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万国来朝(中)(1 / 2)
当日,赵云泽就找到李靖,与他商量献俘仪式上阅兵的事情。
李靖表示,只让将士们站下队列,接受检阅,完全没有问题。就是以往的战事,凯旋之后,皇帝也多半会检阅得胜归来的将士们,并作慰劳军士的演讲。
既然李靖有这方面的经验,赵云泽便不再班门弄斧了。他便离开军营,想直接去讲武堂。
刚出军营,赵云泽忽然对那些来长安朝贺的番邦使团们生起了好奇心。这个时代,大唐周边国家的国名,可与后世完全不同,疆域版图也完全不同。赵云泽很想知道都是哪些国家来长安朝贺了。
于是,他便去了四方馆。
如今的四方馆,已经划给了鸿胪寺。四方馆的长官,也不再是褚遂良,而是一位名叫李仙阁的官员。
赵云泽与李仙阁只能说是认识,以前就没说过什么话。要是不见到本人,他连李仙阁长什么模样都有些模糊。
可李仙阁对赵云泽,显然熟悉的很。这位赵爵爷,别看不怎么上朝,可每次只要他一上朝,那也是属于主角的存在。朝中官员想不认识他都难啊。
尤其是今天,人家赵爵爷可是大功之臣,刚刚在早朝上受过封赏的。而且,人家赵爵爷还格外多露了那么一会儿脸,被皇帝先升再降,比李靖这位大总管的戏份都多。
别看皇帝将赵爵爷先升后降,可哪个官员看不出来,皇帝那就是被情势逼迫,不得不这么做。这位赵爵爷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一点都没动摇。甚至还更高了,皇帝对他有亏欠之心嘛!
李仙阁一见到赵云泽,就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赵大人,恭喜您荣封伯爵呀!”见面后,简单的几句寒暄过后,李仙阁就对赵云泽拱手说道。
“李大人客气了。”赵云泽应付道。
“赵大人来四方馆,不知有何事见教啊?”李仙阁问道。
赵云泽道:“见教可不敢当。某就是顺腿过来看看。听陛下说,有很多番邦国家,都来长安朝贺。某在陛下处受领了任务,要在这些番邦使节面前展现一下大唐的军威。这才想来了解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国家派使节来长安了。”
“哦,原来如此。赵大人不妨随某来某的公房,某把前来朝贺的国家名单,给赵大人过目。”
“有劳李大人。”
随即,李仙阁带着赵云泽来到他的办公室,并找出了一份名单,给赵云泽看。
那份名单有两页纸。一页纸上,记载的是一些能够称得上是国家的番邦使节名单,有二三十个。另一页纸上,则是一些依附于大唐或者处于大唐和邻国夹缝中的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的名单。
赵云泽先看那份国家的名单。
高句丽、吐谷浑、高昌、焉耋、龟兹、吐蕃、东瀛……咦,居然有东瀛?
“李大人,东瀛也有使节前来吗?”赵云泽诧异道。
李仙阁点头道:“是的,东瀛的使节,是三月初二至的长安。”
“奇怪了,同属朝鲜半岛的新罗和百济两国,都未派来使节。偏偏远在大东边的东瀛,居然有使节前来!”赵云泽自言自语道。
“赵大人说什么?”李仙阁问道。
“哦,没什么。我是说,这东瀛国得到消息倒是挺快的。”
李仙阁一笑,道:“东瀛国倒不是来朝贺我们打败突厥的。据他们的使臣说,前隋时,东瀛就一直朝拜中原王朝。后来,隋末中原大乱,他们与中原的往来便中断了。直到去年,他们才从去他们那边经商的新罗人口中得知,大唐已经替代大隋,统治中原了。于是,他们便派出使臣,远渡重洋,前来朝贺。”
“哦,原来如此!”赵云泽点了点头。“百济和新罗不是一直对我大唐朝拜吗?我记得,贞观元年时,朝廷好像还调停过他们两国的矛盾。为何这次,却未见到百济和新罗派使来朝?”
李仙阁道:“年前,百济和新罗的使臣都已来过长安了。因为冬季严寒,海上风浪也格外大,不便于行船,他们便早早回去了。不过,这两国向来对大唐友善,若他们得知大唐打败了突厥,说不定很快,就又要派出使节来长安了。”
“咦,既然冬季不便于行船,那东瀛的使臣是怎么来的?”赵云泽诧异道。 ↑返回顶部↑
李靖表示,只让将士们站下队列,接受检阅,完全没有问题。就是以往的战事,凯旋之后,皇帝也多半会检阅得胜归来的将士们,并作慰劳军士的演讲。
既然李靖有这方面的经验,赵云泽便不再班门弄斧了。他便离开军营,想直接去讲武堂。
刚出军营,赵云泽忽然对那些来长安朝贺的番邦使团们生起了好奇心。这个时代,大唐周边国家的国名,可与后世完全不同,疆域版图也完全不同。赵云泽很想知道都是哪些国家来长安朝贺了。
于是,他便去了四方馆。
如今的四方馆,已经划给了鸿胪寺。四方馆的长官,也不再是褚遂良,而是一位名叫李仙阁的官员。
赵云泽与李仙阁只能说是认识,以前就没说过什么话。要是不见到本人,他连李仙阁长什么模样都有些模糊。
可李仙阁对赵云泽,显然熟悉的很。这位赵爵爷,别看不怎么上朝,可每次只要他一上朝,那也是属于主角的存在。朝中官员想不认识他都难啊。
尤其是今天,人家赵爵爷可是大功之臣,刚刚在早朝上受过封赏的。而且,人家赵爵爷还格外多露了那么一会儿脸,被皇帝先升再降,比李靖这位大总管的戏份都多。
别看皇帝将赵爵爷先升后降,可哪个官员看不出来,皇帝那就是被情势逼迫,不得不这么做。这位赵爵爷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一点都没动摇。甚至还更高了,皇帝对他有亏欠之心嘛!
李仙阁一见到赵云泽,就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赵大人,恭喜您荣封伯爵呀!”见面后,简单的几句寒暄过后,李仙阁就对赵云泽拱手说道。
“李大人客气了。”赵云泽应付道。
“赵大人来四方馆,不知有何事见教啊?”李仙阁问道。
赵云泽道:“见教可不敢当。某就是顺腿过来看看。听陛下说,有很多番邦国家,都来长安朝贺。某在陛下处受领了任务,要在这些番邦使节面前展现一下大唐的军威。这才想来了解一下,看看都有哪些国家派使节来长安了。”
“哦,原来如此。赵大人不妨随某来某的公房,某把前来朝贺的国家名单,给赵大人过目。”
“有劳李大人。”
随即,李仙阁带着赵云泽来到他的办公室,并找出了一份名单,给赵云泽看。
那份名单有两页纸。一页纸上,记载的是一些能够称得上是国家的番邦使节名单,有二三十个。另一页纸上,则是一些依附于大唐或者处于大唐和邻国夹缝中的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部落的名单。
赵云泽先看那份国家的名单。
高句丽、吐谷浑、高昌、焉耋、龟兹、吐蕃、东瀛……咦,居然有东瀛?
“李大人,东瀛也有使节前来吗?”赵云泽诧异道。
李仙阁点头道:“是的,东瀛的使节,是三月初二至的长安。”
“奇怪了,同属朝鲜半岛的新罗和百济两国,都未派来使节。偏偏远在大东边的东瀛,居然有使节前来!”赵云泽自言自语道。
“赵大人说什么?”李仙阁问道。
“哦,没什么。我是说,这东瀛国得到消息倒是挺快的。”
李仙阁一笑,道:“东瀛国倒不是来朝贺我们打败突厥的。据他们的使臣说,前隋时,东瀛就一直朝拜中原王朝。后来,隋末中原大乱,他们与中原的往来便中断了。直到去年,他们才从去他们那边经商的新罗人口中得知,大唐已经替代大隋,统治中原了。于是,他们便派出使臣,远渡重洋,前来朝贺。”
“哦,原来如此!”赵云泽点了点头。“百济和新罗不是一直对我大唐朝拜吗?我记得,贞观元年时,朝廷好像还调停过他们两国的矛盾。为何这次,却未见到百济和新罗派使来朝?”
李仙阁道:“年前,百济和新罗的使臣都已来过长安了。因为冬季严寒,海上风浪也格外大,不便于行船,他们便早早回去了。不过,这两国向来对大唐友善,若他们得知大唐打败了突厥,说不定很快,就又要派出使节来长安了。”
“咦,既然冬季不便于行船,那东瀛的使臣是怎么来的?”赵云泽诧异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