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玄达眉头一皱,早料到相爷不是好打发的主,偏生这恶人要由他来做。真心是还让不让人干活了!
  “将阴大人押入宣业门思过。”
  玄达沉声道,还好他在南逃时被人划了一刀,脸上的伤口还未痊愈,于是蒙着面,也还好蒙着面,也让别人看不清他此刻的神情。
  玄达一扬手的同时,不着痕迹的低垂下眉目,他不想看此刻相爷的表情,一定是伤心至极的,无缘由的被废,任谁都会不甘。
  更何况,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相爷一定在想,圣上是怨恨他让大雍变成如今这副局面,才在安定下来后便废了他但愿相爷不要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
  玄达脑海里一瞬闪过“以死明志”这个词,不禁猛打了个寒噤。
  圣上颁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废了丞相,这消息没几日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都传圣上只想要阴寡月当一个闲散异姓王爷,再也不会任用他了,至于他其他职位,翰林院的,国子学的恐怕会一一来削掉。
  这几日,少年帝王,封萧桢为左相,於思贤为右相,两相相辅相成,权利却互为制约。
  拜萧桢为左相是为了巩固安定以萧府为首的贵族势力,在此又打消了萧氏因段逢春一事后的忌惮心理,萧家若是知恩,也定会感恩戴德。
  但立於思贤为右相,更有深意。
  朝野皆知萧晗的长女萧桃将来要入宫为后,一门出一相一后,这等殊荣,圣上也不会任由萧家壮大到极盛。
  任用别的公卿贵族又恐那些贵族结党,对抗萧家,又致朝野上下乌烟瘴气。
  然於思贤这个人,背景并不大,知根知底的江陵书香世家。
  卿沂肯提携於思贤,有无数的原因,他知於思贤的性情,也曾受教于於思贤,找个不知底细的,便宜了别人,还不如找知底细的,况这於思贤是阴寡月的好友,他二人性情相近。
  只是於思贤没有功勋,经验尚浅,朝臣不服,也正是因为如此,於思贤才会尽力往圣上这边靠拢,凡事过问圣上,而不至于被人拉去拉党结派。
  文臣之中,六部之人,原六部,唯刑部未动,其余的都做了改动。
  卿沂心思缜密,且对局势剖析甚笃。他提携南下立功之贵族子弟年轻有为者,一方面打击原先的旧势力,让朝堂格局重新洗牌,四大家族慕谢郑杨,除郑家本就一直不参与朝政之外,其余的人人自危。
  武臣之列,封护国将军洛浮生为王,这是继安陵王之后另一个异姓王爷。对于洛浮生,卿沂也有深入的探查,洛浮生不好权利,这一点是他长期观察得来的,洛战枫此子实为良臣,而且是最让帝王放心的那种,不骄不躁,在朝堂之中无论身聚多少殊荣,依旧是一副淡淡的模样。更重要的是……卿沂得知洛浮生心有所属,而且不与其夫人同房,不纳妾也不安置外室,就这一点来看洛浮生恐怕不会很快有子嗣,至少这样让卿沂心安,收了他老子的权,给他多给些,反正这人目前看来不会有威胁。
  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在叶羽、高邺、云罗等镇国将军之后设七将,将原先旧势力再度洗牌,启用李昊天等南下立大功之众。
  每年定期轮流换营统辖,这样也防止那些将士们暗地勾结,结党营私。
  南雍坐拥江南富庶之地,如今定都建康,天子更近的体视民情,在建康登基的当日,卿沂定每年三月三日为农节,亲示躬耕。历来天子重视农业,而今圣上将农业摆在一个至高的位置,南下定都建康后,第一日早朝,在定了文官武官一系列的制度以后,紧跟着的就是一系列的农制诏令。
  上到户部整治,土地制度,赋税新规;下至农田水利,粮仓安置……如今时局危难,又推出了新的兵制。北地燕曜称帝,南北之争少不了此起彼伏,未雨绸缪是必然。
  在原有将士基础上,行军户制,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者,世代入行伍,民户者只纳租调,不服兵役。
  军户者不用交纳租税,朝工分给军户土地,他们所要负担的就是兵役。
  如此一行大令,可为悲喜交加,划为军户世代世袭为军人,不得除军籍。
  总之三日后,制度从大到下,六部里忙得是焦头烂额,等诏令下达之后,南雍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只待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大臣们都说圣上虽年幼,但心思缜密,诏令制度入微,将来定是明君。
  卿沂只是苦笑,他不过是将当年阴丞相无数个日夜写的奏折,一一拿到了台面上罢了,这不是他个人的智慧,而是秉承于他的先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