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4)
二年(1315)七月,铁木迭儿总宣政院事,进位太师。
铁木迭儿再入中书,居首相,怙势贪虐,凶秽滋甚。仁宗以御史中丞萧拜住为中书右丞、平章政事,对其加以牵制。杨朵儿只以侍御史拜御史中丞,也以纠正其罪为己任。
时上都富人张弼杀人,以家奴行贿铁木迭儿。上都留守贺胜“素恶铁木迭儿贪暴”,遂向御史杨朵儿只告发。杨朵儿只御史玉龙帖木儿、徐元素等共同弹劾铁木迭儿,逮捕其左右,以所犯赃罪事实上报4。“帝震怒,有诏逮问,铁木迭逃匿,帝为不御酒数日,以待决狱,尽诛其同恶大奴数人。”铁木迭儿逃入太后宫中,得到太后庇护。杨朵儿只追捕益急。“徽政近臣以太后旨,召朵儿只至宫门,责以违旨意者,对曰:‘待罪御史,奉行祖宗法,必得罪人,非敢违太后旨也’”5。
太后行为不检,铁木迭儿有辟阳之幸。他利用太后的庇护,挠法干政。贪污贿赂,营其党而售其祐占奸。仁宗对其所作所为虽切齿痛恨,无奈投鼠忌器,仅能免其相位,而未能治其罪。不久,又以太后旨任为太子太师。
延祐七年(1320)正月,仁宗死。在太子硕德八剌谅阴不视事之际,铁木迭儿交结太后侍臣,在太后的主持下,再次入相。“权势既成,毫发之怨。无不报者”。二月,“乃宣太后旨。召萧拜住、朵儿只至徽政院,与徽政使失列门、御史大夫秃忒哈杂问之,责以前违太后旨之罪。朵儿只曰:‘中丞之职,恨不即斩汝,以谢天下。果违太后旨,汝岂有今日耶!’铁木迭儿又引同时为御史者二人,证成其狱。……未几,称旨执送朵儿只载诸国门之外,与萧拜住俱被杀”。五月,又诬贺胜“乘赐车奉诏,不敬,并杀之”。八月,因前御史中丞赵世延曾劾铁木迭儿罪恶十三条,铁木迭儿则将世延自现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任上召回治罪。“属其党何至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其罪,逮世延置对。世延行至夔路,遇赦。“帖木迭儿(即铁木迭儿——引者注)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锻炼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杀。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6。
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即位,为英宗。英宗生于怀庆(今河南沁阳),自幼受儒家教育,受汉族封建文化濡染亦深。即位后,极力抑制其祖母答己与奸臣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采取改革措施,起用汉族官僚和儒士,精减机构;节制财用,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加强法治,推行汉法。锐意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惩治贪污,刷新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仁宗和英宗都是以先朝太子的身份即位的,没有经过忽里勒台的推荐。正如仁宗即位诏书所言:“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宝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征集宗亲议所宜立者比,当稽周、汉、晋、唐故事,正位宸极。”7这是自元世祖开始的改变皇位继承方式的首次实现。传统的忽里勒台失去了它推举大汗的职能,仅作为即位典礼的仪式被保留下来。但这种改变并没有持之久远,南坡之变使元朝的帝位继承上的改革又退回了原地。
英宗因铁木迭儿陷害先帝旧臣,意欲论治。即位当月即发布诏书,“诏中外毋沮议铁木迭儿”,以拜住为中书左丞相,铁失为御史大夫。铁木迭儿所奏多不听,又罢太皇太后所属的徽政院。
至治二年(1322)八月,铁木迭儿死,不久太皇太后亦死。英宗欲治铁木迭儿余党。十二月,以刘夔献田案杀铁木迭儿之子宣政院使八思吉思(又作八剌吉恩),并籍其家产。与此案有牵连的同佥宣政院事囊加台和主犯刘夔皆伏诛。
前此,浙民吴机以累代失业之田卖于司徒刘夔,夔赂宣政院使八剌吉思买其田交给寺庙,以增加僧人的收入。于是矫诏出国库钱650万贯以酬其田值。铁木迭儿得其值之半。其实,田以久归他人,赃私俱入上述诸人之手。此事被丞相拜住举发,英宗命台察审理,俱得其实。遂将田归还其主,相关诸人论罪处置有差,而特赦铁失。
他的一系列整顿措施引起了守旧派蒙古贵族的不满,至治三年(1323)八月,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约晋王也孙铁木儿(真金长子甘麻剌之子,硕德八剌的堂叔或堂伯)为援,发动了一场谋杀在位皇帝的事件,史称“南坡之变”。
英宗即位之初,铁失为太医院使。不久令领中都威卫指挥使。至治元年,授御史大夫,仍为太医院使,并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后又命领阿速卫。铁失实为铁木迭儿同党,而英宗未之察,仍委以重任。使他得以用御史大夫的身份,庇护铁木迭儿同党,继续指使他们利用任职台谏的身份陷害清慎官员,屡被英宗指责。至治二年,英宗对台臣说:“朕深居九重,臣下奸贪,民生疾苦。岂能周知,故用卿等为耳目。曩者,铁木迭儿贪蠹无厌,汝等拱默不言,其人虽死,宜籍其家,以惩后也。”三年(1323),申命铁失振举台纲。铁失却为铁木迭儿余党争取发言权,请英宗降旨广开言路。英宗说:“言路何尝不开,但卿等选人未当尔。朕知向所劾者,率因宿怨,罗织成狱,加之以罪,遂玷其人,终身不得伸,监察御史尝举八思吉思可任大事,未几,以贪墨伏诛。若此者言路选人当乎,否乎?”铁失遭到训斥。英宗以拜住为右丞相,振立纪纲,修举废堕,以进贤退不肖为急务,铁失因系铁木迭儿之党而更不自安8。
六月,英宗在上都,夜寐不宁,欲作佛事。丞相拜住以国用不足谏止。担心被惩治的铁木迭儿余党希望借助于大赦逃避惩罚,遂鼓动僧人坚持大作佛事,他们说:“国当有厄,非作佛事而大赦不足以禳之。”遭到丞相拜住的斥责。群奸闻而愈惧,遂阴谋起事。铁失遣人至漠北联络甘麻剌的儿子晋王也孙林儿,“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9。
八月二十八日,也孙帖木儿使者尚未到,英宗已自上都南还,当晚,驻跸南坡。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中书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之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副使阿散、佥书枢密院事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律不花、兀鲁思不花等,以铁失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右丞相拜住,而铁失直犯禁帷,手弑英宗于卧所。
九月四日,晋王也孙帖木儿即位,铁失及其党皆伏诛。
注释1《元史·李孟传》、《元史·仁宗纪》。
2《元史·明宗纪》、《元史·仁宗纪》。
3《元史·铁木迭儿传》。
4《元史·贺胜传》。
5《元史·杨朵儿只传》。
6《元史·赵世延传》。
7《元史·李孟传》、《元史·仁宗纪》。
8《元史·逆臣·铁失传》。
9《元史·拜住传》。
第三十四章
两都之战元朝在皇位继承方面制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在这一重大问题上人为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武宗即位后,已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至大三年(1310),此事又被重新提起。时三宝奴为相,武宗身体欠佳。三宝奴欲改变以往的协议,他先与康里脱脱商量,说:“皇子浸长,圣体近日倦勤,储副所宜早定。”脱脱因参与了武、仁协议的制定,不愿破坏当初的协议,答称“国家大计不可不慎。曩者太弟躬定大事,功在宗社,位居东宫,已有定命,自是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孰敢紊其序者!我辈臣子,於国宪章不能有所匡赞,何可隳其成”。三宝奴称:“今日兄已授弟,后日叔当授侄,能保之乎?”脱脱也不敢保其必能,只能说:“在我不可渝,彼失其信,天实鉴之。”1后来,武、仁间兄终弟及的协议为海山遵守,叔侄相承的承诺却被爱育黎拔力八达所破坏。
仁宗延祐二年,议立太子,铁木迭儿欲固位取宠,乃请立硕德八剌,并与太后幸臣失列门谮武宗子和世于两宫,于是仁宗封和世剌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
和世剌部属在延安起而抗命,到了金山,得到察合台后王的支持,辗转回到漠北。
英宗至治二年(1322),又迁武宗第二子图帖睦尔于琼州,至此,武宗的两个儿子都远离京城。
因为有先朝皇帝遗命和答剌麻八剌的妃子昭献元圣皇后以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居中主持,仁宗和英宗成为元朝皇帝中即位较为顺利的两个。 ↑返回顶部↑
铁木迭儿再入中书,居首相,怙势贪虐,凶秽滋甚。仁宗以御史中丞萧拜住为中书右丞、平章政事,对其加以牵制。杨朵儿只以侍御史拜御史中丞,也以纠正其罪为己任。
时上都富人张弼杀人,以家奴行贿铁木迭儿。上都留守贺胜“素恶铁木迭儿贪暴”,遂向御史杨朵儿只告发。杨朵儿只御史玉龙帖木儿、徐元素等共同弹劾铁木迭儿,逮捕其左右,以所犯赃罪事实上报4。“帝震怒,有诏逮问,铁木迭逃匿,帝为不御酒数日,以待决狱,尽诛其同恶大奴数人。”铁木迭儿逃入太后宫中,得到太后庇护。杨朵儿只追捕益急。“徽政近臣以太后旨,召朵儿只至宫门,责以违旨意者,对曰:‘待罪御史,奉行祖宗法,必得罪人,非敢违太后旨也’”5。
太后行为不检,铁木迭儿有辟阳之幸。他利用太后的庇护,挠法干政。贪污贿赂,营其党而售其祐占奸。仁宗对其所作所为虽切齿痛恨,无奈投鼠忌器,仅能免其相位,而未能治其罪。不久,又以太后旨任为太子太师。
延祐七年(1320)正月,仁宗死。在太子硕德八剌谅阴不视事之际,铁木迭儿交结太后侍臣,在太后的主持下,再次入相。“权势既成,毫发之怨。无不报者”。二月,“乃宣太后旨。召萧拜住、朵儿只至徽政院,与徽政使失列门、御史大夫秃忒哈杂问之,责以前违太后旨之罪。朵儿只曰:‘中丞之职,恨不即斩汝,以谢天下。果违太后旨,汝岂有今日耶!’铁木迭儿又引同时为御史者二人,证成其狱。……未几,称旨执送朵儿只载诸国门之外,与萧拜住俱被杀”。五月,又诬贺胜“乘赐车奉诏,不敬,并杀之”。八月,因前御史中丞赵世延曾劾铁木迭儿罪恶十三条,铁木迭儿则将世延自现任四川行省平章政事任上召回治罪。“属其党何至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其罪,逮世延置对。世延行至夔路,遇赦。“帖木迭儿(即铁木迭儿——引者注)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锻炼成狱。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杀。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6。
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即位,为英宗。英宗生于怀庆(今河南沁阳),自幼受儒家教育,受汉族封建文化濡染亦深。即位后,极力抑制其祖母答己与奸臣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采取改革措施,起用汉族官僚和儒士,精减机构;节制财用,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加强法治,推行汉法。锐意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惩治贪污,刷新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仁宗和英宗都是以先朝太子的身份即位的,没有经过忽里勒台的推荐。正如仁宗即位诏书所言:“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宝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征集宗亲议所宜立者比,当稽周、汉、晋、唐故事,正位宸极。”7这是自元世祖开始的改变皇位继承方式的首次实现。传统的忽里勒台失去了它推举大汗的职能,仅作为即位典礼的仪式被保留下来。但这种改变并没有持之久远,南坡之变使元朝的帝位继承上的改革又退回了原地。
英宗因铁木迭儿陷害先帝旧臣,意欲论治。即位当月即发布诏书,“诏中外毋沮议铁木迭儿”,以拜住为中书左丞相,铁失为御史大夫。铁木迭儿所奏多不听,又罢太皇太后所属的徽政院。
至治二年(1322)八月,铁木迭儿死,不久太皇太后亦死。英宗欲治铁木迭儿余党。十二月,以刘夔献田案杀铁木迭儿之子宣政院使八思吉思(又作八剌吉恩),并籍其家产。与此案有牵连的同佥宣政院事囊加台和主犯刘夔皆伏诛。
前此,浙民吴机以累代失业之田卖于司徒刘夔,夔赂宣政院使八剌吉思买其田交给寺庙,以增加僧人的收入。于是矫诏出国库钱650万贯以酬其田值。铁木迭儿得其值之半。其实,田以久归他人,赃私俱入上述诸人之手。此事被丞相拜住举发,英宗命台察审理,俱得其实。遂将田归还其主,相关诸人论罪处置有差,而特赦铁失。
他的一系列整顿措施引起了守旧派蒙古贵族的不满,至治三年(1323)八月,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约晋王也孙铁木儿(真金长子甘麻剌之子,硕德八剌的堂叔或堂伯)为援,发动了一场谋杀在位皇帝的事件,史称“南坡之变”。
英宗即位之初,铁失为太医院使。不久令领中都威卫指挥使。至治元年,授御史大夫,仍为太医院使,并领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后又命领阿速卫。铁失实为铁木迭儿同党,而英宗未之察,仍委以重任。使他得以用御史大夫的身份,庇护铁木迭儿同党,继续指使他们利用任职台谏的身份陷害清慎官员,屡被英宗指责。至治二年,英宗对台臣说:“朕深居九重,臣下奸贪,民生疾苦。岂能周知,故用卿等为耳目。曩者,铁木迭儿贪蠹无厌,汝等拱默不言,其人虽死,宜籍其家,以惩后也。”三年(1323),申命铁失振举台纲。铁失却为铁木迭儿余党争取发言权,请英宗降旨广开言路。英宗说:“言路何尝不开,但卿等选人未当尔。朕知向所劾者,率因宿怨,罗织成狱,加之以罪,遂玷其人,终身不得伸,监察御史尝举八思吉思可任大事,未几,以贪墨伏诛。若此者言路选人当乎,否乎?”铁失遭到训斥。英宗以拜住为右丞相,振立纪纲,修举废堕,以进贤退不肖为急务,铁失因系铁木迭儿之党而更不自安8。
六月,英宗在上都,夜寐不宁,欲作佛事。丞相拜住以国用不足谏止。担心被惩治的铁木迭儿余党希望借助于大赦逃避惩罚,遂鼓动僧人坚持大作佛事,他们说:“国当有厄,非作佛事而大赦不足以禳之。”遭到丞相拜住的斥责。群奸闻而愈惧,遂阴谋起事。铁失遣人至漠北联络甘麻剌的儿子晋王也孙林儿,“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9。
八月二十八日,也孙帖木儿使者尚未到,英宗已自上都南还,当晚,驻跸南坡。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中书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前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完者、前治书侍御史锁南、铁失之弟宣徽使锁南、典瑞院使脱火赤、枢密副使阿散、佥书枢密院事章台、卫士秃满,及诸王按梯不花、孛罗、月鲁铁木儿、曲律不花、兀鲁思不花等,以铁失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右丞相拜住,而铁失直犯禁帷,手弑英宗于卧所。
九月四日,晋王也孙帖木儿即位,铁失及其党皆伏诛。
注释1《元史·李孟传》、《元史·仁宗纪》。
2《元史·明宗纪》、《元史·仁宗纪》。
3《元史·铁木迭儿传》。
4《元史·贺胜传》。
5《元史·杨朵儿只传》。
6《元史·赵世延传》。
7《元史·李孟传》、《元史·仁宗纪》。
8《元史·逆臣·铁失传》。
9《元史·拜住传》。
第三十四章
两都之战元朝在皇位继承方面制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在这一重大问题上人为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武宗即位后,已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至大三年(1310),此事又被重新提起。时三宝奴为相,武宗身体欠佳。三宝奴欲改变以往的协议,他先与康里脱脱商量,说:“皇子浸长,圣体近日倦勤,储副所宜早定。”脱脱因参与了武、仁协议的制定,不愿破坏当初的协议,答称“国家大计不可不慎。曩者太弟躬定大事,功在宗社,位居东宫,已有定命,自是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孰敢紊其序者!我辈臣子,於国宪章不能有所匡赞,何可隳其成”。三宝奴称:“今日兄已授弟,后日叔当授侄,能保之乎?”脱脱也不敢保其必能,只能说:“在我不可渝,彼失其信,天实鉴之。”1后来,武、仁间兄终弟及的协议为海山遵守,叔侄相承的承诺却被爱育黎拔力八达所破坏。
仁宗延祐二年,议立太子,铁木迭儿欲固位取宠,乃请立硕德八剌,并与太后幸臣失列门谮武宗子和世于两宫,于是仁宗封和世剌为周王,命其出镇云南。
和世剌部属在延安起而抗命,到了金山,得到察合台后王的支持,辗转回到漠北。
英宗至治二年(1322),又迁武宗第二子图帖睦尔于琼州,至此,武宗的两个儿子都远离京城。
因为有先朝皇帝遗命和答剌麻八剌的妃子昭献元圣皇后以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居中主持,仁宗和英宗成为元朝皇帝中即位较为顺利的两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