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议,就再没合过眼。
  这两日朝政颇忙,兵部一连收到好几封军报。
  先是西南边陲的南蛮出兵骚扰吴怀等地。大周与南蛮间的争斗是历史上常有的事,渊源颇深,几乎隔上一段日子就要打一场。秋衡初登基那几年,南边各族欺负大周皇帝年纪小,少不更事,于是开始折腾。那一场仗陆陆续续打了三年,南蛮元气大伤。秋衡没想到他们沉寂这么久,又开始小打小闹起来。
  除了西南异动外,东南富庶之地的沿海突然有倭寇进犯,倭船竟有百余艘,从几处滩口登陆之后连抢好几座城,此后更是兵分两道夜袭临清府。现在是当地知府指挥驻军与居民一同防守,可也撑不住太久。
  这两边约好了似的同时闹腾,秋衡心里不大痛快。
  已经入秋,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周朝而言,现在正值秋收,并不是一个适宜动兵的季节……
  而且,该有动静的北边此时却太过安静了些!
  北方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他们原来与周朝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他们内部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部落,四分五裂,常年为了抢地盘打仗。每到冬天没吃的了,就会互相抢夺。可这几年有一个慢慢崛起,陆续将其他的收入囊中,此后开国号为“燕”。这下子到了冬日食物匮乏之际,北燕就将魔爪伸向大周百姓身上。他们每次策马南下都会大抢一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实在可恶!
  往年过了八月,北边就会闹腾起来,偏偏今年安静得不寻常。
  皇帝将这不对劲摆到兵部那几个老头跟前,问他们怎么看时,那些人你看我我看你,同时拍脑袋“哎”了一声,恭维道“陛下英明”。
  秋衡吐血,恨不得破口大骂,朕一个人英明有什么用?
  他当即下旨探明北燕的最新动向,没料到不过一日那边的军报也就来了。——钱串儿说的八百里加急公文便是此事。
  军报中写边境斥候频繁,北燕国内兵马有异动。
  其心可诛啊!
  秋衡一边下旨命边境各城做好防固,一边紧召兵部与内阁重臣入宫商议。
  乱起来的这三处中,南蛮最不值得费劲,皇帝命吴怀总兵自己平息此事。抗倭有些棘手,因为倭寇一般分布较广,神出鬼没灵活极了,极难形成围剿之势,目前只能加紧海防,此外皇帝调相邻几地驻兵,又派大将章执显前去统率。而剩下异常安静的北边,才是此次真正的威胁——北燕人凶悍善骑马,在一马平川之地上的优势极为明显,他们偏偏又挑在秋收时候,局面着实不利。
  对于如何对付北燕,大家各抒己见。
  有说屯兵北上,做好防固,专等他们南下。秋衡白了一眼,不屑道:“坐吃等死,还有别的法子吗?”另一个说既然他们善骑马,不如将他们引至洛水,利用水战,剿清对方。秋衡更加吐血:“门户大开,一路放他们南下,咱们要损失多少城池?而且入冬之后洛水很快结冰,岂不助他们渡河?还有别的更蠢的法子吗?”不负皇帝的期望,果然有!一贪生怕死之徒,建议小皇帝坐下来与对方谈条件。秋衡气得直接将那人叉了出去,生灵涂炭确是不好,可不战而输,实在有辱男儿血性,更有损大周国威,他堂堂天子怎可能如此?以后见到列祖列宗也不好交代!
  商议来商议去,秋衡认为北燕现在按兵不动,肯定是在等大周将兵力集中调往南边,不如来个障眼法,诱他们南下,趁机一举歼灭。
  “调兵可得实实在在的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多粮呢,哪儿能障眼?”
  秋衡徐徐说出来一个法子,吓得兵部和内阁的老头一个个反对。
  原来皇帝想要大周西北边陲的西姜也假意异动!
  一个西北,一个正北,粮草补给中转的都城有部分重叠。西姜异动,大周完全有理由往此处运粮,而其余各地亦能往这些城池派兵,实在是光明正大。当“名义上所谓的大军”一旦开拔,秋衡相信北燕就会有所动静,届时西北道的十万大军与直面北燕的数万驻军主动出击,行合围之势,先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其余各地的大军正好可以赶到……
  这个法子太过冒险,稍不留神,就是给自己又添一桩麻烦事
  众人很担心,秋衡笑得无耻:“无妨,西姜太子在京,朕待会就召他入宫……”
  ——西姜为表诚意,他们的太子这几年在京游学,相当于质子,现在总算派上用处了。
  “听陛下的意思是咱们要主动出击?”一人问道。
  “不错,等死永远不行,倒不如迎头痛击。这一回,不等他们南下,我们直接北上,抢他们的地盘去!”
  自文帝之后,那两位先帝大都重文轻武,边境时不时有人进犯也就胡乱压下,没想到眼前这位不一样,能够折腾啊!
  众人也不知该擦汗,还是抹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