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之道(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的父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或是社会的衡量标准,原因各种多样。他要么在意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干什么,要么在意与别人家孩子相比自己家孩子怎么样,这些都是没有正视孩子本身。
  我认为,培养孩子没有必要和其他人一样。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想让孩子在什么年龄段学习什么,这些都是次要的。
  最关键的是,父母应该真心为孩子的幸福考虑,并付诸行动。这样做,才能将爱传递给孩子。
  即使你工作很忙,也要尽可能以某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到“我一直在关心你”。如果你这样做了,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父母的用心。
  即使你不心灵手巧,也没有奇思妙想,但如果有时间,就尽量亲自动手做饭;尽量多陪在孩子身边,当他们想找你聊天的时候,认真倾听;不要把孩子只当作小孩子对待,多尝试和他们一起思考,时不时问他们“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是真的为自己着想,而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关爱。
  无论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时间,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少看似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面子或社交,其实很容易被孩子看穿。
  有不少前来咨询的父母,喋喋不休地发牢骚“孩子什么也听不进去”,或者孩子直接对他说“虽然你辛苦地为我做了很多事,但却不是我想要的”,甚至还会出现“对父母不孝”的情形。其实,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为父母的真实目的已经被孩子看穿。
  说得难听一些,“这样抚养孩子,孩子最后还认你吗?”仔细想想,不是孩子拜托我们生下他们,而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把他们生下来。
  如果忽视了这个前提,你就无法对孩子投入他真正所需要的关爱,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对于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当老板感叹员工不好好工作,那么请问这个公司是谁的?不给员工调岗位,或者不给员工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呢?
  类似这样,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怎么能指望别人加倍努力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这样最终才能活出自己。
  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是真的为自己着想,而不是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关爱。
  30 不要阻碍别人自立,如果全面掌控,成长就会停止
  一个人终有长大独立的时候。对孩子来说,大约在中学阶段进入青春期,然后逐渐与父母分离,直到20岁左右开始自立。
  工作也是一样。新员工经过几年的锤炼后,慢慢懂得以自己的节奏和能力开展工作,他们不再拘泥于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具备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不过,近些年来关于自立的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孩子,父母该管教的时候,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孩子才会安心成长,直至独立生活。
  可是,很多父母总是不放心孩子,方方面面都要掌控孩子;有的父母总是试图让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结婚后,还想插手孩子的生活。
  这种依存式、支配式的父母,很多时候会阻碍孩子自立。
  公司也是如此。对员工进行压迫或者无微不至的指导,都会使员工疲惫不堪。
  没有管理员工的一言一行就不放心,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样一来,员工就无法顺利成长,将来也不可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精英。如果这样管孩子,就可能引起自闭、厌食、心理疾病等各种问题。
  当然,如果孩子或者员工处于什么都不会做的年龄或者阶段,对他们细心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若在成长过程中总不放手,就会阻碍一个人的独立和发展。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就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分离出来。
  当孩子成人后,父母和孩子的人生就要完全分离。父母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顺利地处理与孩子的分离,让他步入独立。
  也许有人对此会有疑问,和孩子完全分离,自己会感到非常孤寂。
  要知道,既然是亲子关系,你们之间的纽带就永远不会断开。在我看来,这样的纽带就像桥梁。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车轮虽然驶向不同的方向,由于桥梁的存在,你们可以随时往来。
  “孩子怎么样,是不是健康,是不是一切顺利?”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偶尔通过桥去看一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