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1 / 4)
中间不仅有反步兵地雷,还首次发现了日军制式反坦克地雷。而反坦克壕的数量和规模,也超过通辽方向的筑垒地域。最关键的是火力密度,远远不是通辽战役时候所遭遇的日军火力密度所能相比的。
仅仅目前已经查明的,日军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几乎超过他在通辽战场遭遇的数量一倍。尤其是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数量,远远的超过当时通辽战场。这些还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实际的数量有可能要多的多。
面对着突破地域日军火力的增强,以及部署的大纵深防御体系,陈翰章以当初在通辽战场上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多次反复的修改作战方案。侧翼迂回战术,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只是根据日军纵深部署调整,进行一些微调。
关键是在正面对二十六师团所在筑垒地域的攻击,这才是陈翰章方案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几次修改出来的结果,却总是无法让自己满意。通辽作战对陈翰章来说,相对惨重的教训,让陈翰章在最终方案敲定上显得很犹豫。
为了拿出最好和最稳妥的作战方案,陈翰章自二月中旬开始,数次冒险前往察东两军对峙地区亲自查看日军部署调整情况。并在杨震的批准之下动用部分重炮和轰炸机,对察东地区日军修建的筑垒地域实施多次的火力侦察和破坏行动。
但多次火力侦察的结果,却并不能让他满意。除了查明日军在察东地区部署的高射炮数量,远远超过之前历次会战这个结果之外,最多也就证明了日军战场工事的抢修能力相当的强。至于其他的,所获寥寥无几。
日军在抗联实施火力侦察的时候,为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宁肯被动的挨炮也不进行任何的还击。在步兵战地受到火力打击的时候,部署在纵深的重炮阵地一言不发。其所有的火力点,即便前沿部队发动试探性的攻击,但基本上只以步机枪进行还击。所有步兵炮以上的装备,一律保持沉默。
有限情报上显示,日军在察东部署了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部队数量不少,而且还在陆续的调进之中。但眼下日军却摆出的这么一个死挺着挨打,也坚决不还手的架势,非但没有让陈翰章放松警惕,反倒是加深了他的顾虑。
再加上从二月中旬开始,平包线异常的忙碌。从北平、石门、天津开过来的日军军列密度越来越大。尽管受到抗联不断的空袭,但是日军铁路运输的力度并未明显的减弱。以陈翰章对日军的了解,这里面没有猫腻就怪了。
看着情绪多少有些急躁的陈翰章,杨震什么都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讲。在还要制定全局作战计划的情况之下,耐着性子与郭邴勋一同协助他研究突破方案。还专门调给他也一架美制轻型双发高级教练机,专门用于他去装甲兵训练基地对战术进行实践。
其实日军在这个方向调集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这并未出乎杨震的意料。作为突破方向的选择,地势平坦的察东远比察南地区,更加有利于坦克集群作战。尤其是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抗联已经实施过坦克长途奔袭作战的情况之下,日军不会不考虑改变战术。
考虑到察东的地形,以及抗联可能选择的突破口,以及采取的坦克集群战术,日军想要遏制住抗联向察西、绥东地区进攻,那么短时间之内尽最大努力的增强反坦克火力,是日军一个必然的选择。
以日军的一贯反应速度来说,这个变化并不足为奇。虽说日军在装备调整上,过于强调本国的特色,其战略眼光也过于狭窄和偏执。但这并不能说明日军真的一点看不出战场上暴露的问题来,一点也不知道变通。死抱着过去的经验,一条路走到黑。虽说大的方面调整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某些局部问题上,进行一些微调还是会进行的。
第1597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
日军不是除了轻武器之外,几乎无武器自产能力的重庆方面,他们手中可以调动的资源很多。如果他们确实认识到了威胁,可以随时从其他方面调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九四式速射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日军大量装备的九二步兵炮、三八式野炮,都可以临时作为反坦克武器。甚至他们如果想的话,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新式的一式四十七毫米速射炮,大量的装备他们想要装备的任何部队。通辽一战,得到经验教训的不单单是抗联,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一样。
尽管在实战之中已经证明,日军的这些反坦克武器之中,除了野炮之外,大部分的武器根本无法对抗联目前装备的英制坦克和苏制坦克。不仅在远射程之内无法形成任何威胁,就算在近距离之内威胁也几乎等于无。但是在近距离之下,对付抗联的苏制轻型坦克还是有相当威胁的。
尤其是在多层次的火力配合之下,对抗联的轻型坦克甚至可以说威胁很大。而目前抗联装备了苏制中型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的事情,日本人不见得掌握。他们这么做的初衷,还是为了对付在前一阶段会战之中,抗联大量使用的苏制轻型坦克。
其实日军在察东一线大量的增加反坦克火力的配置,对于抗联来说这是一个既可以说是预料之中,也可以说是预料之外的情况。真正让杨震感觉到意外和感觉到必须重视的,是根据华北方面转来日军从天津港卸下了大批从东南亚缴获武器的情报。
这批武器装备在天津港卸货,只能是给华北方面军的。如果这批武器装备要是给关东军的,只能在旅顺或是锦州、葫芦岛卸货,给华中与华东日军使用的,只能是在上海,而绝对不会是天津。
日军不是铁板一块,内部也有众多的派系和地盘之争。就像给关东军的物资,绝对不会在天津港卸货一样,给华北方面军的物资也绝对不会在锦州港卸货。一是一,二是二,日本人分的很清楚。
只是天津的地下党情报人员并非军事专家,只是普通的地下工作人员。尽管搞到了这个极其宝贵的情报,但是却并不清楚这批武器的种类究竟是什么。只是知道有不少的火炮,以及为数众多的机枪和大量的弹药。还有几十辆装甲车,三百多辆汽车。
日军对这批装备的抵达和数量,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这批货物在天津港卸货的时候,港口全部被日本人接收。所有的中国人,无论是伪工作人员,还是劳力都一律严格禁止接触港口。所有当天在港口工作的中国人,在轮船抵达的同时全部被从码头押到一个港口仓库之内,直到所有武器被运离之后,才被释放出来。
使用的装卸工人是直接调动的天津日本驻军,以及从北平战俘营押运过去的战俘和劳工。而这批劳工在完成装卸之后,就地被押上了运输这些物资的货轮,不知道被送到那里去,根本就没有送回战俘营。
而且这批货物在卸完之后,以最短的时间被送上有日本人担任司机的火车转运走。从天津港向铁路转运的时候,清一色出动的都是日军军车,而且全部采取的帆布遮挡。进站也是从市区外上的火车,根本就没有在天津市区做任何的停留。
这个情报还是三天之后,天津地下党的一个在天津日军驻军的内线人员,在所有事情已经全部完成之后,无意之中从一个日军中尉口中得知的。只是这个家伙透露出的东西不多,而且这位老兄自己明显知道的也不多。
但尽管不知道这批从天津港卸下之后,被立即运走的武器装备确切的数量以及型号,但是杨震依旧感觉到这份情报的重要性。而从目前整个与日军对峙前线的态势来看,杨震可以肯定这批英式装备最终的目的只能是察东和察南的前线。
而杨震更加可以肯定的是,这批装备的数量绝对不少。马来亚的英军虽说都是一堆杂牌,但是整体数量上却是不少。再加上英国人在打败仗的时候,基本上很少有破坏无法携带装备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大溃败的情况之下,他们更不会抽出宝贵的逃跑时间来破坏那些装备。
要说上千的火炮,是肯定不见得有。毕竟绝大部分都是二流的军队,在加上北非战场上巨大的消耗,英国人不会给他们太多一流的装备。但是至少大大小小几百门火炮,应该还是肯定有的。英国人对盟友是很吝啬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敌人,往往又是相当大方的。
让杨震真正担心的是,这些火炮会不会被日军用作反坦克武器。通辽一战,关东军将缴获的东北军老式七七野炮,使用高爆榴弹平射当做大口径反坦克炮使用,给参战的装甲二旅带来了相当重大的损失。 ↑返回顶部↑
仅仅目前已经查明的,日军部署的反坦克火力密度,几乎超过他在通辽战场遭遇的数量一倍。尤其是九四式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数量,远远的超过当时通辽战场。这些还只能说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实际的数量有可能要多的多。
面对着突破地域日军火力的增强,以及部署的大纵深防御体系,陈翰章以当初在通辽战场上的经验和教训为基础,多次反复的修改作战方案。侧翼迂回战术,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只是根据日军纵深部署调整,进行一些微调。
关键是在正面对二十六师团所在筑垒地域的攻击,这才是陈翰章方案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几次修改出来的结果,却总是无法让自己满意。通辽作战对陈翰章来说,相对惨重的教训,让陈翰章在最终方案敲定上显得很犹豫。
为了拿出最好和最稳妥的作战方案,陈翰章自二月中旬开始,数次冒险前往察东两军对峙地区亲自查看日军部署调整情况。并在杨震的批准之下动用部分重炮和轰炸机,对察东地区日军修建的筑垒地域实施多次的火力侦察和破坏行动。
但多次火力侦察的结果,却并不能让他满意。除了查明日军在察东地区部署的高射炮数量,远远超过之前历次会战这个结果之外,最多也就证明了日军战场工事的抢修能力相当的强。至于其他的,所获寥寥无几。
日军在抗联实施火力侦察的时候,为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宁肯被动的挨炮也不进行任何的还击。在步兵战地受到火力打击的时候,部署在纵深的重炮阵地一言不发。其所有的火力点,即便前沿部队发动试探性的攻击,但基本上只以步机枪进行还击。所有步兵炮以上的装备,一律保持沉默。
有限情报上显示,日军在察东部署了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重炮部队数量不少,而且还在陆续的调进之中。但眼下日军却摆出的这么一个死挺着挨打,也坚决不还手的架势,非但没有让陈翰章放松警惕,反倒是加深了他的顾虑。
再加上从二月中旬开始,平包线异常的忙碌。从北平、石门、天津开过来的日军军列密度越来越大。尽管受到抗联不断的空袭,但是日军铁路运输的力度并未明显的减弱。以陈翰章对日军的了解,这里面没有猫腻就怪了。
看着情绪多少有些急躁的陈翰章,杨震什么都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讲。在还要制定全局作战计划的情况之下,耐着性子与郭邴勋一同协助他研究突破方案。还专门调给他也一架美制轻型双发高级教练机,专门用于他去装甲兵训练基地对战术进行实践。
其实日军在这个方向调集了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这并未出乎杨震的意料。作为突破方向的选择,地势平坦的察东远比察南地区,更加有利于坦克集群作战。尤其是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抗联已经实施过坦克长途奔袭作战的情况之下,日军不会不考虑改变战术。
考虑到察东的地形,以及抗联可能选择的突破口,以及采取的坦克集群战术,日军想要遏制住抗联向察西、绥东地区进攻,那么短时间之内尽最大努力的增强反坦克火力,是日军一个必然的选择。
以日军的一贯反应速度来说,这个变化并不足为奇。虽说日军在装备调整上,过于强调本国的特色,其战略眼光也过于狭窄和偏执。但这并不能说明日军真的一点看不出战场上暴露的问题来,一点也不知道变通。死抱着过去的经验,一条路走到黑。虽说大的方面调整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某些局部问题上,进行一些微调还是会进行的。
第1597章 英军贡献的威胁
日军不是除了轻武器之外,几乎无武器自产能力的重庆方面,他们手中可以调动的资源很多。如果他们确实认识到了威胁,可以随时从其他方面调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九四式速射炮,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日军大量装备的九二步兵炮、三八式野炮,都可以临时作为反坦克武器。甚至他们如果想的话,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将新式的一式四十七毫米速射炮,大量的装备他们想要装备的任何部队。通辽一战,得到经验教训的不单单是抗联,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一样。
尽管在实战之中已经证明,日军的这些反坦克武器之中,除了野炮之外,大部分的武器根本无法对抗联目前装备的英制坦克和苏制坦克。不仅在远射程之内无法形成任何威胁,就算在近距离之内威胁也几乎等于无。但是在近距离之下,对付抗联的苏制轻型坦克还是有相当威胁的。
尤其是在多层次的火力配合之下,对抗联的轻型坦克甚至可以说威胁很大。而目前抗联装备了苏制中型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的事情,日本人不见得掌握。他们这么做的初衷,还是为了对付在前一阶段会战之中,抗联大量使用的苏制轻型坦克。
其实日军在察东一线大量的增加反坦克火力的配置,对于抗联来说这是一个既可以说是预料之中,也可以说是预料之外的情况。真正让杨震感觉到意外和感觉到必须重视的,是根据华北方面转来日军从天津港卸下了大批从东南亚缴获武器的情报。
这批武器装备在天津港卸货,只能是给华北方面军的。如果这批武器装备要是给关东军的,只能在旅顺或是锦州、葫芦岛卸货,给华中与华东日军使用的,只能是在上海,而绝对不会是天津。
日军不是铁板一块,内部也有众多的派系和地盘之争。就像给关东军的物资,绝对不会在天津港卸货一样,给华北方面军的物资也绝对不会在锦州港卸货。一是一,二是二,日本人分的很清楚。
只是天津的地下党情报人员并非军事专家,只是普通的地下工作人员。尽管搞到了这个极其宝贵的情报,但是却并不清楚这批武器的种类究竟是什么。只是知道有不少的火炮,以及为数众多的机枪和大量的弹药。还有几十辆装甲车,三百多辆汽车。
日军对这批装备的抵达和数量,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这批货物在天津港卸货的时候,港口全部被日本人接收。所有的中国人,无论是伪工作人员,还是劳力都一律严格禁止接触港口。所有当天在港口工作的中国人,在轮船抵达的同时全部被从码头押到一个港口仓库之内,直到所有武器被运离之后,才被释放出来。
使用的装卸工人是直接调动的天津日本驻军,以及从北平战俘营押运过去的战俘和劳工。而这批劳工在完成装卸之后,就地被押上了运输这些物资的货轮,不知道被送到那里去,根本就没有送回战俘营。
而且这批货物在卸完之后,以最短的时间被送上有日本人担任司机的火车转运走。从天津港向铁路转运的时候,清一色出动的都是日军军车,而且全部采取的帆布遮挡。进站也是从市区外上的火车,根本就没有在天津市区做任何的停留。
这个情报还是三天之后,天津地下党的一个在天津日军驻军的内线人员,在所有事情已经全部完成之后,无意之中从一个日军中尉口中得知的。只是这个家伙透露出的东西不多,而且这位老兄自己明显知道的也不多。
但尽管不知道这批从天津港卸下之后,被立即运走的武器装备确切的数量以及型号,但是杨震依旧感觉到这份情报的重要性。而从目前整个与日军对峙前线的态势来看,杨震可以肯定这批英式装备最终的目的只能是察东和察南的前线。
而杨震更加可以肯定的是,这批装备的数量绝对不少。马来亚的英军虽说都是一堆杂牌,但是整体数量上却是不少。再加上英国人在打败仗的时候,基本上很少有破坏无法携带装备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在大溃败的情况之下,他们更不会抽出宝贵的逃跑时间来破坏那些装备。
要说上千的火炮,是肯定不见得有。毕竟绝大部分都是二流的军队,在加上北非战场上巨大的消耗,英国人不会给他们太多一流的装备。但是至少大大小小几百门火炮,应该还是肯定有的。英国人对盟友是很吝啬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敌人,往往又是相当大方的。
让杨震真正担心的是,这些火炮会不会被日军用作反坦克武器。通辽一战,关东军将缴获的东北军老式七七野炮,使用高爆榴弹平射当做大口径反坦克炮使用,给参战的装甲二旅带来了相当重大的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