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1 / 4)
柳襄有些读书人的呆气,立志要考进翰林院去修书,性情倒是不错,在世家子弟内算是出挑的一个,从不做眠花宿柳吃酒赌博等事,贾雨村看中理国公的势力,欲将女儿许给他,谁知柳芳看不上,可巧后来又出了贾雨村以妾为妻的事儿,后来贾氏就嫁到了梅翰林家。
听黛玉说完这节缘故,湘云拍手道:“竟有这事?倒解气。”
邢岫烟却道:“什么解气不解气,谁想那些?唯盼琴妹妹平平安安罢了,那梅翰林家也好,贾雨村家也罢,横竖和我们家不相干。”
迎春颔首道:“妹妹这话说得不错,咱们也算是历经世事的了,见识过人情冷暖,什么荣华富贵能比得上平安无事?柳夫人和我们太太交情甚好,是厚道慈悲的老人家,素日怜老惜贫,她既相中琴妹妹,必然觉得四角俱全。等小定大定出阁的时候,千万打发人去告诉我一声,咱们这些姊妹,就剩一个琴妹妹了。”
湘云道:“怎么就剩琴妹妹?大嫂子寡婶家的纹妹妹绮妹妹也没听说有人家。”
突然听她提起李纨和李婶母女三个,房中想起往事,登时寂静无声,只有贾萱兄弟几个不知是非,兀自顽笑,闹得不堪。
贾母却是一笑,一字一句地道:“无妨,我这么大年纪,什么事情没经历过?我听得,你们也说得。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艰难,必是在府里时吃了苦,出事后怕受了连累选择这样的路,咱们亦不必怨天尤人。”
宝玉叹道:“只怕是因我之故才觉得兰哥儿受委屈了,可恨我这样无能之辈,受祖宗庇佑,在府里享尽了别人都不及的荣华富贵,我心里也觉愧疚。”
可巧这时凤姐和巧姐儿已将酒席整治妥当,母女两个进来请她们去园里,又亲自叫人抬了竹轿,也抬贾母去看看热闹,一行人忙掩住话题,各自披上斗篷,簇拥贾母之轿前往,吃完赏景,又做诗词歌赋,至晚方散。
薛宝琴的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宝钗回娘家帮衬薛蝌和邢岫烟料理,回家却听说李纨和贾兰回京了,正在贾赦家向贾母负荆请罪。
第151章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败后,在长安城内,贾赦一家有黛玉和南安王府的照应,史家有葛家打点,并收留女眷人等,王家只剩王仁一房,和薛姨妈和薛蝌兄妹夫妻等人托庇在贾家门下,虽无昔年横行无忌的威风八面,也常有墙倒众人推之事发生,但好歹博得一个平安。
然而,留在金陵的各家人就都没有这份运气了。
从前仗着天高皇帝远,又有京城里的照应,金陵地面这四家的子弟族人嚣张跋扈惯了,无所不为,哪怕是家奴也一样胆大妄为,地方官员不敢轻惹,早已引起众怒。
贾史王薛四家荣耀时,其势在金陵一手遮天,当地人受了欺侮只能忍气吞声,如今这四家一败涂地,仅剩贾赦一房远在京城,也不敢生事,更别提庇佑金陵这一干人,先前受其迫害的苦主没有任何顾忌,反过来收拾当日欺凌自己的人,以致贾史王薛四家泰半子弟、家奴锒铛入狱,下剩无罪的在金陵也没有容身之地,尝到了被达官显贵之家欺凌的滋味。
李纨携子带物地南下,投奔娘家兄弟,其父已逝,其家衰败,故娘家早回金陵,方有那年寡婶带女进京投奔兄弟之事。不想,和贾家结亲的李家族中子弟亦曾倚仗贾家之势,虽非无恶不作,但也着实有几件作为引得当地不满,正自顾不暇,如何庇佑李纨母子?而且,李纨母子是出嫁之妇,南下归宁实有伤族中名声,李纨之兄自幼秉承父教,便将之拒之门外。
李纨手里约莫有几万两银子的家私,虽然连遭噩运,但爱子已成年,又文武兼备,他们南下时贾菌母子也跟着同行作伴,兄弟二人齐心,并非没有男丁打理门户事宜,路上亦无损失。李家拒绝收留后,李纨黯然神伤,只得自己买了宅子安置下来。
不料,贾兰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哪怕清白无辜,不曾为非作歹,可是在世人眼里,他既享受了荣国府带来的荣华富贵,就该承受苦主的怨气,毕竟贾家的锦衣玉食多是源自民脂民膏,因此李纨母子和贾菌母子没有过上一天安生日子。
一面是苦主报复,一面是权贵欺压,又有地痞骚扰,李纨起先想息事宁人,难免破财免灾,谁知这些人得寸进尺,又看贾兰母子孤儿寡母,无人庇佑,亲朋好友避而远之,愈加贪得无厌,不到半年光景,李纨的财物就去一多半儿,更兼她母子名下虽有几个庄子,奈何鼠盗蜂起,旱涝不定,竟致颗粒无收,愈难立足于金陵,更别提打点贾兰的前程了。
不独贾兰前程渺茫,便是李纨想替贾兰娶亲也不得,但凡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们,人家看上他们的,他们又嫌对方穷酸。
此时此刻,李纨方后悔莫及。
这日忽然听说贾赦一房在长安城中颇有余威,贾琏攀上了南安王府,作了五品的长史官儿,惜春又嫁给了韩奇,虽说南安王府和韩家的势力都大不如以往,但较之平民百姓犹胜百倍,不禁又想起卫若兰位高权重,深受当今信任,几乎是无人敢惹,黛玉又常出入皇宫,在皇后娘娘跟前极有脸面,李纨忖度再三,遂带贾兰返京。
及至到了京城,别处都不敢去,亦来不及安置箱笼等物,李纨一身风尘地带着贾兰奔向贾赦的宅邸,向贾母负荆请罪,哭诉在金陵走投无路的境遇。
宝钗和宝玉抵达时,李纨荆钗布裙,满身风霜,满脸疲惫,跪在贾母床前,似已叙说完毕,正伏地泣道:“我原想替大爷保住一点血脉,不受风言风语之苦,这才回了南京,如今想来却是罪孽深重,无地自容,不敢求老太太饶恕,只求老太太和大老爷看在大爷早逝的份上收留兰儿,赏他一个安身之处,别叫他跟着我一个寡妇人家处处受人欺凌,日日不得安宁。我这一生守着兰儿过活,别无所求,只要兰儿平安,我便是立时死了也甘心。”
李纨说话时,贾兰亦跪在她身后,满脸都是泪痕。
宝玉想到父母流放至今生死不知、兄姊俱亡在青壮年之时,今日李纨孤独地守着贾兰十余年,原以为他们手里攥着李纨的梯己足以度日,再不曾想到他们在金陵竟过得格外不好,不得不千里奔波回京,不禁生出十二分的怜悯之意。
宝钗却有些不自在,一则李纨是自作自受,二则贾兰已非垂髫小儿,年纪只比宝玉小两三岁,业已成人,母女二人作这般涕泪交集之状,实有些让人不得不接受的意思。
宝钗自知自己在这里没有说话的余地,故给贾母请过安后侍立一旁,不言不语。
贾兰久不见宝玉和宝钗,此时亦不敢多看,哀声向贾母道:“母亲都是为了我!若不是为了我,母亲决计不会这般行事。我不敢祈求老祖宗宽恕我的一身罪孽,只求老祖宗容我替代母亲承受一切惩处,赏母亲一个安度晚年之地。”
望着床前的贾兰,容貌俊秀,气度清雅,宛然便是贾珠再生,思及往事,贾母眼里闪着点点泪光,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连贯吐露,只得以目示意鸳鸯,道:“起、起来。” ↑返回顶部↑
听黛玉说完这节缘故,湘云拍手道:“竟有这事?倒解气。”
邢岫烟却道:“什么解气不解气,谁想那些?唯盼琴妹妹平平安安罢了,那梅翰林家也好,贾雨村家也罢,横竖和我们家不相干。”
迎春颔首道:“妹妹这话说得不错,咱们也算是历经世事的了,见识过人情冷暖,什么荣华富贵能比得上平安无事?柳夫人和我们太太交情甚好,是厚道慈悲的老人家,素日怜老惜贫,她既相中琴妹妹,必然觉得四角俱全。等小定大定出阁的时候,千万打发人去告诉我一声,咱们这些姊妹,就剩一个琴妹妹了。”
湘云道:“怎么就剩琴妹妹?大嫂子寡婶家的纹妹妹绮妹妹也没听说有人家。”
突然听她提起李纨和李婶母女三个,房中想起往事,登时寂静无声,只有贾萱兄弟几个不知是非,兀自顽笑,闹得不堪。
贾母却是一笑,一字一句地道:“无妨,我这么大年纪,什么事情没经历过?我听得,你们也说得。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艰难,必是在府里时吃了苦,出事后怕受了连累选择这样的路,咱们亦不必怨天尤人。”
宝玉叹道:“只怕是因我之故才觉得兰哥儿受委屈了,可恨我这样无能之辈,受祖宗庇佑,在府里享尽了别人都不及的荣华富贵,我心里也觉愧疚。”
可巧这时凤姐和巧姐儿已将酒席整治妥当,母女两个进来请她们去园里,又亲自叫人抬了竹轿,也抬贾母去看看热闹,一行人忙掩住话题,各自披上斗篷,簇拥贾母之轿前往,吃完赏景,又做诗词歌赋,至晚方散。
薛宝琴的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宝钗回娘家帮衬薛蝌和邢岫烟料理,回家却听说李纨和贾兰回京了,正在贾赦家向贾母负荆请罪。
第151章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败后,在长安城内,贾赦一家有黛玉和南安王府的照应,史家有葛家打点,并收留女眷人等,王家只剩王仁一房,和薛姨妈和薛蝌兄妹夫妻等人托庇在贾家门下,虽无昔年横行无忌的威风八面,也常有墙倒众人推之事发生,但好歹博得一个平安。
然而,留在金陵的各家人就都没有这份运气了。
从前仗着天高皇帝远,又有京城里的照应,金陵地面这四家的子弟族人嚣张跋扈惯了,无所不为,哪怕是家奴也一样胆大妄为,地方官员不敢轻惹,早已引起众怒。
贾史王薛四家荣耀时,其势在金陵一手遮天,当地人受了欺侮只能忍气吞声,如今这四家一败涂地,仅剩贾赦一房远在京城,也不敢生事,更别提庇佑金陵这一干人,先前受其迫害的苦主没有任何顾忌,反过来收拾当日欺凌自己的人,以致贾史王薛四家泰半子弟、家奴锒铛入狱,下剩无罪的在金陵也没有容身之地,尝到了被达官显贵之家欺凌的滋味。
李纨携子带物地南下,投奔娘家兄弟,其父已逝,其家衰败,故娘家早回金陵,方有那年寡婶带女进京投奔兄弟之事。不想,和贾家结亲的李家族中子弟亦曾倚仗贾家之势,虽非无恶不作,但也着实有几件作为引得当地不满,正自顾不暇,如何庇佑李纨母子?而且,李纨母子是出嫁之妇,南下归宁实有伤族中名声,李纨之兄自幼秉承父教,便将之拒之门外。
李纨手里约莫有几万两银子的家私,虽然连遭噩运,但爱子已成年,又文武兼备,他们南下时贾菌母子也跟着同行作伴,兄弟二人齐心,并非没有男丁打理门户事宜,路上亦无损失。李家拒绝收留后,李纨黯然神伤,只得自己买了宅子安置下来。
不料,贾兰是荣国府的嫡长孙,哪怕清白无辜,不曾为非作歹,可是在世人眼里,他既享受了荣国府带来的荣华富贵,就该承受苦主的怨气,毕竟贾家的锦衣玉食多是源自民脂民膏,因此李纨母子和贾菌母子没有过上一天安生日子。
一面是苦主报复,一面是权贵欺压,又有地痞骚扰,李纨起先想息事宁人,难免破财免灾,谁知这些人得寸进尺,又看贾兰母子孤儿寡母,无人庇佑,亲朋好友避而远之,愈加贪得无厌,不到半年光景,李纨的财物就去一多半儿,更兼她母子名下虽有几个庄子,奈何鼠盗蜂起,旱涝不定,竟致颗粒无收,愈难立足于金陵,更别提打点贾兰的前程了。
不独贾兰前程渺茫,便是李纨想替贾兰娶亲也不得,但凡她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们,人家看上他们的,他们又嫌对方穷酸。
此时此刻,李纨方后悔莫及。
这日忽然听说贾赦一房在长安城中颇有余威,贾琏攀上了南安王府,作了五品的长史官儿,惜春又嫁给了韩奇,虽说南安王府和韩家的势力都大不如以往,但较之平民百姓犹胜百倍,不禁又想起卫若兰位高权重,深受当今信任,几乎是无人敢惹,黛玉又常出入皇宫,在皇后娘娘跟前极有脸面,李纨忖度再三,遂带贾兰返京。
及至到了京城,别处都不敢去,亦来不及安置箱笼等物,李纨一身风尘地带着贾兰奔向贾赦的宅邸,向贾母负荆请罪,哭诉在金陵走投无路的境遇。
宝钗和宝玉抵达时,李纨荆钗布裙,满身风霜,满脸疲惫,跪在贾母床前,似已叙说完毕,正伏地泣道:“我原想替大爷保住一点血脉,不受风言风语之苦,这才回了南京,如今想来却是罪孽深重,无地自容,不敢求老太太饶恕,只求老太太和大老爷看在大爷早逝的份上收留兰儿,赏他一个安身之处,别叫他跟着我一个寡妇人家处处受人欺凌,日日不得安宁。我这一生守着兰儿过活,别无所求,只要兰儿平安,我便是立时死了也甘心。”
李纨说话时,贾兰亦跪在她身后,满脸都是泪痕。
宝玉想到父母流放至今生死不知、兄姊俱亡在青壮年之时,今日李纨孤独地守着贾兰十余年,原以为他们手里攥着李纨的梯己足以度日,再不曾想到他们在金陵竟过得格外不好,不得不千里奔波回京,不禁生出十二分的怜悯之意。
宝钗却有些不自在,一则李纨是自作自受,二则贾兰已非垂髫小儿,年纪只比宝玉小两三岁,业已成人,母女二人作这般涕泪交集之状,实有些让人不得不接受的意思。
宝钗自知自己在这里没有说话的余地,故给贾母请过安后侍立一旁,不言不语。
贾兰久不见宝玉和宝钗,此时亦不敢多看,哀声向贾母道:“母亲都是为了我!若不是为了我,母亲决计不会这般行事。我不敢祈求老祖宗宽恕我的一身罪孽,只求老祖宗容我替代母亲承受一切惩处,赏母亲一个安度晚年之地。”
望着床前的贾兰,容貌俊秀,气度清雅,宛然便是贾珠再生,思及往事,贾母眼里闪着点点泪光,纵有千言万语,也难连贯吐露,只得以目示意鸳鸯,道:“起、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