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1 / 4)
杨太后顿了顿,正待安排调拨一批粮食先往延安应急时,施首辅面带苦涩的道:“娘娘,最近物价飞涨,单调拨国库存粮根本不够,要是用银两向粮商折现粮,也是支撑不了多久!”
尼玛的后金,尼玛的皇太极,咱们没玩!
在心中破口大骂的杨太后深呼吸一口气,方才咬着牙齿命正陪着朱慈燐玩耍的纪用叫来。等死爱钱,却爱得有原则的纪用屁颠屁颠跑来时,已然恢复了平静的杨太后问纪用。
“去年皇庄以及本宫的私庄共收了多少粮食。”
纪用隐晦的瞄了一眼跟柱子似的杵在那儿、却体积庞大的施首辅,瞬间就明白杨太后这么问的用意。多半是大明境内又遭灾了吧!
心中明悟的纪用组织一下言辞,斟酌的道:“因着娘娘事先说过,要不间断的种,轮换着种红毛夷带来的高产粮食,所以去年所有皇庄、娘娘的私庄加起来粮食共计二十万石,”
古代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米约重1.25斤,1斗米的重量就是12.5斤,一石米也就是125斤,二十万石就是250万斤,看起来很多,但这是所有良田、林地庄子加起来共同的产量,种植的还是例如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如果用来赈灾,估计也紧紧够延安一地两三月的口粮,而且这还是在省着吃的前提上计算出来的。
一听这回答,杨太后又觉得自己脑门突突的疼。“好在现在春耕已过无需留~种,二十万石粮食加上国库存粮也能维持好几个月。只是施爱卿啊,下回收赋税时,要是农户交现粮的话,无论粗细粮一律留下,不可调换成银两。”
“这……”施首辅有些压力山大的看向了杨太后,却被杨太后似笑非笑的眼神刺激得骇然一惊,不免改口道:“臣遵命!”
大明农户交税,一般都是地里种什么交什么。有时物价相差,为了赚点外税,户部官员会将收上来的除细粮以外的农产品全部折成现银,然后从中赚取差价……
杨太后垂帘听政后,一直是知道这事的,知道明朝官员俸禄低,就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不过现在嘛,他妈谁敢用粮食换钱,她就跟谁急。她一介女流之辈为了稳定朝纲、年年奉献皇庄以及自己私庄所有产物,没道理她手下的这一群没事喜欢瞎比比的货,就能将包包捂得紧紧的不说,还死命的往百姓身上挖血肉钱吧,套用朱慈燐小皇帝的一句话:“不知道全天下都是朕的吗,敢抢朕钱,想法子折腾死你丫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六十七章
就在杨太后为了陕西延安极有可能出现的□□、忙碌不休时, 远在辽东的明达也收到了杨太后的暗谕, 当即询问他的岳父老熊同志。
“翁丈,后金鞑子军有没有可能深入蒙古漠北,绕过宁锦防线, 改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关口进攻遵化,再从遵化直逼京师……”
熊廷弼是个在军事上颇有建树的将才,他一听明达这么问,当即倒吸一口凉气。“那鞑酋皇太极应该想不到这一出吧。”
“难说,翁丈莫非忘了那明奸范文臣不成……”明达一脸凝重的道:“姐姐信里说最近京津各地物价大面积飞涨,特别是军需粮草之类更是长了三倍有余。姐姐身边的夏公公已经查明,后金鞑酋买通走私商人特意运粮从海路北上高丽,再从高丽绕道鞑靼部……”
“真是奸商误国, 看来太后娘娘杀得还是太少了。”
熊廷弼冷然一哼, 直接对明达道:“既然娘娘提醒,那么就调兵在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关口置下重兵把守, 老夫就不信了,有我老熊亲自坐镇,鞑子别说入关, 就是插翅也难逃……”
明达和熊廷弼说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见熊廷弼主动请缨, 当即拱手道:“那就麻烦翁丈了。”
“一家人说这些干啥。再说老夫久不上战场,这身子骨可不爽利得很,正好拿鞑子活动活动筋骨。只是明哥儿啊,娘娘来暗谕就只说了这些?没提其他?老夫听押运粮草的军需官说, 延安府今年颗粒无收,怕是要遭饥荒了。可恨那些奸商为了利益竟然枉顾这一切,无视同族人的生死,反而将救命粮食卖给了鞑子。”
“姐姐没有提这些,想来很好处理,”至少在姐姐的眼里,比之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狼子野心的鞑子好处理多了。明达幽幽一叹,却是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着后世‘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地方,对着熊廷弼说道。
“如果要取这几处地方,需要多少兵力。”
“这是汉时,玄菟郡。”熊廷弼蓦然眯起了眼睛,不动声色的说道:“汉时牧马之地,后被高句丽吞并,现在隶属奴儿干都司,乃是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你突然说要取这几处,莫非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明达点点头,也没什么隐瞒,将杨令月通过信件陆陆续续告之他的事说了出来。“姐姐说那里的土都是黑土地,地肥沃不管种什么都会丰收,鞑子们只是用来放马牧养太浪费了,如果开垦出来种粮,就相当于大明多了一个偌大的粮仓,不但有足够的粮食保证军队粮草,就算再出现□□、也有多余的粮食来赈济饥民百姓!”
“老夫懂你的意思,只是辽北乃是鞑子们的老巢,要想将那么变为大明的粮仓还要徐徐图之。现内忧外患,国事艰难,咱们辽东守军只能暂时是守军,无法主动出击啊!”
“就算能主动出击,只怕我们一旦做了,必会被士大夫们群起而攻之。”冷冽而嘲讽的话语响起,却透着清脆,显然插嘴说话的乃是女流之辈。
“你怎么来了!”
明达憨笑看向来人,来人正是他的妻子,熊婉优。
熊婉优笑着道:“家中仆婆做好了饭,却不见你和爹爹的身影,妾身便猜测你们来了书房谈事,果不其然,确实如此。” ↑返回顶部↑
尼玛的后金,尼玛的皇太极,咱们没玩!
在心中破口大骂的杨太后深呼吸一口气,方才咬着牙齿命正陪着朱慈燐玩耍的纪用叫来。等死爱钱,却爱得有原则的纪用屁颠屁颠跑来时,已然恢复了平静的杨太后问纪用。
“去年皇庄以及本宫的私庄共收了多少粮食。”
纪用隐晦的瞄了一眼跟柱子似的杵在那儿、却体积庞大的施首辅,瞬间就明白杨太后这么问的用意。多半是大明境内又遭灾了吧!
心中明悟的纪用组织一下言辞,斟酌的道:“因着娘娘事先说过,要不间断的种,轮换着种红毛夷带来的高产粮食,所以去年所有皇庄、娘娘的私庄加起来粮食共计二十万石,”
古代一石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米约重1.25斤,1斗米的重量就是12.5斤,一石米也就是125斤,二十万石就是250万斤,看起来很多,但这是所有良田、林地庄子加起来共同的产量,种植的还是例如红薯、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如果用来赈灾,估计也紧紧够延安一地两三月的口粮,而且这还是在省着吃的前提上计算出来的。
一听这回答,杨太后又觉得自己脑门突突的疼。“好在现在春耕已过无需留~种,二十万石粮食加上国库存粮也能维持好几个月。只是施爱卿啊,下回收赋税时,要是农户交现粮的话,无论粗细粮一律留下,不可调换成银两。”
“这……”施首辅有些压力山大的看向了杨太后,却被杨太后似笑非笑的眼神刺激得骇然一惊,不免改口道:“臣遵命!”
大明农户交税,一般都是地里种什么交什么。有时物价相差,为了赚点外税,户部官员会将收上来的除细粮以外的农产品全部折成现银,然后从中赚取差价……
杨太后垂帘听政后,一直是知道这事的,知道明朝官员俸禄低,就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不过现在嘛,他妈谁敢用粮食换钱,她就跟谁急。她一介女流之辈为了稳定朝纲、年年奉献皇庄以及自己私庄所有产物,没道理她手下的这一群没事喜欢瞎比比的货,就能将包包捂得紧紧的不说,还死命的往百姓身上挖血肉钱吧,套用朱慈燐小皇帝的一句话:“不知道全天下都是朕的吗,敢抢朕钱,想法子折腾死你丫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六十七章
就在杨太后为了陕西延安极有可能出现的□□、忙碌不休时, 远在辽东的明达也收到了杨太后的暗谕, 当即询问他的岳父老熊同志。
“翁丈,后金鞑子军有没有可能深入蒙古漠北,绕过宁锦防线, 改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关口进攻遵化,再从遵化直逼京师……”
熊廷弼是个在军事上颇有建树的将才,他一听明达这么问,当即倒吸一口凉气。“那鞑酋皇太极应该想不到这一出吧。”
“难说,翁丈莫非忘了那明奸范文臣不成……”明达一脸凝重的道:“姐姐信里说最近京津各地物价大面积飞涨,特别是军需粮草之类更是长了三倍有余。姐姐身边的夏公公已经查明,后金鞑酋买通走私商人特意运粮从海路北上高丽,再从高丽绕道鞑靼部……”
“真是奸商误国, 看来太后娘娘杀得还是太少了。”
熊廷弼冷然一哼, 直接对明达道:“既然娘娘提醒,那么就调兵在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等关口置下重兵把守, 老夫就不信了,有我老熊亲自坐镇,鞑子别说入关, 就是插翅也难逃……”
明达和熊廷弼说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见熊廷弼主动请缨, 当即拱手道:“那就麻烦翁丈了。”
“一家人说这些干啥。再说老夫久不上战场,这身子骨可不爽利得很,正好拿鞑子活动活动筋骨。只是明哥儿啊,娘娘来暗谕就只说了这些?没提其他?老夫听押运粮草的军需官说, 延安府今年颗粒无收,怕是要遭饥荒了。可恨那些奸商为了利益竟然枉顾这一切,无视同族人的生死,反而将救命粮食卖给了鞑子。”
“姐姐没有提这些,想来很好处理,”至少在姐姐的眼里,比之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狼子野心的鞑子好处理多了。明达幽幽一叹,却是拿出了一张地图,指着后世‘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地方,对着熊廷弼说道。
“如果要取这几处地方,需要多少兵力。”
“这是汉时,玄菟郡。”熊廷弼蓦然眯起了眼睛,不动声色的说道:“汉时牧马之地,后被高句丽吞并,现在隶属奴儿干都司,乃是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你突然说要取这几处,莫非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明达点点头,也没什么隐瞒,将杨令月通过信件陆陆续续告之他的事说了出来。“姐姐说那里的土都是黑土地,地肥沃不管种什么都会丰收,鞑子们只是用来放马牧养太浪费了,如果开垦出来种粮,就相当于大明多了一个偌大的粮仓,不但有足够的粮食保证军队粮草,就算再出现□□、也有多余的粮食来赈济饥民百姓!”
“老夫懂你的意思,只是辽北乃是鞑子们的老巢,要想将那么变为大明的粮仓还要徐徐图之。现内忧外患,国事艰难,咱们辽东守军只能暂时是守军,无法主动出击啊!”
“就算能主动出击,只怕我们一旦做了,必会被士大夫们群起而攻之。”冷冽而嘲讽的话语响起,却透着清脆,显然插嘴说话的乃是女流之辈。
“你怎么来了!”
明达憨笑看向来人,来人正是他的妻子,熊婉优。
熊婉优笑着道:“家中仆婆做好了饭,却不见你和爹爹的身影,妾身便猜测你们来了书房谈事,果不其然,确实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