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报父仇曹操兴师(2 / 3)
所以。张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商议:“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未有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你们欲得富贵不难,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将入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计何如?”
张闿的说话,说到一众贼人的心窝里去,有张闿牵头,他们就更加的有把握了,所以,无有不从。
张闿所带来的五百军士,其中就有差不多上半人是黄巾贼,别的,也因为受到了曹嵩的刻薄而心生不满。所以,他们也都表示愿意追随张闿。
是夜,风雨未息。
曹嵩还不知道大祸临头,忽闻四壁喊声大举。其次子曹德亦被突起的喊杀声惊起,急忙提剑出看,却被涌蜂而入的贼兵搠死。曹嵩见状,大惊失色,忙引一妾奔入后院,欲越墙而走;但墙高不能出,妾肥胖亦不能逃,曹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但被乱军搜至所杀。
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曹嵩全家、寺庙寺僧,包括护卫曹嵩的几十亲卫,皆被凶残的贼兵所杀,一共百多口人,无一幸免。
本来,在此荒山野庙,曹嵩被杀之后,若没人把消息传出去,恐怕曹操很久都不知道其父已经遇害。
给曹操传递其父被害消息的,是拼命逃脱的应劭。
应劭,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人。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博学多识,平生著作11种、136卷,后世还存其著作,《汉官仪》、《风俗通义》等。
应劭是泰山太守,是曹操特遣其护送曹嵩到许都的官员。大将曹洪没有随曹嵩一起到徐州拜访,但应劭却跟着曹嵩到了徐州。
一路上,应劭多次劝阻曹嵩,莫要太刻薄护送军士。可是,曹嵩却不听,依然故我。
应劭早便心里不安,不想半夜果然发生了兵变,他见机不对,趁贼兵攻杀曹嵩亲卫的时候,他在手下亲将的护卫之下,悄悄的逃走,躲入山中。待贼兵夺了财物,放火烧了寺庙之后,他才与护卫,逃离这里,投袁绍去了。
应劭知道曹操的性格,待你好的时候,可以视你如亲爹一般,可是,一个不小心惹怒了曹操,那肯定是怎么样人头落地都不知道。他奉命护送曹嵩至许都,可是,曹嵩竟然被杀,他知道自己若再回许都见曹操,必然是免不了被曹操怒杀的下场,因此,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许都的了。
他投了袁绍之后,觉得有必要把事情告诉曹操,才写了信送给了曹操,告诉了曹操其父遇害的事。
曹操收到其父被害的消息,他可气啊,悲痛啊,特别是提到了自己父亲竟然是被贼人乱刀斩死在如厕,死都伴着臭,他的心里不是滋味啊。
悲切的曹操,哭倒于地。众人救起。
醒来的曹操,咬牙切齿。冲其部下红着眼怒骂:“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
应劭已经把曹操父亲之死的事说得很详细。事实上,这事与陶谦还真的没有太大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陶谦识人不明,居然会有张闿这样坑爹的部下。他居然还傻呼呼的让张闿作为护卫去护送曹嵩。这个,陶谦的确有着不少的责任。
可是,曹操现在,根本就没有计较张闿杀父的事实,而是直接把罪名按在陶谦的身上,直接视陶谦为杀父仇人。这个。明眼的人觉得还真的有点勉强。
曹操帐下的谋士将领,却有不少人觉得把罪名都按在曹操的身上不太合理。罪责是有,可曹操要直接起兵去攻伐陶谦,要把陶谦戮杀,洗荡徐州,这个。似乎也太过残暴一些。
不过,在这个时候,就算有不少明眼的人,也不可能在曹操暴怒的时候跳出来说什么。
曹操的父亲在被陶谦的人杀害了,曹操要报父仇雪恨,这个,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就算是摆明迁怒于陶谦。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再说了,曹操本来就是苦于没有借口出兵徐州,最近郁闷于没有扩张势力的借口。现在嘛,不是正好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么?
父死自然是悲痛的,可是,这无疑也是曹操护张势力的好机会。
曹操荀攸、程昱领军三万守许都。又留下大军留守兖州各城要塞,以及留一部军马在陈留提防新汉军出关攻击。其余十多二十万大军,直接杀奔徐州。
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将为先锋。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鸡犬不留,以雪父仇。
一时间,徐州境内,烽烟四起,哀号遍野。百姓争相逃亡,尽皆惊惧于曹操的大军。
本来,曹操要报父仇,这个无可非议,但曹操正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刻,其父之死对他的打击也的确很大,一时失去了理智,竟然迁怒于徐州的百姓。
当然,曹操其实也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只是有点担心,如果他一旦率军攻击徐州,别的诸侯会乘机趁他大本营兖州的兵力空虚而攻伐他。亦担心他攻伐除州会引发众怒,会促使天下诸侯起兵攻伐他。所以,他就故意把这事搞大,打着为报父仇之名,攻伐徐州陶谦。 ↑返回顶部↑
张闿的说话,说到一众贼人的心窝里去,有张闿牵头,他们就更加的有把握了,所以,无有不从。
张闿所带来的五百军士,其中就有差不多上半人是黄巾贼,别的,也因为受到了曹嵩的刻薄而心生不满。所以,他们也都表示愿意追随张闿。
是夜,风雨未息。
曹嵩还不知道大祸临头,忽闻四壁喊声大举。其次子曹德亦被突起的喊杀声惊起,急忙提剑出看,却被涌蜂而入的贼兵搠死。曹嵩见状,大惊失色,忙引一妾奔入后院,欲越墙而走;但墙高不能出,妾肥胖亦不能逃,曹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但被乱军搜至所杀。
张闿杀尽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曹嵩全家、寺庙寺僧,包括护卫曹嵩的几十亲卫,皆被凶残的贼兵所杀,一共百多口人,无一幸免。
本来,在此荒山野庙,曹嵩被杀之后,若没人把消息传出去,恐怕曹操很久都不知道其父已经遇害。
给曹操传递其父被害消息的,是拼命逃脱的应劭。
应劭,东汉学者,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人。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博学多识,平生著作11种、136卷,后世还存其著作,《汉官仪》、《风俗通义》等。
应劭是泰山太守,是曹操特遣其护送曹嵩到许都的官员。大将曹洪没有随曹嵩一起到徐州拜访,但应劭却跟着曹嵩到了徐州。
一路上,应劭多次劝阻曹嵩,莫要太刻薄护送军士。可是,曹嵩却不听,依然故我。
应劭早便心里不安,不想半夜果然发生了兵变,他见机不对,趁贼兵攻杀曹嵩亲卫的时候,他在手下亲将的护卫之下,悄悄的逃走,躲入山中。待贼兵夺了财物,放火烧了寺庙之后,他才与护卫,逃离这里,投袁绍去了。
应劭知道曹操的性格,待你好的时候,可以视你如亲爹一般,可是,一个不小心惹怒了曹操,那肯定是怎么样人头落地都不知道。他奉命护送曹嵩至许都,可是,曹嵩竟然被杀,他知道自己若再回许都见曹操,必然是免不了被曹操怒杀的下场,因此,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许都的了。
他投了袁绍之后,觉得有必要把事情告诉曹操,才写了信送给了曹操,告诉了曹操其父遇害的事。
曹操收到其父被害的消息,他可气啊,悲痛啊,特别是提到了自己父亲竟然是被贼人乱刀斩死在如厕,死都伴着臭,他的心里不是滋味啊。
悲切的曹操,哭倒于地。众人救起。
醒来的曹操,咬牙切齿。冲其部下红着眼怒骂:“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
应劭已经把曹操父亲之死的事说得很详细。事实上,这事与陶谦还真的没有太大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陶谦识人不明,居然会有张闿这样坑爹的部下。他居然还傻呼呼的让张闿作为护卫去护送曹嵩。这个,陶谦的确有着不少的责任。
可是,曹操现在,根本就没有计较张闿杀父的事实,而是直接把罪名按在陶谦的身上,直接视陶谦为杀父仇人。这个。明眼的人觉得还真的有点勉强。
曹操帐下的谋士将领,却有不少人觉得把罪名都按在曹操的身上不太合理。罪责是有,可曹操要直接起兵去攻伐陶谦,要把陶谦戮杀,洗荡徐州,这个。似乎也太过残暴一些。
不过,在这个时候,就算有不少明眼的人,也不可能在曹操暴怒的时候跳出来说什么。
曹操的父亲在被陶谦的人杀害了,曹操要报父仇雪恨,这个,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就算是摆明迁怒于陶谦。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
再说了,曹操本来就是苦于没有借口出兵徐州,最近郁闷于没有扩张势力的借口。现在嘛,不是正好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么?
父死自然是悲痛的,可是,这无疑也是曹操护张势力的好机会。
曹操荀攸、程昱领军三万守许都。又留下大军留守兖州各城要塞,以及留一部军马在陈留提防新汉军出关攻击。其余十多二十万大军,直接杀奔徐州。
夏侯惇、于禁、李典等将为先锋。曹操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鸡犬不留,以雪父仇。
一时间,徐州境内,烽烟四起,哀号遍野。百姓争相逃亡,尽皆惊惧于曹操的大军。
本来,曹操要报父仇,这个无可非议,但曹操正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刻,其父之死对他的打击也的确很大,一时失去了理智,竟然迁怒于徐州的百姓。
当然,曹操其实也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只是有点担心,如果他一旦率军攻击徐州,别的诸侯会乘机趁他大本营兖州的兵力空虚而攻伐他。亦担心他攻伐除州会引发众怒,会促使天下诸侯起兵攻伐他。所以,他就故意把这事搞大,打着为报父仇之名,攻伐徐州陶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