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最新更新(2 / 3)
如果刚才还可以跟旁观者解释他俩的兄弟情深,那么这个举动无疑加深了他们的“奸-情”。喻年不止眼睛红,耳朵、脖子、脸都泛起一层粉,他看着杨嘉跃消失在入口处,久久才回过神来。
三十分钟后,收到杨嘉跃发来短信:“上飞机了,要关机咯。”喻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机场。
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地铁回去,房间里没有那人的身影,好像空荡荡的少了很多东西。明明以前最不怕的就是独处,可是现在,寂寞得如同缺水的植物,全身都要枯萎了。
九月初,残暑未褪,余温尤高。喻年呆不住,拿了钥匙出门,漫无目的地走。天空、绿树、高楼,都一片灰暗。因为你不在,所以这里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走着走着来到了科大,喻年穿梭在斑驳的树影下,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杨嘉跃的气息。如果能再早一点相遇、相爱,就好了。
喻年想起大二那年杨嘉跃带他去了高中老师家吃饭,那日的雪菜鸡丝年糕汤和炸煎饺,到现在仍让他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脚步不受控制地朝记忆中的方向走去。
他的记性不错,很快找到两年前来过的地方,他知道那位“邓老师”家的钥匙就藏在门口的地毯下,但还是礼貌地敲了门。
很幸运,是邓老师亲自给他开的门,只是见到喻年后,有一丝怔忡:“请问你是?”
喻年尴尬地杵在那里:“邓老师您好,我、我是杨嘉跃的……朋友。”
“啊,进来坐。”邓老师眼睛一亮,迎接他进屋,边倒茶边说:“我和我丈夫带过很多学生,可是记不全所有人,正想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之一,呵呵,没想到是小杨的朋友。”
喻年方才精神恍惚地寻来,这会儿才察觉到自己突兀的造访,赶紧道歉:“对不起,不知道有没有打扰您,我……”
邓老师和蔼道:“不要在意,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喻年挠挠头:“其实也没什么事……”(他能说是一时兴起来吃鸡丝年糕汤嘛?囧)
邓老师:“呵呵,小杨他还好吧?”
喻年垂眼道:“他去美国了,前两天刚走,去X大读研究生。”
邓老师一脸欣喜:“这小子,这么大的事,都不来告诉我……哎,不过这孩子能有今日也不容易啊。”
喻年:“……?”
邓老师坐下后道:“他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
喻年:“苦头?什么苦头?”
邓老师一怔,有些为难:“这事老师也不好随便乱说,小杨他……”
喻年心急地抢白:“请您告诉我好么?我非常关心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护他。”
“呵呵,能看出来,你俩关系也不错吧?否则他也不会带你来我这里……”邓老师已心软,她开口道,“小杨原是B区实验初中的学生,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老朋友。有一回,老朋友告诉我,班上有个男孩经常用圆珠笔头戳自己的手,流血了都不觉得疼,我心道这孩子可能有精神障碍,便让她赶紧联系对方的家长带去医院看看。之后不久,她又打电话给我,说男孩和他的单亲母亲都是外地来的,似乎很反感外人介入他们的家事,她担心对方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家庭虐待,导致孩子产生精神问题……”
喻年听得心惊肉跳,盯着邓老师问:“后来呢?”
“后来我陪我的朋友一起登门拜访了他们家,那是我第一次见那孩子,约一米六五高的男孩,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他长得相当漂亮,可两眼无神,对陌生人没有任何反应,”邓老师叹了口气,道,“哎,小孩子的心理状况在十年前根本不受重视,他的母亲也觉得我们小题大做。那时候法律不健全,只要孩子身体上没有被虐待的痕迹,外人是无权过多介入的。我们没法,只能偷偷带他去医院,诊断得知他有自闭症和中度忧郁症,其实能发展到伤害自己的身体都毫无感觉,就离轻生不远了……”邓老师看了喻年一眼,笑道:“你别难受,他现在不是好好的么?”
喻年悲痛道:“那后来怎么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邓老师继续道:“这种病无药可医,我的朋友跟她母亲商量后,决定以辅导功课、培养他上科大之名,让他暂住在我家里,我和我的丈夫都是科大附中的特级教师,所以也算个正当的名头。他母亲听了,似乎很乐意摆脱掉他,给了一些微薄的生活费就不再过问。
“我和我丈夫没有小孩,其实有小杨的陪伴,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我每天教他朗诵诗歌,通过大声朗读发泄内心的情绪,他很聪明,记忆力也很好,读过的东西大都不会忘记。偶尔我会同他谈心,并不把他当成孩子,而是把他当成和我一样的大人,平等地交谈,也许是长期的相处建立了信任感,他才慢慢把以前的经历说给我们听。
“他刚来北京的时候很想念父亲,可每次打电话回去,他妈妈都要打他骂他,他本还答应给堂弟写信,可她母亲发现后却把他关进了储藏室,还用很恶劣的话辱骂他的婶母。他那时候还小,尚不能客观地去思考问题,他的母亲给他灌输的观念让他错误地认为母亲以外的亲人都是坏人,成日被这种阴暗的负面情绪所笼罩着,没有人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开导他,他才会变成那个样子……
喻年:“……”
“好在我们发现及时,而后又经常开导他,让他放下过去,理性判断,他的病情才有所好转,”邓老师笑了笑,继续道,“上了高中,他开朗许多,已经和正常孩子无异,但我们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过往的经历和母亲的冷漠也让他的内心相当渴求亲情,我们虽然照顾他关心他,但我们只是他的老师,不能给他亲人的感情……”正说着,邓老师见的少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诶,你怎么了?” ↑返回顶部↑
三十分钟后,收到杨嘉跃发来短信:“上飞机了,要关机咯。”喻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机场。
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地铁回去,房间里没有那人的身影,好像空荡荡的少了很多东西。明明以前最不怕的就是独处,可是现在,寂寞得如同缺水的植物,全身都要枯萎了。
九月初,残暑未褪,余温尤高。喻年呆不住,拿了钥匙出门,漫无目的地走。天空、绿树、高楼,都一片灰暗。因为你不在,所以这里的一切都黯然失色……
走着走着来到了科大,喻年穿梭在斑驳的树影下,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杨嘉跃的气息。如果能再早一点相遇、相爱,就好了。
喻年想起大二那年杨嘉跃带他去了高中老师家吃饭,那日的雪菜鸡丝年糕汤和炸煎饺,到现在仍让他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脚步不受控制地朝记忆中的方向走去。
他的记性不错,很快找到两年前来过的地方,他知道那位“邓老师”家的钥匙就藏在门口的地毯下,但还是礼貌地敲了门。
很幸运,是邓老师亲自给他开的门,只是见到喻年后,有一丝怔忡:“请问你是?”
喻年尴尬地杵在那里:“邓老师您好,我、我是杨嘉跃的……朋友。”
“啊,进来坐。”邓老师眼睛一亮,迎接他进屋,边倒茶边说:“我和我丈夫带过很多学生,可是记不全所有人,正想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之一,呵呵,没想到是小杨的朋友。”
喻年方才精神恍惚地寻来,这会儿才察觉到自己突兀的造访,赶紧道歉:“对不起,不知道有没有打扰您,我……”
邓老师和蔼道:“不要在意,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喻年挠挠头:“其实也没什么事……”(他能说是一时兴起来吃鸡丝年糕汤嘛?囧)
邓老师:“呵呵,小杨他还好吧?”
喻年垂眼道:“他去美国了,前两天刚走,去X大读研究生。”
邓老师一脸欣喜:“这小子,这么大的事,都不来告诉我……哎,不过这孩子能有今日也不容易啊。”
喻年:“……?”
邓老师坐下后道:“他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头。”
喻年:“苦头?什么苦头?”
邓老师一怔,有些为难:“这事老师也不好随便乱说,小杨他……”
喻年心急地抢白:“请您告诉我好么?我非常关心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保护他。”
“呵呵,能看出来,你俩关系也不错吧?否则他也不会带你来我这里……”邓老师已心软,她开口道,“小杨原是B区实验初中的学生,他的班主任是我的老朋友。有一回,老朋友告诉我,班上有个男孩经常用圆珠笔头戳自己的手,流血了都不觉得疼,我心道这孩子可能有精神障碍,便让她赶紧联系对方的家长带去医院看看。之后不久,她又打电话给我,说男孩和他的单亲母亲都是外地来的,似乎很反感外人介入他们的家事,她担心对方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家庭虐待,导致孩子产生精神问题……”
喻年听得心惊肉跳,盯着邓老师问:“后来呢?”
“后来我陪我的朋友一起登门拜访了他们家,那是我第一次见那孩子,约一米六五高的男孩,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他长得相当漂亮,可两眼无神,对陌生人没有任何反应,”邓老师叹了口气,道,“哎,小孩子的心理状况在十年前根本不受重视,他的母亲也觉得我们小题大做。那时候法律不健全,只要孩子身体上没有被虐待的痕迹,外人是无权过多介入的。我们没法,只能偷偷带他去医院,诊断得知他有自闭症和中度忧郁症,其实能发展到伤害自己的身体都毫无感觉,就离轻生不远了……”邓老师看了喻年一眼,笑道:“你别难受,他现在不是好好的么?”
喻年悲痛道:“那后来怎么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邓老师继续道:“这种病无药可医,我的朋友跟她母亲商量后,决定以辅导功课、培养他上科大之名,让他暂住在我家里,我和我的丈夫都是科大附中的特级教师,所以也算个正当的名头。他母亲听了,似乎很乐意摆脱掉他,给了一些微薄的生活费就不再过问。
“我和我丈夫没有小孩,其实有小杨的陪伴,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我每天教他朗诵诗歌,通过大声朗读发泄内心的情绪,他很聪明,记忆力也很好,读过的东西大都不会忘记。偶尔我会同他谈心,并不把他当成孩子,而是把他当成和我一样的大人,平等地交谈,也许是长期的相处建立了信任感,他才慢慢把以前的经历说给我们听。
“他刚来北京的时候很想念父亲,可每次打电话回去,他妈妈都要打他骂他,他本还答应给堂弟写信,可她母亲发现后却把他关进了储藏室,还用很恶劣的话辱骂他的婶母。他那时候还小,尚不能客观地去思考问题,他的母亲给他灌输的观念让他错误地认为母亲以外的亲人都是坏人,成日被这种阴暗的负面情绪所笼罩着,没有人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开导他,他才会变成那个样子……
喻年:“……”
“好在我们发现及时,而后又经常开导他,让他放下过去,理性判断,他的病情才有所好转,”邓老师笑了笑,继续道,“上了高中,他开朗许多,已经和正常孩子无异,但我们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的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过往的经历和母亲的冷漠也让他的内心相当渴求亲情,我们虽然照顾他关心他,但我们只是他的老师,不能给他亲人的感情……”正说着,邓老师见的少年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诶,你怎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