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4)
当晚,赵明月两口子回到家,觉得心头的那块大石总算是卸下来了,赵明月抱着丈夫:“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让你做坏人了。”
沈旭跃吻着她的额头:“这个坏人就该我来做,毕竟我是他们的亲兄弟,我说了,他们怪罪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们肯定就觉得没那么简单了。”
赵明月笑眯眯的:“你这么说,说不定他们还是会觉得这是我们商量好的策略。”
“那就让他们想去,反正我又没占他们便宜,我们吃亏了,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沈旭跃说。
第二天方臻下了晚班回来,沈母找了个机会,把这事儿跟方臻说了,方臻顿觉有一种被馅儿饼砸中的感觉:“妈,旭跃和明月说给我们百分之二的股份?”
沈父强调说:“不是股份,是股份红利,本金没给你。”昨晚上赵明月特意解释了一下红利和股权的区别,免得造成误会。
沈母点点头:“对啊,明月说是感谢当初你家里人帮她的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方臻笑着说:“嗨,那不都是举手之劳嘛。明月也真是太客气了,那也太多了。”按照赵明月说的,百分之二的分红,工厂一年盈利一百万,那他们就能分到两万块啊,她和沈启学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撑死了一年也就四五千块,这可不是个大馅儿饼么。
沈母笑着说:“给你就拿着。他们两口子也体谅你们两口子拿着死工资,也没个外快什么的,不知道挣到哪年才能买个房子呢。我这房子只能住,产权不归咱们。你们俩也不能一直住在单位宿舍吧,总得要有个自己的家。”赵明月愿意帮忙,却是也去了他们老两口这块心病,他们这房子是国家配给的,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等他们都去世后,国家会把房子收回去的。沈启学和方臻的收入虽然也算是中等家庭,但是在姐弟三个中,却又算是最差的了,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条件差一点的子女,现在赵明月愿意拉扯一把,可不是皆大欢喜么。
方臻笑嘻嘻的:“那我可要好好感谢一下他们两口子去。”
方臻除了周末,平时晚上是不住在家里的,她住在沈启学的单位宿舍里,所以周一晚上,沈启学就知道了自己被赠予了一笔财富:“这么多?那怎么好意思要啊。”这不是弟弟弟妹施舍给他们的嘛。
方臻说:“我也觉得挺多的,我跟明月和旭跃说,觉得太多了。你知道明月怎么跟我说的?她说:‘你就当是劫富济贫好了,国家政策不也是说先富带动后富吗?’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我竟然无话可说。”
沈启学忍不住“噗”了一声:“好吧,那咱们也劫富济贫一回。回头好好感谢一下两个大富豪去。”
方臻兴致勃勃的:“那咱们来规划一下,买哪里的房子吧。”方臻已经开始打算把这笔钱用到实处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比较匆忙,时间也晚了几分钟,抱歉我的现代耽美新文发了,有兴趣看耽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普通的都市耽美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先收藏一个,《情敌暗恋我》,链接如下:
第一百零二章 小姐妹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于有清和毛剑兰从老家回来了,他们将于有芬的两个女儿带了过来。于有芬的大女儿已经八岁,上小学了,小女儿小一点,也上学前班了。
于有芬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打工,跟女儿聚少离多,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女儿,现在她在赵明月厂里做师傅,一个月工资有好几十块,她花得少,钱都攒了下来,一直都想着把女儿接来北京。正好于有清两口子都在学校教书,答应平时可以帮她指点两个孩子的学习,所以她咬咬牙,就将女儿接了过来。
两个小姑娘能够来北京,可羡慕坏了不少村里人,都说她们是沾了赵明月的光。这两个孩子平时在外公外婆家可没少遭人白眼,父母离婚,父亲又是个□犯,还被判了死刑。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不被人歧视才怪呢。这也是于有芬要把女儿接过来的原因,离得远,谁也不知道她们的背景,因此也就无从歧视起了。
于有芬知道,这确实是沾了赵明月的光,要不是赵明月拉拔她,她此时最多也就是在深圳的制衣厂里做个车工,工资虽然也不会少多少,但是想把两个女儿接到身边,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她一个人绝对照顾不来。现在有弟弟弟媳在这边,可以帮衬一把,赵明月给她分配了单间,女儿可以跟她住在一起,一家人总算可以团聚了。
于有清拿着茶叶给赵明月送过去,赵明月看见他:“有清过来啦?”
“对,要开学了,就过来了。”于有清笑着说,这些年他褪去了青涩,显得沉稳了许多。他们刚结婚那两年,日子确实非常清苦,好在毛剑兰持家有道,也算是坚持下来了。还完账,压力就去掉了,毛剑兰将丈夫女儿照顾得非常细致入微,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平淡温馨,于有清心宽下来,身体也发了点福,不像早年时那么清瘦,看起来气色好多了。
“快坐吧,有芬姐的女儿也都接过来了?”赵明月起身给他泡茶。
于有清将装茶叶的袋子放到她的办公桌上:“接来了,两个孩子听说要来北京,高兴得很呢。”
赵明月笑道:“是啊,一家子总算是团聚了。”
于有清叹了口气:“对啊,早应该接过来的。在家里把孩子都憋坏了。”
“怎么了?”赵明月听着他的语气有些沉重的感觉。
于有清说:“农村里还不是那样,小孩子不懂事,总是恶语相向。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因为出身的问题,总是受人欺负,没想到这摘了成分的帽子,我的两个小外甥女又被戴上了另一种出身的帽子。两个孩子胆子都很小,尤其是大的。”
赵明月看着桌面上的茶壶,叹了口气:“没关系,孩子忘性大,在北京高高兴兴的,就把那些不愉快的经历都给忘了。”
于有清笑着说:“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把两个孩子都带在我身边,我和剑兰一起教育她们。我姐怕麻烦我们,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孩子都不会说普通话,你们厂里面又没有别的孩子,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孩子会很孤僻。” ↑返回顶部↑
沈旭跃吻着她的额头:“这个坏人就该我来做,毕竟我是他们的亲兄弟,我说了,他们怪罪也不能拿我怎么样。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们肯定就觉得没那么简单了。”
赵明月笑眯眯的:“你这么说,说不定他们还是会觉得这是我们商量好的策略。”
“那就让他们想去,反正我又没占他们便宜,我们吃亏了,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沈旭跃说。
第二天方臻下了晚班回来,沈母找了个机会,把这事儿跟方臻说了,方臻顿觉有一种被馅儿饼砸中的感觉:“妈,旭跃和明月说给我们百分之二的股份?”
沈父强调说:“不是股份,是股份红利,本金没给你。”昨晚上赵明月特意解释了一下红利和股权的区别,免得造成误会。
沈母点点头:“对啊,明月说是感谢当初你家里人帮她的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方臻笑着说:“嗨,那不都是举手之劳嘛。明月也真是太客气了,那也太多了。”按照赵明月说的,百分之二的分红,工厂一年盈利一百万,那他们就能分到两万块啊,她和沈启学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撑死了一年也就四五千块,这可不是个大馅儿饼么。
沈母笑着说:“给你就拿着。他们两口子也体谅你们两口子拿着死工资,也没个外快什么的,不知道挣到哪年才能买个房子呢。我这房子只能住,产权不归咱们。你们俩也不能一直住在单位宿舍吧,总得要有个自己的家。”赵明月愿意帮忙,却是也去了他们老两口这块心病,他们这房子是国家配给的,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等他们都去世后,国家会把房子收回去的。沈启学和方臻的收入虽然也算是中等家庭,但是在姐弟三个中,却又算是最差的了,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条件差一点的子女,现在赵明月愿意拉扯一把,可不是皆大欢喜么。
方臻笑嘻嘻的:“那我可要好好感谢一下他们两口子去。”
方臻除了周末,平时晚上是不住在家里的,她住在沈启学的单位宿舍里,所以周一晚上,沈启学就知道了自己被赠予了一笔财富:“这么多?那怎么好意思要啊。”这不是弟弟弟妹施舍给他们的嘛。
方臻说:“我也觉得挺多的,我跟明月和旭跃说,觉得太多了。你知道明月怎么跟我说的?她说:‘你就当是劫富济贫好了,国家政策不也是说先富带动后富吗?’我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我竟然无话可说。”
沈启学忍不住“噗”了一声:“好吧,那咱们也劫富济贫一回。回头好好感谢一下两个大富豪去。”
方臻兴致勃勃的:“那咱们来规划一下,买哪里的房子吧。”方臻已经开始打算把这笔钱用到实处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比较匆忙,时间也晚了几分钟,抱歉我的现代耽美新文发了,有兴趣看耽美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普通的都市耽美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先收藏一个,《情敌暗恋我》,链接如下:
第一百零二章 小姐妹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于有清和毛剑兰从老家回来了,他们将于有芬的两个女儿带了过来。于有芬的大女儿已经八岁,上小学了,小女儿小一点,也上学前班了。
于有芬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打工,跟女儿聚少离多,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女儿,现在她在赵明月厂里做师傅,一个月工资有好几十块,她花得少,钱都攒了下来,一直都想着把女儿接来北京。正好于有清两口子都在学校教书,答应平时可以帮她指点两个孩子的学习,所以她咬咬牙,就将女儿接了过来。
两个小姑娘能够来北京,可羡慕坏了不少村里人,都说她们是沾了赵明月的光。这两个孩子平时在外公外婆家可没少遭人白眼,父母离婚,父亲又是个□犯,还被判了死刑。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不被人歧视才怪呢。这也是于有芬要把女儿接过来的原因,离得远,谁也不知道她们的背景,因此也就无从歧视起了。
于有芬知道,这确实是沾了赵明月的光,要不是赵明月拉拔她,她此时最多也就是在深圳的制衣厂里做个车工,工资虽然也不会少多少,但是想把两个女儿接到身边,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她一个人绝对照顾不来。现在有弟弟弟媳在这边,可以帮衬一把,赵明月给她分配了单间,女儿可以跟她住在一起,一家人总算可以团聚了。
于有清拿着茶叶给赵明月送过去,赵明月看见他:“有清过来啦?”
“对,要开学了,就过来了。”于有清笑着说,这些年他褪去了青涩,显得沉稳了许多。他们刚结婚那两年,日子确实非常清苦,好在毛剑兰持家有道,也算是坚持下来了。还完账,压力就去掉了,毛剑兰将丈夫女儿照顾得非常细致入微,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平淡温馨,于有清心宽下来,身体也发了点福,不像早年时那么清瘦,看起来气色好多了。
“快坐吧,有芬姐的女儿也都接过来了?”赵明月起身给他泡茶。
于有清将装茶叶的袋子放到她的办公桌上:“接来了,两个孩子听说要来北京,高兴得很呢。”
赵明月笑道:“是啊,一家子总算是团聚了。”
于有清叹了口气:“对啊,早应该接过来的。在家里把孩子都憋坏了。”
“怎么了?”赵明月听着他的语气有些沉重的感觉。
于有清说:“农村里还不是那样,小孩子不懂事,总是恶语相向。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因为出身的问题,总是受人欺负,没想到这摘了成分的帽子,我的两个小外甥女又被戴上了另一种出身的帽子。两个孩子胆子都很小,尤其是大的。”
赵明月看着桌面上的茶壶,叹了口气:“没关系,孩子忘性大,在北京高高兴兴的,就把那些不愉快的经历都给忘了。”
于有清笑着说:“对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把两个孩子都带在我身边,我和剑兰一起教育她们。我姐怕麻烦我们,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孩子都不会说普通话,你们厂里面又没有别的孩子,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孩子会很孤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