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3 / 4)
“那张敏……”对于这个在跟前伺候多年的内侍,成化帝还是有几分感情的,万贵妃打量着他的脸色,略一思索,便知缘由,笑道,“张敏能得了皇上的赏识,自是他的福分,便让他随梁芳一道办差吧。”
成化帝一想,觉得倒也并无不可,便点头应允了。万贵妃抿唇一笑,走到成化帝的身后,替他轻轻揉捏着肩膀,又道:“只是,这后宫之中,讲究的是个赏罚分明,太子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这般作为,如何寒了臣妾的心。定是有人在他跟前搬弄口舌,皇上可得替我出了这口气才好。”
“德妃?”成化帝迟疑了下,“母后十分看重她,朕……”
“臣妾就知道皇上不愿意替臣妾做主。也是臣妾的过错,谁让臣妾年老色衰,比不得那些个年轻漂亮的,却偏偏还……”
“贞儿,你又怄朕……朕何时叫你委屈了?”
第二日晨时,便有一道旨意到了仁寿宫。接过旨意,讷敏随手将它丢到案几上,转身往静室闭门抄经,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却无比讽刺,无比轻蔑的笑。
刚至静室不久,竟有人急急敲门不止。
起身开门,却见张敏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外,瞧见她,扑通一声跪下了:“吴娘娘,还请娘娘给小人想个应对之策,皇上让小人同韦兴换了差事,那韦兴……是贵妃娘娘跟前得力之人哪,要是……”自从走进这仁寿宫,张敏心里自是清楚,自己便等同于背叛了万贵妃,不,或许是从隐瞒下太子活着的事,他就已成了万贵妃的眼中钉,若是今日真离了仁寿宫,万贵妃自有万般手段等着自己,到时候,怕是连死都成了奢望。一听闻消息,他便急急地前来求见,只盼着能在皇上差来传话的人到来之前,有个应对的法子。
若叫韦兴成了佑樘的伴当,那真的是黄鼠狼放进了鸡窝里,叫人寝食难安了。讷敏沉吟着,为今之计,也只有在周太后身上做文章了:“你速将此事禀告太后,便说,因太子体弱之症,甘愿为太子修行祈福,请太后辟一间佛堂予你。”
张敏顿时眼前一亮,太子因何体弱,前朝后宫众所周知,又有太后下令,便是皇上也心有愧疚,以此做文章,最是可行,忙道:“多谢娘娘活命之恩。”大礼参拜后,张敏急急地往正殿而去。
当韦兴带着皇上的口谕,来到仁寿宫时,被周太后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惴惴地退下,往昭德宫飞奔。
“为太子修行?才几岁的娃儿,也不怕承受不起!”万贵妃恨恨地道,该死的女人,净跟本宫做对!这么多年了,周太后是个什么性子的,她怎会不清楚?这摆明了钻漏子的主意,断不会是太后所出,除了吴讷敏,还会有谁?
“你暂且回去,其他的,自有本宫做主。”
韦兴心里亦知此事怕已不可为,面上却不露分毫,仍带着恭谨又谄媚的笑容,躬身退了出去。一出殿,只觉这天都透亮了许多,忍不住松了口气,若非万贵妃点了名,他可不愿舍了内库的肥差,去伺候什么小太子。眼下落了空,于他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这么一来,连回去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走得远了些,离了昭德宫,甚至还轻哼起小曲儿来了。
当晚些时候,成化帝来到昭德宫时,自是又一阵哭闹不提。只是,连太后都插了手,张敏又是这般忠主护主行为,成化帝也无法指责他的不是,更何况,他的心里,对这大难不死的皇儿,也是留有几分亏欠的。
此事,便如风过无痕,再没了旁的动静。
尚在佛堂仍有些惶惶不安的张敏,焦急等了几日,见再无风波,便知此事当是妥了,心里对讷敏的感恩和佩服更甚,待自己的新主子,更是尽心尽力,如此举动,落在周太后和成化帝眼里,自是将他夸赞了几句,还得了些赏赐。
而讷敏,虽被罚了过,可毕竟是在仁寿宫里,周太后又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佑樘更日日都会前去请安,连太傅留下的功课,也都是在讷敏身边做的。禁足闭门令,如同虚设一般,至于抄经,对讷敏而言,不过是宁神静心的手段罢了,亦不在心上。
这场没有烽烟却胜似征伐的交锋,自是逃不开有心人的注意。
所以,当看到小宫女恭谨地奉上这些年来第一封家书时,讷敏显得十分从容冷静,一目十行将信念完,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心里暗暗感慨,没想到打压至此的吴家,竟还有这般能耐,甚至,还能合纵连横,积攒出如此力量来。
更是真的沉得住气啊。
直到今时今日,才把这信送到自己手里。
不过,佑樘他日登基,朝堂之上自是需要一群臣子辅佐,如今这乌烟罩气的朝局,都是要尽数肃清的。能早做准备,自然也是好的。更何况,眼下式微,许多事,更是需要人手的。
世家因万贵妃之故,被乱政的宦官打压甚深,自是盼着新主能一改朝堂之风。
亦算是各有所谋,各取所需罢了。
沉思考量了许久,倒叫那传话的宫女心里忽上忽下的难受得厉害,悄悄打量了眼跟前的德妃娘娘,心里又是钦佩又是忧虑。正忐忑着,却听头顶一个悠然的声音:“此事,我已明了,这些年,叫父亲大人忧心了。”
又等了片刻,却再没旁的话,只看到她起身,将信笺轻轻丢进了燃香的鼎炉里。
张了张口想问些什么,可自己不过是个传话的下人,哪能多嘴?便惴惴地行礼退下了。小心地将这话儿传出宫外,其父吴俊忍不住笑了,其母孙氏忍不住奇道:“老爷,娘娘这是应了还是没应?”
如今谁人不知,太子心里最敬佩在乎的,便是当今的吴德妃,若能得到她的应允,他们便算是真正走进了太子的圈子。
“得女如此,夫复何求?老夫这一生,算是值了。”吴俊抚着花白的胡须感慨道,看孙氏仍有些不安,摇了摇头,“你啊,安心便是。” ↑返回顶部↑
成化帝一想,觉得倒也并无不可,便点头应允了。万贵妃抿唇一笑,走到成化帝的身后,替他轻轻揉捏着肩膀,又道:“只是,这后宫之中,讲究的是个赏罚分明,太子年纪小不懂事,不知道这般作为,如何寒了臣妾的心。定是有人在他跟前搬弄口舌,皇上可得替我出了这口气才好。”
“德妃?”成化帝迟疑了下,“母后十分看重她,朕……”
“臣妾就知道皇上不愿意替臣妾做主。也是臣妾的过错,谁让臣妾年老色衰,比不得那些个年轻漂亮的,却偏偏还……”
“贞儿,你又怄朕……朕何时叫你委屈了?”
第二日晨时,便有一道旨意到了仁寿宫。接过旨意,讷敏随手将它丢到案几上,转身往静室闭门抄经,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却无比讽刺,无比轻蔑的笑。
刚至静室不久,竟有人急急敲门不止。
起身开门,却见张敏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外,瞧见她,扑通一声跪下了:“吴娘娘,还请娘娘给小人想个应对之策,皇上让小人同韦兴换了差事,那韦兴……是贵妃娘娘跟前得力之人哪,要是……”自从走进这仁寿宫,张敏心里自是清楚,自己便等同于背叛了万贵妃,不,或许是从隐瞒下太子活着的事,他就已成了万贵妃的眼中钉,若是今日真离了仁寿宫,万贵妃自有万般手段等着自己,到时候,怕是连死都成了奢望。一听闻消息,他便急急地前来求见,只盼着能在皇上差来传话的人到来之前,有个应对的法子。
若叫韦兴成了佑樘的伴当,那真的是黄鼠狼放进了鸡窝里,叫人寝食难安了。讷敏沉吟着,为今之计,也只有在周太后身上做文章了:“你速将此事禀告太后,便说,因太子体弱之症,甘愿为太子修行祈福,请太后辟一间佛堂予你。”
张敏顿时眼前一亮,太子因何体弱,前朝后宫众所周知,又有太后下令,便是皇上也心有愧疚,以此做文章,最是可行,忙道:“多谢娘娘活命之恩。”大礼参拜后,张敏急急地往正殿而去。
当韦兴带着皇上的口谕,来到仁寿宫时,被周太后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得惴惴地退下,往昭德宫飞奔。
“为太子修行?才几岁的娃儿,也不怕承受不起!”万贵妃恨恨地道,该死的女人,净跟本宫做对!这么多年了,周太后是个什么性子的,她怎会不清楚?这摆明了钻漏子的主意,断不会是太后所出,除了吴讷敏,还会有谁?
“你暂且回去,其他的,自有本宫做主。”
韦兴心里亦知此事怕已不可为,面上却不露分毫,仍带着恭谨又谄媚的笑容,躬身退了出去。一出殿,只觉这天都透亮了许多,忍不住松了口气,若非万贵妃点了名,他可不愿舍了内库的肥差,去伺候什么小太子。眼下落了空,于他而言,却是再好不过的,这么一来,连回去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走得远了些,离了昭德宫,甚至还轻哼起小曲儿来了。
当晚些时候,成化帝来到昭德宫时,自是又一阵哭闹不提。只是,连太后都插了手,张敏又是这般忠主护主行为,成化帝也无法指责他的不是,更何况,他的心里,对这大难不死的皇儿,也是留有几分亏欠的。
此事,便如风过无痕,再没了旁的动静。
尚在佛堂仍有些惶惶不安的张敏,焦急等了几日,见再无风波,便知此事当是妥了,心里对讷敏的感恩和佩服更甚,待自己的新主子,更是尽心尽力,如此举动,落在周太后和成化帝眼里,自是将他夸赞了几句,还得了些赏赐。
而讷敏,虽被罚了过,可毕竟是在仁寿宫里,周太后又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佑樘更日日都会前去请安,连太傅留下的功课,也都是在讷敏身边做的。禁足闭门令,如同虚设一般,至于抄经,对讷敏而言,不过是宁神静心的手段罢了,亦不在心上。
这场没有烽烟却胜似征伐的交锋,自是逃不开有心人的注意。
所以,当看到小宫女恭谨地奉上这些年来第一封家书时,讷敏显得十分从容冷静,一目十行将信念完,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心里暗暗感慨,没想到打压至此的吴家,竟还有这般能耐,甚至,还能合纵连横,积攒出如此力量来。
更是真的沉得住气啊。
直到今时今日,才把这信送到自己手里。
不过,佑樘他日登基,朝堂之上自是需要一群臣子辅佐,如今这乌烟罩气的朝局,都是要尽数肃清的。能早做准备,自然也是好的。更何况,眼下式微,许多事,更是需要人手的。
世家因万贵妃之故,被乱政的宦官打压甚深,自是盼着新主能一改朝堂之风。
亦算是各有所谋,各取所需罢了。
沉思考量了许久,倒叫那传话的宫女心里忽上忽下的难受得厉害,悄悄打量了眼跟前的德妃娘娘,心里又是钦佩又是忧虑。正忐忑着,却听头顶一个悠然的声音:“此事,我已明了,这些年,叫父亲大人忧心了。”
又等了片刻,却再没旁的话,只看到她起身,将信笺轻轻丢进了燃香的鼎炉里。
张了张口想问些什么,可自己不过是个传话的下人,哪能多嘴?便惴惴地行礼退下了。小心地将这话儿传出宫外,其父吴俊忍不住笑了,其母孙氏忍不住奇道:“老爷,娘娘这是应了还是没应?”
如今谁人不知,太子心里最敬佩在乎的,便是当今的吴德妃,若能得到她的应允,他们便算是真正走进了太子的圈子。
“得女如此,夫复何求?老夫这一生,算是值了。”吴俊抚着花白的胡须感慨道,看孙氏仍有些不安,摇了摇头,“你啊,安心便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