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官家阅卷(2 / 3)
钟浩的策论中并没有引经据典,以古论今,而是以实实在在的其有着切身体会的例子来论述其策论的论调。
其实钟浩的这策论文笔很是一般,但文章中的东西有着很多的干货!若是阅卷官中那些只是在馆阁中寻章摘句、整理文史的那种老夫子式的阅卷官看到,怕是钟浩的这策论只能归为下等。
因为就以其文理和遣词造句论,实在有些粗疏不堪。他们眼中,那些辞藻华丽,文理流畅的华美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可是在官家赵祯看来,钟浩的文章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写出了他想看到的东西!虽然钟浩的这篇策论文章修饰的不够华美、遣词造句不够新奇,但是却于平淡中见其实质。
赵祯也是颇为认同欧阳修的“文以载道”的理论。文章就是用来说事儿的,写太多的华丽辞藻,却通篇内容空洞无物,他并不认为是好文章。能够阐述合理的策略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策论文章。
赵祯对钟浩的这篇策论还是很满意的,其观点其实和自己也算不谋而合。虽然赵祯每每被文官们耳提面命的要仁政理国,他也确实是这么做得。
但是在他的心中,并不是那么完全赞同这些文官们崇儒治国理论。历朝历代,想要安享太平,便离不了武力的保证。哪有能只靠仁政便可以威服四夷的?!
赵祯心中其实对如今大宋武事颓废还是有着很深的担忧的,所以这次不管是省试还是殿试,都暗示出题的官员,问一下边境之事。也是让这些考生们明白,官家和朝廷对武事也是非常关注的。从而引起考生对着武事的关注和上心,不要一味的沉迷风花雪月、诗词文章!
钟浩见官家看了自己的试卷后,先是摇头,后又连连点头,估计肯定是自己的诗赋令他不怎么满意,但是对自己的策论还是很认同的。
只是不知道官家对自己的试卷,总体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先摇头后点头的,实在令钟浩有些难以判断啊。
和钟浩同样有些犯难的是刘敬等几个副主考官,这官家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让他们这些判卷子的怎么判啊!
好在赵祯没有让那些副主考官们为难,他看完钟浩的试卷后,微一沉吟,便让王渐捧着试卷,自己用朱笔在上面写上了评语。
这让在那伸着脖子看着官家的刘敬几人送了一口气。
官家看完了钟浩的试卷,并没有还给他,而是随手让王渐把这份试卷装入那收卷的大考箱中。
钟浩的这卷子这便算是交卷了。
看完了钟浩的试卷,离着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官家赵祯便又让王渐去把省元徐无党和别头试头名王敬轩的卷子拿了过来看了下。
徐无党和王敬轩此时也早就做完卷子了,一见王渐来收他们的卷子,忙都折好捧给王渐。
他俩都是很激动的,不管官家的评语时好时坏,这官家亲自阅卷便是极大的荣耀啊。
不过官家在看他们的卷子时,并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最后也没有做评语。
在刘敬他们这些副主考官们看来,这大概就要他们还是按照这些副主考官自己的想法判卷。若是官家想要他们特殊照顾的这两个考生的话,定然会有所表示。但是官家现在没有任何表示,显然是让他们正常判卷。
在刘敬看来,这官家应该是认识那其看卷子的第一个考生,是以特别关注。而后面这两个,也就是省元和别头试的头名,显然是纯属是出于好奇之类的想法。
好在第一个考生的试卷,官家在上面用朱笔写了评语,不难找到。就根据官家在上面的评语给他排个合适名次便行了。
至于这省元和别头试头名的卷子,官家没有做评语,一旦放入那大考箱便找不出来了,就算刘敬想要照顾也很难。
其实他心中还很庆幸,幸亏官家没有表示。若是官家对那卷子频频点头,却不做评语将他们的卷子放入考箱,这才是给他们这些负责阅卷的副主考出难题呢!
………………
酉时一到,考场中便有摇铃声想起,只听考官一声令下道:“考试结束,都停下笔!”
随后马上就有监考官下来,连考卷和草稿一起收了上去。
这时仍有考生未能誊抄完毕,却也不敢因小失大,只好乖乖把卷子交了,然后做捶胸顿足状。
收卷官把所有卷子收上去,装在那个大箱子里,然后贴上封条,送去位于崇政殿后殿的弥封所。
贡生们则在鸿胪寺官员的率领下,起身列队,向官家行礼。待官家离开后,才在有司官员的带领下,再由东华门鱼贯而出。 ↑返回顶部↑
其实钟浩的这策论文笔很是一般,但文章中的东西有着很多的干货!若是阅卷官中那些只是在馆阁中寻章摘句、整理文史的那种老夫子式的阅卷官看到,怕是钟浩的这策论只能归为下等。
因为就以其文理和遣词造句论,实在有些粗疏不堪。他们眼中,那些辞藻华丽,文理流畅的华美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可是在官家赵祯看来,钟浩的文章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写出了他想看到的东西!虽然钟浩的这篇策论文章修饰的不够华美、遣词造句不够新奇,但是却于平淡中见其实质。
赵祯也是颇为认同欧阳修的“文以载道”的理论。文章就是用来说事儿的,写太多的华丽辞藻,却通篇内容空洞无物,他并不认为是好文章。能够阐述合理的策略的文章,才是一篇好的策论文章。
赵祯对钟浩的这篇策论还是很满意的,其观点其实和自己也算不谋而合。虽然赵祯每每被文官们耳提面命的要仁政理国,他也确实是这么做得。
但是在他的心中,并不是那么完全赞同这些文官们崇儒治国理论。历朝历代,想要安享太平,便离不了武力的保证。哪有能只靠仁政便可以威服四夷的?!
赵祯心中其实对如今大宋武事颓废还是有着很深的担忧的,所以这次不管是省试还是殿试,都暗示出题的官员,问一下边境之事。也是让这些考生们明白,官家和朝廷对武事也是非常关注的。从而引起考生对着武事的关注和上心,不要一味的沉迷风花雪月、诗词文章!
钟浩见官家看了自己的试卷后,先是摇头,后又连连点头,估计肯定是自己的诗赋令他不怎么满意,但是对自己的策论还是很认同的。
只是不知道官家对自己的试卷,总体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这先摇头后点头的,实在令钟浩有些难以判断啊。
和钟浩同样有些犯难的是刘敬等几个副主考官,这官家又是摇头,又是点头的,让他们这些判卷子的怎么判啊!
好在赵祯没有让那些副主考官们为难,他看完钟浩的试卷后,微一沉吟,便让王渐捧着试卷,自己用朱笔在上面写上了评语。
这让在那伸着脖子看着官家的刘敬几人送了一口气。
官家看完了钟浩的试卷,并没有还给他,而是随手让王渐把这份试卷装入那收卷的大考箱中。
钟浩的这卷子这便算是交卷了。
看完了钟浩的试卷,离着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官家赵祯便又让王渐去把省元徐无党和别头试头名王敬轩的卷子拿了过来看了下。
徐无党和王敬轩此时也早就做完卷子了,一见王渐来收他们的卷子,忙都折好捧给王渐。
他俩都是很激动的,不管官家的评语时好时坏,这官家亲自阅卷便是极大的荣耀啊。
不过官家在看他们的卷子时,并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最后也没有做评语。
在刘敬他们这些副主考官们看来,这大概就要他们还是按照这些副主考官自己的想法判卷。若是官家想要他们特殊照顾的这两个考生的话,定然会有所表示。但是官家现在没有任何表示,显然是让他们正常判卷。
在刘敬看来,这官家应该是认识那其看卷子的第一个考生,是以特别关注。而后面这两个,也就是省元和别头试的头名,显然是纯属是出于好奇之类的想法。
好在第一个考生的试卷,官家在上面用朱笔写了评语,不难找到。就根据官家在上面的评语给他排个合适名次便行了。
至于这省元和别头试头名的卷子,官家没有做评语,一旦放入那大考箱便找不出来了,就算刘敬想要照顾也很难。
其实他心中还很庆幸,幸亏官家没有表示。若是官家对那卷子频频点头,却不做评语将他们的卷子放入考箱,这才是给他们这些负责阅卷的副主考出难题呢!
………………
酉时一到,考场中便有摇铃声想起,只听考官一声令下道:“考试结束,都停下笔!”
随后马上就有监考官下来,连考卷和草稿一起收了上去。
这时仍有考生未能誊抄完毕,却也不敢因小失大,只好乖乖把卷子交了,然后做捶胸顿足状。
收卷官把所有卷子收上去,装在那个大箱子里,然后贴上封条,送去位于崇政殿后殿的弥封所。
贡生们则在鸿胪寺官员的率领下,起身列队,向官家行礼。待官家离开后,才在有司官员的带领下,再由东华门鱼贯而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