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4)
“你要真想护着她,不能这样下去了。”
丢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秦艽就离开了,至于九皇子能不能听懂,愿不愿意去做,那是他的事。
她不知道九皇子其实听懂了,经过这次的事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以至于不久之后他主动去找了宫怿,请他帮忙在元平帝面前拖延选妃的事。
这其实就是个讯号,九皇子倒向太子的讯号,但两人并没有明言,宫怿也愿意帮他一把,反正就是在元平帝面前说两句的事。至于之后如何,还得看九皇子是否能代表着苏家,当然那也是以后的事。
*
元平二十七年,注定是个多事之年。
朝堂上不平静,后宫也不甚平静。西突厥死灰复燃,阿史那巴其统一西突厥余部,反攻大梁,又入寇庭州,攻陷数县,杀掠千人。自打上官家败落以后,安西大都护府的兵力便一直维持在三万左右,这些兵力只足以维持,根本不足以平乱,所以朝廷还需派兵力支援。
为了谁带兵前去,朝堂上争得沸沸扬扬。
打仗是要丢命的,尤其西突厥素来凶恶,这些年来一直反反复复,好不容易将其打服了,要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让人心中生厌,却又无可奈何。所以这次元平帝的意思是直捣其黄龙,破其主力,也就意味着战事要持续很久,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
大梁是府兵制,十二卫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府,分领诸军府于长安轮番宿卫,居中御外,拱卫京师。
所谓十二卫,又称南衙十二卫,为尚书省兵部直辖,属于府兵和禁军的综合体。南衙十二卫拱其外围,北衙六卫也指天子禁军,拱卫内城及皇宫,两者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此时长安局势不明,哪个派系都不愿自己的人领军出去打仗,无人出面领军对敌,致使元平帝连着几日早朝上脸色都不太好看。
就在这时,左武卫大将军上官归当朝出面请战。
这两年随着太子水涨船高,上官归也是扶摇直上,已经做到左武卫大将军一位。之前也说了由于长安局势问题,大家都不愿自己派系的人领军出去打仗,因为这个时候出去了,就代表着在长安这里要减少一份兵力,若是有个什么突发情况,谁也应对不及,可偏偏这个时候上官归出面请战,就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了。
要知道上官归背后摆明是太子,太子在这个时候把自己人往外调,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管他在想什么,对于此事大家都是乐见其成,毕竟死道友又不是死贫道,有人主动背锅,也免得连累自身。也因此上官归一开口,赞同者无数,倒是元平帝说上官归尚且年轻,此事还要再考虑考虑。
而与此同时,后宫也不甚平静,自打萧婕妤受封以来,此人可是连着闹出不少事,在后宫里大出风头,无人掠其锋芒。
这人也不知是傻,还是一朝翻身得意过头,对后宫其他嫔妃连连打压,甚至连刘贵妃的面子都被当众扫落几次。
萧婕妤姓萧,背后还有皇后,萧皇后和刘贵妃素来不睦,萧婕妤能下了刘贵妃的面子,就是替萧皇后长面子。就因为这,萧刘二系人马没少明争暗斗,私下打得是如火如荼,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萧婕妤怀上龙种了。
这消息一传出来,惊了众人,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人家这哪里是傻,明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走了,人家干正事去了。
当然,这是外人所想,对于萧皇后这个熟知内情的人来说,连吐三口心头血都不足以描述其憋屈之意。
就因为同姓萧,萧嫣儿那个贱人干的事都被算成是受她指使,而有人来找茬,她碍于家里的命令还得护着萧嫣儿。现在萧嫣儿怀了龙种,萧皇后不用想就知道家里很快就会有人进宫来对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护好萧嫣儿肚里的龙种。
也因此,本就勉励支撑的萧皇后再度病倒了。
皇后凤体抱恙,刘贵妃前阵子刚犯了错,被元平帝禁足。现在只有太子妃一人能管事,于是由太子妃代管宫权。
太子妃恐慌,又觉得母后母妃尚在,她全权打理宫务未免有些越俎代庖,并不愿接受。遂与卧病在床的皇后几番商议,定下她只管一半,另一半暂时由萧婕妤代掌,皇后命人协助其打理的章程。
“母后,您觉得这主意如何?其实这法子也不是儿臣想出来的,儿臣去两仪殿,碰巧萧婕妤也在,这是父皇下的命令。”
萧皇后瞪着眼睛,她想瞪的其实不是秦艽,而是萧嫣儿那个贱人。
可她什么也不能说,这个法子是目前相对而言最有利萧家的,落在姓萧的手里,也总比落在姓刘的或者太子手里好。
“太子妃有心了。”
“母后夸赞了。” ↑返回顶部↑
丢下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秦艽就离开了,至于九皇子能不能听懂,愿不愿意去做,那是他的事。
她不知道九皇子其实听懂了,经过这次的事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以至于不久之后他主动去找了宫怿,请他帮忙在元平帝面前拖延选妃的事。
这其实就是个讯号,九皇子倒向太子的讯号,但两人并没有明言,宫怿也愿意帮他一把,反正就是在元平帝面前说两句的事。至于之后如何,还得看九皇子是否能代表着苏家,当然那也是以后的事。
*
元平二十七年,注定是个多事之年。
朝堂上不平静,后宫也不甚平静。西突厥死灰复燃,阿史那巴其统一西突厥余部,反攻大梁,又入寇庭州,攻陷数县,杀掠千人。自打上官家败落以后,安西大都护府的兵力便一直维持在三万左右,这些兵力只足以维持,根本不足以平乱,所以朝廷还需派兵力支援。
为了谁带兵前去,朝堂上争得沸沸扬扬。
打仗是要丢命的,尤其西突厥素来凶恶,这些年来一直反反复复,好不容易将其打服了,要不了多久又会死灰复燃,让人心中生厌,却又无可奈何。所以这次元平帝的意思是直捣其黄龙,破其主力,也就意味着战事要持续很久,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
大梁是府兵制,十二卫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府,分领诸军府于长安轮番宿卫,居中御外,拱卫京师。
所谓十二卫,又称南衙十二卫,为尚书省兵部直辖,属于府兵和禁军的综合体。南衙十二卫拱其外围,北衙六卫也指天子禁军,拱卫内城及皇宫,两者交错宿卫,相互牵制。
此时长安局势不明,哪个派系都不愿自己的人领军出去打仗,无人出面领军对敌,致使元平帝连着几日早朝上脸色都不太好看。
就在这时,左武卫大将军上官归当朝出面请战。
这两年随着太子水涨船高,上官归也是扶摇直上,已经做到左武卫大将军一位。之前也说了由于长安局势问题,大家都不愿自己派系的人领军出去打仗,因为这个时候出去了,就代表着在长安这里要减少一份兵力,若是有个什么突发情况,谁也应对不及,可偏偏这个时候上官归出面请战,就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了。
要知道上官归背后摆明是太子,太子在这个时候把自己人往外调,他到底在想什么?
不管他在想什么,对于此事大家都是乐见其成,毕竟死道友又不是死贫道,有人主动背锅,也免得连累自身。也因此上官归一开口,赞同者无数,倒是元平帝说上官归尚且年轻,此事还要再考虑考虑。
而与此同时,后宫也不甚平静,自打萧婕妤受封以来,此人可是连着闹出不少事,在后宫里大出风头,无人掠其锋芒。
这人也不知是傻,还是一朝翻身得意过头,对后宫其他嫔妃连连打压,甚至连刘贵妃的面子都被当众扫落几次。
萧婕妤姓萧,背后还有皇后,萧皇后和刘贵妃素来不睦,萧婕妤能下了刘贵妃的面子,就是替萧皇后长面子。就因为这,萧刘二系人马没少明争暗斗,私下打得是如火如荼,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萧婕妤怀上龙种了。
这消息一传出来,惊了众人,大家这才明白过来人家这哪里是傻,明明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走了,人家干正事去了。
当然,这是外人所想,对于萧皇后这个熟知内情的人来说,连吐三口心头血都不足以描述其憋屈之意。
就因为同姓萧,萧嫣儿那个贱人干的事都被算成是受她指使,而有人来找茬,她碍于家里的命令还得护着萧嫣儿。现在萧嫣儿怀了龙种,萧皇后不用想就知道家里很快就会有人进宫来对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护好萧嫣儿肚里的龙种。
也因此,本就勉励支撑的萧皇后再度病倒了。
皇后凤体抱恙,刘贵妃前阵子刚犯了错,被元平帝禁足。现在只有太子妃一人能管事,于是由太子妃代管宫权。
太子妃恐慌,又觉得母后母妃尚在,她全权打理宫务未免有些越俎代庖,并不愿接受。遂与卧病在床的皇后几番商议,定下她只管一半,另一半暂时由萧婕妤代掌,皇后命人协助其打理的章程。
“母后,您觉得这主意如何?其实这法子也不是儿臣想出来的,儿臣去两仪殿,碰巧萧婕妤也在,这是父皇下的命令。”
萧皇后瞪着眼睛,她想瞪的其实不是秦艽,而是萧嫣儿那个贱人。
可她什么也不能说,这个法子是目前相对而言最有利萧家的,落在姓萧的手里,也总比落在姓刘的或者太子手里好。
“太子妃有心了。”
“母后夸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