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全面经济萧条,饥饿总统与拖拉机内阁(1 / 7)
像什么电器下乡,汽车下乡,电话下乡活动……不过农村人口现在已经不多了,此时中华帝国的大部分人口主要都变成了城镇人口,刺激城镇人口消费更简单,因为离商品销售点更近,而且城镇生活需要也比农村的标准要高出一些。
什么电器打折促销,七七八八的都出来了。
车贷利率更是在1929年被一撸到底,竟然比储蓄利率还要低出一些了,这大大刺激了家庭汽车的销量。
之前的汽车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全国有21%的家庭都拥有了家庭汽车,不过分布结构不是很平衡,较早发展的沿海地区在泡沫经济下的发展层次更高,因为沿海地区之前在住房问题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此直接就上了车贷,因此在沿海地区,家庭汽车的普及程度高达50%以上。
主要的市场还是内陆地区,而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如沿海完善,把家庭汽车普及到内陆去,有助于建设内陆的基础设施。
在公路方面,由于中华帝国的土地是私人的,因此私人也可以建设公路。
大量的家庭汽车的出现,使得公路也成为了继铁路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因为汽车上公路要收费的。
只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经济繁荣程度,这些公路收回成本的时间很快,而且还能持续产生盈利,是很诱人的项目。
而华东银行的那些包皮子银行,也开始大量放出私人公路建设的贷款,利息也都很低。
航空业更是大量获得贷款,各个城镇的机场都在陆续的开辟,各航空公司还在不断的采购飞机。
在车贷利率直降的情况下,内陆地区的汽车销量猛增,沿海地区的汽车销量同样也在猛增。
这算是最后的疯狂了吧!
由于汽车销量猛增,汽车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工人,实际上产品积压严重的,也就是那些轻工业。
重工业产品方面,由于很大程度上属于华东集团以及中盛、华盛集团这三大集团的垄断生产,所以是比较有序的,生产规模是不会无休止的膨胀下去的。
轻工业由于也涉及到比较多的就业岗位,加上垄断程度较低,因此经济崩溃主要靠这些轻工业的积压商品。
这就像是蓄洪一样,突然把大坝炸了,一大片人都淹死了,从而使重工业也陷入半停滞状态,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秩序。
这些重工业生产企业,主要以华东集团为主,华东集团就像是古代的大地主一样,由于财力雄厚,加上政斧首先救助政策都是关照这些大企业,因此就算是生产陷入半停滞状态,也能挨过去。
而且现在华东集团属于国有资产,首先受救助政策的关照,相信没有人会有意见。
说白了,那些中小型企业贷款难,呼吁银行怎么样怎么样,永远只是口号而已,喊一喊就是了,千万别当真了。特别是在经济恢复阶段,银行就是要中小型企业破产,以接收他们建设起来的产业。
在大政策确定下来的情况下,1930年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依旧迅猛。
而在1930年,银行的放贷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部分的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也就是两年的居多,三年的都很少。
为什么?
很简单,如果放出了五年的贷款,那么中华帝国不好等五年,不太可能让经济萧条五年,最多只能是三年。
也就是说如果贷出了五年的贷款,那么三年后经济开始恢复,那么一些企业还是可以利用剩下的两年的时间恢复过来,那么就无法让这些企业破产,以接收他们的资产。
所以子啊1930年,放出的贷款都是两年的短期贷款,很多企业依旧幻想着,两年后借一笔钱来把政斧的钱还上,再从银行拿到一笔贷款。
1930年,这是繁荣的绝唱的一年。
在疯狂的建设和生产下,中华帝国于1930年,总产值突破了7500亿亚元,而此时美国已经陷入了经济萧条之中,总产值在1930年下跌到了1206亿美元,生产下降了1/3。中华帝国的7500亿亚元的产值,达到了美国的3.1倍,本身中华帝国的国民年总产值就大大超越美国,加上1930年一增一减之间,差距也就更大了。
而在1930年,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美国在投入的财力方面,却依旧不减,可见美国保持海上霸权的决心。
中华帝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陆权国家,陆上霸权是其擅长的地方,美国要向防止中华帝国把手伸到北美去,必须有海军充当保险。
中华帝国由于在1930年的产值已经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次计划增造两艘猛将级战列舰。 ↑返回顶部↑
什么电器打折促销,七七八八的都出来了。
车贷利率更是在1929年被一撸到底,竟然比储蓄利率还要低出一些了,这大大刺激了家庭汽车的销量。
之前的汽车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全国有21%的家庭都拥有了家庭汽车,不过分布结构不是很平衡,较早发展的沿海地区在泡沫经济下的发展层次更高,因为沿海地区之前在住房问题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此直接就上了车贷,因此在沿海地区,家庭汽车的普及程度高达50%以上。
主要的市场还是内陆地区,而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还是不如沿海完善,把家庭汽车普及到内陆去,有助于建设内陆的基础设施。
在公路方面,由于中华帝国的土地是私人的,因此私人也可以建设公路。
大量的家庭汽车的出现,使得公路也成为了继铁路之后的又一个投资热点,因为汽车上公路要收费的。
只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经济繁荣程度,这些公路收回成本的时间很快,而且还能持续产生盈利,是很诱人的项目。
而华东银行的那些包皮子银行,也开始大量放出私人公路建设的贷款,利息也都很低。
航空业更是大量获得贷款,各个城镇的机场都在陆续的开辟,各航空公司还在不断的采购飞机。
在车贷利率直降的情况下,内陆地区的汽车销量猛增,沿海地区的汽车销量同样也在猛增。
这算是最后的疯狂了吧!
由于汽车销量猛增,汽车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工人,实际上产品积压严重的,也就是那些轻工业。
重工业产品方面,由于很大程度上属于华东集团以及中盛、华盛集团这三大集团的垄断生产,所以是比较有序的,生产规模是不会无休止的膨胀下去的。
轻工业由于也涉及到比较多的就业岗位,加上垄断程度较低,因此经济崩溃主要靠这些轻工业的积压商品。
这就像是蓄洪一样,突然把大坝炸了,一大片人都淹死了,从而使重工业也陷入半停滞状态,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秩序。
这些重工业生产企业,主要以华东集团为主,华东集团就像是古代的大地主一样,由于财力雄厚,加上政斧首先救助政策都是关照这些大企业,因此就算是生产陷入半停滞状态,也能挨过去。
而且现在华东集团属于国有资产,首先受救助政策的关照,相信没有人会有意见。
说白了,那些中小型企业贷款难,呼吁银行怎么样怎么样,永远只是口号而已,喊一喊就是了,千万别当真了。特别是在经济恢复阶段,银行就是要中小型企业破产,以接收他们建设起来的产业。
在大政策确定下来的情况下,1930年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依旧迅猛。
而在1930年,银行的放贷有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大部分的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也就是两年的居多,三年的都很少。
为什么?
很简单,如果放出了五年的贷款,那么中华帝国不好等五年,不太可能让经济萧条五年,最多只能是三年。
也就是说如果贷出了五年的贷款,那么三年后经济开始恢复,那么一些企业还是可以利用剩下的两年的时间恢复过来,那么就无法让这些企业破产,以接收他们的资产。
所以子啊1930年,放出的贷款都是两年的短期贷款,很多企业依旧幻想着,两年后借一笔钱来把政斧的钱还上,再从银行拿到一笔贷款。
1930年,这是繁荣的绝唱的一年。
在疯狂的建设和生产下,中华帝国于1930年,总产值突破了7500亿亚元,而此时美国已经陷入了经济萧条之中,总产值在1930年下跌到了1206亿美元,生产下降了1/3。中华帝国的7500亿亚元的产值,达到了美国的3.1倍,本身中华帝国的国民年总产值就大大超越美国,加上1930年一增一减之间,差距也就更大了。
而在1930年,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美国在投入的财力方面,却依旧不减,可见美国保持海上霸权的决心。
中华帝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陆权国家,陆上霸权是其擅长的地方,美国要向防止中华帝国把手伸到北美去,必须有海军充当保险。
中华帝国由于在1930年的产值已经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再次计划增造两艘猛将级战列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