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最后时刻(1 / 2)
过漫长的讨价还价,特别是内部的种种博弈以后,在锋许久的中日代表终于可以坐下来探讨有关签约的实质性意见了。
促成双方坐在谈判桌前的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个是国际压力——局势发展的很快,在欧洲战场上,为了夺取巴黎,德国与英法联军在马恩河地段展开了自欧战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交锋。德国方面出动了近100兵力,英法方面则以140兵力相抗衡,虽然同样是宽纵深、大兵团作战,但由于德军兵力较为集中和精锐,反而处于进攻势头。在面对英法联军精心构筑的坚固阵地时,德国人出其不意地出动了养精蓄锐已久的秘密武器——铁甲战车。德国方面制造的铁甲战车虽然同样与中国一样希望依靠战车攻防一体的良好特性来撕开阵地防线,但德国由于机械和冶金工业均较中国来得发达,因此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子——突出坚固防御和凶猛火力,而不是中国式战车以轻便为主。
德国出动的战车号称“猛犸”,是一个有11人车组,两挺机枪,重量近约30吨的庞然大物,前装甲厚度达到了50mm,在外完全可以无视法国装备数量最大的75mm速射炮因为没有穿甲弹,虽然最高速度只有中国式战车的三分之一,而且故障率也要高得多,但胜在数量多兼又皮糙肉厚,给对面的英法联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战车突破防线后,跟随其后的突击工兵一拥而上。迅速撕开缺口,造成整个阵地、整段防线地崩溃。
除了战车以外,德国人还出动40余架飞机用于一线侦虽然投掷下来的炸弹数量不多,面对大范围分布的英法联军杀伤力也极为有限。但造成的恐惧感和挫折感却是英法方面无力招架的。虽然英法两军也出动了工兵对铁甲战车进行抵近攻击,但这种状似敢死队般攻击地行为显然不是自诩法兰西骑士和英吉利绅士的两军可以承受地牺牲——战争。第一次以他们不熟悉的方式进行着。
在面对德国人空陆一体的立体攻势面前,马恩河战役英法在僵持局面过后陷入了被动,虽然英国方面也出动了他们的战车——坦克,而且也获得了极为可观地战果。但这种坦克与德国的庞然大物比较起来无疑让人气馁,在唯一一次坦克交锋中。步兵们亲眼所见:两辆坦克围攻一辆猛犸,虽然猛犸先后被坦克地37mm火炮最后倚仗火力优势,将两辆坦克一一击中,迫使英国坦克手狼狈逃窜,随后。鉴于两辆坦克太过碍事。猛犸发挥块头优势,一一将两辆坦克撞入步兵挖掘的战壕。这一幕动作虽然迟缓。却让所有联军步兵为之胆寒。
经过5星期左右地会战,德国人在付出近40人的伤亡后兵临巴黎城下,而伤亡人数比德国人多一半的英法两军则依靠这5星期争取的时间,在巴黎外围继续狙击……
在欧洲面临转折关头的时候,英国已经失去了对日本人地耐心,态度虽然和缓,但却坚决要求日本人停止在华行动,连带着美国人也丧失了耐心。
第二个是日本内部地意见分歧。按理说,意见越是分歧,达成协议的机会便越是小,但日本是一个很奇怪地民族,在日本分歧没有得到根本消之前,稍占优势的一方为了加大胜算,抢先造就既成事实,反而会加速推进决策。
山本为首的海军系已经不想打这场战争了,特别是在捞取胜利资本上面,海军因为有了中太平洋德属各岛的甜头,并不愿意为青岛流太多的血,特别是在陆军被吃掉一个师团之后,海军更不想将有限的军费浪费在为陆军复仇中——那样只会挤占海军的军费,只会让海军边缘化。另一个因素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日本国内面临的经济危机和财政困局,文官系统并不指望战争能继续打下去,这就给坚持复仇战略的陆军以额外的阻力。
按理说山本不会忽略陆军的心态和长州派的利益,但在井上馨公开倒向山县有朋之后,明治时期的元老派就形成了令人难堪的对现政府的压制,虽然西原寺依然是山本的坚定支持者,但面对元老咄咄逼人的架势,要想不下台,唯有迅速做出反应。山本看得很明白,“西门子”事件就是掌握在中国手中的定时炸弹,只要陆军拿到这颗炸弹就足以将自己
炸得粉碎。要想解除这颗炸弹,唯一能履行的便是引爆——而不得不在协定上予以让步。
而且,更让山本隐隐担心的是陆军风气的转向——由于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的优势,开战以来一直对加入协约国集团的陆军总是颇有微辞,虽然这次山东攻略的目标是冲着德国而去,但没准这批马鹿会同德国达成谅解,反过来对大局形成不利的压迫,那才真是要命!
第三个是山本亲自布置的、依靠头山满联络孙中山等革命党进行的“云计划”。
说到底,山本不是善男信女,对于中国大陆,他骨子里是有征服欲的,这一次的暂时退却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他较陆军更有前瞻性的思考。但是,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给中国造成麻烦的机会,“云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笼的。
既然已经有了相应的后手准备,那么在谈判桌前予以退让也不是了不得的行为,山本满有把握地认为,只要琼州攻略取得成功将给他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海主陆从地位的确立——要想封锁住那道琼州海峡,只有依靠海军;第二,日本对中国的予取予求——中国若不想琼州成为整个国家的溃,必须对日本让步,要方要圆,全部是日本说了算。
如果在中日协定上先签了字再有“琼州举事”的壮举,则在时间和进程上就更加完美了。
所以,基于这三层不是理由的理由,中日协定反而到了即将签字的时刻……
但是,山本忽视了陆军的能量,忽视了黑龙会与陆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忽视了元老派对于政局的掌控能力——这是他的政治手腕所架空不了的。
在陆军内部,正酝酿着一场风暴,一场足以颠覆整个现有次序的风暴——长州派将以他们直接掌握的中下层军官士兵作为力量,发动突然袭击,不,发动政变!
在密室里商议的,既包括了山县有朋、井上馨这样的元老,也包括桂太郎、寺内正毅这样的实力派。
“诸君,计划已全部安排妥当,定于明日中日和平协定签订之时发动。”主事人踌躇满志地宣布道,“按照计划,明天将由基层官兵激于义愤而发动‘兵谏’,要求政府改弦易辙,不要忽视陆军的声音和皇军的荣誉,要求天皇陛下出面圣裁,继续同支那的战争,直到胜利为止……”
“我们的最低要求是改组政府,建立举国一致内阁,担当帝国战争的总领导,我们的最高要求是改变政体,实现皇国一体、陛下圣裁,布皇道于东亚,避免财阀和政客对帝国政治的操纵……为了纯粹的日本,我们不惜以死抗争。”
“好!挽救帝国政局完全在此一举……村上君,你按照布置执行吧。”听取汇报的众人挥挥手,表示认可了方案的推动……
港口内、码头外、轮船上……
“是克强!是遁初!”孙中山兴奋地大叫,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帽子,高喊道,“停船,快停船,接他们上来,接他们上来!”
“什么?”胡汉民也呆住了,黄兴和宋教仁在最后一刻想通了?
开船的水手没有人理会孙中山的呐喊,船虽然是缓缓地,却是愈来愈远离码头。
“停船,快停船!”孙中山气得直跺脚,正想指示胡汉民与船长去交涉,猛然间却呆住了。 ↑返回顶部↑
促成双方坐在谈判桌前的有三个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个是国际压力——局势发展的很快,在欧洲战场上,为了夺取巴黎,德国与英法联军在马恩河地段展开了自欧战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交锋。德国方面出动了近100兵力,英法方面则以140兵力相抗衡,虽然同样是宽纵深、大兵团作战,但由于德军兵力较为集中和精锐,反而处于进攻势头。在面对英法联军精心构筑的坚固阵地时,德国人出其不意地出动了养精蓄锐已久的秘密武器——铁甲战车。德国方面制造的铁甲战车虽然同样与中国一样希望依靠战车攻防一体的良好特性来撕开阵地防线,但德国由于机械和冶金工业均较中国来得发达,因此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子——突出坚固防御和凶猛火力,而不是中国式战车以轻便为主。
德国出动的战车号称“猛犸”,是一个有11人车组,两挺机枪,重量近约30吨的庞然大物,前装甲厚度达到了50mm,在外完全可以无视法国装备数量最大的75mm速射炮因为没有穿甲弹,虽然最高速度只有中国式战车的三分之一,而且故障率也要高得多,但胜在数量多兼又皮糙肉厚,给对面的英法联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在战车突破防线后,跟随其后的突击工兵一拥而上。迅速撕开缺口,造成整个阵地、整段防线地崩溃。
除了战车以外,德国人还出动40余架飞机用于一线侦虽然投掷下来的炸弹数量不多,面对大范围分布的英法联军杀伤力也极为有限。但造成的恐惧感和挫折感却是英法方面无力招架的。虽然英法两军也出动了工兵对铁甲战车进行抵近攻击,但这种状似敢死队般攻击地行为显然不是自诩法兰西骑士和英吉利绅士的两军可以承受地牺牲——战争。第一次以他们不熟悉的方式进行着。
在面对德国人空陆一体的立体攻势面前,马恩河战役英法在僵持局面过后陷入了被动,虽然英国方面也出动了他们的战车——坦克,而且也获得了极为可观地战果。但这种坦克与德国的庞然大物比较起来无疑让人气馁,在唯一一次坦克交锋中。步兵们亲眼所见:两辆坦克围攻一辆猛犸,虽然猛犸先后被坦克地37mm火炮最后倚仗火力优势,将两辆坦克一一击中,迫使英国坦克手狼狈逃窜,随后。鉴于两辆坦克太过碍事。猛犸发挥块头优势,一一将两辆坦克撞入步兵挖掘的战壕。这一幕动作虽然迟缓。却让所有联军步兵为之胆寒。
经过5星期左右地会战,德国人在付出近40人的伤亡后兵临巴黎城下,而伤亡人数比德国人多一半的英法两军则依靠这5星期争取的时间,在巴黎外围继续狙击……
在欧洲面临转折关头的时候,英国已经失去了对日本人地耐心,态度虽然和缓,但却坚决要求日本人停止在华行动,连带着美国人也丧失了耐心。
第二个是日本内部地意见分歧。按理说,意见越是分歧,达成协议的机会便越是小,但日本是一个很奇怪地民族,在日本分歧没有得到根本消之前,稍占优势的一方为了加大胜算,抢先造就既成事实,反而会加速推进决策。
山本为首的海军系已经不想打这场战争了,特别是在捞取胜利资本上面,海军因为有了中太平洋德属各岛的甜头,并不愿意为青岛流太多的血,特别是在陆军被吃掉一个师团之后,海军更不想将有限的军费浪费在为陆军复仇中——那样只会挤占海军的军费,只会让海军边缘化。另一个因素不得不提的是,由于日本国内面临的经济危机和财政困局,文官系统并不指望战争能继续打下去,这就给坚持复仇战略的陆军以额外的阻力。
按理说山本不会忽略陆军的心态和长州派的利益,但在井上馨公开倒向山县有朋之后,明治时期的元老派就形成了令人难堪的对现政府的压制,虽然西原寺依然是山本的坚定支持者,但面对元老咄咄逼人的架势,要想不下台,唯有迅速做出反应。山本看得很明白,“西门子”事件就是掌握在中国手中的定时炸弹,只要陆军拿到这颗炸弹就足以将自己
炸得粉碎。要想解除这颗炸弹,唯一能履行的便是引爆——而不得不在协定上予以让步。
而且,更让山本隐隐担心的是陆军风气的转向——由于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的优势,开战以来一直对加入协约国集团的陆军总是颇有微辞,虽然这次山东攻略的目标是冲着德国而去,但没准这批马鹿会同德国达成谅解,反过来对大局形成不利的压迫,那才真是要命!
第三个是山本亲自布置的、依靠头山满联络孙中山等革命党进行的“云计划”。
说到底,山本不是善男信女,对于中国大陆,他骨子里是有征服欲的,这一次的暂时退却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他较陆军更有前瞻性的思考。但是,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给中国造成麻烦的机会,“云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笼的。
既然已经有了相应的后手准备,那么在谈判桌前予以退让也不是了不得的行为,山本满有把握地认为,只要琼州攻略取得成功将给他带来两个好处:第一,海主陆从地位的确立——要想封锁住那道琼州海峡,只有依靠海军;第二,日本对中国的予取予求——中国若不想琼州成为整个国家的溃,必须对日本让步,要方要圆,全部是日本说了算。
如果在中日协定上先签了字再有“琼州举事”的壮举,则在时间和进程上就更加完美了。
所以,基于这三层不是理由的理由,中日协定反而到了即将签字的时刻……
但是,山本忽视了陆军的能量,忽视了黑龙会与陆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忽视了元老派对于政局的掌控能力——这是他的政治手腕所架空不了的。
在陆军内部,正酝酿着一场风暴,一场足以颠覆整个现有次序的风暴——长州派将以他们直接掌握的中下层军官士兵作为力量,发动突然袭击,不,发动政变!
在密室里商议的,既包括了山县有朋、井上馨这样的元老,也包括桂太郎、寺内正毅这样的实力派。
“诸君,计划已全部安排妥当,定于明日中日和平协定签订之时发动。”主事人踌躇满志地宣布道,“按照计划,明天将由基层官兵激于义愤而发动‘兵谏’,要求政府改弦易辙,不要忽视陆军的声音和皇军的荣誉,要求天皇陛下出面圣裁,继续同支那的战争,直到胜利为止……”
“我们的最低要求是改组政府,建立举国一致内阁,担当帝国战争的总领导,我们的最高要求是改变政体,实现皇国一体、陛下圣裁,布皇道于东亚,避免财阀和政客对帝国政治的操纵……为了纯粹的日本,我们不惜以死抗争。”
“好!挽救帝国政局完全在此一举……村上君,你按照布置执行吧。”听取汇报的众人挥挥手,表示认可了方案的推动……
港口内、码头外、轮船上……
“是克强!是遁初!”孙中山兴奋地大叫,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帽子,高喊道,“停船,快停船,接他们上来,接他们上来!”
“什么?”胡汉民也呆住了,黄兴和宋教仁在最后一刻想通了?
开船的水手没有人理会孙中山的呐喊,船虽然是缓缓地,却是愈来愈远离码头。
“停船,快停船!”孙中山气得直跺脚,正想指示胡汉民与船长去交涉,猛然间却呆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