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4)
伯仲叔季,她的师父妙襄公,原名文季扬。
*
对顾朝歌而言,想要入牢去看望一个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锦官城里,赵南起的副将们几乎都认识她,而赵南起手下的士兵们也很多在扬州瘟疫或者在伤兵营受过她的恩惠,或者帮她做过事,认识她。顾朝歌想去大牢看看文家新被关入的家主,甚至不用和伊崔说一声,便被负责此事的校尉亲自领入,全程陪同。
文伯扬被关在大牢第二层最里间的重牢犯区,校尉陪着顾朝歌进去的时候,路过文叔扬的监牢。这位当年风光无限的松斋先生,看见顾朝歌走进来,立即双手扒到牢门上,努力把头伸出去,近乎乞求地嚎叫着:“顾大夫,顾姑娘,顾菩萨,行行好,看在我们曾经同桌会盟的情分上,帮老朽一把,放我出去啊。我保证此生再不行医,给你做牛做马都成,好不好?”
他那曾经仙风道骨的白胡子和白头发,如今染了灰尘泥土,不加打理,乌七八糟,看起来真的就是个糟老头子而已。文家在押的所有人中,他是被关得最久的,而且曾经差点被人救出去,最终又回到牢中,给他希望又让他绝望,让他比其他在押者的崩溃速度要快许多。
校尉侧身挡住文叔扬的脸,对顾朝歌做了一个手势:“顾大夫,这边走。”
顾朝歌犹豫一下,摇头道:“等一下,我想问他一个问题。”
她绕过校尉,走到文叔扬的牢门前,离他一丈的位置站定:“松斋先生,张遂铭的死,和独参汤有关,这件事你是清楚的吗?”
“张遂铭?不,不,我不清楚!我的独参汤绝不可能杀人!”文叔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我没罪,我没错,顾姑娘求求你救我出去啊!”
顾朝歌又问:“既然你认为独参汤没错,张遂铭病重的时候,你为何要私逃?”
文叔扬噎了半晌,又开始摇头:“我没有私逃,是为张王寻仙药去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药未寻到,张王却仙逝了!顾姑娘,老朽一向以悬壶济世为己任,每年都会施斋赠粥的啊。如我这般的好人,不该被关起来,不该被杀头,对不对,顾姑娘救我!”
顾朝歌静静地看了他一会,等他把话说得差不多,她方才道:“以张遂铭的体质,喝独参汤非但不补,还会将邪气内藏无法发散,从而置他于死地。我给他诊脉的时候发现了,但是我没有说,可以说,我是杀他的人之一。”
文叔扬愣了愣,忽然指着她哈哈大笑:“是你杀了张遂铭,不是我,我没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校尉见状,摇了摇头,拦在文叔扬面前,护着顾朝歌道:“顾大夫,他神智不清了,您小心些。见文伯扬的话,请顾大夫往这边走。”
第二层的监牢里关的人并不太多,也很安静,走近最里面的重监牢,一个衣着整洁干净的老者,盘腿坐在木床之上,听见顾朝歌来的脚步声,方才缓缓睁眼,并不意外的样子。此处离关文叔扬的地方不远,刚才的对话,这位文家家主,大概听得一清二楚。
“你就是季扬那小子收的徒弟?”
文伯扬缓缓开口,中气十足,老神在在,不像是在押重犯,倒像在审问犯人。
不等顾朝歌开口,他便哼笑一声,道:“果然和那小子一个德性,草菅人命。”
“不许诋毁我师父!我师父行医救人半生,从未于人命上轻率!”顾朝歌本来还觉得这位家主颇有风骨,一头乌泱泱的黑发,皱纹很少,保养得宜,看起来比文叔扬更像要成仙的。
可是他一开口就是诋毁自己师父的话,想想自己师父被赶出家门后餐风露宿,做着最辛苦最底层的铃医,游走江湖半生而无甚积蓄,头发早早就已花白,皱纹爬上眼角。好不容易得圣召入京,却因为宫廷阴谋而无辜枉死。
而这位文家家主呢,看他的样子,便知道他这些年生活得十分顺遂。
锦官城的地头蛇,石威罩着,尽情作威作福,能不顺遂吗?
顾朝歌冷笑一声,怒气无端涌上心头。她的脾气好得令人发愁,几乎不与任何人生气,软得一塌糊涂,可是性子再软和的人也有逆鳞。
妙襄公就是顾朝歌的逆鳞之一。
“若不是你弟弟一碗忽悠人的独参汤,张遂铭也不至于那么早死,医术如此低劣,竟也敢打着文家的招牌出去骗人。不知道是谁草菅人命。”
文伯扬淡淡道:“小丫头片子好利的嘴,老夫如今羁押于此,也只好任你羞辱。不过,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顾朝歌扬了扬下巴:“师父告诉我,做人贵在守住本心。张遂铭的那件事,我不后悔,再来一次,我还会那样做。这是我的本心,我的选择,我守住了。这与我师父无关,是我的选择。”
“你们文家以为医术天下无敌,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同族之间抱团已成习惯,违背者不假思索视为叛逆。做什么事情都首先想到面子,想到利益,可有想过何为医道?何以守住本心?难怪医术越来越差,养出文叔扬这种坑蒙拐骗的货色。”
顾朝歌的话越说越快,越说越尖锐,真应了文伯扬那句“好利的嘴”的“称赞”。文伯扬听得脸色十分难看,粗暴地打断她的话,怒道:“一派胡言!文家百年医药世家,岂是你一个小丫头可以诋毁的,不知天高地厚,我文家的医术你恐怕学一辈子都学不完!老夫如今羁押在狱,是时运不济,但也绝不能让随便什么猫猫狗狗在老夫面前大放厥词!”
“文家的医术一辈子学不完?”顾朝歌扬了扬眉,被文伯扬的话给气得笑了:“是文家自己的医术,还是文家私藏的历代珍贵医书典籍?那么多好东西,藏着掖着吃独食,霸着蜀中的大小医堂,让病者除了文家之外别无选择,从而坐地起价,如此行事,不心虚么?” ↑返回顶部↑
*
对顾朝歌而言,想要入牢去看望一个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锦官城里,赵南起的副将们几乎都认识她,而赵南起手下的士兵们也很多在扬州瘟疫或者在伤兵营受过她的恩惠,或者帮她做过事,认识她。顾朝歌想去大牢看看文家新被关入的家主,甚至不用和伊崔说一声,便被负责此事的校尉亲自领入,全程陪同。
文伯扬被关在大牢第二层最里间的重牢犯区,校尉陪着顾朝歌进去的时候,路过文叔扬的监牢。这位当年风光无限的松斋先生,看见顾朝歌走进来,立即双手扒到牢门上,努力把头伸出去,近乎乞求地嚎叫着:“顾大夫,顾姑娘,顾菩萨,行行好,看在我们曾经同桌会盟的情分上,帮老朽一把,放我出去啊。我保证此生再不行医,给你做牛做马都成,好不好?”
他那曾经仙风道骨的白胡子和白头发,如今染了灰尘泥土,不加打理,乌七八糟,看起来真的就是个糟老头子而已。文家在押的所有人中,他是被关得最久的,而且曾经差点被人救出去,最终又回到牢中,给他希望又让他绝望,让他比其他在押者的崩溃速度要快许多。
校尉侧身挡住文叔扬的脸,对顾朝歌做了一个手势:“顾大夫,这边走。”
顾朝歌犹豫一下,摇头道:“等一下,我想问他一个问题。”
她绕过校尉,走到文叔扬的牢门前,离他一丈的位置站定:“松斋先生,张遂铭的死,和独参汤有关,这件事你是清楚的吗?”
“张遂铭?不,不,我不清楚!我的独参汤绝不可能杀人!”文叔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我没罪,我没错,顾姑娘求求你救我出去啊!”
顾朝歌又问:“既然你认为独参汤没错,张遂铭病重的时候,你为何要私逃?”
文叔扬噎了半晌,又开始摇头:“我没有私逃,是为张王寻仙药去的,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药未寻到,张王却仙逝了!顾姑娘,老朽一向以悬壶济世为己任,每年都会施斋赠粥的啊。如我这般的好人,不该被关起来,不该被杀头,对不对,顾姑娘救我!”
顾朝歌静静地看了他一会,等他把话说得差不多,她方才道:“以张遂铭的体质,喝独参汤非但不补,还会将邪气内藏无法发散,从而置他于死地。我给他诊脉的时候发现了,但是我没有说,可以说,我是杀他的人之一。”
文叔扬愣了愣,忽然指着她哈哈大笑:“是你杀了张遂铭,不是我,我没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校尉见状,摇了摇头,拦在文叔扬面前,护着顾朝歌道:“顾大夫,他神智不清了,您小心些。见文伯扬的话,请顾大夫往这边走。”
第二层的监牢里关的人并不太多,也很安静,走近最里面的重监牢,一个衣着整洁干净的老者,盘腿坐在木床之上,听见顾朝歌来的脚步声,方才缓缓睁眼,并不意外的样子。此处离关文叔扬的地方不远,刚才的对话,这位文家家主,大概听得一清二楚。
“你就是季扬那小子收的徒弟?”
文伯扬缓缓开口,中气十足,老神在在,不像是在押重犯,倒像在审问犯人。
不等顾朝歌开口,他便哼笑一声,道:“果然和那小子一个德性,草菅人命。”
“不许诋毁我师父!我师父行医救人半生,从未于人命上轻率!”顾朝歌本来还觉得这位家主颇有风骨,一头乌泱泱的黑发,皱纹很少,保养得宜,看起来比文叔扬更像要成仙的。
可是他一开口就是诋毁自己师父的话,想想自己师父被赶出家门后餐风露宿,做着最辛苦最底层的铃医,游走江湖半生而无甚积蓄,头发早早就已花白,皱纹爬上眼角。好不容易得圣召入京,却因为宫廷阴谋而无辜枉死。
而这位文家家主呢,看他的样子,便知道他这些年生活得十分顺遂。
锦官城的地头蛇,石威罩着,尽情作威作福,能不顺遂吗?
顾朝歌冷笑一声,怒气无端涌上心头。她的脾气好得令人发愁,几乎不与任何人生气,软得一塌糊涂,可是性子再软和的人也有逆鳞。
妙襄公就是顾朝歌的逆鳞之一。
“若不是你弟弟一碗忽悠人的独参汤,张遂铭也不至于那么早死,医术如此低劣,竟也敢打着文家的招牌出去骗人。不知道是谁草菅人命。”
文伯扬淡淡道:“小丫头片子好利的嘴,老夫如今羁押于此,也只好任你羞辱。不过,是非曲直,自在人心。”
顾朝歌扬了扬下巴:“师父告诉我,做人贵在守住本心。张遂铭的那件事,我不后悔,再来一次,我还会那样做。这是我的本心,我的选择,我守住了。这与我师父无关,是我的选择。”
“你们文家以为医术天下无敌,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同族之间抱团已成习惯,违背者不假思索视为叛逆。做什么事情都首先想到面子,想到利益,可有想过何为医道?何以守住本心?难怪医术越来越差,养出文叔扬这种坑蒙拐骗的货色。”
顾朝歌的话越说越快,越说越尖锐,真应了文伯扬那句“好利的嘴”的“称赞”。文伯扬听得脸色十分难看,粗暴地打断她的话,怒道:“一派胡言!文家百年医药世家,岂是你一个小丫头可以诋毁的,不知天高地厚,我文家的医术你恐怕学一辈子都学不完!老夫如今羁押在狱,是时运不济,但也绝不能让随便什么猫猫狗狗在老夫面前大放厥词!”
“文家的医术一辈子学不完?”顾朝歌扬了扬眉,被文伯扬的话给气得笑了:“是文家自己的医术,还是文家私藏的历代珍贵医书典籍?那么多好东西,藏着掖着吃独食,霸着蜀中的大小医堂,让病者除了文家之外别无选择,从而坐地起价,如此行事,不心虚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