这么一去两个月,好些日子没见,汀兰说笑时与她说起喻家的事。
“你是不知晓,你走之后,你嫡母的娘家...噢,也就是七品官的林氏,曾来喻府闹过一场。那时我爹便在你家,正好撞上,令尊恼的将人捆上马车,直丢出城外。”
秦汀兰大抵猜到,那天喻姝早知晓要发生的事,便借口看戏的名头带她来,为的便是不让林如蔻逃脱罪名。
不过她也喜欢瞧这样的热闹,又问喻姝,“你为何要至你嫡母于此境地?为何怨恨她?”
“不是我害她,是她自作自受。”
喻姝摇头,却不再多语。汀兰听得并不高兴,心想:她在京里熟识之人无几,又不会走宴,结识旁人。除了我,谁还常常来找她?却连这种事都不肯同我讲。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难不成担心我害你?”
秦汀兰脸色微沉,别开头。喻姝心头还是在意汀兰的,可她并不想说,只好去拉汀兰的手。
秦汀兰一推,她又拉,始终不气馁,连忙笑唤好几声嫂嫂这等软和话,才将将说了过去。
六月中旬,官家连着提拔数位官员,有翰林学士、诸卫上将军、左右散骑常侍等,不少都是追随琰王,与之交好的。
等到这个月底,一封圣旨下来,琰王被官家立为储君。下月初,吉鲁的公主将嫁入王府,迎为琰王侧妃。
此事一传开,最难受的是梵儿。
她还坐在窗案边,修剪一盆海棠花。垂眸之间,两眼湿红。不知不觉中,掌心上已是被手指攥碎,搓出红汁的残花。
两三个月前,琰王还抱着她,想借次子的周岁宴让她带长姐来。他说无论最后成不成,都抬她做侧妃。
那时梵儿美滋滋地想,她是侧妃,等章家女儿嫁进来,也是侧妃。她虽为庶出,竟能与章家的嫡女平起平坐,也算给小娘挣脸面了。
谁又知吉鲁兵败,天降一个和亲公主来。官家非得要琰王娶公主,如此一来,她的侧妃之位更不可能。
就在半个月前,梵儿还泪眼婆娑,跪在膝侧问他:倘若现在妾能带来长姐,殿下先前的话可能作数?
那时琰王扶起她,只一笑了之:
侧妃之位是不能的,你既心里明白,又何须再问? ↑返回顶部↑
喻姝眼眸花花的,有些迷晕。她觉得累了,只想休息,阖上眼轻声说没有。
没有么?魏召南抬头问她,又怔怔看了她好一会儿,忽然侧躺下来,将她搂进怀中:“那我跟你说些趣事罢。”
室内烛火微明,昏黄又黯淡,只能隐约借光看清点轮廓。红绡软帐里传来窃窃的私语,一点一点,融进夜色。
魏召南搂着她,一直说些不算重要,甚至索然无味的见闻,这么多话,真不像平日的他。说得喻姝犯困,在他怀中昏昏入睡——到后来,他的话已经模糊在耳畔。
“今夜宫宴,章谦颐也来了,便是那章隅的弟弟。他六年前大婚,今日正巧赶上孩子两岁生辰,还抱来见圣人......”
魏召南搂着熟睡的人儿,想起章家娘子怀中的女儿,才丁点大,已经能牙牙学语了。
他低头看她,睡得那样安详,心头忽然有些痒,章谦颐那等狂妄之人,都能有孩子,我们是不是也会有一个孩子?
......
刚回汴京的这些天,喻姝还算过了两日安心日子。比起车马上四处奔所,她果然还是更喜欢两只脚踏在地上。
喻姝回来没几日,秦汀兰便来王府寻她。
这么一去两个月,好些日子没见,汀兰说笑时与她说起喻家的事。
“你是不知晓,你走之后,你嫡母的娘家...噢,也就是七品官的林氏,曾来喻府闹过一场。那时我爹便在你家,正好撞上,令尊恼的将人捆上马车,直丢出城外。”
秦汀兰大抵猜到,那天喻姝早知晓要发生的事,便借口看戏的名头带她来,为的便是不让林如蔻逃脱罪名。
不过她也喜欢瞧这样的热闹,又问喻姝,“你为何要至你嫡母于此境地?为何怨恨她?”
“不是我害她,是她自作自受。”
喻姝摇头,却不再多语。汀兰听得并不高兴,心想:她在京里熟识之人无几,又不会走宴,结识旁人。除了我,谁还常常来找她?却连这种事都不肯同我讲。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你难不成担心我害你?”
秦汀兰脸色微沉,别开头。喻姝心头还是在意汀兰的,可她并不想说,只好去拉汀兰的手。
秦汀兰一推,她又拉,始终不气馁,连忙笑唤好几声嫂嫂这等软和话,才将将说了过去。
六月中旬,官家连着提拔数位官员,有翰林学士、诸卫上将军、左右散骑常侍等,不少都是追随琰王,与之交好的。
等到这个月底,一封圣旨下来,琰王被官家立为储君。下月初,吉鲁的公主将嫁入王府,迎为琰王侧妃。
此事一传开,最难受的是梵儿。
她还坐在窗案边,修剪一盆海棠花。垂眸之间,两眼湿红。不知不觉中,掌心上已是被手指攥碎,搓出红汁的残花。
两三个月前,琰王还抱着她,想借次子的周岁宴让她带长姐来。他说无论最后成不成,都抬她做侧妃。
那时梵儿美滋滋地想,她是侧妃,等章家女儿嫁进来,也是侧妃。她虽为庶出,竟能与章家的嫡女平起平坐,也算给小娘挣脸面了。
谁又知吉鲁兵败,天降一个和亲公主来。官家非得要琰王娶公主,如此一来,她的侧妃之位更不可能。
就在半个月前,梵儿还泪眼婆娑,跪在膝侧问他:倘若现在妾能带来长姐,殿下先前的话可能作数?
那时琰王扶起她,只一笑了之:
侧妃之位是不能的,你既心里明白,又何须再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