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诸葛亮主政益州(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州一破,通往蜀中的大门就打开了,韩浩杀进江州之后,很快就占据了四门,西川四将,冷苞被徐盖所杀,其余二人也都战死,只有张任幸免。
  当苏进进入江州之后,忙于处理江州事务,自然就把张任给忽略了,如今江州城破,即便是张任回到蜀中,他也是不好交代,况且蜀中已经危矣,整个天下都是燕国的,除了归顺之外,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出路。
  好在苏进虽然把张任给忘了,但吕蒙没有把他给忘掉,张任的兵马被收缴之后,他自己也被关在城中的一处府邸,吕蒙每日提些酒肉前来安慰张任,倒是让张任对吕蒙颇有好感。
  忙完正事之后,听到吕蒙禀报,苏进才想起还有张任这么个人,此人是赵云的师兄,按照辈分也是他的师伯,无论如何,他都应该亲自上门拜会。
  只是,蜀中传来消息,关羽已经兵临城下,随时都可能破城,苏进不想在江州靡费时日,于是留下吕蒙驻守江州,尽起所有兵马奔赴蜀中。
  这一路上,过往的官员没少阻拦燕国大军,可到了后来,这些蜀国官吏竟然望风而降,一打听才知道,关羽在鞠义的接应下进入成、都,已经把皇帝和刘璋控制住了。
  就在苏进带人赶到广都的时候,正好和高顺军汇合,未免夜长梦多,双方合兵一处,直奔成都。
  当得知二十万先头大军兵临成、都的时候,关羽和鞠义都松了一口气,有这二十万大军在侧,战况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无论是刘璋还是刘协都成了燕国的阶下囚。
  苏进乃是楚王,又是东路军大将军,是所有将军中地位最高的,理当以他为尊。
  “拜见楚王!”
  “诸位将军不用多礼,且入座叙话!”
  苏进进入成、都后,自然就把议事大厅放在了原本的蜀王宫,不得不说,刘璋这厮真会享受,不过他自己倒是没有住在这里,一来是担心安全问题,二来也是不想给众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众人坐下之后,诸葛亮率先说道:“启禀王爷,如今蜀中已经攻破,周边郡县也都望风而降,只是益州南部蜀郡仍旧呈割据之势,属下建议,应当速速收复益州南部,以免给这些军阀喘息之机。”
  “末将附议!”诸葛亮话音刚落,高顺便起身说道:“王爷,如今益州北部的广汉郡、巴郡和健为郡北部都被我军占领,但南部的越巂郡、牂柯郡、永昌郡和益州郡,这四郡依旧被刘璋任命的太守占据,据末将所知,这些郡守都是益州本地士族,明面上听命于刘璋,实际上自成一处,我们必须早日收复这些地方,以防这些士族互相勾连,给我军造成威胁。”
  “高将军所言极是。”诸葛亮继续说道:“对于我们当前来说,除了要防范这些还未收复的郡县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防范南蛮入侵,若是这些割据南部的军阀联合南蛮入侵,那对益州百姓来说,才是一场浩劫。”
  苏进对于南蛮了解不多,不过见诸葛亮和高顺都对此事十分重视,于是问道:“孔明与高将军之言本王已经知晓,早日平定益州南部蜀郡,让益州归附大燕国也是本王的夙愿,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征讨南部蜀郡?”
  “禀王爷,末将请战!”最先跳出来的当然是苏进手下的骁将徐盖。
  就在徐盖跳出来后,其余众人也纷纷请战,就连高顺也不例外,毕竟这一次灭蜀之战,无论是鞠义、关羽都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唯独他功劳平平,此次平定益州南部,也让他十分心动。
  不过高顺如今已经是晋国公了,爵位上已经是一等国公,升无可升,燕国有一条明文规定,非皇族宗室不得封王,也就是说作为异性将军,这一等国公之位便已经是极限了,所以高顺却是不好跳出来争这主帅。
  鞠义、关羽等人自然也不可能,陆逊此时还没有到成、都,数来数去,唯一能担任主帅的便是苏进的师父黄忠了,也只有他有这个威望。
  此次入蜀,黄忠没有立下什么的大功,这让他有些丧气,对于这个平定南部的住主帅,黄忠也按捺不住了。
  “王爷,末将请战!”
  虽然私下里是师徒,但公事上两人却是上下级,既然黄忠都请战了,苏进当人不会驳了他的面子,当即下令道:“传令,以黄将军为平南主帅,徐盖、关兴、鞠演三位将军为副将,统兵十万,克日平定南部。”
  “末将遵令!”
  选定了平定益州南部的人选,众人则开始商议如何处置刘璋等人,诸葛亮建议道:“王爷,对于蜀中官员,属下的建议是杀掉一匹官声不好的,以平民愤,此外,对有能力的官员,尽量劝降,即便对方不降,我们也不能大动干戈,只需派人时刻关注即可。”
  “嗯,此事就按照孔明说的办,不过刘璋刘协二人身份尊贵,为防有人在他二人身上做文章,本王决定,派一员大将将二人乃自其家眷送往洛阳,由父皇处置,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王爷英明!”
  见到众人都同意他的决定,苏进扫过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在鞠义和关羽二人身上,说道:“鞠将军,关将军,此事事关重大,一个不好,就会导致蜀中震动,本王的意思,由两位将军亲自护送这两人及其家眷进京如何?”
  鞠义和关羽相互看了一眼,按道理讲此事虽然重要,但也不需要他们两人同时护送,不过如今蜀中即将平定,二人立下的功劳也足够了,是该留下些功劳给小辈了,要不然将来这些小辈还不得恨死他们。
  想到这一点,两人齐齐出列应道:“遵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