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3 / 4)
尽管他这种有点孩子气的举动,受到了中央的严厉批评,但好在杨震的耳朵才清静了一些。首先皮尔逊不在整天催促抗联对日本本土进行空袭了,而那位罗斯往抗联总部跑的频率也少了许多。生怕杨震一发起火来,再将他们送去日本一日游。
虽说作为军人战场杀敌,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但是这二位都是存粹的军人出身。一个是驻外武官出身的半文职将军,一个是搞情报的。让他们去经历这种生死,自然是超过他们心脏能够承受的限度。
但杨震的耳朵真正最终平静下来,还是等到三月份抗联的攻势发起之后,这两个家伙才彻底停止了鼓噪。此刻好不容易才将他们打发走的杨震,那里有心思去琢磨这两个家伙想什么,会给未来三个月之中的自己带来那么多的麻烦。要是他现在就知道,恐怕早就将这二位塞上轰炸机,让他们没事经常去日本旅游。
眼下他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第二阶段会战准备上。物资的存储、弹药囤积、新兵的训练、新部队的编成以及武器装备的调整,一场大战之前涉及到事情的千头万绪,都让他忙的焦头烂额。还有中央的求援电报,也让他忙的手忙脚乱。
甚至过年的时候,杨震也没有一天休息。只是抽空陪着父母与在哈尔滨的弟妹吃了一顿团圆饭后,将袁芷若留下陪父母过除夕,又返回总部连续召开会议。眼下对于杨震来说,对关内部队的补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替了会战准备工作。
除了必须他决定的事情,以及根据敌情的变化,对陈翰章拿出作战计划的调整之外。其余的事情,基本上都被他交给了郭炳勋。而自己则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关内部队空投补给上。
没有办法,时间和节气不等人。中央的求援电报几乎是一封接着一封,杨震不能不抓紧时间执行。华北部队面临的严峻局面,也让杨震很是担心。下一阶段作战,华北部队是他整个作战计划之中重要的环节。
一旦华北部队垮掉了,那么单纯的依靠抗联,不仅付出的代价要增加数倍,而且南下和西进的作战部队,也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到时候的抗联,面对着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这两大战略集团,真就是孤木难撑了。
为了更好的进行补给,杨震与东北局进行了分工。棉衣的准备、粮食的调拨归东北局,空投所需的其他物资,包括补充的弹药和武器的调拨,以及执行空投的航线都是归军队管理。为了保证空投所需飞机,杨震甚至大致停止了原本就不强的对日轰炸行动。
除了少数飞机像是应付差事一般,偶尔去日本本土与朝鲜南部上逛一圈,投下部分炸弹,装装相给美国人看之外。将所有能装运粮食和棉衣的飞机,全部都抽调出来紧急向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空投,以便最大限度的解决关内部队的困境。
就算抗联的空投无法彻底改变关内十几万部队的困境,但是最低限度也要保证正处在最困难时刻的关内部队,能够支撑下去,不被冻垮、饿垮在这四一年到四二年的冬季。尽管这么做,对抗联的后勤将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压力,但杨震别无选择。
第1596章 敌情的新变化
只是眼下对于杨震还有执行空投任何的抗联航空兵来说,最困难的不是燃油和飞机,是用来空投物资的降落伞数量严重的不足。为了筹集降落伞,抗联甚至将所有飞行员所使用的逃生用的降落伞都收集起来。
为了保证飞行员在训练和飞行任务时候的安全,除了担负防空作战的部队之外,甚至新飞行员的培训都停了下来。开飞机这玩意不是开车,在空中一旦遭遇到什么危险,降落伞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
不带降落伞上天,谁能保障那些教练机在空中不出现任何的状况?为了保证教员和学员的安全,在降落伞全部被调拨给空运部队的情况之下,所有的教练课程只能暂时全部停下来。改为按照杨震所说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办法,以地面训练为主。
即便是这样,降落伞的数量还是不足不说,质量也很难满足需要。空投人员的降落伞,与空投物资的降落伞,虽说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这承重能力却是两码回事。人的体重,能和货物相比吗?
但是在自身缺乏制造原料的人造丝绸,产量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采取三个代替一个的办法,将这批人员降落伞他也投入空投之中。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管他是治疗什么的。
被搞的头疼之极的杨震,甚至违反自己的一贯原则与皮尔逊协商,他保证不中断对日空袭。但是要求美国人四二年三月之前,无路如何也要给抗联提供一万顶降落伞。其中三千具人员降落伞,七千具空投物资所使用的降落伞。
尽管杨震事后的行动,依旧只是维持在象征性的。但是这种无利不起早,先办事后收钱的做法。在他与美英苏三国打交道一贯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历来都是人货两清的情况之下,还是第一次这么做。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压力,杨震再三要求中央给各个根据地下命令,所有空投物资的降落伞一定要保存好。甚至为了保证这些降落伞不被损坏,有朝一日能够回收利用,杨震还为几个敌后根据地都空投了折伞员。专门保存和回收那些空投物资的降落伞,以便随时运回部队。
但在日军频繁的大扫荡之中,这些降落伞虽说回收了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最终损失掉。通过延安以及晋绥最终转运回根据地的降落伞,最终只有空投消耗的三分之一。除了燃油之外,降落伞是所有空投行动之中消耗最大的物资。
至于参加空投的上百架各种飞机,因为组织保障和护航得力,反倒是损失不大。所有参加行动的飞机,只有五架飞机因为机械故障、撞山损失,或是因为日军战斗机偷袭以及地面火力损失。
但是所有损失飞机的空勤员之中,除了一架c四七运输机撞山,机上人员全部牺牲之外。其余飞行员,到是全部被安全的营救。所有敌后根据地都在山区,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为了避开扫荡的日军,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间进行。这么多架参加空投的飞机,在几乎没有夜视设备,又是在地形高度复杂地区,导航和目标指示设备,只有几个火堆的情况之下。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一架因为撞山而损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此次大规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华北几个敌后根据地,想办法寻找小块山间平原修建了几个简易机场。在轻载的情况之下,抗联的d四七运输机可以直接降落卸货,空投成了一种替补方式才逐渐的减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线对峙地区形势出现变化,华北方面军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面,大规模的扫荡逐步的停止,华北的形势有所好转,抗联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运行动,整整持续到三月份,整个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才最终完全停止。
这次的空投和空运,尽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在杨震看来,其收获更加的巨大。不仅有利的支持了华北部队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支撑下来,使得抗联下一阶段作战在内外长城一线,保证了几个可靠的战略和战术支撑点。
尤其是靠近内外长城一线的晋察冀军区北岳区和平西区,这两块根据地虽然被日伪军大扫荡压缩的厉害,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对抗联下一步的作战会起到很大的战术配合作用。而且通过此次空投,抗联与敌后几大根据地,都建立了直接的无线电联系。
最关键的是通过此次长时间,大规模的空投和空运,锻炼了航空兵的大规模战场组织保障能力以及复杂地形的空投物资补给能力,奠定航空兵从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发展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空运部队的护航,也锻炼和提高了战斗机部队的护航能力。相对于付出的代价,杨震认为获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随着华北根据地的形势好转。以及察东方向敌情的变化,以及为第二阶段会战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弹药和物资的调配已经全部展开,杨震将主要的精力又转回即将开始的这场会战之中。 ↑返回顶部↑
虽说作为军人战场杀敌,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但是这二位都是存粹的军人出身。一个是驻外武官出身的半文职将军,一个是搞情报的。让他们去经历这种生死,自然是超过他们心脏能够承受的限度。
但杨震的耳朵真正最终平静下来,还是等到三月份抗联的攻势发起之后,这两个家伙才彻底停止了鼓噪。此刻好不容易才将他们打发走的杨震,那里有心思去琢磨这两个家伙想什么,会给未来三个月之中的自己带来那么多的麻烦。要是他现在就知道,恐怕早就将这二位塞上轰炸机,让他们没事经常去日本旅游。
眼下他的主要心思,还是放在第二阶段会战准备上。物资的存储、弹药囤积、新兵的训练、新部队的编成以及武器装备的调整,一场大战之前涉及到事情的千头万绪,都让他忙的焦头烂额。还有中央的求援电报,也让他忙的手忙脚乱。
甚至过年的时候,杨震也没有一天休息。只是抽空陪着父母与在哈尔滨的弟妹吃了一顿团圆饭后,将袁芷若留下陪父母过除夕,又返回总部连续召开会议。眼下对于杨震来说,对关内部队的补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替了会战准备工作。
除了必须他决定的事情,以及根据敌情的变化,对陈翰章拿出作战计划的调整之外。其余的事情,基本上都被他交给了郭炳勋。而自己则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关内部队空投补给上。
没有办法,时间和节气不等人。中央的求援电报几乎是一封接着一封,杨震不能不抓紧时间执行。华北部队面临的严峻局面,也让杨震很是担心。下一阶段作战,华北部队是他整个作战计划之中重要的环节。
一旦华北部队垮掉了,那么单纯的依靠抗联,不仅付出的代价要增加数倍,而且南下和西进的作战部队,也失去了重要的支撑。到时候的抗联,面对着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这两大战略集团,真就是孤木难撑了。
为了更好的进行补给,杨震与东北局进行了分工。棉衣的准备、粮食的调拨归东北局,空投所需的其他物资,包括补充的弹药和武器的调拨,以及执行空投的航线都是归军队管理。为了保证空投所需飞机,杨震甚至大致停止了原本就不强的对日轰炸行动。
除了少数飞机像是应付差事一般,偶尔去日本本土与朝鲜南部上逛一圈,投下部分炸弹,装装相给美国人看之外。将所有能装运粮食和棉衣的飞机,全部都抽调出来紧急向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空投,以便最大限度的解决关内部队的困境。
就算抗联的空投无法彻底改变关内十几万部队的困境,但是最低限度也要保证正处在最困难时刻的关内部队,能够支撑下去,不被冻垮、饿垮在这四一年到四二年的冬季。尽管这么做,对抗联的后勤将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压力,但杨震别无选择。
第1596章 敌情的新变化
只是眼下对于杨震还有执行空投任何的抗联航空兵来说,最困难的不是燃油和飞机,是用来空投物资的降落伞数量严重的不足。为了筹集降落伞,抗联甚至将所有飞行员所使用的逃生用的降落伞都收集起来。
为了保证飞行员在训练和飞行任务时候的安全,除了担负防空作战的部队之外,甚至新飞行员的培训都停了下来。开飞机这玩意不是开车,在空中一旦遭遇到什么危险,降落伞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
不带降落伞上天,谁能保障那些教练机在空中不出现任何的状况?为了保证教员和学员的安全,在降落伞全部被调拨给空运部队的情况之下,所有的教练课程只能暂时全部停下来。改为按照杨震所说的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办法,以地面训练为主。
即便是这样,降落伞的数量还是不足不说,质量也很难满足需要。空投人员的降落伞,与空投物资的降落伞,虽说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这承重能力却是两码回事。人的体重,能和货物相比吗?
但是在自身缺乏制造原料的人造丝绸,产量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采取三个代替一个的办法,将这批人员降落伞他也投入空投之中。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管他是治疗什么的。
被搞的头疼之极的杨震,甚至违反自己的一贯原则与皮尔逊协商,他保证不中断对日空袭。但是要求美国人四二年三月之前,无路如何也要给抗联提供一万顶降落伞。其中三千具人员降落伞,七千具空投物资所使用的降落伞。
尽管杨震事后的行动,依旧只是维持在象征性的。但是这种无利不起早,先办事后收钱的做法。在他与美英苏三国打交道一贯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历来都是人货两清的情况之下,还是第一次这么做。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压力,杨震再三要求中央给各个根据地下命令,所有空投物资的降落伞一定要保存好。甚至为了保证这些降落伞不被损坏,有朝一日能够回收利用,杨震还为几个敌后根据地都空投了折伞员。专门保存和回收那些空投物资的降落伞,以便随时运回部队。
但在日军频繁的大扫荡之中,这些降落伞虽说回收了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最终损失掉。通过延安以及晋绥最终转运回根据地的降落伞,最终只有空投消耗的三分之一。除了燃油之外,降落伞是所有空投行动之中消耗最大的物资。
至于参加空投的上百架各种飞机,因为组织保障和护航得力,反倒是损失不大。所有参加行动的飞机,只有五架飞机因为机械故障、撞山损失,或是因为日军战斗机偷袭以及地面火力损失。
但是所有损失飞机的空勤员之中,除了一架c四七运输机撞山,机上人员全部牺牲之外。其余飞行员,到是全部被安全的营救。所有敌后根据地都在山区,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的高度都不低。
再加上为了避开扫荡的日军,空投又是主要在夜间进行。这么多架参加空投的飞机,在几乎没有夜视设备,又是在地形高度复杂地区,导航和目标指示设备,只有几个火堆的情况之下。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一架因为撞山而损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此次大规模的空投,直到四二年一月底华北几个敌后根据地,想办法寻找小块山间平原修建了几个简易机场。在轻载的情况之下,抗联的d四七运输机可以直接降落卸货,空投成了一种替补方式才逐渐的减弱。
以及到了二月末在前线对峙地区形势出现变化,华北方面军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了北面,大规模的扫荡逐步的停止,华北的形势有所好转,抗联才略微得以喘息。而所有空投和空运行动,整整持续到三月份,整个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才最终完全停止。
这次的空投和空运,尽管消耗了大量的油料,也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在杨震看来,其收获更加的巨大。不仅有利的支持了华北部队在残酷的环境之中支撑下来,使得抗联下一阶段作战在内外长城一线,保证了几个可靠的战略和战术支撑点。
尤其是靠近内外长城一线的晋察冀军区北岳区和平西区,这两块根据地虽然被日伪军大扫荡压缩的厉害,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对抗联下一步的作战会起到很大的战术配合作用。而且通过此次空投,抗联与敌后几大根据地,都建立了直接的无线电联系。
最关键的是通过此次长时间,大规模的空投和空运,锻炼了航空兵的大规模战场组织保障能力以及复杂地形的空投物资补给能力,奠定航空兵从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发展的基础。同时通过对空运部队的护航,也锻炼和提高了战斗机部队的护航能力。相对于付出的代价,杨震认为获得的更多。
到二月中旬,随着华北根据地的形势好转。以及察东方向敌情的变化,以及为第二阶段会战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弹药和物资的调配已经全部展开,杨震将主要的精力又转回即将开始的这场会战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