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77节(3 / 4)
旁人的震惊暂且不提,巷子里的邻居们得知后,第一反应就是窃喜,全为把自家孩子送去学堂念书而庆幸,明明当初是随波逐流,现在也成了慧眼识珠——
“我就说!我一看姜夫子就是个□□的,这才把我家大娃给送来!”
“哎呀这冯公子才搬来不到一年,就考上了秀才,那咱家孩子跟姜夫子学上个十年八年的,岂不是能当举人老爷了!”
“什么举人老爷,眼界放开点,要考个状元才不坠姜夫子名声嘛!”
“哈哈哈……”
有那心思深的,当场就动了叫孩子拜师的念头,可是再一打听,才知姜夫子只收了庞亮一个小徒弟,剩下的项敏冯贺之流,也只算记名而已。
姜婉宁婉拒:“在学堂学也是一样的,都是一视同仁,没甚差别。”
拜师这条路走不通,还有第二条路:送女娃上学!
看人家项娘子有远见,早早就把姑娘送来了,免了学费不说,更是得了姜夫子亲口承诺,以后学成就叫她去写信摊子上,赚多赚少,好歹是有了个稳定营生。
除了巷子里的邻居们外,镇上一些其他参宴的人家也心思浮动起来,只还顾及着姜婉宁的性别和年纪,一时间定不下来,但总有那百无禁忌的,就等谢师宴结束后,要去抢占了先机。
塘镇的流水席结束后,陆家很是门庭若市了几天。
姜婉宁实在应付不过来这么多人,最后只能连学堂都停了,跟着陆尚先去府城避难几天。
冯家的第二场谢师宴,就安排在府城本家。
这场谢师宴的宾客就少了许多,都是与冯家家世相当的商贾之家,又或者是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这些人对于冯家,说句知根知底也不为过。
这次的谢师宴就正式了许多,冯家备了重礼,先向恩师献礼,再由冯贺叩首谢师。
底下人就等着一堵名师真容,可真看见冯贺拜谢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后,只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
然冯家三口人却是一口咬定:“没有错,贺儿就是受了姜夫子教诲,方有幸得中案首的。”
谢师之后,冯夫人陪在姜婉宁身边,为她介绍了娘家子侄,以及一些其他妇人,这些人都是自己或亲眷有心科考的,不论信不信她,先把关系打好,也算以防万一了。
姜婉宁身边多是女眷,陆尚就没再她身边,只他去了旁处也跟着沾光,又结识了好几家老爷公子,口头合作应了十几个。
这么两场谢师宴下来,得益于冯家的嘱托请求,参宴的人深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外头倒没传什么风声,可同样也有好些人知道,冯贺的案首是怎么来的了。
多少人家为这一女夫子纠结不已,偏偏在风头中心的姜婉宁一如往常,该去学堂去学堂,该去代写书信代写书信,就是在陆尚因劳成疾后,才闭门不出了半月。
陆尚从府城回来后,抓紧时间去了物流队一趟,跟陆启核对了这几个月的账目,又到各个供货农户家亲自查验了一遍,符合要求的继续合作,另有两家猪肉不达标的取消。
还有长工们该赏的赏,该罚的罚,都是一起做工的,谁干活勤快谁爱偷懒,那么多人看着,总是逃不过的。
另外他不在这几月,因着物流队常在镇上出入,又日日拉着货物给酒楼餐馆送货,也叫其他商家看到了便利,有好几家小餐馆找陆启来问,能不能也给他们一起送。
陆启说:“我只把这几家记下了,陆哥不在我也没敢答应,只跟他们问了问价格,可以按着观鹤楼的走,就是量太小,一个月也不如大酒楼一天的量。”
陆尚想了想:“可以接,正好我还想着把长工们给分一分,有负责驾车的,有负责上货的,等到了镇上就换下一批人,再分别送到相应的商户手上,大概就是分成四五部分。”
这也就相当于添加了中转点,又有专门的取货员送货员,每人长期负责同一任务,既能增添熟练度,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陆尚仔细讲了一遍后,陆启也明白了。
陆尚又说:“不过取货送货拉车等的工作量不同,工钱自然也有差异,像取货送货比较累,工钱就多一点,拉车不费什么力气,一天也就三五文,等晚点你先问问,看有没有人要选,我也好有个大概成算。”
“除了这种一镇范围的短途配送外,还有像岭南这样的长途配送,等后面生意合作多了,也会改成专人专职,取货的只管取货,送货的只管送货,押运的也只管押运。” ↑返回顶部↑
“我就说!我一看姜夫子就是个□□的,这才把我家大娃给送来!”
“哎呀这冯公子才搬来不到一年,就考上了秀才,那咱家孩子跟姜夫子学上个十年八年的,岂不是能当举人老爷了!”
“什么举人老爷,眼界放开点,要考个状元才不坠姜夫子名声嘛!”
“哈哈哈……”
有那心思深的,当场就动了叫孩子拜师的念头,可是再一打听,才知姜夫子只收了庞亮一个小徒弟,剩下的项敏冯贺之流,也只算记名而已。
姜婉宁婉拒:“在学堂学也是一样的,都是一视同仁,没甚差别。”
拜师这条路走不通,还有第二条路:送女娃上学!
看人家项娘子有远见,早早就把姑娘送来了,免了学费不说,更是得了姜夫子亲口承诺,以后学成就叫她去写信摊子上,赚多赚少,好歹是有了个稳定营生。
除了巷子里的邻居们外,镇上一些其他参宴的人家也心思浮动起来,只还顾及着姜婉宁的性别和年纪,一时间定不下来,但总有那百无禁忌的,就等谢师宴结束后,要去抢占了先机。
塘镇的流水席结束后,陆家很是门庭若市了几天。
姜婉宁实在应付不过来这么多人,最后只能连学堂都停了,跟着陆尚先去府城避难几天。
冯家的第二场谢师宴,就安排在府城本家。
这场谢师宴的宾客就少了许多,都是与冯家家世相当的商贾之家,又或者是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这些人对于冯家,说句知根知底也不为过。
这次的谢师宴就正式了许多,冯家备了重礼,先向恩师献礼,再由冯贺叩首谢师。
底下人就等着一堵名师真容,可真看见冯贺拜谢的是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后,只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
然冯家三口人却是一口咬定:“没有错,贺儿就是受了姜夫子教诲,方有幸得中案首的。”
谢师之后,冯夫人陪在姜婉宁身边,为她介绍了娘家子侄,以及一些其他妇人,这些人都是自己或亲眷有心科考的,不论信不信她,先把关系打好,也算以防万一了。
姜婉宁身边多是女眷,陆尚就没再她身边,只他去了旁处也跟着沾光,又结识了好几家老爷公子,口头合作应了十几个。
这么两场谢师宴下来,得益于冯家的嘱托请求,参宴的人深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外头倒没传什么风声,可同样也有好些人知道,冯贺的案首是怎么来的了。
多少人家为这一女夫子纠结不已,偏偏在风头中心的姜婉宁一如往常,该去学堂去学堂,该去代写书信代写书信,就是在陆尚因劳成疾后,才闭门不出了半月。
陆尚从府城回来后,抓紧时间去了物流队一趟,跟陆启核对了这几个月的账目,又到各个供货农户家亲自查验了一遍,符合要求的继续合作,另有两家猪肉不达标的取消。
还有长工们该赏的赏,该罚的罚,都是一起做工的,谁干活勤快谁爱偷懒,那么多人看着,总是逃不过的。
另外他不在这几月,因着物流队常在镇上出入,又日日拉着货物给酒楼餐馆送货,也叫其他商家看到了便利,有好几家小餐馆找陆启来问,能不能也给他们一起送。
陆启说:“我只把这几家记下了,陆哥不在我也没敢答应,只跟他们问了问价格,可以按着观鹤楼的走,就是量太小,一个月也不如大酒楼一天的量。”
陆尚想了想:“可以接,正好我还想着把长工们给分一分,有负责驾车的,有负责上货的,等到了镇上就换下一批人,再分别送到相应的商户手上,大概就是分成四五部分。”
这也就相当于添加了中转点,又有专门的取货员送货员,每人长期负责同一任务,既能增添熟练度,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陆尚仔细讲了一遍后,陆启也明白了。
陆尚又说:“不过取货送货拉车等的工作量不同,工钱自然也有差异,像取货送货比较累,工钱就多一点,拉车不费什么力气,一天也就三五文,等晚点你先问问,看有没有人要选,我也好有个大概成算。”
“除了这种一镇范围的短途配送外,还有像岭南这样的长途配送,等后面生意合作多了,也会改成专人专职,取货的只管取货,送货的只管送货,押运的也只管押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