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2 / 4)
林纯鸿剑眉倒竖,把陈天瑶吓了一跳,继续问道:“你可别吓我,你想到什么了?”
林纯鸿语气颇为生硬,问道:“如果大明没有了皇帝,你介意么?”
“没有皇帝?”陈天瑶瞠目结舌,只觉得林纯鸿的思维有点天马行空,居然一下子从谏官跳跃至皇帝。
而且,林纯鸿说的还是谋逆之事,更是让陈天瑶害怕,她颤抖着问道:“难道……难道三哥哥想当皇帝?”
“那还是有皇帝!”
陈天瑶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说道:“要真没了皇帝,还真有点不习惯,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林纯鸿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君权神授,存在即合理,无论什么政权,总得有建立的法理基础。这个世界,暂时还是需要皇帝的。”
这些话,陈天瑶如何听得懂?只觉得男人的世界女人根本就插不进去手,简单的事情弄得异常复杂,复杂的事情,又喜欢用非常直接的方式解决!
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属于男人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光禄院(三)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发展至君主制,这足以说明,君主制是当时人们最好的选择。
当人类的视野还比较狭窄,突破河流、森林、沙漠的能力还不强时,只能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由于部落里的人口并不多,部落首领可由选举制产生。这种形式,部落首领的权力显然来源于每个部民的授权。
可是,当人类突破了森林、河流、沙漠后,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爆发战争,优势种群的人口数量急剧扩大,一个人所接触的人,恐怕连部落内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再想通过老办法选出大家都公认的头领,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也许,这个世界上真出现过通过选举产生头领的大部落,不过,这样的部落受到的牵扯太多,难以有效地抵御其他部落的威胁。比如,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就湮灭在亚历山大及他的父亲的手中。
现代人总是倾慕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并认为那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还说什么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没有如古希腊城邦那样的源头。
这是放狗屁。所谓的古希腊城邦民主,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只不过被一些学者牵强附会而已。这就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率先兴起的文艺革新一般,明明与古罗马时代的文艺完全不同,却被说成文艺复兴。
从当时的时代来看,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不足以庇护古希腊人这个种群繁衍生息下去,迟早要灭亡。
这个时代,必然产生君主。君主出现后,就要想方设法地让人们认为他当君主是理所当然的。刚好那时的人们敬畏想象出来的神,因此,所有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宣称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就是所有君主国的立国之基!
不过,这个时候的华夏,与世界略有不同。
大明的皇帝,固然鼓吹君权神授,比如,山崩了,发生地震了,被视为上天对皇帝的警示,皇帝需下罪己诏,检讨自己。可是,自隋?
??以来,除了元代,历代朝廷都用科举制选拔官员,模糊了上下阶层之间的界限,士子的力量急剧膨胀,而且还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整个社会中,拼命鼓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自己这个阶层谋取更大的权力。这个时候,单纯地鼓吹君权神授,已经不足以解释朝廷存在的合理性,皇帝必须听士子的话,方才能名正言顺地执掌全国。
所以,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极其嫌恶鼓吹孟子的王安石,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以朱元璋的意志为转移,士子们蛰伏之后,反击得更为猛烈,自嘉靖之后,皇帝已经没有多少自主权了。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就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对于这个现实,林纯鸿一直看得非常透。自己力量不强的时候,依托着士子阶层,繆力培养新的阶层,当时投靠东林党,又与温体仁勾勾搭搭,都是自己力量不强的真实写照。
到了现在,新的阶层越来越强大,林纯鸿终于不用拐弯抹角,直接喊出了“官绅一体纳粮”这句话,着力削弱乡绅的经济基础,打击士大夫阶层的根基。
不过,新阶层还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士大夫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而且新阶层和士大夫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比如人数众多的东林党、复社,显然属于士大夫阶层,再比如王大俊、李多义之类的人物,看起来属于新阶层,家中却出了好几个进士、举人,到底属于哪一类?
因势利导,多年来成功的经验之一,显然不能抛弃。
建立谏官制度,既可以归结为融合大明朝廷的范畴,也可以视为融合士大夫的范畴。
实质上,融合士大夫,就是融合大明朝廷的一部分。 ↑返回顶部↑
林纯鸿语气颇为生硬,问道:“如果大明没有了皇帝,你介意么?”
“没有皇帝?”陈天瑶瞠目结舌,只觉得林纯鸿的思维有点天马行空,居然一下子从谏官跳跃至皇帝。
而且,林纯鸿说的还是谋逆之事,更是让陈天瑶害怕,她颤抖着问道:“难道……难道三哥哥想当皇帝?”
“那还是有皇帝!”
陈天瑶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说道:“要真没了皇帝,还真有点不习惯,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林纯鸿点了点头,低声说道:“君权神授,存在即合理,无论什么政权,总得有建立的法理基础。这个世界,暂时还是需要皇帝的。”
这些话,陈天瑶如何听得懂?只觉得男人的世界女人根本就插不进去手,简单的事情弄得异常复杂,复杂的事情,又喜欢用非常直接的方式解决!
哎,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属于男人的!
第六百六十八章 光禄院(三)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不约而同地发展至君主制,这足以说明,君主制是当时人们最好的选择。
当人类的视野还比较狭窄,突破河流、森林、沙漠的能力还不强时,只能以部落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由于部落里的人口并不多,部落首领可由选举制产生。这种形式,部落首领的权力显然来源于每个部民的授权。
可是,当人类突破了森林、河流、沙漠后,部落与部落之间开始爆发战争,优势种群的人口数量急剧扩大,一个人所接触的人,恐怕连部落内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再想通过老办法选出大家都公认的头领,显然已经不太可能。
也许,这个世界上真出现过通过选举产生头领的大部落,不过,这样的部落受到的牵扯太多,难以有效地抵御其他部落的威胁。比如,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就湮灭在亚历山大及他的父亲的手中。
现代人总是倾慕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并认为那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还说什么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没有如古希腊城邦那样的源头。
这是放狗屁。所谓的古希腊城邦民主,与现代社会相去甚远,只不过被一些学者牵强附会而已。这就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率先兴起的文艺革新一般,明明与古罗马时代的文艺完全不同,却被说成文艺复兴。
从当时的时代来看,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不足以庇护古希腊人这个种群繁衍生息下去,迟早要灭亡。
这个时代,必然产生君主。君主出现后,就要想方设法地让人们认为他当君主是理所当然的。刚好那时的人们敬畏想象出来的神,因此,所有的君主都不约而同地宣称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就是所有君主国的立国之基!
不过,这个时候的华夏,与世界略有不同。
大明的皇帝,固然鼓吹君权神授,比如,山崩了,发生地震了,被视为上天对皇帝的警示,皇帝需下罪己诏,检讨自己。可是,自隋?
??以来,除了元代,历代朝廷都用科举制选拔官员,模糊了上下阶层之间的界限,士子的力量急剧膨胀,而且还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整个社会中,拼命鼓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自己这个阶层谋取更大的权力。这个时候,单纯地鼓吹君权神授,已经不足以解释朝廷存在的合理性,皇帝必须听士子的话,方才能名正言顺地执掌全国。
所以,朱元璋将孟子搬出了孔庙,极其嫌恶鼓吹孟子的王安石,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过,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以朱元璋的意志为转移,士子们蛰伏之后,反击得更为猛烈,自嘉靖之后,皇帝已经没有多少自主权了。
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这句话就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对于这个现实,林纯鸿一直看得非常透。自己力量不强的时候,依托着士子阶层,繆力培养新的阶层,当时投靠东林党,又与温体仁勾勾搭搭,都是自己力量不强的真实写照。
到了现在,新的阶层越来越强大,林纯鸿终于不用拐弯抹角,直接喊出了“官绅一体纳粮”这句话,着力削弱乡绅的经济基础,打击士大夫阶层的根基。
不过,新阶层还处于非常幼稚的阶段,士大夫的力量还非常强大,而且新阶层和士大夫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比如人数众多的东林党、复社,显然属于士大夫阶层,再比如王大俊、李多义之类的人物,看起来属于新阶层,家中却出了好几个进士、举人,到底属于哪一类?
因势利导,多年来成功的经验之一,显然不能抛弃。
建立谏官制度,既可以归结为融合大明朝廷的范畴,也可以视为融合士大夫的范畴。
实质上,融合士大夫,就是融合大明朝廷的一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