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4)
随着这一批批人口和战胜物资的回转,朝廷的财政也渐渐缓了回来。这些人口经薛衍和诸位朝臣的提议,直接被派到各处垦荒,或者兴修水利,以备来年。
至于马匹和金银等物,则是直接充公。大褚身处中原,历来中原的马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血脉上来看,都比不上草原的好。乃至显德年间最窘迫的时候,君王称帝都凑不出十六匹一样的白马,臣子外出时还要坐着牛车。
如今随着突厥的马匹不断运回中原,朝廷在各处的马场皆有所补充。永安帝又下旨在突厥俘虏中挑选善于养马的马奴分配到各个马场。相信几年以后,大褚再不必为战马之事发愁了。
虽然读史书的时候已经有感觉,可直到这时薛衍才深刻体会到大褚君臣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大抵是务实者多,空谈者少。至少在面对这一批批的俘虏和兵马牛羊的时候,向少有儒家臣子站出来说什么“此举不合□□气象”,朝廷自上以下都乐颠颠的迎接财富,并且几位大佬为了这些财富的分配情况,几次唇枪舌战,只想自己所掌管的衙门能够多得些好处。
除朝廷一举赚的盆满钵满之外,民间也有好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这一年市面上的牛羊价格低廉,因着春夏雨水不勤之故,更是比某些青菜米面都便宜了。因而就连平民百姓也都过上了餐餐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永安君臣所担忧的旱情严重,可能会有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或易子而食的情况因着朝廷救济及时以及市面上牛羊充溢的情况,很少发生。
到了八月初一,薛延陀派使臣前来朝贡称臣。随之带来了□□厥王庭被迫向草原深渡,已经跑到狼居胥山一带。
永安帝闻听此讯,深知历朝历代军中将领们对于封狼居胥的渴望,不觉笑向臣子道:“看来我大褚儿郎比之汉朝铁马亦不遑多让。如今子期亦追击突厥至狼居胥山,倘或能一举击破王庭,看来我大褚亦多一名冠军侯矣。”
朝中大臣闻听此言,亦都是心照不宣。所谓冠军侯,最出名者莫过于西汉时期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今永安帝将魏子期比为霍去病,岂不是自比武功彪著的汉武帝?
不过仔细一想,魏子期同霍去病年纪相仿,倘或此战真能击破突厥王庭,恐怕战功比之霍去病也不遑多让。而大元帅薛绩,乃赫赫战神,其兵法韬略谙熟于心,谦虚谨慎,沉默中正亦如西汉大将军卫青一般。
至于永安帝……擎王府一脉本就是以战功封王称帝,永安帝若论战功赫赫,亦是帝王辈中佼佼者。
这么一想,大褚君臣更觉与有荣焉。上有所好,大褚民间皆以谈武善战为幸事。民风尚武,纵使沙场喋血,刀枪无眼,可各地州县报名参军者仍是络绎不绝。
都盼着能在军中一战后,或攒功封官,改换门庭,或因功授田,得享永业,总归比在家种田的好。
因着民风尚武之举,朝廷后继源源不断。又有孙仲禾孙仲苗等太医按照薛衍给出的法子建立的战时医疗队,这一年受伤将士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死或残的惨事也少了很多,再加上新兵新血不断注入,战事愈发顺利。
进了十一月份的时候,西突厥和高昌国也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而仅仅在一个月后,大军又传来捷报,只说魏子期带领三千兵马追击王庭,于狼居胥山左近两军交兵,其后魏子期俘获突厥可汗并王族成员及王庭重臣无数,今已带着俘虏回转大褚。请求永安帝献俘太庙。
永安帝闻听此讯,龙颜大悦,接下下诏数道封赏。并下旨等到大军回京之时,带领大褚重臣接出长安城外三十里,为归来的将士们庆功。并诏令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戎阵者各立一寺。又命朝中擅书画之臣为之碑铭,以纪功业。
薛衍见状,索性上书谏言将这些义庙的形制改为后世的烈士陵园,甚至还伙同严立德描绘了工程图样,以献永安帝。
永安帝虽然平日里节俭自身,实则颇有些“好大喜功”的脾性,再者他在朝臣的身上是从来不吝啬的。因而十分赞同薛衍的提议。看过这“义庙”的形制后,愈发欣喜。也不用户部出银,大手一挥,直接从内库拨银筹建了。
与此同时,永安帝又下旨封薛衍为钦差大臣,带领三百御林军并美酒金帛前去犒赏三军。
薛衍恬不知耻,廷议过后跑到太极宫,死缠烂打的央求永安帝准许平阳长公主也随之出行,叫他们一家三口得以团聚。永安帝打了胜仗,正是兴头的时候,闻听这么个小小要求,当然不在意,御笔一挥,即刻同意了。
薛衍当着永安帝的面儿感恩戴德,回到家里后跟母亲平阳长公主快速打点行装,三日后,便带着三百御林军从长安出发了。
一路风尘仆仆,直至边塞。薛绩正带领大军驻扎在城外整顿兵马。虽然早已从朝廷邸报上得知自家儿子被圣上钦点为钦差要来犒赏三军,也知道自家老婆也会跟从而来。只是父子夫妻年余不见,着实小别更胜xx。因而心下十分激动,接连几日皆是夜不能寐,日不思茶饭。
而除了薛绩这个二十四孝的“老公”和“老爸”之外,此一战中功绩赫赫,甚至尚未战捷已被圣人御口亲封的冠军侯魏子期也表现的十分忐忑。
甚至在钦差队伍抵达州界之时自告奋勇,求请接应之职。薛绩虽然不知道为啥自家徒弟听到自家老婆和儿子过来的消息比自己还要激动,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否决魏子期的请求,亲身上阵去带领兵马去接老婆孩儿。
魏子期眼见拗不过师傅,只得自退一步,请求跟随薛绩一同接应天子使臣。只留颜钧集、蒋志等人坐镇军中。
残阳如血,边塞的风沙吹散了长安城内的风流气象。隆冬的风雪铺天盖地,在满天飞舞的雪片中,在哒哒的马蹄声响中,薛绩带领着兵马接应天子来使。
时隔年余,自长安分别的薛家三口终于团圆。
魏子期牵着马缰落在师傅身后,默默看着师傅师娘与衍儿在风雪中相拥而笑。直待薛衍回过头来,视线相交。
作者有话要说:
☆、第61章
魏子期看过来的视线极为炽热,却又带着无限隐忍。目光中饱含的复杂感情叫薛衍看的一愣。直以为魏子期也是被穿了,否则一个五大三粗的陇右汉子,如何能只用眼神便表达出这么缠绵悱恻的情绪来? ↑返回顶部↑
至于马匹和金银等物,则是直接充公。大褚身处中原,历来中原的马匹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血脉上来看,都比不上草原的好。乃至显德年间最窘迫的时候,君王称帝都凑不出十六匹一样的白马,臣子外出时还要坐着牛车。
如今随着突厥的马匹不断运回中原,朝廷在各处的马场皆有所补充。永安帝又下旨在突厥俘虏中挑选善于养马的马奴分配到各个马场。相信几年以后,大褚再不必为战马之事发愁了。
虽然读史书的时候已经有感觉,可直到这时薛衍才深刻体会到大褚君臣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大抵是务实者多,空谈者少。至少在面对这一批批的俘虏和兵马牛羊的时候,向少有儒家臣子站出来说什么“此举不合□□气象”,朝廷自上以下都乐颠颠的迎接财富,并且几位大佬为了这些财富的分配情况,几次唇枪舌战,只想自己所掌管的衙门能够多得些好处。
除朝廷一举赚的盆满钵满之外,民间也有好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这一年市面上的牛羊价格低廉,因着春夏雨水不勤之故,更是比某些青菜米面都便宜了。因而就连平民百姓也都过上了餐餐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永安君臣所担忧的旱情严重,可能会有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或易子而食的情况因着朝廷救济及时以及市面上牛羊充溢的情况,很少发生。
到了八月初一,薛延陀派使臣前来朝贡称臣。随之带来了□□厥王庭被迫向草原深渡,已经跑到狼居胥山一带。
永安帝闻听此讯,深知历朝历代军中将领们对于封狼居胥的渴望,不觉笑向臣子道:“看来我大褚儿郎比之汉朝铁马亦不遑多让。如今子期亦追击突厥至狼居胥山,倘或能一举击破王庭,看来我大褚亦多一名冠军侯矣。”
朝中大臣闻听此言,亦都是心照不宣。所谓冠军侯,最出名者莫过于西汉时期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如今永安帝将魏子期比为霍去病,岂不是自比武功彪著的汉武帝?
不过仔细一想,魏子期同霍去病年纪相仿,倘或此战真能击破突厥王庭,恐怕战功比之霍去病也不遑多让。而大元帅薛绩,乃赫赫战神,其兵法韬略谙熟于心,谦虚谨慎,沉默中正亦如西汉大将军卫青一般。
至于永安帝……擎王府一脉本就是以战功封王称帝,永安帝若论战功赫赫,亦是帝王辈中佼佼者。
这么一想,大褚君臣更觉与有荣焉。上有所好,大褚民间皆以谈武善战为幸事。民风尚武,纵使沙场喋血,刀枪无眼,可各地州县报名参军者仍是络绎不绝。
都盼着能在军中一战后,或攒功封官,改换门庭,或因功授田,得享永业,总归比在家种田的好。
因着民风尚武之举,朝廷后继源源不断。又有孙仲禾孙仲苗等太医按照薛衍给出的法子建立的战时医疗队,这一年受伤将士因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死或残的惨事也少了很多,再加上新兵新血不断注入,战事愈发顺利。
进了十一月份的时候,西突厥和高昌国也派遣使者前来朝贡。而仅仅在一个月后,大军又传来捷报,只说魏子期带领三千兵马追击王庭,于狼居胥山左近两军交兵,其后魏子期俘获突厥可汗并王族成员及王庭重臣无数,今已带着俘虏回转大褚。请求永安帝献俘太庙。
永安帝闻听此讯,龙颜大悦,接下下诏数道封赏。并下旨等到大军回京之时,带领大褚重臣接出长安城外三十里,为归来的将士们庆功。并诏令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戎阵者各立一寺。又命朝中擅书画之臣为之碑铭,以纪功业。
薛衍见状,索性上书谏言将这些义庙的形制改为后世的烈士陵园,甚至还伙同严立德描绘了工程图样,以献永安帝。
永安帝虽然平日里节俭自身,实则颇有些“好大喜功”的脾性,再者他在朝臣的身上是从来不吝啬的。因而十分赞同薛衍的提议。看过这“义庙”的形制后,愈发欣喜。也不用户部出银,大手一挥,直接从内库拨银筹建了。
与此同时,永安帝又下旨封薛衍为钦差大臣,带领三百御林军并美酒金帛前去犒赏三军。
薛衍恬不知耻,廷议过后跑到太极宫,死缠烂打的央求永安帝准许平阳长公主也随之出行,叫他们一家三口得以团聚。永安帝打了胜仗,正是兴头的时候,闻听这么个小小要求,当然不在意,御笔一挥,即刻同意了。
薛衍当着永安帝的面儿感恩戴德,回到家里后跟母亲平阳长公主快速打点行装,三日后,便带着三百御林军从长安出发了。
一路风尘仆仆,直至边塞。薛绩正带领大军驻扎在城外整顿兵马。虽然早已从朝廷邸报上得知自家儿子被圣上钦点为钦差要来犒赏三军,也知道自家老婆也会跟从而来。只是父子夫妻年余不见,着实小别更胜xx。因而心下十分激动,接连几日皆是夜不能寐,日不思茶饭。
而除了薛绩这个二十四孝的“老公”和“老爸”之外,此一战中功绩赫赫,甚至尚未战捷已被圣人御口亲封的冠军侯魏子期也表现的十分忐忑。
甚至在钦差队伍抵达州界之时自告奋勇,求请接应之职。薛绩虽然不知道为啥自家徒弟听到自家老婆和儿子过来的消息比自己还要激动,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否决魏子期的请求,亲身上阵去带领兵马去接老婆孩儿。
魏子期眼见拗不过师傅,只得自退一步,请求跟随薛绩一同接应天子使臣。只留颜钧集、蒋志等人坐镇军中。
残阳如血,边塞的风沙吹散了长安城内的风流气象。隆冬的风雪铺天盖地,在满天飞舞的雪片中,在哒哒的马蹄声响中,薛绩带领着兵马接应天子来使。
时隔年余,自长安分别的薛家三口终于团圆。
魏子期牵着马缰落在师傅身后,默默看着师傅师娘与衍儿在风雪中相拥而笑。直待薛衍回过头来,视线相交。
作者有话要说:
☆、第61章
魏子期看过来的视线极为炽热,却又带着无限隐忍。目光中饱含的复杂感情叫薛衍看的一愣。直以为魏子期也是被穿了,否则一个五大三粗的陇右汉子,如何能只用眼神便表达出这么缠绵悱恻的情绪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