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参考文献(5 / 6)
[121]刘学锴.本世纪中国李商隐研究述略[J].文学评论,1998(01).
[122]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3]孙俊.唐代特恩荫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3(02).
[124]黄正建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5]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01).
[126]丁俊.论《唐六典》与开元二十三年机构改革[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01).
[127]黄寿成.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之谜[J].唐诗论丛,2015(01).
[128]李永展.从土地使用的观点看唐代长安城的空间结构[J].台湾大学建筑城乡研究学报,1983(02).
[129]史念海.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J].史学史研究,1989(02).
[130]王卓.唐朝前期俸禄制度的演变[J].社科纵横,2017(02).
[131]张晋光著.安史之乱对唐代经济发展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32]张进,侯雅文,董就雄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王维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33](日)气贺泽保规著,石晓军译.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34]严耕望撰.河陇碛西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5]严耕望撰.河南淮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6]严耕望撰.山剑滇黔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7]严耕望撰.秦领仇池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8]严耕望撰.京都关内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9]严耕望撰.河东河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0]许家铭.近二十年来两岸唐代翰林学士研究回顾[J].史耘,2005(11).
[141]周勋初著.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2]郁贤皓著.李白论稿[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3]郁贤皓著.李白丛考[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4]郁贤皓著.唐代文史考论[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5]吕华明,程安庸,刘金平著.李太白年谱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6]安旗.李白两入长安始末[J].人文杂志,1981(03).
[147]孙易君.王琦《李太白全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48]安旗.李白东鲁寓家地考[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149]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4—1995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150]傅绍良.李白不入科场原因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返回顶部↑
[122]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3]孙俊.唐代特恩荫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3(02).
[124]黄正建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5]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01).
[126]丁俊.论《唐六典》与开元二十三年机构改革[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01).
[127]黄寿成.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之谜[J].唐诗论丛,2015(01).
[128]李永展.从土地使用的观点看唐代长安城的空间结构[J].台湾大学建筑城乡研究学报,1983(02).
[129]史念海.唐代的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J].史学史研究,1989(02).
[130]王卓.唐朝前期俸禄制度的演变[J].社科纵横,2017(02).
[131]张晋光著.安史之乱对唐代经济发展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32]张进,侯雅文,董就雄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王维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33](日)气贺泽保规著,石晓军译.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34]严耕望撰.河陇碛西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5]严耕望撰.河南淮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6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6]严耕望撰.山剑滇黔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7]严耕望撰.秦领仇池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8]严耕望撰.京都关内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9]严耕望撰.河东河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0]许家铭.近二十年来两岸唐代翰林学士研究回顾[J].史耘,2005(11).
[141]周勋初著.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2]郁贤皓著.李白论稿[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3]郁贤皓著.李白丛考[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4]郁贤皓著.唐代文史考论[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5]吕华明,程安庸,刘金平著.李太白年谱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6]安旗.李白两入长安始末[J].人文杂志,1981(03).
[147]孙易君.王琦《李太白全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48]安旗.李白东鲁寓家地考[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149]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4—1995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150]傅绍良.李白不入科场原因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