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秋小婵回村时从村头前经过时,刻意不往牛棚的方向看,这是按照人物该有的情绪刻意做给顾闻骞看的。
一个爱慕被戳破、自尊心受创的女孩面对喜欢的人该如何,肯定无法做到若无其事,逃避、故作坚强,更甚者会出现由爱生恨的情形。
秋小婵背着竹篓有着,在即将走过路口时,顾闻骞沉稳的声音不出意料的在她身后响起。
“秋同志。”
秋小婵停住脚步回头,顾闻骞跨着大步过来。
“秋同志,茄饼我已经吃了,味道很好。另外,我为自己之前不够严谨的话向你道歉,我的本意不是如此,只是体谅大家日子不容易,不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的馈赠罢了。”
说完,他伸手递了东西过去,秋小婵低头一看,竟然是两张全国通用的粮票,面值还不小。
顾闻骞坚持的说,“这个请一定收下。”
秋小婵咬着唇沉默半晌,最后从他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中接过了其中一张,“顾同志,一张就够了,本来我也没花费什么,都是自家的蔬菜鸡蛋,顶多费了点面粉而已。”
顾闻骞笑了笑,缓缓点头,“好,还是要谢谢你。”
两人都是聪明人,也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从秋小婵收下粮票开始,就是互不相欠。
对顾闻骞而言,上次的南瓜馅饼已经“报答”了救人的恩情,这次的茄饼超出了报答的范围,他必须要付出等价的交换才能无负担的接受。
而秋小婵呢,也在一点点试探对方,知道顾闻骞这样的男人,想让他真心接纳自己,仅靠一丝男人对女人的怜爱是不够的,灵魂的契合与并驾齐驱才能真正打动他。
回家后秋小婵着手做饭,张大英惊讶于她没肉票还能买到肉回来。
“我去买的时候刚好摊子上没人,说了几句好话那位大哥就切了块肉给我,让我别吱声。”
“那是不错,人家对你好你得承他的情。”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会明白,善意是件奢侈的东西,更多的则是麻木,跌倒的时候没人上来踩两脚就已经赚到了。
张大英虽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也没受过教育,但五十年的困顿足够她看透许多。
秋小婵点头应下,又问,“妈,猪肺和骨头用来烧汤,这肉你想怎么吃,是吃红烧肉还是剁碎了做肉丸?”
张大英的目光投向远方,变得悠远起来,仿佛回忆起了什么。
“半斤肉,就红烧吧,你从小就爱吃的。”
她想起十多年前,腊月队上宰年猪,那时候丈夫还活着,一家子领了五斤肉回来,当天就煮了小半锅红烧肉,儿子女儿吃的满嘴流油,后来碰上粮灾,丈夫又得了病,家里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成家立业,又体验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丈夫一走就闹分家,只剩她们娘两相依为命,那年围着灶台吃红烧肉的场景已经成了脑中为数不多的温馨记忆。
灶台上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真正好的料理不需要过份复杂的食材,而是要将食物本身蕴含的味道调取出来。
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顺着空气飘散开,左邻右舍全闻见了。
“谁家今天开洋荤,这味道馋死人。”
“是不是吕老二家,难不成家里来客人了?”
这年头吃次肉不容易,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或者拜祭祖先的日子里才舍得买肉。
何家小女儿何敏说,“妈,我看这味不像东面的,倒像从西面传来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她还特意跑到墙角边嗅了一鼻子,果真是秋家院里的香味,烟囱里还冒着白烟呢。 ↑返回顶部↑
一个爱慕被戳破、自尊心受创的女孩面对喜欢的人该如何,肯定无法做到若无其事,逃避、故作坚强,更甚者会出现由爱生恨的情形。
秋小婵背着竹篓有着,在即将走过路口时,顾闻骞沉稳的声音不出意料的在她身后响起。
“秋同志。”
秋小婵停住脚步回头,顾闻骞跨着大步过来。
“秋同志,茄饼我已经吃了,味道很好。另外,我为自己之前不够严谨的话向你道歉,我的本意不是如此,只是体谅大家日子不容易,不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的馈赠罢了。”
说完,他伸手递了东西过去,秋小婵低头一看,竟然是两张全国通用的粮票,面值还不小。
顾闻骞坚持的说,“这个请一定收下。”
秋小婵咬着唇沉默半晌,最后从他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中接过了其中一张,“顾同志,一张就够了,本来我也没花费什么,都是自家的蔬菜鸡蛋,顶多费了点面粉而已。”
顾闻骞笑了笑,缓缓点头,“好,还是要谢谢你。”
两人都是聪明人,也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从秋小婵收下粮票开始,就是互不相欠。
对顾闻骞而言,上次的南瓜馅饼已经“报答”了救人的恩情,这次的茄饼超出了报答的范围,他必须要付出等价的交换才能无负担的接受。
而秋小婵呢,也在一点点试探对方,知道顾闻骞这样的男人,想让他真心接纳自己,仅靠一丝男人对女人的怜爱是不够的,灵魂的契合与并驾齐驱才能真正打动他。
回家后秋小婵着手做饭,张大英惊讶于她没肉票还能买到肉回来。
“我去买的时候刚好摊子上没人,说了几句好话那位大哥就切了块肉给我,让我别吱声。”
“那是不错,人家对你好你得承他的情。”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会明白,善意是件奢侈的东西,更多的则是麻木,跌倒的时候没人上来踩两脚就已经赚到了。
张大英虽然一辈子生活在农村,也没受过教育,但五十年的困顿足够她看透许多。
秋小婵点头应下,又问,“妈,猪肺和骨头用来烧汤,这肉你想怎么吃,是吃红烧肉还是剁碎了做肉丸?”
张大英的目光投向远方,变得悠远起来,仿佛回忆起了什么。
“半斤肉,就红烧吧,你从小就爱吃的。”
她想起十多年前,腊月队上宰年猪,那时候丈夫还活着,一家子领了五斤肉回来,当天就煮了小半锅红烧肉,儿子女儿吃的满嘴流油,后来碰上粮灾,丈夫又得了病,家里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成家立业,又体验了那句“娶了媳妇忘了娘”,丈夫一走就闹分家,只剩她们娘两相依为命,那年围着灶台吃红烧肉的场景已经成了脑中为数不多的温馨记忆。
灶台上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真正好的料理不需要过份复杂的食材,而是要将食物本身蕴含的味道调取出来。
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顺着空气飘散开,左邻右舍全闻见了。
“谁家今天开洋荤,这味道馋死人。”
“是不是吕老二家,难不成家里来客人了?”
这年头吃次肉不容易,只有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或者拜祭祖先的日子里才舍得买肉。
何家小女儿何敏说,“妈,我看这味不像东面的,倒像从西面传来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她还特意跑到墙角边嗅了一鼻子,果真是秋家院里的香味,烟囱里还冒着白烟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