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3 / 4)
郑国公两手高举遗诏和大印,但还是与那孩童一并跪下呼了万岁,罢,这才道:“启禀皇上,微臣深知是死罪。只是微臣受襄郡王临终之托,得先帝遗诏不敢有误,这才冒死擅闯an庆殿。”
闻言,百官哗然,皆道:“先帝果然留有遗诏?”
薛云上冷笑道:“所以郑国公这是要当朝宣读遗诏了?”
郑国公抬头道:“皇上,正是。”
说罢,郑国公起身,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闻声,百官起先还不动,但在看到有人跪下后,慢慢的也跟着一一跪下接旨了。
只是薛云上还危襟正坐在龙椅上,半点不动。
郑国公眼中闪过冷芒,暗道:“果然是白眼狼,连先帝遗诏都不放眼里了。也罢,现下你越是不敬,之后越是难容于世。”
是故,郑国公并未停顿,继续宣读。
待郑国公宣罢, 百官也总算是听明白了,先帝遗诏之意是让薛云上保其子嗣一生安平富贵而立的。
若薛云上登基后胆敢残害先帝子嗣,便可废立。
而当时恭亲王因废皇子逼宫而葬身火海生死不明,所以这遗诏应该是先帝为保全废皇子余生而立的。
只是没想到废皇子竟比先帝去得还早,到了如今若是没有恭亲王,这遗诏也不过是废纸一张了。
然,恭亲王却忽然归朝了,还被人疑似锦衣卫劫杀,可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今日薛云上若是说不清,废帝幽禁便是他的结果,而继位者就是这位恭亲王了。
所以不少人都不禁偷偷看向宝座之上的薛云上。
果见薛云上早已横眉怒目,冷声道:“所以郑国公这是要废朕了?”
郑国公向上一恭,又道:“微臣不敢。只要皇上说清道明为何要狙杀恭亲王,此遗诏也不过是告诫之用罢了。”
薛云上起身,立于丹陛顶上睥睨而下,道:“莫说这遗诏的真伪待定,就说恭亲王。朕已是九五之尊,他还能妨碍朕何?朕何苦多此一举劫杀于他,落下把柄,天下诟病?”
闻言,百官一想也觉得是这道理,是故都点头称是。
可郑国公却似比薛云上的更胸有成竹,道:“原是无碍,可若是襄郡王拿恭亲王胁迫于你,便不同了。”?
☆、第 217 章
? 郑国公这话一出,百官中到底是不解的居多,只是不好问出。
内阁首辅郑承付正好着时候出列,道:“襄郡王虽有遗诏在手,可行废立,但前提之下必得是皇上刻薄残害先帝子嗣。可天下皆知,先帝长子因逼宫而被贬为庶人,后又先于先帝而殁。”
说罢,郑承付看了一眼怯怯缩缩躲在郑国公身后的小孩儿,道:“而先帝幼子更是众所周知死于废皇子逼宫的那场大火里了。襄郡王拿这不能分辨身份的孩子就说是恭亲王,还威胁皇上?当真是可笑之极。”
百官心中所想亦是如此,故多点头称是的。
郑国公早预料到朝中对这孩子的质疑,自然早有准备,故笑道:“诸位稍安勿躁,慢慢听来。先帝在位废皇子逼宫,的确是烧了灵曦宫。放火的正是恭亲王的奶母。只是在奶母放了一把火后,终究于心不忍,便将尚且在襁褓之中的恭亲王趁乱偷出宫去,带着一家子躲进了深山老林,再不敢轻易露面。”
说到此处,郑国公略叹了一气,接着才又道:“那场大火,诸位同僚都还记得吧,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待火光熄灭,杜贤妃的尸首几乎烧尽,便都说小小的恭亲王怕早烧成飞灰了。这方定论恭亲王也是死了的。”
听罢,韩尚书出列道:“既如此,那奶母为何在废皇子死后,还不将恭亲王抱回宫来?
灵曦宫中之人可是都死在那场火海中了,是再没人知道她的罪行。只要她稍作遮掩,她便是拯救皇嗣的大功劳之人。旁的不多说,子孙三代的荣华富贵便不用愁了。” ↑返回顶部↑
闻言,百官哗然,皆道:“先帝果然留有遗诏?”
薛云上冷笑道:“所以郑国公这是要当朝宣读遗诏了?”
郑国公抬头道:“皇上,正是。”
说罢,郑国公起身,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闻声,百官起先还不动,但在看到有人跪下后,慢慢的也跟着一一跪下接旨了。
只是薛云上还危襟正坐在龙椅上,半点不动。
郑国公眼中闪过冷芒,暗道:“果然是白眼狼,连先帝遗诏都不放眼里了。也罢,现下你越是不敬,之后越是难容于世。”
是故,郑国公并未停顿,继续宣读。
待郑国公宣罢, 百官也总算是听明白了,先帝遗诏之意是让薛云上保其子嗣一生安平富贵而立的。
若薛云上登基后胆敢残害先帝子嗣,便可废立。
而当时恭亲王因废皇子逼宫而葬身火海生死不明,所以这遗诏应该是先帝为保全废皇子余生而立的。
只是没想到废皇子竟比先帝去得还早,到了如今若是没有恭亲王,这遗诏也不过是废纸一张了。
然,恭亲王却忽然归朝了,还被人疑似锦衣卫劫杀,可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今日薛云上若是说不清,废帝幽禁便是他的结果,而继位者就是这位恭亲王了。
所以不少人都不禁偷偷看向宝座之上的薛云上。
果见薛云上早已横眉怒目,冷声道:“所以郑国公这是要废朕了?”
郑国公向上一恭,又道:“微臣不敢。只要皇上说清道明为何要狙杀恭亲王,此遗诏也不过是告诫之用罢了。”
薛云上起身,立于丹陛顶上睥睨而下,道:“莫说这遗诏的真伪待定,就说恭亲王。朕已是九五之尊,他还能妨碍朕何?朕何苦多此一举劫杀于他,落下把柄,天下诟病?”
闻言,百官一想也觉得是这道理,是故都点头称是。
可郑国公却似比薛云上的更胸有成竹,道:“原是无碍,可若是襄郡王拿恭亲王胁迫于你,便不同了。”?
☆、第 217 章
? 郑国公这话一出,百官中到底是不解的居多,只是不好问出。
内阁首辅郑承付正好着时候出列,道:“襄郡王虽有遗诏在手,可行废立,但前提之下必得是皇上刻薄残害先帝子嗣。可天下皆知,先帝长子因逼宫而被贬为庶人,后又先于先帝而殁。”
说罢,郑承付看了一眼怯怯缩缩躲在郑国公身后的小孩儿,道:“而先帝幼子更是众所周知死于废皇子逼宫的那场大火里了。襄郡王拿这不能分辨身份的孩子就说是恭亲王,还威胁皇上?当真是可笑之极。”
百官心中所想亦是如此,故多点头称是的。
郑国公早预料到朝中对这孩子的质疑,自然早有准备,故笑道:“诸位稍安勿躁,慢慢听来。先帝在位废皇子逼宫,的确是烧了灵曦宫。放火的正是恭亲王的奶母。只是在奶母放了一把火后,终究于心不忍,便将尚且在襁褓之中的恭亲王趁乱偷出宫去,带着一家子躲进了深山老林,再不敢轻易露面。”
说到此处,郑国公略叹了一气,接着才又道:“那场大火,诸位同僚都还记得吧,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待火光熄灭,杜贤妃的尸首几乎烧尽,便都说小小的恭亲王怕早烧成飞灰了。这方定论恭亲王也是死了的。”
听罢,韩尚书出列道:“既如此,那奶母为何在废皇子死后,还不将恭亲王抱回宫来?
灵曦宫中之人可是都死在那场火海中了,是再没人知道她的罪行。只要她稍作遮掩,她便是拯救皇嗣的大功劳之人。旁的不多说,子孙三代的荣华富贵便不用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