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龙之弓(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代入了虎青岚的视角,白虎神的横空一枪,贯穿于巴蜀的一切生命之间,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侵夺了整个巴蜀集体无意识的至高权限。亿万年积累的生命洪流,顿时仿佛初生的婴儿一般,大口大口的鲸吞着天地间的无穷煞风,白金色的枪锋一化为十,十化为百,百化为千,千化为万……姣姣枪光,每一枪都是白虎神能输出的极限,百万道的枪光,犹如百万道腾飞的虎影,将整个巴蜀集体无意识鲸吞的天地煞风,尽数化为灭绝一切的虎煞枪气,寒彻周天万象……这是种族灭绝啊!
  然而,这一刻,枪劲居然化无情为有情,将整个无意识的煞风转化为有着自我意识的伟大生命。让生命维持存在,风、虎,这,就是白虎神的变体,一时间,巴蜀之地在参战之后残缺的循环系统已经被完善,一般水脉循环中的毒性已经被白虎之血彻底取代,动物、植物、微生物,存活着的所有生命都是类似于宿主,这白虎神的力量,从此潜伏在巴蜀人的血脉中,也是日后蜀地人才辈出,将星璀璨的底气。
  而命不久矣的白虎神,此刻斗志昂扬的哈哈大笑着:“很好,如此的战意决意,才能够继承我的血脉、我的力量,此后你生生世世,精魂与我将会融合,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伯虎这个人。也在也没有虎青岚这个人存在。有的。只是我们两个融合后的存在。这对于你这种战士来说,应该不是不能接受的吧?不过,要小心!”白虎之神话锋一转,“仇恨那种东西,控制不了我,真正控制着我的,是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存在。哪怕是有巢氏,在她眼里,同样不过是个可以随时毁灭的东西罢了。但是,唯有借助白虎之神的力量来强化自己,才能够让我的子孙后代能够发展出对抗对方的力量,“你的弱小,源于你的心灵太过孱弱!”
  “软弱、畏惧、犹豫、优柔寡断、心存怜悯……这些不知所谓的一切都在腐蚀你的心灵!”
  “你与我本为一体,你不该是个废物!”
  所以,我来找你,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帮我,也是帮自己!你无法拒绝!”
  不,我是虎青岚,不是白虎之神!
  是的,我是白虎之神……
  白虎之神……重获遗失的记忆之后的白虎神,虎青岚。
  白虎之神……横渡亿万光年,宇宙太空,又化作陨星轰击星球,被滞留而补全了自身的各种循环体系,各种基本构架,统治古代世界的恐怖生命,白虎之神……那些古神,只有一个首领,她的名字叫做――伟大意志!
  伴随着在脑海中不断回荡的唯吾独尊意志,虎青岚睁开眼睛,我暗暗叫苦,周围还是那样一片狼藉,石苓人和双头化蛇的身体还在原地,显然只是过了短短的一瞬间。
  虎青岚茫然四顾,看起来是失魂落魄,然后皱了皱眉头,忽然闭上了双眼,也不见有什么动作,只见到之前影响巴人的那种肉眼可见的灰蒙蒙的青色光芒再次出现,这次却不是一放即收,而是直接以虎青岚为中心呈扇形向四周展开!
  不好,显然白虎之血的恐怖本能只花了极短的时间就完善了这个血裔的世界观,然后,是不是就要对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和她们眼中的背叛者展开报复……不可以,我一咬牙,扑过去抱住了虎青岚,以额头顶着她,开始心灵……同调。
  我当然不是拥有千百年记忆可以用流量攻击的老妖怪的对手,不过……知不知道什么是三观,什么是八荣八耻,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庞大的记忆和自圆其说的科技体系如同通古斯大爆炸一样撞在一起,我们开眼看世界!
  这一刻,我就被突然跃入眼帘的一切深深的震撼了。脚下,是一片蓝色的世界,辽阔的宁静和深厚的安详水乳胶融,没有一丝的杂质,纯净到只需看上一眼,便心胸澄澈,无尽的云海从脚下绵延而过,变幻万千。
  在这个高度,能明显感觉到地球的转动,苍茫大地,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迤逦前行,黄色的肌体,绿色的植被,蓝色的水域,还有不时掠过这一切的浩荡云海,涛生云灭,比起往日影视剧里面看过的万马奔腾、大江东去来,这种无以言表的壮观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有时候,大片的云层会完全遮住海洋和大地,这时极目远眺,整个地球都披上一层迷蒙若梦的云气,在幽暗如深的宇宙背景下,在光芒如海的太阳照耀下,一层一层叠加出无比炫丽的颜色,沉静中自具深沉阔大的境界。
  趁此机会,我重新感知所获得的俯视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看到的不止是山,还有海。虎青岚记忆中的一句话让我豁然顿悟,这眼前的一切何其似曾相识……所谓《山海经.五藏山经》实际上是亚洲的地上神国版图!这张图包括了北非东部和美帝的阿拉斯加在内,这才是真正的大禹九州图!这是一张至少4100多年前的地上神国版图!而且《大荒经》实际上是大洪水时的方国地图。这张图揭示了一个非常震惊的史实!至少4000多年前的亚洲,包括北非和美洲的阿拉斯加在内,它们是大一统的!
  非但大禹时期如此,从炎帝至黄帝一直到大禹,亚洲、北非、阿拉斯加一直就是大一统。当时古神的领袖,最高统治者称“上帝”,《山海经》称“帝俊”,他居于世界的中心——亚洲之巅雪域高原;次一级统治者称“帝”,居于雪域高原四陲之滇黔高原、黄土高原、蒙兀高原和波斯高原;再次一级的称“神”,居于亚洲和北非丘陵、平原地带。它们对应的主要的就是亚洲的阶梯状的三级地形。这种金字塔式的政治结构是以分封制为基础的。
  而这,后来成了周代分封制的基础。而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的帝尧、帝舜和大禹,早在秦始皇之前,就曾经统一过度量衡,按照《尚书》载,尧帝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见尧帝时曾统一律度量衡的,车同轨、书同文是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必然要求,譬如世人现在的一里等于500米。但在上古,按《春秋.谷梁传》记载的,“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就是说,古时以三百步为一里,方圆一里为九百亩,每一百亩划分为井字形状的九块田,称之为井田。从中可以推断出,一里等于三百步。然而一步又等于多少米呢?
  汉儒的《大戴礼记》记载:“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又说:“古者百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大戴礼记》指出了汉以前是以周尺八尺为一步的。周时采用的是八进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大戴礼记.王言》记载的,舒肘知寻。《小尔雅》记载的,寻,舒两肱也。古尺较今尺为短,一寻八尺。长度一寻等于八尺,一尺等于8寸。一步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汉时采用的是十进制。据考古实证,周代的一尺等于0.231米。这是无疑义的。据上可知,周代一步等于0.2318=1.848米。周代一里也就是:30080.231米=554.4米;汉代一步等于周代的六尺四寸,则汉时一步等于0.2316+0.02314米,即等于1.4784米,一里等于443.52米。有的人可能会问,世人现在人的一步充其量能走0.5米吧,古时的人一步怎么会有1.848米?其实世人现在的一步,古时叫跬,《小尔雅》云:“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
  又《荀子.劝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和步是两个概念。并且这个跬、步只是相对于行走时的步伐而言,是不用于测距工作的。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古人不会笨到一步一步地用脚步这一概念来测量的。古人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采用的是一种叫步弓的测量工具,步弓两端的距离就是1.848米,大约为当时夸父巨人的一步。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都是以人体的一定比例来度量的,《说文解字》就指出:“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步,就是量一次就叫一步,满300步就叫一里。是由国家统一规范了的。
  《山海经》事实上是中国人从历史以来不断记录和修订的结果,它事实上是一部神战以及后续势力划分,罪民流放的迁徙史。相当于从巴黎和会到德黑兰会议的分蛋糕。当然《五藏山经》对各山方位的描述和各山之后对该山具体的描述,其方位事实上是有不同的!每一山前面的方位事实上是修正后的结果!其原因是《山海图》成图时的方位和《山海经》神话形成时的方位是有区别的,如同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再三调整。那就是极移战争。
  按照《淮南子.览冥训》所述:“昔者黄帝治天下……然犹未及虑戏氏之道也。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妊水。”这是中国最早的大洪水——女娲时大洪水。甚至《山海经.大荒西经》所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从神话意思来看,女娲是累死的。女娲是怎么累死的?因为大洪水。大洪水的原因是什么?《淮南子》实际已点明了女娲时大洪水的原因。只不过前人都没有看懂。原因是什么?是极移!近年来,古气候、古生物、古地磁等研究也发现,地球自转极和地磁极以及各个大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有过大规模移动。这些研究虽然比较粗略,却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长期极移是可能存在的。按照《淮南子》所述,从前黄帝治理天下,……然而还是不及虑戏氏治国之道。
  往古之时,南极、北极、东极、西极四极紊乱,九州分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火灾炎炎而不熄灭,洪水汤汤而不停息,凶兽到处吞食人众,猛禽到处扑食老幼。于是女娲炼红铜以补苍天,斩断大鳌的四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救冀州,积芦灰以止洪水。四极是什么,不仅是东南西北四极。也即是四根指示四极的天柱。前者四极废就是说东南西北四极易位。也就是说原来的东方不是东方了,西方也不是西方了,南、北也不是从前的南、北方了。这意味着什么?
  显然这意味着太阳不是从以前的东方升起了,太阳可能从原来的南方升起,也可能从原来的北方甚至西方升起。太阳会从西边升起吗?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且慢我想起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据希罗多德的《历史》所述:“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
  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虽然如此,埃及现在却没有经受任何变化,不管是在河流和土地的生产方面,还是在疾病和死亡的事情上面都是如此。”
  也就是从埃及第一个国王到海帕伊司托斯祭司时埃及共有341世,341个国王。在这341个国王期间,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引申得出太阳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但后一句不好理解。太阳有升就有落。后一句“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这与前一句不是同一个意思吗?如果是同一个意思,那就只是从西方升起了两次啊。可它又说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当然这可能是埃及祭司在表达上有问题。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以现在的方位作参照的话,应该是太阳西升东落,再东升西落,又西升东落,最后东升西落。这样就是四次。
  每一次太阳运动和前一次比较起来就是逆反常规了。不管实际是怎么样,希罗多德的《历史》表明,太阳曾经有两次是从西方升起的!又有两次是从世人现在的方位升起来的。无独有偶,《山海经》里恰恰就记载了太阳异乎寻常的运动。从《南山经》首经招摇山来看,底格里斯河在上古是向西注入大海的,而现在却是东南流注大海。这意味着上古太阳是从现在的西北方升起来的!当然,也可能是底格里斯河在《山海经》形成后改道了。原来是西流,现在改道为东南流。《南次二经》所述:“南次二经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囱比,pi,东望长右。”这一句没有问题,意思也非常明白:长右山在柜山的东面。关键是后面神话又说:“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在这里长右山却是在柜山的东南面!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二座山不是同一个时期记录的。在记录柜山时,长右山是在柜山东边的;而记录长右山时,长右山此时却是在柜山的东南方了!这说明了原来太阳是从东南方升起来的!现在却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太阳改变了运行轨迹!由原来的东南方运行到现在的东方了!再看《中次十一经》翼望山:“翼望之山。湍,zhuān水出焉,东流注于济;贶,kuàng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汉。”按照《山海图》抽丝剥茧,此翼望山就是今滇南的高黎贡山。其西面的伊洛瓦底江之名就来源于翼望山。伊洛瓦、翼望同音互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