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4)
那些原被四夫人的话带着,正想凑过来问珊娘情况的族中女眷们,顿时被珊娘转移了视线,全都看着袁咏梅一阵附和。
说到底,袁咏梅是个脸嫩的小姑娘,又不像珊娘是个“回炉再造”的,被人当众提及这种事时,自是一阵抹不开脸,加上前一阵子有关她的婚事曾很是闹出点风声,她此时怒也不是恼也不是,又不好当面跟珊娘翻脸,只得一跺脚,从屋里跑了出去。
珊娘哈哈一笑,回头看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四夫人笑道:“瞧,四妹妹害臊了!”说得仿佛她刚才就是在有意打趣袁四的一样。
四夫人还没找到话回她,她那里又压着声音低声问四夫人:“之前我听大公主说,宫里好像是看中四妹妹的,只是没说要配哪个皇子。我正替四妹妹高兴呢,怎么如今又不提这事儿了?”
宫里看中袁咏梅的消息,自七月里就传开了,只是那时候五皇子和太子一起,陪着太后去避暑山庄休养了。且众人都知道,五皇子是太后的心尖尖,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拍这个板,所以这件事才暂时搁置了起来。原说等夏天过去,太后回京后再议的,不想老太后在避暑山庄里不仅渐渐养好的身子,竟还住出了乐趣,住到秋天都没肯回来。直到进了冬月,大公主受皇帝之命亲自跑了一趟,才赶在京城的头一场雪落下前,把太后接回京里。
只是,自老太后回宫后,京里的风声渐渐就变了,先是从“宫里替五皇子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变成了“宫里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再到如今“宫里盛赞袁家四姑娘温柔贤淑”——消息灵通的,自然猜到,显然是这桩婚事叫太后给否了。不够灵通的,则还在猜着宫里到底想把袁四姑娘给哪个皇子。
要说起来,其实当初宫里向袁家提出此事时,老太太到四夫人都不乐意的。和朝中许多人一样,他们都觉得,只要老太后一咽气,太子的东宫之位也就算是坐到头了。太子得不到好,和太子同母的五皇子自然也不会有个好,袁家不该往那窟窿里白填一个女儿进去。而且,比起做堂堂正正的五皇妃,老太太更宁愿送四姑娘入四皇子府——便是四皇子府里已经有了正妃也无妨,且看看宫里的孟贵妃便知道了,身份无碍地位的。
这是老太太的想法。四老爷却巴望着四皇子能帮他提一提官位,便一口应承了下来。只是,老爷没料到的是,谁都以为七十好几的老太后该挺不过这一场病去的,偏叫她老人家挺了过去。且太后的病才刚有好转,老太太便闹着要去避暑山庄,说死也要死在当年先帝爷死的地方,最后逼着皇帝没法子了,这才派太子和五皇子护送老太后过去。却不想,隔了小半年后,原以为该折腾出个好歹来的老太后,竟是精神矍铄地回来了……偏在这之前,宫里大概以为老太后果真不行了,竟把看中袁四姑娘的消息传得满天飞扬……
珊娘拿袁咏梅堵了四夫人的嘴,却堵不住其他族人女眷们的嘴,便又有人问着她“动静”的问题。
珊娘又装出个腼腆模样,回着那个婶娘道:“大郎说我们还年轻,不着急……”
如今老太太也算是知道了,珊娘就是个装猪吃老虎的,所以四夫人开口时,老太太一直憋着没开口,这时候才开口教训着珊娘道:“你也不能什么都听他的!我知道你们年轻,还在贪玩的年纪,这会儿不想叫孩子拖累了你们,可开枝散叶原就是女人的本分,何况他父母只他一个。你们若不愿意带孩子,等将来孩子生出来,大不了抱过来,我替你们养着。”
珊娘心头顿时便是一怒。她话还没有出口,就有个女眷拍着老太太的马屁,对珊娘笑道:“老太太能把大郎教成个探花郎,将来也定能将你儿子也教成个状元郎。”
珊娘呲着牙假假一笑,冲那妇人道:“您孙儿才刚满月吧?倒正好可以送来给我们老太太养着,将来定然还您一个状元郎,您就且等着吧。”
那妇人一愕,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九婶听了,便微笑起来,对珊娘道:“才刚你说到大公主,我听说大公主从孤贫院里领了好些个孤儿回去,可是真的?”
珊娘笑道:“是呢……”
她再想不到,大公主对捐募会的事不感兴趣,却对孤贫院的那些孩子们感了兴趣,特别是最初问她要不要买花的那个黑皮肤的小女孩,如今已经被她领进公主府,做了她身边的一个贴身小女侍。至于其他几个小姑娘,是因为她爱穿鲜亮衣裳,又追求着与众不同,便在五太太教出来的那批孩子里挑了四五个,做了她府里的绣娘。
九婶道:“她就不怕那些孩子带坏了府里的下人?”
珊娘叹道:“这就是大家的偏见了。我不敢说孤贫院里的人个个都是好的,但那些肯用心做活来养活自己,而不是躺着等救济的,应该都是好的。大家不敢雇他们,不过是听多了各种谣传,说什么他们会偷盗主家财物,甚至杀人越货,可若仔细想想,每年京里发生那么多的案子,又有几件是他们作下的?”又道,“不仅大公主府里用了孤贫院里的人,我家里也雇了几个人帮忙的。比起外面雇的,他们知道他们能得到个机会不容易,反而比别人更是勤快认真呢。”
老太太插话道:“正要说你呢!你闲了多在家里照顾大郎不好?天天往外跑像个什么样子!偏大郎惯着你,也不说你。”
珊娘微眯起眼,正要顶撞过去,就听得门外一阵喧嚣,却原来是在外面吃酒的爷们儿也散了席,进来说话了。
袁长卿跟在袁礼身后,正好听到老太太的话,便看了珊娘一眼。
这边众人寒暄毕,老太太便当着众人,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对袁长卿和珊娘道:“女人的本分原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见珊娘竖起眼,袁长卿忙看她一眼,抢着道:“十三儿心善,看不得那些人受苦。”
老太太道:“便是心善,捐些钱物也就罢了,何必要她亲自跑去帮忙?倒叫人笑话她不知尊重,竟是什么地方都敢去。”
袁长卿以眼神阻止了意欲开口的珊娘,对老太太又道:“那又不是什么不能去的地方,不仅大公主、太子妃去过,连宫里的几位老太妃也都去过。听说若不是最近雪大,路上不便,连太后都想去看看的,可见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袁长卿这么一说,老太太无语了。顿了顿,又挑起之前的话题,问起袁长卿子嗣问题来。
如今既然袁长卿来了,且之前还老阻着她跟老太太直接顶上,珊娘便趁势缩到他的身后,由着他去应答了。
袁长卿略一犹豫,向着老太太恭敬一礼,道:“该来时自会来的,许……”顿了顿,摇头微笑道:“再看看吧。”
一个“许”字,再加上“再看看”三个字,顿时叫人一阵浮想联翩。 ↑返回顶部↑
说到底,袁咏梅是个脸嫩的小姑娘,又不像珊娘是个“回炉再造”的,被人当众提及这种事时,自是一阵抹不开脸,加上前一阵子有关她的婚事曾很是闹出点风声,她此时怒也不是恼也不是,又不好当面跟珊娘翻脸,只得一跺脚,从屋里跑了出去。
珊娘哈哈一笑,回头看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四夫人笑道:“瞧,四妹妹害臊了!”说得仿佛她刚才就是在有意打趣袁四的一样。
四夫人还没找到话回她,她那里又压着声音低声问四夫人:“之前我听大公主说,宫里好像是看中四妹妹的,只是没说要配哪个皇子。我正替四妹妹高兴呢,怎么如今又不提这事儿了?”
宫里看中袁咏梅的消息,自七月里就传开了,只是那时候五皇子和太子一起,陪着太后去避暑山庄休养了。且众人都知道,五皇子是太后的心尖尖,连皇帝都不敢轻易拍这个板,所以这件事才暂时搁置了起来。原说等夏天过去,太后回京后再议的,不想老太后在避暑山庄里不仅渐渐养好的身子,竟还住出了乐趣,住到秋天都没肯回来。直到进了冬月,大公主受皇帝之命亲自跑了一趟,才赶在京城的头一场雪落下前,把太后接回京里。
只是,自老太后回宫后,京里的风声渐渐就变了,先是从“宫里替五皇子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变成了“宫里看中了袁家四姑娘”,再到如今“宫里盛赞袁家四姑娘温柔贤淑”——消息灵通的,自然猜到,显然是这桩婚事叫太后给否了。不够灵通的,则还在猜着宫里到底想把袁四姑娘给哪个皇子。
要说起来,其实当初宫里向袁家提出此事时,老太太到四夫人都不乐意的。和朝中许多人一样,他们都觉得,只要老太后一咽气,太子的东宫之位也就算是坐到头了。太子得不到好,和太子同母的五皇子自然也不会有个好,袁家不该往那窟窿里白填一个女儿进去。而且,比起做堂堂正正的五皇妃,老太太更宁愿送四姑娘入四皇子府——便是四皇子府里已经有了正妃也无妨,且看看宫里的孟贵妃便知道了,身份无碍地位的。
这是老太太的想法。四老爷却巴望着四皇子能帮他提一提官位,便一口应承了下来。只是,老爷没料到的是,谁都以为七十好几的老太后该挺不过这一场病去的,偏叫她老人家挺了过去。且太后的病才刚有好转,老太太便闹着要去避暑山庄,说死也要死在当年先帝爷死的地方,最后逼着皇帝没法子了,这才派太子和五皇子护送老太后过去。却不想,隔了小半年后,原以为该折腾出个好歹来的老太后,竟是精神矍铄地回来了……偏在这之前,宫里大概以为老太后果真不行了,竟把看中袁四姑娘的消息传得满天飞扬……
珊娘拿袁咏梅堵了四夫人的嘴,却堵不住其他族人女眷们的嘴,便又有人问着她“动静”的问题。
珊娘又装出个腼腆模样,回着那个婶娘道:“大郎说我们还年轻,不着急……”
如今老太太也算是知道了,珊娘就是个装猪吃老虎的,所以四夫人开口时,老太太一直憋着没开口,这时候才开口教训着珊娘道:“你也不能什么都听他的!我知道你们年轻,还在贪玩的年纪,这会儿不想叫孩子拖累了你们,可开枝散叶原就是女人的本分,何况他父母只他一个。你们若不愿意带孩子,等将来孩子生出来,大不了抱过来,我替你们养着。”
珊娘心头顿时便是一怒。她话还没有出口,就有个女眷拍着老太太的马屁,对珊娘笑道:“老太太能把大郎教成个探花郎,将来也定能将你儿子也教成个状元郎。”
珊娘呲着牙假假一笑,冲那妇人道:“您孙儿才刚满月吧?倒正好可以送来给我们老太太养着,将来定然还您一个状元郎,您就且等着吧。”
那妇人一愕,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九婶听了,便微笑起来,对珊娘道:“才刚你说到大公主,我听说大公主从孤贫院里领了好些个孤儿回去,可是真的?”
珊娘笑道:“是呢……”
她再想不到,大公主对捐募会的事不感兴趣,却对孤贫院的那些孩子们感了兴趣,特别是最初问她要不要买花的那个黑皮肤的小女孩,如今已经被她领进公主府,做了她身边的一个贴身小女侍。至于其他几个小姑娘,是因为她爱穿鲜亮衣裳,又追求着与众不同,便在五太太教出来的那批孩子里挑了四五个,做了她府里的绣娘。
九婶道:“她就不怕那些孩子带坏了府里的下人?”
珊娘叹道:“这就是大家的偏见了。我不敢说孤贫院里的人个个都是好的,但那些肯用心做活来养活自己,而不是躺着等救济的,应该都是好的。大家不敢雇他们,不过是听多了各种谣传,说什么他们会偷盗主家财物,甚至杀人越货,可若仔细想想,每年京里发生那么多的案子,又有几件是他们作下的?”又道,“不仅大公主府里用了孤贫院里的人,我家里也雇了几个人帮忙的。比起外面雇的,他们知道他们能得到个机会不容易,反而比别人更是勤快认真呢。”
老太太插话道:“正要说你呢!你闲了多在家里照顾大郎不好?天天往外跑像个什么样子!偏大郎惯着你,也不说你。”
珊娘微眯起眼,正要顶撞过去,就听得门外一阵喧嚣,却原来是在外面吃酒的爷们儿也散了席,进来说话了。
袁长卿跟在袁礼身后,正好听到老太太的话,便看了珊娘一眼。
这边众人寒暄毕,老太太便当着众人,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对袁长卿和珊娘道:“女人的本分原该在家里相夫教子。”
见珊娘竖起眼,袁长卿忙看她一眼,抢着道:“十三儿心善,看不得那些人受苦。”
老太太道:“便是心善,捐些钱物也就罢了,何必要她亲自跑去帮忙?倒叫人笑话她不知尊重,竟是什么地方都敢去。”
袁长卿以眼神阻止了意欲开口的珊娘,对老太太又道:“那又不是什么不能去的地方,不仅大公主、太子妃去过,连宫里的几位老太妃也都去过。听说若不是最近雪大,路上不便,连太后都想去看看的,可见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袁长卿这么一说,老太太无语了。顿了顿,又挑起之前的话题,问起袁长卿子嗣问题来。
如今既然袁长卿来了,且之前还老阻着她跟老太太直接顶上,珊娘便趁势缩到他的身后,由着他去应答了。
袁长卿略一犹豫,向着老太太恭敬一礼,道:“该来时自会来的,许……”顿了顿,摇头微笑道:“再看看吧。”
一个“许”字,再加上“再看看”三个字,顿时叫人一阵浮想联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