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未显示对前头两位皇后的尊重,初一十五康熙都是在乾清宫休息,隔日也就是初二、十六才会去景仁宫皇后处。
  这次也不例外,与皇贵妃佟佳氏闲话家常片刻,康熙忽然说道:“朕记得前些时日爱妃罚了德妃禁足,她可是到了日子?”
  佟佳氏不明白皇上为何忽然说起这些,若说是为德妃抱不平,如今过了快一个月时间上也不对。搞不明白皇上的想法,她只好实话实说。
  “回皇上,臣妾当时重病唯恐管不好宫务有所疏漏,所以就让四妃共同管理。今年雪下得早,德妃却不知变通耽误了皇阿哥的炭火,臣妾这才小惩大诫。”
  皇贵妃说的小心翼翼,康熙摆摆手,“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你把宫务交给她们是对她们的信任,她们辜负了你,是应该处罚。”
  短短两句话让皇贵妃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她脸上温和的笑容都真挚了几分。“德妃毕竟是四妃之一,给皇上孕育了好几个孩子,就算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臣妾也不好处罚的太严重,也就是让她抄抄宫规。”
  “您也知道德妃以前是不识字的,如今不同往日,她可是四妃之一,若是传出去,皇上面子上也不好看。宫规虽然繁琐,也是认字的一个途径不是。”
  康熙面皮抽搐,这已经不是一个人说德妃不识字了。胤祚说这话他还没觉得有什么,同样的话从皇贵妃嘴里说出来,他就很不自在,有些坐不住了。
  清咳几声掩饰眼底的不自在,皇贵妃假装没看见,她继续说道:“您别说,德妃虽然之前不识字,如今这一手小楷写的倒是不错。臣妾看她态度认真,又顾忌着皇阿哥和公主们,这才暂时免了她禁足。”
  初一十五毕竟是大日子,德妃若是不去请安,肯定会有流言蜚语传出来。这件事固然是德妃不对在先,传出去也有损她的名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佟佳氏从来不去做。表面上她一直都是那个一心为皇室考虑、懂进退的人。
  伸手握住皇贵妃的手掌,康熙感慨,“爱妃,辛苦你了。”
  他一生有过无数女人,最对不起的只有三个。
  其一,元后赫舍里氏。当年迫于种种压力,他才娶了赫舍里氏为皇后,两人一起经历了很多。毫不夸张的说赫舍里氏跟着他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就这赫舍里氏依旧无怨无悔,拼命给他生下胤礽。
  其二,继后钮祜禄氏,若说对元后赫舍里氏是亏欠,那么对钮祜禄氏就是愧疚。钮祜禄氏出身名门,以她的身份就是皇后也坐的。不过因为她背后牵扯的势力过大,只能入宫为妃。这还不止,未免钮祜禄氏势大,他还给对方下了绝育的药,使得对方一生无子,年纪轻轻就早逝。
  钮祜禄氏聪慧不下表姐,她应该早就发现了这件事,可哪怕是到死她都无悔,依旧尽心尽力帮着自己管理后宫。
  哪怕偏心他也不得不承认,赫舍里氏不及钮祜禄氏良多,后宫在她的打理下逐步走向正轨,让他轻松不少。
  这最后亏欠的就是如今已经是皇贵妃的表姐了。
  与钮祜禄氏差不多,表姐刚入宫也被下过药,虽不似钮祜禄氏那样绝育,也是直到去年才给了一个公主。如今公主也没了,表姐也差点跟着去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不敢来见表姐的,他害怕自己忍不住,会再次许诺。
  康熙是个合格的帝王,他为什么对佟家如此宽容,就是因为后宫没有佟家血脉的皇嗣。若皇贵妃生一个皇阿哥或者把胤禛记在她名下,结果完全是不一样的。
  表姐蕙质兰心,很多事她其实都懂只是没说破。可越是这样他越觉得愧疚。
  张张嘴‘把胤禛记在你名下’的话依旧没有说出口,他话锋一转又提起德妃,“爱妃说的没错,德妃身为四妃,不识字确实容易让人诟病。朕那边还有早年启蒙用过的字帖,回头让人送过去,胤祚也到了启蒙的时候,她做额娘的总不能比儿子还差,就让她在永和宫好好学学,省的丢人现眼。”
  悲伤只是一瞬间,现在佟佳氏很确定德妃是惹了皇上,不过她可不会替对方求情,德妃被惩罚她高兴还来不及。
  “德妃不识字又不是一天两天,皇上怎么忽然想起让她读书了?”还赐下自己启蒙用的东西,这不是摆明着告诉众人德妃不识字,需要学习?可以想象这件事传出去德妃的脸面都要没了。
  落井下石的事儿,皇贵妃不介意做,反正对这种小事皇上一般也不会在意。
  康熙卡壳,随后叹息,“也怪朕,若不是太子他们提起,朕险些耽搁了胤祚。”当下他就把慈宁宫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这其中不免要夸奖四阿哥。
  听到胤禛被夸赞佟佳氏不自觉的笑弯嘴角,“都是自家兄弟,胤禛这么做也是应该。”
  “是啊,”康熙想着胤禛忽闪的大眼睛,看着兄弟们真挚的眼神就很欣慰。“也不只是胤祚,胤佑那边你也给照顾着点,他比胤祚小半年,年后也可以开始启蒙了。”
  七阿哥胤佑同样生于十九年,两人一个出生在二月一个在七月,都要在同一年去上书房读书。
  胤佑的生母戴佳氏乃满洲镶黄旗,戴佳氏原也是包衣出身,不过她比德妃幸运,与选秀前一年被抬旗得意参加正经的秀女大选。不幸的是她与德妃一样,之前并不识字。
  胤佑自出生就有腿疾,母子俩平日里非常低调,若不是昨日胤祚的事,他还想不起来胤佑也到了启蒙的时候,而戴佳氏同样是没能力教导胤佑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