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4)
其次,他家的社会地位太低。当时曹操地盘上的自耕农民,已经是社会的底层;而屯田区的农民,地位比普通的自耕农民还要低,相当于半农奴。低在哪里呢?一是被剥削得更厉害。曹操为了解决战乱时期粮食紧缺的难题,把流浪的民众,强行按照军队的组织系统,安置在公家的荒地上耕种。收获的粮食与政府分成:使用公家耕牛的,四六开,公家得六成,你只得四成;不用公家耕牛的,对半开,各得五成。但这只是表面上或形式上的规定,实际上的分成,屯田农民还要更吃亏,比起耕种自己土地的自耕农来,其负担要重好几倍。二是人身自由还受限制,不像自耕农民,有随意行动的自由。既然是半农奴,就要实行军事化管理,把你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如果胆敢逃亡,抓到就砍脑袋,而且连妻子、儿子一起砍。
邓艾就出生在这样不幸的草根家庭里,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还给人赶过车。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他怎么办呢?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走邪门歪道,而是认准一条路,去同命运抗争。他认准的这条路,就是前面讲吕蒙时说到的八个字,读书充电,增强力量。不过,吕蒙读书充电,是从进入军队当将领的青年时期才开始,而且还是在孙权的严格督促之下才认真照办的。相比之下,邓艾就不一样了,小小少年时已经开始读书,而且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实在是难得。他的发奋努力,终于取得效果,他被本地的典农都尉,评比公布为“都尉学士”,相当于拿到正式的学历证书了。当时管理曹魏屯田民众的军事化官员,与县一级相当的是典农都尉,与郡一级相当的是典农中郎将。所谓“都尉学士”,也就是县级屯田区的学习标兵。当了学习标兵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可以不放牛了,不赶车了,不下田干活了,还可以到典农都尉的办事机构,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办事员。
但是很可惜,一个天生的生理缺陷又限制了他,使他没有能够当上白领、骨干、精英,即现今说的“白骨精”。原因是他口吃,于是他被安排去当“稻田守丛草吏”,就是在稻田里边看守稻草堆的办事员。你不是说话结巴吗?去对一座座稻草堆说吧,再结巴也没有关系。显然,这个安排很有点挖苦人。但是,邓艾从小在逆境当中长大,抗压能力没得说,这种打击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他依旧发奋读书充电,增强自身能力,而且把重点放在用兵本领的培养上。为什么呢?我说话结巴,当耍嘴皮子的文官受到限制,那小爷我将来就去当靠智慧、靠勇敢的将军,带兵打仗,彻底改变处境。从此,他每到一处地方,就会运用学到手的兵法知识,观察高山大湖,指指点点,说这里可以安营扎寨,那里可以派兵埋伏,如何如何。旁人见了总是嘲笑他,说他脑子有病。他也毫不在意,他想:你们这些小燕雀啊,哪里知道我的鸿鹄之志啊!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放在他身上,就是不想当将军的放牛娃,就不是好放牛娃了。
邓艾如此发奋努力,他会实现自己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愿望吗?他又碰上了一位什么样的贵人,帮他实现了处境和命运的改变呢?
东汉以来,全国上百个郡的行政长官,每年都要在规定时间,派下属前往京城洛阳,向中央上报当年本郡各方面的重要统计数据,包括人口增长的统计,土地开垦的统计等等。这一项重要制度,专门名词叫做“上计”,即上报数据统计。承担此项职责的下属,则称为“计吏”。对于各个郡的长官而言,这是向中央直接汇报本人政绩,事关本人的乌纱帽和前程,所以照例要选拔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来担此“计吏”的重任。对于朝廷而言,由于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央的执政大臣,曹魏当时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往往会参与数据汇报的会议,并且提出询问。除了关心国事的动机,执政大臣还有私人的考虑。什么考虑呢?原来,当时的三公,具有一项特权,史书叫做“开府自辟僚属”。凡是当上了三公的,都可以开设自己独立的办公厅,其中的下属办事官员,都由三公自行任命,无需经过中央的人事部门。这一项特权,就为三公发展自己的嫡系势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两条常用的办法,一是收门生,二是收下属。曾经当过下属的,叫做“故吏”,以后无论做到多大的官,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后来的蒋介石先生,不仅当军校校长,广收门生,而且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任命为自己的下属将领,成为故吏,就是从这儿学来的招数。由于前来中央汇报的,都是地方各个郡精挑细选出来的得力干员,所以参加汇报会,从中发现人才,收为自己的下属,就是三公发展自己势力的常用手段。而通过“上计”进入中央当官,也成为仕途高升的另一条通路。
邓艾所在的郡一级屯田区,长官叫做襄城典农中郎将,照例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央统计汇报会。但是这一年,长官犯了难,因为选来选去,选不出符合上面三个条件,即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去进京汇报。最后,他的眼睛落在邓艾的身上,此人虽然口才差一点,能力和忠心却是绰绰有余,进京汇报即便得不到高分,却也绝对不会捅出大娄子。好,就是他了。但是,这位长官万万没有想到,邓艾进京汇报,不仅得了满分,而且还被一位政治强人看中,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下属,直接提拔到京城当官了。
这位政治强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原来,此时的司马懿,正在中央朝廷,担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他在汇报会上,看到这个邓艾,不仅对本屯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有宽广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而司马懿当时,又与自己的政敌,担任大将军的曹爽,明争暗斗,所以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对邓艾这样的人才,他还能放过吗?于是,司马懿赶紧发出任命书,任命邓艾为自己太尉府的下属。从此,邓艾脱离了艰难的底层处境,开始展翅高飞。
邓艾得到司马懿的贵人相助,开始大显身手,节节高升。那么处境发生变化之后,邓艾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什么样的突出表现呢?
在做官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向朝廷建议,在淮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屯田,为后来西晋攻灭孙吴完成统一,打好坚实的战略基础。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没有待多久。因为司马懿的本意,就是把他收为下属,正式确定老部下的关系之后,尽快放出去,到中央其他的要害部门去担任职务,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邓艾不久就到尚书台担任了尚书郎。而尚书台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实权很大,当时主要是在曹爽的控制之下。邓艾进尚书台任职,算是司马懿打进尚书台的一个卒子。
邓艾一进尚书台,就提出一项重大建议。什么建议呢?
在这时,曹魏有心扩大屯田的范围,积累粮食,为进攻和消灭孙吴提前做准备。但是在哪里扩大屯田,怎么样扩大屯田,曹爽手下的尚书台官员们,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来没有接过地气,所以都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项目策划。邓艾则不同,他不仅长期读书,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屯田农民出身,而且经常把学到手的军事知识,用来指点江山,在这方面早就具有实践经验。邓艾立即接过这个项目,要好好露他一手。他很快离开京城洛阳,直奔东南,沿着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认真实地踏勘,一直踏勘到淮河之滨,回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他报告的原文,《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有详细记载,其要点有三:一是屯田区的扩大,就选在土地肥沃、水流充沛的淮河两岸,这是进攻孙吴时,我方大军的必经地带。二是要把这里的河渠系统,彻底加以改造,加宽加深再加固,使之具有双重的军事功能:平时排泄洪水消除水患,使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从而保障军粮的增产和储备;对孙吴作战时,又可以作为漕运的干线通道,从而保障前方的军粮供应。三是专门安排五万军队,每年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番让一万人回家休整,经常保持有四万人马在此屯田;六七年间,可以积累起十万精兵足够吃五年的粮食。凭借这样充足的储备,向孙吴发动毁灭性的进攻,就胜券在握了。
报告一交上去,立即得到军界元老司马懿的高度赞赏,认定这是一份极具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军事策划,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结晶,不仅将之很快付诸实施,从此还对邓艾特别加以提拔重用,安排他到作战部队当中去大展身手。邓艾也没有辜负这个伯乐的赏识,进入军队后,当军事参谋当得出色,当领兵将领也当得出色。到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执掌朝政的时候,邓艾已经升为讨寇将军,兼任汝南郡太守。这豫州的汝南郡,是一个很著名的大郡,能够当上这里的行政长官太守,说明邓艾已经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在做人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懂得报恩。地位上升了,权力变大了,他却完全没有忘本。一到汝南郡的任上,他就要去完成一桩藏在心头很久的愿望。什么心愿呢?两个字:报恩。报谁的恩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他所管辖的汝南郡,就在襄城县屯田区的东边,两者紧紧相邻。当初他在屯田区看守稻田草堆的时候,一位同事的父亲,看他家里日子过得艰难,就经常给他经济上的资助。拿到资助的邓艾,有什么反应呢?《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上记载了五个字:“艾初不称谢。”这里的“初不”,准确含义是完全不。他为何完全不道谢呢?这就是他为人的个性了:一是因为人家的恩情太大,话再多也无法表达心意,何况自己说话还结巴,干脆就来一个“大恩不言谢”。二是因为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现今不必说空话。好,现今我邓艾时来运转了,报恩的时候也到了。于是他来到屯田区,找到恩人的家。可惜那位同事的老父亲,早已死去。邓艾吩咐下属,代表自己到墓地上,隆重祭拜一番;又给同事的老母亲,献上一大笔钱财和生活用品;最后又举荐那位同事,担任自己以前当过的职务,也就是向中央汇报的“计吏”,从而使对方也有向上发展的机会。一句话,他知恩图报,是一个地位变了而良心完全没有变的人。老实说,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的邓艾,后来被调往西部的关陇战区,从此成为蜀汉最后一位主帅姜维的克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正元二年(255)二月,司马昭接替病死的大哥司马师,执掌朝政。当年夏天,姜维欺负新上台的对手,统领数万大军,进攻曹魏的狄道县。这狄道县在今甘肃省的临洮县,位于洮河下游的东岸,是当时曹魏关陇战区的军事要塞之一。在洮河西岸的一战,姜维把孤军冒进的曹魏守将王经,打得狼狈而逃,震动了曹魏。司马昭立即挑选得力将领,奔赴关陇战区稳定局面。而当时已经提拔到京城洛阳,担任中央禁卫军将领的邓艾,就被选中了。邓艾到达前线后,第一次独自单挑姜维,就以大胜的战果,把姜维的胜利势头拦腰打断。
这场单挑,发生在甘露元年(256)。当年七月,姜维统领大军,进攻当初诸葛亮出兵的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祁山乡)。但是,邓艾对姜维的用兵,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早有防备,设下重兵阻截。姜维见状,回转头来,取道西北方向,前去突袭曹魏的南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哪知道邓艾同样料到姜维会有这一手,亲自在他必须经过的武城山(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堵住了他的去路。姜维发起攻击,没有能占到便宜。当天晚上,姜维悄悄指挥大军掉头向东,渡过渭河南岸一条支流,前去偷袭支流的北岸边,曹魏另一个军事要塞上邽县城(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不料邓艾对他的招数也有周密的预案,在上邽附近一个叫做段谷的山间谷道中,设下埋伏,向姜维发起伏击。当场杀死敌军将领十多人,士兵上千人,大获全胜,《三国志》卷四十四《姜维传》说是杀得对方“星散流离,死者甚众”。段谷这一战,邓艾以出色的智慧和指挥,彻底扭转了曹魏在陇西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战事结束后,战败者姜维,被迫仿效诸葛亮的先例,向蜀汉朝廷请求自我贬官谢罪;而战胜者邓艾,则升任镇西将军,陇西战区司令长官,封为邓县侯。这邓县,在今湖北省邓州市,诸葛亮当初隐居的隆中,就属于邓县管辖。把邓县赏赐给正好姓邓的邓艾做封地,而且又在邓艾家乡棘阳县的南边不远,在当时,就算是一种带有衣锦还乡色彩的特别荣光了。
段谷之战后,姜维先后又向邓艾所在的陇西战区,发动过两次进攻,希望挽回局面。一次翻越秦岭,指向长城。此处的长城,不是指万里长城,而是秦岭山麓的一处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另一次再度出兵陇西,指向侯和,在今甘肃省卓尼县东北。但是这两次攻势,都被邓艾成功逼退。此时的姜维,真是有“既生维,何生艾”的切肤之痛。
但是,邓艾很快就要把姜维的切肤之痛,变成巨大的亡国之痛了。
回顾邓艾的成长历程,值得深思的闪光亮点有三。首先,是他持续不懈的励志精神和刻苦努力。人的一生,往往是这样:你不努力,就绝对没有一点点改变命运的可能;你努力了,就会有改变命运的希望。邓艾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一旦机遇来到,他就抓住了。如其不然,他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死之时最多是一个资深的放牛娃而已。其次,他又能够根据先天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途径。他没有自怨自艾,怪罪爹妈没给他一副伶牙俐齿;也没有迁怒于他人,跟歧视他的一帮家伙对着干,偷偷在别人的饮水里边去下毒。他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读书充电的正道上。最后,还有尤其令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他地位变了但是良心完全没有变,成功之后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去报恩。可以说,争取地位的改变比较容易,保持良心的善良原生态,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要不然,当今那些已然上升为明星的人物,就不会闹出那么多的负面新闻了。这正是:
英雄何必高门后,试看将军出牧郎。
要想知道邓艾如何指挥两万人马,一举攻灭了蜀汉政权,请看下节。
二 功成身死
作为三国名将,邓艾最为辉煌的战功,当然要数他以两万多人马,出其不意打下成都,一举攻灭了蜀汉政权。三国当中被他攻灭了一国,功劳实在太大。但是,就在建立大功之后才两个月,他竟然又被自己的同僚陷害,父子二人惨遭屠杀,命运的落差也实在太大。那么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在进攻蜀汉的战争中,参加表演的主要人物各自心中有什么样的盘算?战争僵持阶段又有什么样的心态和表现?邓艾取得成功主要凭借什么样的人性品质?他惨遭陷害和屠杀,又是什么群体的阴暗人性起了关键性作用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参加表演的主要人物各自心中有什么样的盘算?
景元四年(263)五月,曹魏宣布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正式的诏书虽然是由十八岁的皇帝曹奂发布,但是背后的操纵者,却是执政大臣司马昭。司马昭心中的盘算是什么?“三国探客”告诉你。
他的如意算盘,归结起来是一句话:为取代曹魏走出突破性的第一步。 ↑返回顶部↑
邓艾就出生在这样不幸的草根家庭里,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还给人赶过车。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他怎么办呢?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走邪门歪道,而是认准一条路,去同命运抗争。他认准的这条路,就是前面讲吕蒙时说到的八个字,读书充电,增强力量。不过,吕蒙读书充电,是从进入军队当将领的青年时期才开始,而且还是在孙权的严格督促之下才认真照办的。相比之下,邓艾就不一样了,小小少年时已经开始读书,而且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实在是难得。他的发奋努力,终于取得效果,他被本地的典农都尉,评比公布为“都尉学士”,相当于拿到正式的学历证书了。当时管理曹魏屯田民众的军事化官员,与县一级相当的是典农都尉,与郡一级相当的是典农中郎将。所谓“都尉学士”,也就是县级屯田区的学习标兵。当了学习标兵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可以不放牛了,不赶车了,不下田干活了,还可以到典农都尉的办事机构,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办事员。
但是很可惜,一个天生的生理缺陷又限制了他,使他没有能够当上白领、骨干、精英,即现今说的“白骨精”。原因是他口吃,于是他被安排去当“稻田守丛草吏”,就是在稻田里边看守稻草堆的办事员。你不是说话结巴吗?去对一座座稻草堆说吧,再结巴也没有关系。显然,这个安排很有点挖苦人。但是,邓艾从小在逆境当中长大,抗压能力没得说,这种打击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他依旧发奋读书充电,增强自身能力,而且把重点放在用兵本领的培养上。为什么呢?我说话结巴,当耍嘴皮子的文官受到限制,那小爷我将来就去当靠智慧、靠勇敢的将军,带兵打仗,彻底改变处境。从此,他每到一处地方,就会运用学到手的兵法知识,观察高山大湖,指指点点,说这里可以安营扎寨,那里可以派兵埋伏,如何如何。旁人见了总是嘲笑他,说他脑子有病。他也毫不在意,他想:你们这些小燕雀啊,哪里知道我的鸿鹄之志啊!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放在他身上,就是不想当将军的放牛娃,就不是好放牛娃了。
邓艾如此发奋努力,他会实现自己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愿望吗?他又碰上了一位什么样的贵人,帮他实现了处境和命运的改变呢?
东汉以来,全国上百个郡的行政长官,每年都要在规定时间,派下属前往京城洛阳,向中央上报当年本郡各方面的重要统计数据,包括人口增长的统计,土地开垦的统计等等。这一项重要制度,专门名词叫做“上计”,即上报数据统计。承担此项职责的下属,则称为“计吏”。对于各个郡的长官而言,这是向中央直接汇报本人政绩,事关本人的乌纱帽和前程,所以照例要选拔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来担此“计吏”的重任。对于朝廷而言,由于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央的执政大臣,曹魏当时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往往会参与数据汇报的会议,并且提出询问。除了关心国事的动机,执政大臣还有私人的考虑。什么考虑呢?原来,当时的三公,具有一项特权,史书叫做“开府自辟僚属”。凡是当上了三公的,都可以开设自己独立的办公厅,其中的下属办事官员,都由三公自行任命,无需经过中央的人事部门。这一项特权,就为三公发展自己的嫡系势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两条常用的办法,一是收门生,二是收下属。曾经当过下属的,叫做“故吏”,以后无论做到多大的官,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后来的蒋介石先生,不仅当军校校长,广收门生,而且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任命为自己的下属将领,成为故吏,就是从这儿学来的招数。由于前来中央汇报的,都是地方各个郡精挑细选出来的得力干员,所以参加汇报会,从中发现人才,收为自己的下属,就是三公发展自己势力的常用手段。而通过“上计”进入中央当官,也成为仕途高升的另一条通路。
邓艾所在的郡一级屯田区,长官叫做襄城典农中郎将,照例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央统计汇报会。但是这一年,长官犯了难,因为选来选去,选不出符合上面三个条件,即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去进京汇报。最后,他的眼睛落在邓艾的身上,此人虽然口才差一点,能力和忠心却是绰绰有余,进京汇报即便得不到高分,却也绝对不会捅出大娄子。好,就是他了。但是,这位长官万万没有想到,邓艾进京汇报,不仅得了满分,而且还被一位政治强人看中,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下属,直接提拔到京城当官了。
这位政治强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原来,此时的司马懿,正在中央朝廷,担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他在汇报会上,看到这个邓艾,不仅对本屯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有宽广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而司马懿当时,又与自己的政敌,担任大将军的曹爽,明争暗斗,所以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对邓艾这样的人才,他还能放过吗?于是,司马懿赶紧发出任命书,任命邓艾为自己太尉府的下属。从此,邓艾脱离了艰难的底层处境,开始展翅高飞。
邓艾得到司马懿的贵人相助,开始大显身手,节节高升。那么处境发生变化之后,邓艾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什么样的突出表现呢?
在做官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向朝廷建议,在淮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屯田,为后来西晋攻灭孙吴完成统一,打好坚实的战略基础。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没有待多久。因为司马懿的本意,就是把他收为下属,正式确定老部下的关系之后,尽快放出去,到中央其他的要害部门去担任职务,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邓艾不久就到尚书台担任了尚书郎。而尚书台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实权很大,当时主要是在曹爽的控制之下。邓艾进尚书台任职,算是司马懿打进尚书台的一个卒子。
邓艾一进尚书台,就提出一项重大建议。什么建议呢?
在这时,曹魏有心扩大屯田的范围,积累粮食,为进攻和消灭孙吴提前做准备。但是在哪里扩大屯田,怎么样扩大屯田,曹爽手下的尚书台官员们,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来没有接过地气,所以都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项目策划。邓艾则不同,他不仅长期读书,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屯田农民出身,而且经常把学到手的军事知识,用来指点江山,在这方面早就具有实践经验。邓艾立即接过这个项目,要好好露他一手。他很快离开京城洛阳,直奔东南,沿着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认真实地踏勘,一直踏勘到淮河之滨,回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他报告的原文,《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有详细记载,其要点有三:一是屯田区的扩大,就选在土地肥沃、水流充沛的淮河两岸,这是进攻孙吴时,我方大军的必经地带。二是要把这里的河渠系统,彻底加以改造,加宽加深再加固,使之具有双重的军事功能:平时排泄洪水消除水患,使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从而保障军粮的增产和储备;对孙吴作战时,又可以作为漕运的干线通道,从而保障前方的军粮供应。三是专门安排五万军队,每年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番让一万人回家休整,经常保持有四万人马在此屯田;六七年间,可以积累起十万精兵足够吃五年的粮食。凭借这样充足的储备,向孙吴发动毁灭性的进攻,就胜券在握了。
报告一交上去,立即得到军界元老司马懿的高度赞赏,认定这是一份极具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军事策划,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结晶,不仅将之很快付诸实施,从此还对邓艾特别加以提拔重用,安排他到作战部队当中去大展身手。邓艾也没有辜负这个伯乐的赏识,进入军队后,当军事参谋当得出色,当领兵将领也当得出色。到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执掌朝政的时候,邓艾已经升为讨寇将军,兼任汝南郡太守。这豫州的汝南郡,是一个很著名的大郡,能够当上这里的行政长官太守,说明邓艾已经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在做人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懂得报恩。地位上升了,权力变大了,他却完全没有忘本。一到汝南郡的任上,他就要去完成一桩藏在心头很久的愿望。什么心愿呢?两个字:报恩。报谁的恩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他所管辖的汝南郡,就在襄城县屯田区的东边,两者紧紧相邻。当初他在屯田区看守稻田草堆的时候,一位同事的父亲,看他家里日子过得艰难,就经常给他经济上的资助。拿到资助的邓艾,有什么反应呢?《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上记载了五个字:“艾初不称谢。”这里的“初不”,准确含义是完全不。他为何完全不道谢呢?这就是他为人的个性了:一是因为人家的恩情太大,话再多也无法表达心意,何况自己说话还结巴,干脆就来一个“大恩不言谢”。二是因为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现今不必说空话。好,现今我邓艾时来运转了,报恩的时候也到了。于是他来到屯田区,找到恩人的家。可惜那位同事的老父亲,早已死去。邓艾吩咐下属,代表自己到墓地上,隆重祭拜一番;又给同事的老母亲,献上一大笔钱财和生活用品;最后又举荐那位同事,担任自己以前当过的职务,也就是向中央汇报的“计吏”,从而使对方也有向上发展的机会。一句话,他知恩图报,是一个地位变了而良心完全没有变的人。老实说,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的邓艾,后来被调往西部的关陇战区,从此成为蜀汉最后一位主帅姜维的克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正元二年(255)二月,司马昭接替病死的大哥司马师,执掌朝政。当年夏天,姜维欺负新上台的对手,统领数万大军,进攻曹魏的狄道县。这狄道县在今甘肃省的临洮县,位于洮河下游的东岸,是当时曹魏关陇战区的军事要塞之一。在洮河西岸的一战,姜维把孤军冒进的曹魏守将王经,打得狼狈而逃,震动了曹魏。司马昭立即挑选得力将领,奔赴关陇战区稳定局面。而当时已经提拔到京城洛阳,担任中央禁卫军将领的邓艾,就被选中了。邓艾到达前线后,第一次独自单挑姜维,就以大胜的战果,把姜维的胜利势头拦腰打断。
这场单挑,发生在甘露元年(256)。当年七月,姜维统领大军,进攻当初诸葛亮出兵的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祁山乡)。但是,邓艾对姜维的用兵,已经作了深入的研究,所以早有防备,设下重兵阻截。姜维见状,回转头来,取道西北方向,前去突袭曹魏的南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哪知道邓艾同样料到姜维会有这一手,亲自在他必须经过的武城山(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堵住了他的去路。姜维发起攻击,没有能占到便宜。当天晚上,姜维悄悄指挥大军掉头向东,渡过渭河南岸一条支流,前去偷袭支流的北岸边,曹魏另一个军事要塞上邽县城(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不料邓艾对他的招数也有周密的预案,在上邽附近一个叫做段谷的山间谷道中,设下埋伏,向姜维发起伏击。当场杀死敌军将领十多人,士兵上千人,大获全胜,《三国志》卷四十四《姜维传》说是杀得对方“星散流离,死者甚众”。段谷这一战,邓艾以出色的智慧和指挥,彻底扭转了曹魏在陇西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战事结束后,战败者姜维,被迫仿效诸葛亮的先例,向蜀汉朝廷请求自我贬官谢罪;而战胜者邓艾,则升任镇西将军,陇西战区司令长官,封为邓县侯。这邓县,在今湖北省邓州市,诸葛亮当初隐居的隆中,就属于邓县管辖。把邓县赏赐给正好姓邓的邓艾做封地,而且又在邓艾家乡棘阳县的南边不远,在当时,就算是一种带有衣锦还乡色彩的特别荣光了。
段谷之战后,姜维先后又向邓艾所在的陇西战区,发动过两次进攻,希望挽回局面。一次翻越秦岭,指向长城。此处的长城,不是指万里长城,而是秦岭山麓的一处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另一次再度出兵陇西,指向侯和,在今甘肃省卓尼县东北。但是这两次攻势,都被邓艾成功逼退。此时的姜维,真是有“既生维,何生艾”的切肤之痛。
但是,邓艾很快就要把姜维的切肤之痛,变成巨大的亡国之痛了。
回顾邓艾的成长历程,值得深思的闪光亮点有三。首先,是他持续不懈的励志精神和刻苦努力。人的一生,往往是这样:你不努力,就绝对没有一点点改变命运的可能;你努力了,就会有改变命运的希望。邓艾一直没有放弃努力,一旦机遇来到,他就抓住了。如其不然,他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死之时最多是一个资深的放牛娃而已。其次,他又能够根据先天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途径。他没有自怨自艾,怪罪爹妈没给他一副伶牙俐齿;也没有迁怒于他人,跟歧视他的一帮家伙对着干,偷偷在别人的饮水里边去下毒。他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读书充电的正道上。最后,还有尤其令人佩服的一点,就是他地位变了但是良心完全没有变,成功之后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去报恩。可以说,争取地位的改变比较容易,保持良心的善良原生态,那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要不然,当今那些已然上升为明星的人物,就不会闹出那么多的负面新闻了。这正是:
英雄何必高门后,试看将军出牧郎。
要想知道邓艾如何指挥两万人马,一举攻灭了蜀汉政权,请看下节。
二 功成身死
作为三国名将,邓艾最为辉煌的战功,当然要数他以两万多人马,出其不意打下成都,一举攻灭了蜀汉政权。三国当中被他攻灭了一国,功劳实在太大。但是,就在建立大功之后才两个月,他竟然又被自己的同僚陷害,父子二人惨遭屠杀,命运的落差也实在太大。那么从人性的角度去观察,在进攻蜀汉的战争中,参加表演的主要人物各自心中有什么样的盘算?战争僵持阶段又有什么样的心态和表现?邓艾取得成功主要凭借什么样的人性品质?他惨遭陷害和屠杀,又是什么群体的阴暗人性起了关键性作用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参加表演的主要人物各自心中有什么样的盘算?
景元四年(263)五月,曹魏宣布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正式的诏书虽然是由十八岁的皇帝曹奂发布,但是背后的操纵者,却是执政大臣司马昭。司马昭心中的盘算是什么?“三国探客”告诉你。
他的如意算盘,归结起来是一句话:为取代曹魏走出突破性的第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