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〇章 燕云十六州,没商量(1 / 3)
“萧太后要见朕所为何事?”
“吾意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百姓受苦,不若罢兵言和,赵官家以为如何?”
赵昭笑道:“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愿意看到两国百姓受战争之苦。只是停战并非我大宋单方面可以决定的。”
萧观音:“那如今宋辽两国都有停战之心,不知赵官家意下如何?”
“那当然好了,两国能够达成一致,求之不得。”赵昭道:“只是不知这停战如何停法?”
“宋朝撤军,澶渊之盟作废,宋不必再向辽国付岁币。”
“只此而已吗?萧太后难得觉得,大宋以后还会向贵国送岁币?”赵昭冷笑道:“虽然我大宋不缺这几个钱,却也不会凭白送给你们。”
“那你要如何?”
“萧太后,何必废话呢?明人不说暗话,你知道我大宋出兵目的何在,大宋百姓百年来所期盼的又是什么!”赵昭道:“燕云十六州是最起码的要求,近来我大宋将士信心大增,大有牧马北/海(贝加尔湖)之心。朕觉得北/海太远了,潢水不错,夏日炎热,前往临潢成避暑似乎很不错。”
临潢城,契丹祖地,辽国上京!
萧观音玉面生寒,拳头紧握道:“燕云乃是晋国石敬瑭送给我国太宗皇帝的,并非你宋朝所有,凭什么给你?”
“萧太后,说这些冠冕堂皇之语有意义吗?”。赵昭冷冷道:“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我中原之地,石敬瑭那无耻之徒可恨。我中原人却有血性。必须要讨要回来。”
“哼……”萧观音默然无语。这些话而今确实徒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萧太后,你通史书,该知道汉唐之时,我中原王朝的边界在哪里。”赵昭道:“我国士大夫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恢复汉唐旧境,而今我大宋上下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威胁我大辽?”
“事实俱在,萧太后若觉得是威胁。那就是好了。”赵昭道:“威胁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看你们能不能扛得住,怕不怕威胁,这才是关键。孰轻孰重,萧太后自行权衡吧!”
“燕云十六州全都给不可能,我大辽将士也不会同意,必定会坚持到底。甚至与宋军激战,最终宋朝人能否拿下来还真不好说,至少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赵官家,何必欺人太甚呢?”
“那是我的事情。不劳萧太后操心,我大宋将士不怕流血牺牲。只要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大宋的勇士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赵昭的态度很坚决。
话是这么说,但谁希望将士伤亡,战事长时间拖延呢?那样即便是获胜,也是惨胜,反而不美。
尤其是赵昭刚刚登基就率军出征,长时间离开统治中心,朝政必定会有动荡。幽州之战不宜拖延太久,尤其是不能进入冬季,那样运河封冻,宋军的后勤补给绝对是噩梦。
至于幽州,有火药在,想要破城也并非难事。但城中的辽军若是拼死顽抗,会是什么后果?死伤会何其惨烈。赵昭不想这样,萧观音能来谈判,乐见其成。
其实这些事情,萧观音懂,耶律浚也懂。比拼的就是谁首先撑不住,很遗憾,辽国国内的叛乱让他们的境况很不好,契丹人已经无力将战争拖延到冬天。在如此局势下,他们必须要做出让步。
区别只在于,这个让步的幅度有多大?
萧观音沉默片刻道:“那好吧,贵我两国割让一步,以燕山为界,燕山以南的州县归宋。两国就此罢兵,签订盟约。”
山前七州,果然是这一套,这恐怕是上京城里契丹贵族商讨许久的结果吧!确实算是个让步。对于宋朝而言,实际上已经获得了燕山防线,这也算是不错的,但是……
赵昭坚定摇头道:“不行!”
“你还想怎样?”萧观音猛地站起来,大声道:“幽州是我国南/京,已经给你了,还想怎么样?”
“不行就是不行,燕云十六州,少一寸土地都不行!”
赵昭的态度很坚决,这是他和多位将军和幕僚商议,推测出来的结果。
燕云十六州是因为燕山和太行山而分成了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貌似当中的燕山是最为关键的地方,是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的屏障。 ↑返回顶部↑
“吾意两国交战,生灵涂炭,百姓受苦,不若罢兵言和,赵官家以为如何?”
赵昭笑道:“好啊,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愿意看到两国百姓受战争之苦。只是停战并非我大宋单方面可以决定的。”
萧观音:“那如今宋辽两国都有停战之心,不知赵官家意下如何?”
“那当然好了,两国能够达成一致,求之不得。”赵昭道:“只是不知这停战如何停法?”
“宋朝撤军,澶渊之盟作废,宋不必再向辽国付岁币。”
“只此而已吗?萧太后难得觉得,大宋以后还会向贵国送岁币?”赵昭冷笑道:“虽然我大宋不缺这几个钱,却也不会凭白送给你们。”
“那你要如何?”
“萧太后,何必废话呢?明人不说暗话,你知道我大宋出兵目的何在,大宋百姓百年来所期盼的又是什么!”赵昭道:“燕云十六州是最起码的要求,近来我大宋将士信心大增,大有牧马北/海(贝加尔湖)之心。朕觉得北/海太远了,潢水不错,夏日炎热,前往临潢成避暑似乎很不错。”
临潢城,契丹祖地,辽国上京!
萧观音玉面生寒,拳头紧握道:“燕云乃是晋国石敬瑭送给我国太宗皇帝的,并非你宋朝所有,凭什么给你?”
“萧太后,说这些冠冕堂皇之语有意义吗?”。赵昭冷冷道:“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我中原之地,石敬瑭那无耻之徒可恨。我中原人却有血性。必须要讨要回来。”
“哼……”萧观音默然无语。这些话而今确实徒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萧太后,你通史书,该知道汉唐之时,我中原王朝的边界在哪里。”赵昭道:“我国士大夫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恢复汉唐旧境,而今我大宋上下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威胁我大辽?”
“事实俱在,萧太后若觉得是威胁。那就是好了。”赵昭道:“威胁本身并没有什么,关键看你们能不能扛得住,怕不怕威胁,这才是关键。孰轻孰重,萧太后自行权衡吧!”
“燕云十六州全都给不可能,我大辽将士也不会同意,必定会坚持到底。甚至与宋军激战,最终宋朝人能否拿下来还真不好说,至少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赵官家,何必欺人太甚呢?”
“那是我的事情。不劳萧太后操心,我大宋将士不怕流血牺牲。只要能够夺回燕云十六州。大宋的勇士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赵昭的态度很坚决。
话是这么说,但谁希望将士伤亡,战事长时间拖延呢?那样即便是获胜,也是惨胜,反而不美。
尤其是赵昭刚刚登基就率军出征,长时间离开统治中心,朝政必定会有动荡。幽州之战不宜拖延太久,尤其是不能进入冬季,那样运河封冻,宋军的后勤补给绝对是噩梦。
至于幽州,有火药在,想要破城也并非难事。但城中的辽军若是拼死顽抗,会是什么后果?死伤会何其惨烈。赵昭不想这样,萧观音能来谈判,乐见其成。
其实这些事情,萧观音懂,耶律浚也懂。比拼的就是谁首先撑不住,很遗憾,辽国国内的叛乱让他们的境况很不好,契丹人已经无力将战争拖延到冬天。在如此局势下,他们必须要做出让步。
区别只在于,这个让步的幅度有多大?
萧观音沉默片刻道:“那好吧,贵我两国割让一步,以燕山为界,燕山以南的州县归宋。两国就此罢兵,签订盟约。”
山前七州,果然是这一套,这恐怕是上京城里契丹贵族商讨许久的结果吧!确实算是个让步。对于宋朝而言,实际上已经获得了燕山防线,这也算是不错的,但是……
赵昭坚定摇头道:“不行!”
“你还想怎样?”萧观音猛地站起来,大声道:“幽州是我国南/京,已经给你了,还想怎么样?”
“不行就是不行,燕云十六州,少一寸土地都不行!”
赵昭的态度很坚决,这是他和多位将军和幕僚商议,推测出来的结果。
燕云十六州是因为燕山和太行山而分成了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貌似当中的燕山是最为关键的地方,是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的屏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