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祖孙相认(3 / 3)
老人家缓慢的叙述,前面在老家的部分与赵孙氏的回忆完全吻合,在孙长龄亲娘过世以后,又恰逢老家连日暴雨,让盐湖泛滥成灾。
孙家虽然在当地也算是个有些根基的人家,可惜家里总想着能靠着读书出仕,所以祖上传下田地,到了老人家兄弟这辈,只剩下了几亩薄田,原本也只是勉强能让孙家人维持个温饱。
盐湖泛滥淹了可耕种的薄田,若大家再生活在一起,眼看全家都得饿死。
在老家实在生活不下去,老人家只能带着孙长龄告别兄长一家离开老家,一路乞讨最后在郁州城外的南山脚下落了户。
孙老爹为了养大儿子,放下读书人的尊严,进山打猎采药好不容易将孙长龄拉扯大,原希望他能够继了祖上做个读书人,可是孙长龄却并不爱读书,却偏偏喜欢耍枪弄棒,最后还偷偷地报名从了军。
孙老爹虽然有千百个不愿意,可是孙长龄已经报了名,也只得依了他,看着他从军去了边关。
孙长龄从军走后,孙老爹独自一个人生活,偶尔进山采药打猎维持生计。
在一次进山采药的过程中,为了采到山崖上的一颗稀有草药,失足跌落山崖,还好山崖下是个水池,将水流将他冲到下游,幸得被一妇人相救才得以活命。
只是由于当初头部受了伤,孙老爹的脑子时不时犯糊涂,记不得以前的事,也不记得自己原来生活在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因此身体康复以后,就一直住在救命妇人的村庄里,偶尔还是进山采药打猎,如此过了快两年,在村里的人的撮合下,孙老爹救他的妇人凑在一起过起了正常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老爹慢慢地记起了一些事,却只记得自己是个鳏夫,身边应该还有一个儿子,可怎么也不记得他长得如何,人又在哪里。
老人生硬的语言渐渐顺畅起来,从孙长龄从军以后自己的遭遇慢慢说起。
孙灿烂偎依在老人身边,侧耳倾听老人叙述,时不时地轻抚一下老人的手背,安抚老人激动的心情。
孙老爹感受到来自孙女的浓浓关切,心情忡忡平缓下来,叙述也更有条理起来。
孙老爹失了忆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山里安了家。
这些远在边关的孙长龄都不知情,等到孙长龄从边关回到郁州,看到的只是落败的家,问遍了周围邻居都说已经几年没有看到过孙老爹的人影。
孙长龄是个孝顺的人,当年没能听从老爹的意思读书奔仕途,就已经觉得很对不起老爹,如今不见了老爹,岂有不寻找的道理?
虽然邻居都说已经好多年不曾见过孙老爹,说不定已经死了,可是孙长龄岂会轻易不相信,自然是到处寻找孙老爹的下落。
如此寻寻觅觅又过了三年,总算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孙老爹,可是此时的孙老爹只觉得面前的人看着面熟,却已经不认得这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返回顶部↑
孙家虽然在当地也算是个有些根基的人家,可惜家里总想着能靠着读书出仕,所以祖上传下田地,到了老人家兄弟这辈,只剩下了几亩薄田,原本也只是勉强能让孙家人维持个温饱。
盐湖泛滥淹了可耕种的薄田,若大家再生活在一起,眼看全家都得饿死。
在老家实在生活不下去,老人家只能带着孙长龄告别兄长一家离开老家,一路乞讨最后在郁州城外的南山脚下落了户。
孙老爹为了养大儿子,放下读书人的尊严,进山打猎采药好不容易将孙长龄拉扯大,原希望他能够继了祖上做个读书人,可是孙长龄却并不爱读书,却偏偏喜欢耍枪弄棒,最后还偷偷地报名从了军。
孙老爹虽然有千百个不愿意,可是孙长龄已经报了名,也只得依了他,看着他从军去了边关。
孙长龄从军走后,孙老爹独自一个人生活,偶尔进山采药打猎维持生计。
在一次进山采药的过程中,为了采到山崖上的一颗稀有草药,失足跌落山崖,还好山崖下是个水池,将水流将他冲到下游,幸得被一妇人相救才得以活命。
只是由于当初头部受了伤,孙老爹的脑子时不时犯糊涂,记不得以前的事,也不记得自己原来生活在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因此身体康复以后,就一直住在救命妇人的村庄里,偶尔还是进山采药打猎,如此过了快两年,在村里的人的撮合下,孙老爹救他的妇人凑在一起过起了正常的日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老爹慢慢地记起了一些事,却只记得自己是个鳏夫,身边应该还有一个儿子,可怎么也不记得他长得如何,人又在哪里。
老人生硬的语言渐渐顺畅起来,从孙长龄从军以后自己的遭遇慢慢说起。
孙灿烂偎依在老人身边,侧耳倾听老人叙述,时不时地轻抚一下老人的手背,安抚老人激动的心情。
孙老爹感受到来自孙女的浓浓关切,心情忡忡平缓下来,叙述也更有条理起来。
孙老爹失了忆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山里安了家。
这些远在边关的孙长龄都不知情,等到孙长龄从边关回到郁州,看到的只是落败的家,问遍了周围邻居都说已经几年没有看到过孙老爹的人影。
孙长龄是个孝顺的人,当年没能听从老爹的意思读书奔仕途,就已经觉得很对不起老爹,如今不见了老爹,岂有不寻找的道理?
虽然邻居都说已经好多年不曾见过孙老爹,说不定已经死了,可是孙长龄岂会轻易不相信,自然是到处寻找孙老爹的下落。
如此寻寻觅觅又过了三年,总算在大山深处找到了孙老爹,可是此时的孙老爹只觉得面前的人看着面熟,却已经不认得这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