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相识二十几年,沈清又怎会看不出崔淼隐藏在背后的黯然,他将崔淼抱紧,心疼的说道:“大郎,若是心里难受,便哭出来,莫要压在心里。”
  崔淼苦笑着说道:“阿清,我这身子以后当真如小娘一般弱不禁风,想想是有点懊丧。不过好歹能活着,我也知足了。”
  崔淼清醒后,王妃、朱高炽,守城的诸将都来探访了,不过因为其身体虚弱,沈清又再次上了战场,吴华便直接向朱高炽告了假,闭门谢客,专心为崔淼调养身子。
  王府那边各种补品,补药,如流水般的送进伯府,相熟的街坊也不时的送些蔬菜瓜果,一开始崔淼不收,他们便在清晨放在伯府大门前,后来崔淼直接让门房的人看着,有人来送便给钱。
  就这样,崔淼过了近一个月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唯一的活动便是逗弄吴华两岁的儿子。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建文帝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并未治罪。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朝廷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纷纷上疏,认为李景隆“失律丧师,怀贰心”,应予诛杀。
  御书房内,黄子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说道:“大势已去了,我举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请皇上赐微臣死罪!”
  一旁的齐泰恨的牙痒痒,若不是在御驾之前,他生吃了黄子澄的心都有。
  朱允炆连忙宽慰道:“黄爱卿快快平身,胜败乃兵家常事,怎能怪罪与你?况且李景隆虽是你举荐,到底是朕任命,若要怪罪,朕是首当其冲。”
  黄子澄闻言愧疚更甚,说道:“微臣谢皇上。不过几十万大军折在李景隆手上,恐他有不臣之心,当杀,皇上千万莫要心软。”
  齐泰应声说道:“皇上,微臣附议,曹国公实在是留不得!”
  朱允炆摆摆手,说道:“两位爱卿,李景隆乃是开国功臣之子,若因些许小错,便轻易发落,难免会让众臣寒心,还是免去他职务,在府中面壁思过吧。”
  损失几十万大军,在朱允炆口中成了些许小错,不仅齐泰无语,就连向来不靠谱的黄子澄也不由皱紧了眉。可朱允炆终究是皇帝,他固执己见,别人说破嘴皮子也没用。李景隆最后虽被免除了军职,到底还保留了曹国公的爵位。
  十二月,燕兵袭击沧州,破擒徐凯,掠其辎重,进逼济宁。吴杰、平安防守定州,盛庸驻扎德州,徐凯屯于沧州,互为掎角。朱棣攻打东昌,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因战前崔淼传信而来,若是朱棣遇险,张玉、朱能率部相救时定要在一处。朱棣与两人会合,乘机突围而出。原本应当战死的张玉只是受了伤,并无性命之忧。众人皆震惊崔淼的神机妙算,对其赞不绝口,而张玉之子张辅,也因此与崔淼成了好友。
  张玉受伤,燕军也伤亡不少,朱棣领军退至馆陶。盛庸传令命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燕军归路。次年正月,吴杰、平安在深州之战失利,燕军才得以返回。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这是靖难一役南军第一次大捷,朱允炆老怀大慰,为此祭庙告捷。
  三月,燕兵又南出保定,盛庸率领的南军扎营夹河。朱棣率一队轻骑来探,掠阵而过。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前来支援的燕兵击退。两军交战,南军持盾而进,朱棣命步兵先攻,骑兵则乘机迅速推进。盛庸率南军诸将力战,将燕军大将谭渊斩于刀下。朱能、沈清等燕军诸将率部殊死战斗,朱棣率劲骑穿越阵地与朱能会合,将盛庸的几员部将皆尽斩于马下。
  ※※※※※※※※※※※※※※※※※※※※
  文中史实皆参照明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