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4)
☆、第41章 伎俩
想到彭菊这次的成绩,孙招娣问老公林奇,“不能想想办法让彭菊回一高吗?”林奇是教育局的,在学生上学上天然有优势。
“你以为学校我开的啊,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让她去三高我还费了许多功夫呢!让我说你们孙家的事你少管,小小年纪就不学好,非得做那样的事,我的面子都给丢到大西洋去了。”林奇说着扫了孙家姐弟一眼,扬长而去,到门口丢下一句,“晚上我有饭局,不回来吃了。”
想到刚才林奇问自己要走的钱,孙招娣气得胸口疼,“天天就记得吃吃吃!”要不是她开了这个店,凭他的工资哪有钱这么潇洒?不过话是这么说,她却知道这个店丈夫也出了不少力,不光房租便宜不少,就是销售也沾光了。
明明做那件事的时候,他也是同意的,现在却全怪到她们姓孙的头上了。可看着店里越来越冷清的生意,她又心有不甘,连这个店也不好了,她在丈夫面前还有什么底气?以往他都嫌自家人不上台面。
嫁到城里,丈夫现在还小有职权,这是姐妹里的头一份,亲戚都羡慕不已,可谁知道她也有自己的心酸无奈呢。
孙拴子也讨厌姐夫用看渣子的眼光看自己,妈的,这些书生小白脸都不是好人。说来说去都怨杜家的人,他们现在还开了个店,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中秋他们月饼卖得那么火,得挣多少钱啊,他眼热之极。不过杜家做的点心和月饼就是好吃,如果自家有那个手艺……
想到这里他眼睛一亮,也顾不得得罪姐姐,说:“二姐,你说我们有了杜家的手艺,还怕生意不能好起来?”
孙招娣没好气白了弟弟一眼,“你说得轻巧,也不知道杜家怎么有那个手艺的,我要会了还用得着这么着急?”娘家人儿,出气人儿,自家弟弟不光不给她挣光,还做出那些丢人事避到自己家,她都没敢对丈夫说,只是说弟弟是来帮忙的。
“现在杜家做点心的就是陈松枝和她外甥女陈皎,杜石林都很少看到。”孙拴子虽然名叫拴子,是因为父母宠他,怕小时候不好养,才起名拴子,希望能把这个孩子好好养大。可他可没那养气功夫在一个地方长久待着,经常在县城里逛,早把杜家的消息打听得清清楚楚。
“二姐,她家那个陈皎还没嫁人,你说如果我把她哄着嫁过来,杜家手艺不就成咱家的了?”虽然那个陈皎长得不怎么符合他的眼光,但老婆嘛,能干活就成了。在乡里时可有不少小媳妇见他就红脸,想来那个女孩没什么见识,还不是他手到擒来?
孙招娣看看弟弟,与乡下其他经常干农活的同龄人不同,他白净多了,个子高挑,两眼灵活,很是显眼。能有一个人让弟弟收收心,她可就放下心了。更别说,如果陈皎真嫁过来,还不向着自己小家。
“你这个主意不错,只要那个陈皎属意你,这事就能成!不过你得从长计划,别让杜家人知道了,露出行迹。”
“放心吧,这我能不知道?”他还怕杜家人知道是他在做坏事,再打他一顿呢。
孙招娣开锁从抽届里拿出钱递给孙拴子,“你再去买套新衣服理理头发,把自己倒饬倒饬。”
200元,孙拴子吹了声口哨,姐姐这次倒大方,他接过钱道:“我会避着陈松枝的。”
杜如蒿搬了新家,可是新家是三室二厅,她还是和陈皎一个屋,不过这次她屋里的床是个上下铺,终于可以自己单独睡一张床。和学校那种直上直下的上下铺不同,她的床头是一人宽的台阶,踩着可以上去,不过因此,屋里的空间小了,又放了一个三开门的立柜后,就放不下别的东西。
只有杜如峰的房间放了张大桌子,兄妹两人就各坐一头埋头学习。学习一个小时,看看屋里的吊兰,从玻璃窗向外眺望一会儿。杜如蒿有不会的题,还向哥哥请教一番。
一个下午就这样很快过去了。晚上杜如蒿只喝了碗稀饭,没办法,中午人多热闹,不知不觉间就吃多了。
吃过晚饭她习惯拿了包点心带到了学校。张凤仙看到她眼睛好像要冒出光,“如蒿,你这次带了什么好吃的?”
杜如蒿笑着从包里拿出来零食,这次她家做的是一种米糕。天冷了,很多含糖量高的糕点就可以做了。这次她拿过来的米糕,其实就是大米膨胀后用糖黏在一起,和后来的米老头类似。不过杜如蒿家做的加了更多的花生碎,更多保留了大米膨胀后的香脆和韧性,口感自然更好。
张凤仙吃得眯起了眼睛,像一只懒洋洋的猫咪。吃完一块,看着袋子里的米糕,恨恨把脑袋转到一边,捏捏自己的腰,叹了口气。可不到一秒她又转回了头,闪电般拿了一块,“如蒿你赶快收起来,趁我没改变主意之前。”
张凤仙爸爸是个村支书,家里条件还可以,不过她长得就有些圆润,对于吃的她一向很克制自己,就是见到杜如蒿做的零食有些破功,还感叹是吃也后悔,不吃也后悔。杜如蒿每次见她变脸就觉得好玩,明明想吃又怕胖的表情太有趣了。
为了防止自己再改变主意,张凤仙吃着米糕就走出了寝室。咬了一口那甜脆的米糕,她问杜如蒿,“我们要分科了,你读文科还是理科?”
“我读文科。”杜如蒿不觉得自己读理科是个好主意,那些化学反应式她看着就头晕。一母同胞,她怎么没沾点儿哥哥在理科上的灵性呢?
“唔,太好了,我也读文科。”张凤仙很惊喜,“这样我们就还能在一个班。”
学校文科班只有两班,其中一个还是复读班,和她们进度不一样,所以两个人只要都读文科,就还在一个班里,两人处得好,张凤仙不乐意分开。让杜如蒿意外的是,李晓路也读的文科班。
既然认了干爸干妈,前一段杜如蒿找了时间分别给李家三口人买了套衣服,把这个关系更加巩固起来。与李晓路之间好象有一种无形的纽带把两人连接了起来,使两人关系更加亲密。现在又在一个班,李晓路找了老师让三人座位排在了一起,三人同进同出,班上封她们三个为三剑客。
杜如蒿他们分了科,换了新教室和新班主任。新班主任是一个脑袋顶上那一块光光的中年男老师,姓崔,戴着副金丝眼睛,看着很斯文,但据说,他管得很严。
严不严重杜如蒿觉得无所谓,让她有些小烦恼的是楼适也来了文科班,还找到机会就向她表示关心。比如去锅炉房接开水时替她打开水啦,比如在她值日时找借口帮她值日啦。 ↑返回顶部↑
想到彭菊这次的成绩,孙招娣问老公林奇,“不能想想办法让彭菊回一高吗?”林奇是教育局的,在学生上学上天然有优势。
“你以为学校我开的啊,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让她去三高我还费了许多功夫呢!让我说你们孙家的事你少管,小小年纪就不学好,非得做那样的事,我的面子都给丢到大西洋去了。”林奇说着扫了孙家姐弟一眼,扬长而去,到门口丢下一句,“晚上我有饭局,不回来吃了。”
想到刚才林奇问自己要走的钱,孙招娣气得胸口疼,“天天就记得吃吃吃!”要不是她开了这个店,凭他的工资哪有钱这么潇洒?不过话是这么说,她却知道这个店丈夫也出了不少力,不光房租便宜不少,就是销售也沾光了。
明明做那件事的时候,他也是同意的,现在却全怪到她们姓孙的头上了。可看着店里越来越冷清的生意,她又心有不甘,连这个店也不好了,她在丈夫面前还有什么底气?以往他都嫌自家人不上台面。
嫁到城里,丈夫现在还小有职权,这是姐妹里的头一份,亲戚都羡慕不已,可谁知道她也有自己的心酸无奈呢。
孙拴子也讨厌姐夫用看渣子的眼光看自己,妈的,这些书生小白脸都不是好人。说来说去都怨杜家的人,他们现在还开了个店,生意是越来越好了。中秋他们月饼卖得那么火,得挣多少钱啊,他眼热之极。不过杜家做的点心和月饼就是好吃,如果自家有那个手艺……
想到这里他眼睛一亮,也顾不得得罪姐姐,说:“二姐,你说我们有了杜家的手艺,还怕生意不能好起来?”
孙招娣没好气白了弟弟一眼,“你说得轻巧,也不知道杜家怎么有那个手艺的,我要会了还用得着这么着急?”娘家人儿,出气人儿,自家弟弟不光不给她挣光,还做出那些丢人事避到自己家,她都没敢对丈夫说,只是说弟弟是来帮忙的。
“现在杜家做点心的就是陈松枝和她外甥女陈皎,杜石林都很少看到。”孙拴子虽然名叫拴子,是因为父母宠他,怕小时候不好养,才起名拴子,希望能把这个孩子好好养大。可他可没那养气功夫在一个地方长久待着,经常在县城里逛,早把杜家的消息打听得清清楚楚。
“二姐,她家那个陈皎还没嫁人,你说如果我把她哄着嫁过来,杜家手艺不就成咱家的了?”虽然那个陈皎长得不怎么符合他的眼光,但老婆嘛,能干活就成了。在乡里时可有不少小媳妇见他就红脸,想来那个女孩没什么见识,还不是他手到擒来?
孙招娣看看弟弟,与乡下其他经常干农活的同龄人不同,他白净多了,个子高挑,两眼灵活,很是显眼。能有一个人让弟弟收收心,她可就放下心了。更别说,如果陈皎真嫁过来,还不向着自己小家。
“你这个主意不错,只要那个陈皎属意你,这事就能成!不过你得从长计划,别让杜家人知道了,露出行迹。”
“放心吧,这我能不知道?”他还怕杜家人知道是他在做坏事,再打他一顿呢。
孙招娣开锁从抽届里拿出钱递给孙拴子,“你再去买套新衣服理理头发,把自己倒饬倒饬。”
200元,孙拴子吹了声口哨,姐姐这次倒大方,他接过钱道:“我会避着陈松枝的。”
杜如蒿搬了新家,可是新家是三室二厅,她还是和陈皎一个屋,不过这次她屋里的床是个上下铺,终于可以自己单独睡一张床。和学校那种直上直下的上下铺不同,她的床头是一人宽的台阶,踩着可以上去,不过因此,屋里的空间小了,又放了一个三开门的立柜后,就放不下别的东西。
只有杜如峰的房间放了张大桌子,兄妹两人就各坐一头埋头学习。学习一个小时,看看屋里的吊兰,从玻璃窗向外眺望一会儿。杜如蒿有不会的题,还向哥哥请教一番。
一个下午就这样很快过去了。晚上杜如蒿只喝了碗稀饭,没办法,中午人多热闹,不知不觉间就吃多了。
吃过晚饭她习惯拿了包点心带到了学校。张凤仙看到她眼睛好像要冒出光,“如蒿,你这次带了什么好吃的?”
杜如蒿笑着从包里拿出来零食,这次她家做的是一种米糕。天冷了,很多含糖量高的糕点就可以做了。这次她拿过来的米糕,其实就是大米膨胀后用糖黏在一起,和后来的米老头类似。不过杜如蒿家做的加了更多的花生碎,更多保留了大米膨胀后的香脆和韧性,口感自然更好。
张凤仙吃得眯起了眼睛,像一只懒洋洋的猫咪。吃完一块,看着袋子里的米糕,恨恨把脑袋转到一边,捏捏自己的腰,叹了口气。可不到一秒她又转回了头,闪电般拿了一块,“如蒿你赶快收起来,趁我没改变主意之前。”
张凤仙爸爸是个村支书,家里条件还可以,不过她长得就有些圆润,对于吃的她一向很克制自己,就是见到杜如蒿做的零食有些破功,还感叹是吃也后悔,不吃也后悔。杜如蒿每次见她变脸就觉得好玩,明明想吃又怕胖的表情太有趣了。
为了防止自己再改变主意,张凤仙吃着米糕就走出了寝室。咬了一口那甜脆的米糕,她问杜如蒿,“我们要分科了,你读文科还是理科?”
“我读文科。”杜如蒿不觉得自己读理科是个好主意,那些化学反应式她看着就头晕。一母同胞,她怎么没沾点儿哥哥在理科上的灵性呢?
“唔,太好了,我也读文科。”张凤仙很惊喜,“这样我们就还能在一个班。”
学校文科班只有两班,其中一个还是复读班,和她们进度不一样,所以两个人只要都读文科,就还在一个班里,两人处得好,张凤仙不乐意分开。让杜如蒿意外的是,李晓路也读的文科班。
既然认了干爸干妈,前一段杜如蒿找了时间分别给李家三口人买了套衣服,把这个关系更加巩固起来。与李晓路之间好象有一种无形的纽带把两人连接了起来,使两人关系更加亲密。现在又在一个班,李晓路找了老师让三人座位排在了一起,三人同进同出,班上封她们三个为三剑客。
杜如蒿他们分了科,换了新教室和新班主任。新班主任是一个脑袋顶上那一块光光的中年男老师,姓崔,戴着副金丝眼睛,看着很斯文,但据说,他管得很严。
严不严重杜如蒿觉得无所谓,让她有些小烦恼的是楼适也来了文科班,还找到机会就向她表示关心。比如去锅炉房接开水时替她打开水啦,比如在她值日时找借口帮她值日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