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 / 4)
顾舒晗的事,所牵涉到的,不仅仅是薄情寡义的丈夫,也不仅仅是财产之争,更是新旧文化之事。他们都想看看,顾舒晗对于此事,究竟是什么态度。作为社会名人,顾舒晗的事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家庭,更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
起码眼前的这些学子,就因为顾舒晗之事,重新开始思考“先进风气”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不可否认,如果被秦志宏所摒弃的不是顾舒晗,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妇人,她们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她们甚至会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判定是那名男子忍受不了满口封建道德的旧妻,故而不得已为之。
可是,顾舒晗不是寻常的妇人,如今她的名头,比秦志宏还响不少,外人提及他们,都会称秦志宏为顾舒晗的丈夫或前夫,而不会称顾舒晗为秦太太或秦志宏的前妻。所以,顾舒晗没有像那些妇人一样,直接被盖棺定论地打上封建残余的标签,众人也愿意花费心思去了解她,然后再判定谁是谁非。
这是顾舒晗的幸运之处,是顾舒晗为了发声而做出的努力得到了成果,但那些无力发声的妇女们,又何其悲哀?
所幸的是,顾舒晗一早便为了改变己身的命运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今,才赢来了发声的机会。
顾舒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她严肃了态度,不准备再将离婚之事当作一件纯粹的私事,当成一件甩脱包袱所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因为秦志宏不负责任的所作所为,顾舒晗本尊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她既然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既然拥有了改变这些的机会,为何她不好好地把握住,纵然不能立马改变那些被无端抛弃者的命运,也能够对新一代进步青年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这样,就够了。时势将她推到了今日的境地,她的所作所为,但求无愧于心。
“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理应接纳新的风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有旧的东西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洋人有缺点,国人亦有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真正的进步青年应该做的,若是一味排斥或盲目崇拜,未免失于狭隘,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无法植根于华国的东西,哪怕再好,也不应‘拿来’。”
“第三点,似秦志宏一般以先进文化为由,谋一己私利之人,是新旧文化之间的投机取巧者,不是真正的进步青年,其行不值得时人赞扬或效仿!”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么么扎~
☆、第82章 后续
顾舒晗的话语很简短,没有煽动人心的言辞在里面,与她在工厂中为了激励众人所做的演讲可谓天壤之别,可偏偏她周身萦绕着一种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去倾听她的话,并随着她的话而思考。
现如今,几乎所有人都推崇“先进文化”,以摒弃旧文化为荣,顾舒晗所说的这些话,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想法。不,或许也有其他人说过类似的话,只是那些人分量不够,便被他们忽视了。
在摸索着前进的过程中,他们虽知要不受人欺辱便要进步,要发展,但对于前路怎么走,他们大多还是茫然的,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顾舒晗的年纪虽轻,经历的事却比他们都多,且她身上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气质。
在场的许多人了解了她的亲身经历,又听了她的言行,内心深处都受到了触动。
顾舒晗的言行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来,事实摆在眼前,她又说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他们自然无法忽视。
礼堂中,大半的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角落处,年迈的校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名前来听顾舒晗演讲的年轻老师偶然间瞥见了校长,顿时一惊,正要叫人,却见校长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年轻的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将声音压到最低,对校长说:“您不过去跟他们说几句?”他朝着顾舒晗的方向比了比。
校长摇了摇头:“让他们自己思考吧,我就不打扰他们了。”
他也未曾料到,顾舒晗的演讲会平白生出这么些波折来,他原本是打算在局面彻底失控之前站出来维持秩序的,没想到,顾舒晗竟三言两语就平定了一场风波,她在那些年轻的,比她略小或与她同龄的学生心目中,竟然有如此地位,实在是出乎校长的预料。
让校长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平定了风波之后,她竟还能够引着学子们去思考,去质疑当今的社会风气,而不是一味的随波逐流。这很好,作为校长,他致力于营造的,正是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思想的多元化,无疑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也必然会作用到社会上。
本以为顾舒晗能够带给他们的最大惊喜就是她的研究成果与学术知识,没想到,今日竟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校长静静地看着顾舒晗,沉思了片刻。若是能多于顾舒晗这样的人接触,对于学生们来说,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从见到顾舒晗起,他心中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如今,这个想法愈发强烈。只是不知道,顾舒晗究竟会不会答应。
转眼间,三个小时已经过去,b大之行亦将结束。顾舒晗没有与b大的学生讨论社会风气深层次的问题,却成功的在许多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枚疑问的种子。
当然,有赞同她的,就有反对她的。许多人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第一反应就是抵触。面对部分人的质疑,顾舒晗也不气恼,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
在事实面前,许多理论,都是残白的;同样,在实事没有出来之前,她也不指望能够让所有的人都信服她。 ↑返回顶部↑
起码眼前的这些学子,就因为顾舒晗之事,重新开始思考“先进风气”的真正意义和内涵。
不可否认,如果被秦志宏所摒弃的不是顾舒晗,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妇人,她们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她们甚至会在没有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地判定是那名男子忍受不了满口封建道德的旧妻,故而不得已为之。
可是,顾舒晗不是寻常的妇人,如今她的名头,比秦志宏还响不少,外人提及他们,都会称秦志宏为顾舒晗的丈夫或前夫,而不会称顾舒晗为秦太太或秦志宏的前妻。所以,顾舒晗没有像那些妇人一样,直接被盖棺定论地打上封建残余的标签,众人也愿意花费心思去了解她,然后再判定谁是谁非。
这是顾舒晗的幸运之处,是顾舒晗为了发声而做出的努力得到了成果,但那些无力发声的妇女们,又何其悲哀?
所幸的是,顾舒晗一早便为了改变己身的命运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如今,才赢来了发声的机会。
顾舒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她严肃了态度,不准备再将离婚之事当作一件纯粹的私事,当成一件甩脱包袱所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因为秦志宏不负责任的所作所为,顾舒晗本尊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她既然站在了这个位置上,既然拥有了改变这些的机会,为何她不好好地把握住,纵然不能立马改变那些被无端抛弃者的命运,也能够对新一代进步青年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这样,就够了。时势将她推到了今日的境地,她的所作所为,但求无愧于心。
“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理应接纳新的风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新的东西都是好的,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有旧的东西都是我们应该摒弃的。洋人有缺点,国人亦有长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真正的进步青年应该做的,若是一味排斥或盲目崇拜,未免失于狭隘,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无法植根于华国的东西,哪怕再好,也不应‘拿来’。”
“第三点,似秦志宏一般以先进文化为由,谋一己私利之人,是新旧文化之间的投机取巧者,不是真正的进步青年,其行不值得时人赞扬或效仿!”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么么扎~
☆、第82章 后续
顾舒晗的话语很简短,没有煽动人心的言辞在里面,与她在工厂中为了激励众人所做的演讲可谓天壤之别,可偏偏她周身萦绕着一种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去倾听她的话,并随着她的话而思考。
现如今,几乎所有人都推崇“先进文化”,以摒弃旧文化为荣,顾舒晗所说的这些话,对于他们而言,可谓是一种全新的想法。不,或许也有其他人说过类似的话,只是那些人分量不够,便被他们忽视了。
在摸索着前进的过程中,他们虽知要不受人欺辱便要进步,要发展,但对于前路怎么走,他们大多还是茫然的,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顾舒晗的年纪虽轻,经历的事却比他们都多,且她身上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气质。
在场的许多人了解了她的亲身经历,又听了她的言行,内心深处都受到了触动。
顾舒晗的言行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来,事实摆在眼前,她又说得情真意切,句句在理,他们自然无法忽视。
礼堂中,大半的学生都陷入了沉思。
角落处,年迈的校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名前来听顾舒晗演讲的年轻老师偶然间瞥见了校长,顿时一惊,正要叫人,却见校长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年轻的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将声音压到最低,对校长说:“您不过去跟他们说几句?”他朝着顾舒晗的方向比了比。
校长摇了摇头:“让他们自己思考吧,我就不打扰他们了。”
他也未曾料到,顾舒晗的演讲会平白生出这么些波折来,他原本是打算在局面彻底失控之前站出来维持秩序的,没想到,顾舒晗竟三言两语就平定了一场风波,她在那些年轻的,比她略小或与她同龄的学生心目中,竟然有如此地位,实在是出乎校长的预料。
让校长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平定了风波之后,她竟还能够引着学子们去思考,去质疑当今的社会风气,而不是一味的随波逐流。这很好,作为校长,他致力于营造的,正是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思想的多元化,无疑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最终也必然会作用到社会上。
本以为顾舒晗能够带给他们的最大惊喜就是她的研究成果与学术知识,没想到,今日竟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
校长静静地看着顾舒晗,沉思了片刻。若是能多于顾舒晗这样的人接触,对于学生们来说,好处自然不必多说。从见到顾舒晗起,他心中就一直有一个想法,如今,这个想法愈发强烈。只是不知道,顾舒晗究竟会不会答应。
转眼间,三个小时已经过去,b大之行亦将结束。顾舒晗没有与b大的学生讨论社会风气深层次的问题,却成功的在许多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枚疑问的种子。
当然,有赞同她的,就有反对她的。许多人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第一反应就是抵触。面对部分人的质疑,顾舒晗也不气恼,时间终究会证明一切。
在事实面前,许多理论,都是残白的;同样,在实事没有出来之前,她也不指望能够让所有的人都信服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