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八十二)(5 / 7)
此处是盐业重地,建有若干晒盐场,但是这些晒盐场每次过了夏秋便要被冲毁一次,但是盐没法子少收,当地盐官也是无奈,只能募集民役尽快重修,若是这一年遇到了个“回头风”,那么重修的也要白做,故无论是民役也好,盐官也罢,均都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漫入田地的海水将当地的田地均都泡成了盐碱地,直接致使当地农民因收货跟不上税赋弃田出走。即便不是靠海位置,快要收获的稻谷泡了一次海水,基本就得蔫掉大半,每年夏天,都有农民因此流离失所。
虽然依托于大宋朝的救灾设施以及其福利措施,他们远不至于像以前的朝代那样,一遇到天灾便活不下去,但是也只是活着而已,自己有手有脚的,只要有办法也快田,谁愿意靠着别人的施舍呢,又不是二流子。
目前上头的意思是要打理海边的盐碱地,既然堤坝可以护住海水,暂时也先不要种植东西,先用水冲冲将土里头的盐分冲淡一些,此处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外来因素,打理起来也较为方便。
其次,种上牧草。
汴河两岸的牧草种下也有快一年了,旁的不说,租下这块地的人转了个盆满钵满,早期的时候这地还要人费力打理,但是不过大半年后,随着租地的人在河岸边上用泥巴堆出了小堤坝,阻了田里头的水肥泄出,这地里头的状况是一月比一月好。
在当年秋天的时候便有了不错的收成,老庄家把事一看土里头的状况便觉得有了改善,只等再种上几年看看情况咧。
此次下来验工的官吏一并带来了不少牧草种子,并且承诺朝廷会派人过来收干草,价格很是不错。
关键是这几块地都免税免租三年,也算是上头的一番心意。
只可惜这些土地的原主人大部分都已经入了兵籍。
不错,这次被派来帮忙的厢兵里头就有不少是此处屡次获灾,故而弃民籍、弃固定资产而逃的流民。
这些流民被国家收编后便入了兵籍。
宋朝的兵籍一入则为终生,其本人便不再是寻常民籍,即便如今此曾经为自家财产,但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地收归国家,并且由国家重新丈量后再待售租。
为此,不少曾经是庄稼汉子的厢兵没少背过身去抹眼泪的。
这一切都被范仲淹看在眼里,他回京后朝上头递了一奏书。
书中没有多写堤坝情况,而是写了他在外的两年,和民众、厢兵交谈后掌握的信息。
厢兵为地方常备军,其并无演练任务,主要任务是筑城、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护卫官员等,坦白说,其承担了一部分民役的工作,但是就实际工作效率,尚且不如民役。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钱,其积极性远不如募集而来的民役,效率很差。
这一切都被范仲淹写下,同时他也说了,如今西溪因屡次水灾,逃民者众,留下的人也基本有自己的田,不若还部分兵籍为流民,再将这些流民转为寻常民籍?将那些因为灾害而被迫沦为兵籍的民众重新安置,可使当地的耕民增加,同时也保证了田不至于无人可种,避免其沦为荒田,于当地有利,于国家税务亦是大善。
同时,可以满足官家削军的需要。
他这一奏书一上,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变流民为厢兵是太-祖最为自豪的政策,在宋照绵延的统治岁月里,的确也是受益于此政策,故而几乎不曾发生因天灾而起的大规模民乱。
但是可能是宋太-祖并未想到在他赵家的统治下,宋朝竟会灾祸不断,以至于这条收拢民心之策,变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赵祯要动此,多少让人有些忌讳,但是这一次,武将没声音——因为厢兵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文官没意见——削军什么的简直不能更棒哦!
待到天圣五年秋,一道旨意轰炸了整个大宋兵籍。
目前暂定将厢兵的终身制改为了允许退伍制,旁的兵种暂且不动。
退伍的民额根据当地的民户能够承载的数量而定,灵活调动,但一州限定一年不可超两百人。
且在退伍前,这些厢兵需要接受简易司法教育,需通过考试者方可入流民籍,由官方提供钱粮送回原籍,一年后,方可再入民籍。兵籍和民籍不同,长期的行伍生活很有可能给一个大头兵带来满身戾气,更有可能带来一眼不和就动手的习惯,必须让他们知道如果回归民籍,这些习惯会给他们带来何种结果。
而同时,还要预防禁军、边军有人动这条路子退役的想法,大宋有两百多个州,若是只出不进,一年便可削兵为民约莫四万人。对于宋国庞大的军队数量来说,这亦是不小的数字。
但是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厢兵都愿意重归民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匪类入厢兵的人来说。所以倒也不用担心厢兵当真走完了该如何处理,且根据夏安然的记忆所得,大宋每年的灾难并不少,重入兵籍的人想来也不少。 ↑返回顶部↑
除此之外,漫入田地的海水将当地的田地均都泡成了盐碱地,直接致使当地农民因收货跟不上税赋弃田出走。即便不是靠海位置,快要收获的稻谷泡了一次海水,基本就得蔫掉大半,每年夏天,都有农民因此流离失所。
虽然依托于大宋朝的救灾设施以及其福利措施,他们远不至于像以前的朝代那样,一遇到天灾便活不下去,但是也只是活着而已,自己有手有脚的,只要有办法也快田,谁愿意靠着别人的施舍呢,又不是二流子。
目前上头的意思是要打理海边的盐碱地,既然堤坝可以护住海水,暂时也先不要种植东西,先用水冲冲将土里头的盐分冲淡一些,此处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外来因素,打理起来也较为方便。
其次,种上牧草。
汴河两岸的牧草种下也有快一年了,旁的不说,租下这块地的人转了个盆满钵满,早期的时候这地还要人费力打理,但是不过大半年后,随着租地的人在河岸边上用泥巴堆出了小堤坝,阻了田里头的水肥泄出,这地里头的状况是一月比一月好。
在当年秋天的时候便有了不错的收成,老庄家把事一看土里头的状况便觉得有了改善,只等再种上几年看看情况咧。
此次下来验工的官吏一并带来了不少牧草种子,并且承诺朝廷会派人过来收干草,价格很是不错。
关键是这几块地都免税免租三年,也算是上头的一番心意。
只可惜这些土地的原主人大部分都已经入了兵籍。
不错,这次被派来帮忙的厢兵里头就有不少是此处屡次获灾,故而弃民籍、弃固定资产而逃的流民。
这些流民被国家收编后便入了兵籍。
宋朝的兵籍一入则为终生,其本人便不再是寻常民籍,即便如今此曾经为自家财产,但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地收归国家,并且由国家重新丈量后再待售租。
为此,不少曾经是庄稼汉子的厢兵没少背过身去抹眼泪的。
这一切都被范仲淹看在眼里,他回京后朝上头递了一奏书。
书中没有多写堤坝情况,而是写了他在外的两年,和民众、厢兵交谈后掌握的信息。
厢兵为地方常备军,其并无演练任务,主要任务是筑城、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护卫官员等,坦白说,其承担了一部分民役的工作,但是就实际工作效率,尚且不如民役。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干多干少拿一样的钱,其积极性远不如募集而来的民役,效率很差。
这一切都被范仲淹写下,同时他也说了,如今西溪因屡次水灾,逃民者众,留下的人也基本有自己的田,不若还部分兵籍为流民,再将这些流民转为寻常民籍?将那些因为灾害而被迫沦为兵籍的民众重新安置,可使当地的耕民增加,同时也保证了田不至于无人可种,避免其沦为荒田,于当地有利,于国家税务亦是大善。
同时,可以满足官家削军的需要。
他这一奏书一上,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变流民为厢兵是太-祖最为自豪的政策,在宋照绵延的统治岁月里,的确也是受益于此政策,故而几乎不曾发生因天灾而起的大规模民乱。
但是可能是宋太-祖并未想到在他赵家的统治下,宋朝竟会灾祸不断,以至于这条收拢民心之策,变成了国家的沉重负担。
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赵祯要动此,多少让人有些忌讳,但是这一次,武将没声音——因为厢兵和他们没什么关系。文官没意见——削军什么的简直不能更棒哦!
待到天圣五年秋,一道旨意轰炸了整个大宋兵籍。
目前暂定将厢兵的终身制改为了允许退伍制,旁的兵种暂且不动。
退伍的民额根据当地的民户能够承载的数量而定,灵活调动,但一州限定一年不可超两百人。
且在退伍前,这些厢兵需要接受简易司法教育,需通过考试者方可入流民籍,由官方提供钱粮送回原籍,一年后,方可再入民籍。兵籍和民籍不同,长期的行伍生活很有可能给一个大头兵带来满身戾气,更有可能带来一眼不和就动手的习惯,必须让他们知道如果回归民籍,这些习惯会给他们带来何种结果。
而同时,还要预防禁军、边军有人动这条路子退役的想法,大宋有两百多个州,若是只出不进,一年便可削兵为民约莫四万人。对于宋国庞大的军队数量来说,这亦是不小的数字。
但是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厢兵都愿意重归民籍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匪类入厢兵的人来说。所以倒也不用担心厢兵当真走完了该如何处理,且根据夏安然的记忆所得,大宋每年的灾难并不少,重入兵籍的人想来也不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