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3 / 4)
李太尉年近五十,头发已花白了大半,李皇后是他四十岁时才有的嫡女,因而格外受他疼爱。
“爹,母亲和两个哥哥可都还好?”二人一见,李皇后连忙免了那繁冗的礼节,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太尉连连点头:“蒙皇上洪恩,你那两个哥哥都被提了官职,皇上还特地给你二哥指了一门婚事,指的是太傅的长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皇后听得放下心来。
她心中很清楚,皇帝是因刚刚登基想要稳定大局,才娶了她这个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为后,表面上对她宠爱有加,实则对那逝世多年的原配王夫人用情颇深,很是挂念。
又因王夫人早已替他生养了两个儿子,如今他根本没有让后宫妃嫔怀上子嗣的打算。
李皇后心中着急,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因膝下无子而一落千丈。
她只能眼巴巴盼着皇帝能多宠幸自己几次,同时也巴望着自己的外戚能争在朝中多一分地位。
哪怕没有子嗣,只要娘家争气,她这皇后的位子一时半会儿也还是坐得稳的,不至于被别的妃嫔给觊觎了去。
而今两个兄长都已被升了官,李皇后自然高兴不已。
“你可曾听说,朝中出了大事了?”支走一众下人后,李太尉小声朝她问道。
后宫不得干政,李皇后自然对此一无所知,听父亲说起事情的经过,不由吃了一惊:“这么说,那泓亲王是打定主意要对旧朝老臣下手了?”
“是啊,”李太尉点点头,对林泓逸的处境多少有些同情,“皇上封了他做亲王,还特地将那前朝公主许配给了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是不打算立他为储的,如今又拿他当手中剑,要对前朝老臣下手……”
如此一来,皇上依旧能担着那仁德的名声,所有恶名都会落到林泓逸这个亲王身上。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帝王之道有时却恰恰与之相反,有时想想,还真是令人心惊胆寒。
“爹,你怎么能从这些事中看出,皇上不打算立泓亲王为储?”皇后有些不明白。
李太尉深深看了她一眼:“你还年轻,有些道理看不懂也是应该。你想想,若皇上有心让泓亲王当太子,为何要让他娶一个前朝公主?难道皇上会让一个前朝女子,当上一国之母?”
这件事,皇后并未细想过,略一思忖,倒是十分在理。
由此看来,皇帝心中的储君人选定是大皇子林修渊。
“大皇子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她问。
李太尉摇头:“大皇子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所有文臣武将上门巴结,大皇子都避而不见,颇有几分帝王风范。”
皇后对此嗤之以鼻:“什么帝王风范,定是知道皇上不喜结党营私才故意如此。”
世人皆知,那数次破敌、立下赫赫战功的,不是林修渊,而是林泓逸。
林修渊自小就喜文而不善武,不过却深谙行军布阵之道,虽极少上阵杀敌,但在皇上还只是一个王侯的时候,没少在旁出谋划策。
或许正因林修渊没有杀过敌,手中未沾染鲜血,与林泓逸相比才更显得“仁德”、“贤明”,更有天子之相。
至于皇后,自然是不会为林泓逸抱不平的。
但凡王夫人所生的皇子,她皆暗暗视为对手。
旁人的儿子,毕竟是拉拢不亲的,她想要的,是亲自生下皇帝的子嗣,今后母凭子贵,成为一国皇太后。
只可惜这愿望遥遥无期,她不免有些心急。
更别提很快就要广选秀女,到时后宫里不知又要多出多少妃子,要是其中有比她更年轻貌美的,比她先诞下皇子,叫她这个皇后颜面何存? ↑返回顶部↑
“爹,母亲和两个哥哥可都还好?”二人一见,李皇后连忙免了那繁冗的礼节,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太尉连连点头:“蒙皇上洪恩,你那两个哥哥都被提了官职,皇上还特地给你二哥指了一门婚事,指的是太傅的长女。”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皇后听得放下心来。
她心中很清楚,皇帝是因刚刚登基想要稳定大局,才娶了她这个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为后,表面上对她宠爱有加,实则对那逝世多年的原配王夫人用情颇深,很是挂念。
又因王夫人早已替他生养了两个儿子,如今他根本没有让后宫妃嫔怀上子嗣的打算。
李皇后心中着急,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因膝下无子而一落千丈。
她只能眼巴巴盼着皇帝能多宠幸自己几次,同时也巴望着自己的外戚能争在朝中多一分地位。
哪怕没有子嗣,只要娘家争气,她这皇后的位子一时半会儿也还是坐得稳的,不至于被别的妃嫔给觊觎了去。
而今两个兄长都已被升了官,李皇后自然高兴不已。
“你可曾听说,朝中出了大事了?”支走一众下人后,李太尉小声朝她问道。
后宫不得干政,李皇后自然对此一无所知,听父亲说起事情的经过,不由吃了一惊:“这么说,那泓亲王是打定主意要对旧朝老臣下手了?”
“是啊,”李太尉点点头,对林泓逸的处境多少有些同情,“皇上封了他做亲王,还特地将那前朝公主许配给了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是不打算立他为储的,如今又拿他当手中剑,要对前朝老臣下手……”
如此一来,皇上依旧能担着那仁德的名声,所有恶名都会落到林泓逸这个亲王身上。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帝王之道有时却恰恰与之相反,有时想想,还真是令人心惊胆寒。
“爹,你怎么能从这些事中看出,皇上不打算立泓亲王为储?”皇后有些不明白。
李太尉深深看了她一眼:“你还年轻,有些道理看不懂也是应该。你想想,若皇上有心让泓亲王当太子,为何要让他娶一个前朝公主?难道皇上会让一个前朝女子,当上一国之母?”
这件事,皇后并未细想过,略一思忖,倒是十分在理。
由此看来,皇帝心中的储君人选定是大皇子林修渊。
“大皇子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她问。
李太尉摇头:“大皇子那边倒是没什么动静,所有文臣武将上门巴结,大皇子都避而不见,颇有几分帝王风范。”
皇后对此嗤之以鼻:“什么帝王风范,定是知道皇上不喜结党营私才故意如此。”
世人皆知,那数次破敌、立下赫赫战功的,不是林修渊,而是林泓逸。
林修渊自小就喜文而不善武,不过却深谙行军布阵之道,虽极少上阵杀敌,但在皇上还只是一个王侯的时候,没少在旁出谋划策。
或许正因林修渊没有杀过敌,手中未沾染鲜血,与林泓逸相比才更显得“仁德”、“贤明”,更有天子之相。
至于皇后,自然是不会为林泓逸抱不平的。
但凡王夫人所生的皇子,她皆暗暗视为对手。
旁人的儿子,毕竟是拉拢不亲的,她想要的,是亲自生下皇帝的子嗣,今后母凭子贵,成为一国皇太后。
只可惜这愿望遥遥无期,她不免有些心急。
更别提很快就要广选秀女,到时后宫里不知又要多出多少妃子,要是其中有比她更年轻貌美的,比她先诞下皇子,叫她这个皇后颜面何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