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谜踪之国2楼兰妖耳》
《谜踪之国3神农天匦》
《谜踪之国4幽潜重泉》
《死亡循环1》
《死亡循环2门岭怪谈》
《我的邻居是妖怪》(中短篇合集)
《傩神》
《河神一鬼水怪谈》
《殃神一鬼家怪谈》(暂定名,长篇小说,预计2013年内出版)
《金棺陵兽》
附录:长篇小说《殃神》试读版
〔第一章 天津1号公墓〕
【1】
这个恐怖离奇的故事,发生在“天津1号公墓”,五十年代初也叫“第一公墓”,或“第一殡仪馆”,第一是官称,五十年代后期迁坟动土,第一公墓搬到了别处,实际上早在清朝末年,那里已经是出了名的乱葬岗,别看离租借地不远,但除了坟头就是水沟,特别不干净,主要是扔死孩子的太多了。
您问哪来的死孩子?有旧社会穷人家生下孩子养不活的,也有横生倒长的死胎,或是打掉的鬼胎,大的小的都有,总之是多了去了,全往坟地旁边的水沟里扔。
说到臭水沟里的死孩子,有人扔,也有人捡,老天津卫有一种混混儿被人们称为“狗烂儿”,这种人欺软怕硬,是顶没出息的光棍儿下三滥,相当于地痞无赖,比如说谁家开买卖,他过去伸手要一份儿钱,你敢不给钱,他半夜就敢给你“挂灯笼”,说老话是“挂灯笼”,怎么个挂法儿呢?他先到大水沟里捡个死孩子,趁天黑拴上铁丝,把死孩子头朝下脚朝上,倒挂在你门口,天亮之后你一开门抬头看见,那叫吓死人不偿命;要不然就给你“刷门脸儿”,这招更损,夜里拎上粪桶拿刷子往你门上抹,等不到早上开门,屋里的人已然被臭味儿呛得半死。有能耐你想去,没能耐你这买卖就别做了,告到官府也没用,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做小买卖的大多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无权无势对付不了“狗烂儿”耍无赖,只有掏钱认倒霉,那才算完。
简单来说,“天津1号公墓”在解放前一直是荒坟野地,专扔死孩子的去处,1950年改为公墓,名称虽然改了,其实仍是那片坟地。公墓前边有“第一殡仪馆”,埋过最出名的人,是位说相声的,艺名小蘑菇。天津卫上岁数的人提起小蘑菇,那是没有不知道的。小蘑菇当年大红大紫,名动天下,赶上抗美援朝,他参加文工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不幸遭遇美军飞机扫射,胸口中弹牺牲在了朝鲜,说白了这就是命,后来尸骨还乡,埋到天津第一公墓。在第一殡仪馆给他开追悼会的时候,送葬的人成千上万,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无边无际啊,小蘑菇临死算是给说相声的露了把脸。因此老天津卫上岁数的人也管这地方叫“小蘑菇坟”。
再往后,人口越来越多,“天津1号公墓”被迁到了别处,当初的坟地,盖起许多平房大杂院,构成了一条条的胡同,其中有个挑水胡同,我祖父在小蘑菇坟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给我留下两间房,我小时候在那住过几年。您问为什么叫挑水胡同?因为以往那个年头,胡同里没有自来水,住户们吃水要去大水沟挑,便由此得名,但是我没赶上,胡同里比我年长一些的人全吃过挑水。直到九十年代,挑水胡同的平房大杂院儿还没拆迁,当时我已经开始了我的“倒爷”生涯,那时候我回到天津,打算把两间旧平房收拾收拾,租出去赚几个钱,没想到在那个夏天,小蘑菇坟挑水胡同发生了很多怪事儿。
【2】
我回到小蘑菇坟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看见周围住的老街旧邻,还有胡同里自小在一块儿玩的伙伴,虽然有几年没见了,可是并不生分,胡同口的煎饼果子也还是那个味道。
挑水胡同是由众多三合院儿四合院儿组成,由于私搭乱盖,原本宽敞的院子都变窄了,家家户户在门口搭小屋,又当厨房,又当堆房,很多住户破东烂西舍不得扔,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院子里的通道仅能走过去一个人,过冬时堆上白菜更要命,如果俩人打头碰脸走到对面,必须侧身避让,否则谁也别想过去。
那会儿说是住四合院改成的大杂院,院儿里倒像狭窄的胡同,我住的大杂院儿分成前后两段,有大门、二门,坐北朝南的格局,出了大门是胡同,进二门是里院儿,北屋正房有三间,西屋东屋各有两间,咱得交代清楚了,我们家住西屋两间,北屋两间住的是杨奶奶,六十来岁的一个老太太,她有个儿子,人送外号“杨四把儿”,三十多岁不务正业,东对付一头,西对付一头,撑不死倒也饿不着,闲惯了成天胡混,前两年跟媳妇打了离婚,如今同杨奶奶住在北屋。
我住西屋两间,对门东屋住的是我堂叔,六处的公安,忙起来十天半个月不在家,回来也都是后半夜了,堂婶四年前故去,家里还有俩闺女,大闺女白玉,白玉比我大两个月,我还得叫她一声堂姐,二闺女白锦岁数小,放暑假时堂叔将二闺女托付给杨奶奶,每天跟杨奶奶在一块儿吃饭。
大杂院儿前头住的人多,有几家是后搬进来的,我一家也不认识,这次回到小蘑菇坟挑水胡同,不等收拾屋子,先被杨奶奶拽住说了半天话,远亲不如近邻,这要说起来,那可没个完了。好不容易等到老太太念叨够了,她吩咐杨四把儿帮我收拾屋子,自己带我堂妹白锦去准备切面,张罗着做炸酱面。老北京的炸酱面用黄酱,老天津卫吃炸酱面用的是甜面酱,杨奶奶家这顿菜码齐全的炸酱面,可让我惦记了好几年,眼看今儿个又能够一饱口福了。
收拾屋子的时候,我想到刚才进来,看前边不大对劲儿。前头有两家住对门,一个东屋一个西屋。您可听明白了,我们灶头大院儿,是坐北朝南的两进四合院儿,分成前后两段,当中隔了一道二门,前院儿的东屋和西屋,等于是东南屋和西南屋。过去老天津卫讲究——“有钱不住东南房”。不仅东南房不好,西南房也不好,冬不暖夏不凉,西南房夏季潮湿闷热,东南房寒冬阴冷招风。旧社会有钱的人家,绝不愿意住这两个死角。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前边的东南屋和西南屋,是去年刚搬来的两家,我从门口路过,看见东南屋住家门楣上钉了八卦镜,西南屋住家门楣上高悬桃木剑,想不明白这是要唱哪出儿,降妖还是捉怪?
【3】
按辈分说,我比杨四把儿差一辈儿,要管他老娘叫声“杨奶奶”,岁数我也比他小得多,但是我们俩一向没大没小的胡论,我进了屋问他:“前边两家搞什么名堂?”
杨四把儿说:“别提了,缺了德倒了霉的两家,斗上法了。”
我听得一愣:“挑水胡同真是卧虎藏龙,居然还有人……斗法?”
杨四把儿将来龙去脉对我说了一遍,敢情前边住家多,几乎每间屋都挤上三五口人,东南角房主是卖菜的三哥,刚搬进来不久,三哥夫妻俩下边有个儿子,上边还有个姥姥,不是孩子的姥姥,是三哥的姥姥。两口子起早贪黑卖菜、卖水果,全家都是外乡人,小孩没户口,也不上学,成天跟在爹妈屁股后头卖菜。挑水胡同全是几十年没有翻修过的老房子,一大家子人刚搬进来,当然要换换门板、糊糊顶棚。换门板的时候,三哥为了便于菜筐搬进搬出,给门上多开出半块砖的量,他在东南屋这么一折腾,西南屋那家可不干了。 ↑返回顶部↑
《谜踪之国3神农天匦》
《谜踪之国4幽潜重泉》
《死亡循环1》
《死亡循环2门岭怪谈》
《我的邻居是妖怪》(中短篇合集)
《傩神》
《河神一鬼水怪谈》
《殃神一鬼家怪谈》(暂定名,长篇小说,预计2013年内出版)
《金棺陵兽》
附录:长篇小说《殃神》试读版
〔第一章 天津1号公墓〕
【1】
这个恐怖离奇的故事,发生在“天津1号公墓”,五十年代初也叫“第一公墓”,或“第一殡仪馆”,第一是官称,五十年代后期迁坟动土,第一公墓搬到了别处,实际上早在清朝末年,那里已经是出了名的乱葬岗,别看离租借地不远,但除了坟头就是水沟,特别不干净,主要是扔死孩子的太多了。
您问哪来的死孩子?有旧社会穷人家生下孩子养不活的,也有横生倒长的死胎,或是打掉的鬼胎,大的小的都有,总之是多了去了,全往坟地旁边的水沟里扔。
说到臭水沟里的死孩子,有人扔,也有人捡,老天津卫有一种混混儿被人们称为“狗烂儿”,这种人欺软怕硬,是顶没出息的光棍儿下三滥,相当于地痞无赖,比如说谁家开买卖,他过去伸手要一份儿钱,你敢不给钱,他半夜就敢给你“挂灯笼”,说老话是“挂灯笼”,怎么个挂法儿呢?他先到大水沟里捡个死孩子,趁天黑拴上铁丝,把死孩子头朝下脚朝上,倒挂在你门口,天亮之后你一开门抬头看见,那叫吓死人不偿命;要不然就给你“刷门脸儿”,这招更损,夜里拎上粪桶拿刷子往你门上抹,等不到早上开门,屋里的人已然被臭味儿呛得半死。有能耐你想去,没能耐你这买卖就别做了,告到官府也没用,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做小买卖的大多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无权无势对付不了“狗烂儿”耍无赖,只有掏钱认倒霉,那才算完。
简单来说,“天津1号公墓”在解放前一直是荒坟野地,专扔死孩子的去处,1950年改为公墓,名称虽然改了,其实仍是那片坟地。公墓前边有“第一殡仪馆”,埋过最出名的人,是位说相声的,艺名小蘑菇。天津卫上岁数的人提起小蘑菇,那是没有不知道的。小蘑菇当年大红大紫,名动天下,赶上抗美援朝,他参加文工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不幸遭遇美军飞机扫射,胸口中弹牺牲在了朝鲜,说白了这就是命,后来尸骨还乡,埋到天津第一公墓。在第一殡仪馆给他开追悼会的时候,送葬的人成千上万,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无边无际啊,小蘑菇临死算是给说相声的露了把脸。因此老天津卫上岁数的人也管这地方叫“小蘑菇坟”。
再往后,人口越来越多,“天津1号公墓”被迁到了别处,当初的坟地,盖起许多平房大杂院,构成了一条条的胡同,其中有个挑水胡同,我祖父在小蘑菇坟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给我留下两间房,我小时候在那住过几年。您问为什么叫挑水胡同?因为以往那个年头,胡同里没有自来水,住户们吃水要去大水沟挑,便由此得名,但是我没赶上,胡同里比我年长一些的人全吃过挑水。直到九十年代,挑水胡同的平房大杂院儿还没拆迁,当时我已经开始了我的“倒爷”生涯,那时候我回到天津,打算把两间旧平房收拾收拾,租出去赚几个钱,没想到在那个夏天,小蘑菇坟挑水胡同发生了很多怪事儿。
【2】
我回到小蘑菇坟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看见周围住的老街旧邻,还有胡同里自小在一块儿玩的伙伴,虽然有几年没见了,可是并不生分,胡同口的煎饼果子也还是那个味道。
挑水胡同是由众多三合院儿四合院儿组成,由于私搭乱盖,原本宽敞的院子都变窄了,家家户户在门口搭小屋,又当厨房,又当堆房,很多住户破东烂西舍不得扔,加上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院子里的通道仅能走过去一个人,过冬时堆上白菜更要命,如果俩人打头碰脸走到对面,必须侧身避让,否则谁也别想过去。
那会儿说是住四合院改成的大杂院,院儿里倒像狭窄的胡同,我住的大杂院儿分成前后两段,有大门、二门,坐北朝南的格局,出了大门是胡同,进二门是里院儿,北屋正房有三间,西屋东屋各有两间,咱得交代清楚了,我们家住西屋两间,北屋两间住的是杨奶奶,六十来岁的一个老太太,她有个儿子,人送外号“杨四把儿”,三十多岁不务正业,东对付一头,西对付一头,撑不死倒也饿不着,闲惯了成天胡混,前两年跟媳妇打了离婚,如今同杨奶奶住在北屋。
我住西屋两间,对门东屋住的是我堂叔,六处的公安,忙起来十天半个月不在家,回来也都是后半夜了,堂婶四年前故去,家里还有俩闺女,大闺女白玉,白玉比我大两个月,我还得叫她一声堂姐,二闺女白锦岁数小,放暑假时堂叔将二闺女托付给杨奶奶,每天跟杨奶奶在一块儿吃饭。
大杂院儿前头住的人多,有几家是后搬进来的,我一家也不认识,这次回到小蘑菇坟挑水胡同,不等收拾屋子,先被杨奶奶拽住说了半天话,远亲不如近邻,这要说起来,那可没个完了。好不容易等到老太太念叨够了,她吩咐杨四把儿帮我收拾屋子,自己带我堂妹白锦去准备切面,张罗着做炸酱面。老北京的炸酱面用黄酱,老天津卫吃炸酱面用的是甜面酱,杨奶奶家这顿菜码齐全的炸酱面,可让我惦记了好几年,眼看今儿个又能够一饱口福了。
收拾屋子的时候,我想到刚才进来,看前边不大对劲儿。前头有两家住对门,一个东屋一个西屋。您可听明白了,我们灶头大院儿,是坐北朝南的两进四合院儿,分成前后两段,当中隔了一道二门,前院儿的东屋和西屋,等于是东南屋和西南屋。过去老天津卫讲究——“有钱不住东南房”。不仅东南房不好,西南房也不好,冬不暖夏不凉,西南房夏季潮湿闷热,东南房寒冬阴冷招风。旧社会有钱的人家,绝不愿意住这两个死角。挑水胡同灶头大院儿前边的东南屋和西南屋,是去年刚搬来的两家,我从门口路过,看见东南屋住家门楣上钉了八卦镜,西南屋住家门楣上高悬桃木剑,想不明白这是要唱哪出儿,降妖还是捉怪?
【3】
按辈分说,我比杨四把儿差一辈儿,要管他老娘叫声“杨奶奶”,岁数我也比他小得多,但是我们俩一向没大没小的胡论,我进了屋问他:“前边两家搞什么名堂?”
杨四把儿说:“别提了,缺了德倒了霉的两家,斗上法了。”
我听得一愣:“挑水胡同真是卧虎藏龙,居然还有人……斗法?”
杨四把儿将来龙去脉对我说了一遍,敢情前边住家多,几乎每间屋都挤上三五口人,东南角房主是卖菜的三哥,刚搬进来不久,三哥夫妻俩下边有个儿子,上边还有个姥姥,不是孩子的姥姥,是三哥的姥姥。两口子起早贪黑卖菜、卖水果,全家都是外乡人,小孩没户口,也不上学,成天跟在爹妈屁股后头卖菜。挑水胡同全是几十年没有翻修过的老房子,一大家子人刚搬进来,当然要换换门板、糊糊顶棚。换门板的时候,三哥为了便于菜筐搬进搬出,给门上多开出半块砖的量,他在东南屋这么一折腾,西南屋那家可不干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