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对权季青虽然依旧毫无好感,但却也感念他为救权仲白或是自己挺身而出——至于他究竟是要救谁,这个疑问,似乎除了他自己以外,便再无人能够解答了。
  #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闹出刺杀之事,众人少不得又要一通忙活,又是拷问、又是盘查的,倒也轻易地从鸾台会花名册中寻到了这帮人的名字。原来乃是鸾台会在中原地区的余孽。
  因中原地区的确欠缺梳理,此事发生,也不令蕙娘意外,不过日后她出入更要小心,权仲白身边也要多派侍卫而已,别的事依然和从前一样,她并未因此而性情大变——和第一次险死还生相比,如今的她,究竟是多了无数阅历了。
  一眨眼,便到了嗣皇帝的登基大典,蕙娘和杨七娘竟也有份参与,虽然是以诰命身份,敬陪末座,但已算是难得的特殊待遇。
  嗣皇帝出面之前,各部官员都在整队预备入宫,两个女眷因身份特殊,便站在一边等候,均手持团扇遮住面部,以此维持男女大防。杨七娘倾身问道,“那帮余孽,可清理干净了?”
  蕙娘漫不经意地点了点头,“已是把京城这一带,又梳理了一遍。倒是又找到了几个乘虚而入想要有所作为的小毛贼。”
  杨七娘轻叹了一声,亦道,“你除掉的毕竟是那样大的一个组织,漏网之鱼如何没有几条的?这样的事,以后恐怕不会绝迹,还是要再小心些为好的。”
  “我也这样说。”蕙娘和杨七娘交头接耳,“我就是奇怪,当日是谁救走季青,到现在都没有露出一点形迹……”
  两人正说话时,忽然听得赞礼官一声咳嗽,便都不在多说,而是乖乖地走到勋爵队伍中间,按丈夫的品级占了个位置。权仲白因只是世子没有职官,再加上对此也没兴趣,反而没有参与,蕙娘和杨七娘并肩站在一处,倒也正好做伴。
  一行人鱼贯穿过午门,在太和殿跟前驻足站好,只听得一声赞礼,便俱都跪了下来。
  礼乐齐鸣中,一位瘦弱的小男孩,身穿黄袍,牵着养娘的手,徐徐自太和殿旁行出,缓缓行上了那雕龙画凤的龙阶,进入了太和殿中。
  蕙娘不知从哪来的兴致,竟未和其余众人一样保持恭敬,而是微微抬头,目送着他的背影,融入了太和殿中那一片硕大的黄色里。
  伴着身边山呼海啸一样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心头忽然升起明悟:这黄袍虽然显赫,但黄袍中人的生死,却操诸她手,大秦的将来,终究是有一部分落在了她的手心。她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历史造成深远的影响。
  忽然间,她感受到了那天杨七娘所感受到的恐惧。走到这一步,可说是绝非有意,即使只是倒退十年,她都没有想到今时今日,她能站在这权力的最高峰附近,甚至有一只脚可以说是踏到了峰顶。帝国的未来,终将由她等寥寥数人决定。
  可即使是她们,也不能前知,未来如何,又有谁能说得准?她真能带着大秦走向又一个中兴盛世,在泰西列强的虎视眈眈中,悍然维护大秦的尊严么?这些年涌现的新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大秦该如何追赶泰西的脚步,这便是一个没有任何人涉及过的新问题。
  她忽然有种感觉:大秦就像是一艘在狂风暴雨中行进的破船,周围是一团深沉的浓黑,下一个岛屿在哪里,这世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知道。即使用尽全力去驾驶,即使将这艘船的每分力气都用到尽,这变幻莫测的运气,也许依然会安排这艘船在下一刻触礁。
  只是走到这一步,已经是磕磕绊绊,仿佛用尽了一生的运气,下一步,又该要如何呢?
  随着一声赞礼,他们站了起来,焦清蕙站在这宽阔无匹的太和门内,吊着眼睛,望着天边悠悠的白云,她想:将来的事,恐怕也只有将来才能知道了。
  无论如何,这一步,到底终将是要迈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慢点还有一个千字多的篇外就真的全文完结了。
  381篇外
  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浩瀚大洋里,数艘宝船艰难地在风暴中挣扎前行,若非船身庞大,早已在巨浪中翻覆了。即使如此,仍可时不时听到不祥的吱嘎声从船身四处传来,即使是风暴中,依然有人不停地大声呼喝,指挥着水手四处加固桅杆、主帆等重要结构。船上人来人往、呼喊连声,显得极为癫狂。
  也不知过了多久,风暴终于渐渐住了,船只也驶出了狂风暴雨的乌云区,进入了一片阳光之中。
  一个十一二岁的大童自船舱内探出头来,左右一望,便回身叫道,“傻乖哥,别害怕啦,天都晴了!”
  屋内隐约传来了呕吐之声,有个虚弱童声奄奄一息般回道,“我再也不要坐船了……”
  话没说完,便又为呕吐声取代。权宝印哈哈一笑,神气活现地道,“你不坐船了,还当什么船工?”
  眼见弟弟没什么大碍,他拍拍屁股,一溜烟地便往主甲板跑去,沿路水手都对他露出笑容,权宝印大声和他们问了好,又道,“叔叔们都还安好吧?”
  “所幸是没被风浪卷走!”其中一位水手大声道,“这一次还算是有运气了!”
  前回遇到风浪时,船上被卷走了两个水手,虽然回到大秦以后,家里自然会赔上丰丰富富的丧葬银子,但人命,毕竟不是银钱能够取代的。权宝印听说了,笑容便更加灿烂。走到主甲板上一看,果然见到母亲站在当地,和船长讨论此次风暴中的损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