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3 / 4)
最后崇正帝将这位多事的官员训斥了一番,开海贸的事情便这么定下来了。
其实大多数官员不反驳的原因,除了觉得辩不过周颐外,也是觉得周颐确实是捞银子的一把好手,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谁不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庶,百姓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开边贸为国家带来的税收有目共睹,而观周颐对开海贸的前景的肯定,可以预见这又是一笔极赚钱的买卖,别说那些商人了,就是朝廷上的官员,也有些人想去掺一脚,看看这海贸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所以这些日子,来和周颐拉近乎的人特别多,特别是那些勋贵,明里暗里都在打听这开海贸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是不是和上次开边贸的条件一样。
周颐打哈哈,说到招标会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些人气苦,他们不就是想提前知道点儿消息吗,要是真的要等到招标会的时候,他们何必还这么眼巴巴的来讨好周颐。
不过,周颐还是适当对他们透露了一点儿:“现在只是第一批,等商业部运作成熟以后,就会开放更多的名额,而且时间不会间隔很久,毕竟海外地域广阔,就算大越出去再多的人,也能赚回来!”
第163章 招商会前
在周颐嘴里得不到再进一步的消息,这些人只好打道回府。
这几天,京城当真是汇聚八方豪客。
一间客栈里,差不多住的全都是豫商,此时他们正聚在一起,本来朝廷开海贸对于豫商来说应该是件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此时他们的脸上却带了浓浓的愁绪。
“哎,这回伸手的可不止我们这些专门做生意的了,许多世家大族都准备分一杯羹,我们这点儿能量哪能比得上他们!”有人叹道,没错,这就是他们发愁的原因。
由于边贸的赚钱,已经让所有人都垂涎欲滴,要不是碍于周颐的手段太过强硬,商业部管理又没有漏洞可插,那些有权有势的家族早就准备插手边贸的事情了。
之前是因为他们并不看好边贸,总觉得周颐要玩儿完,而且他们守着自己累积的那些地,又不用给朝廷纳税,过的何其悠哉乐哉。
但这种情况从商业部开边贸,并随着边贸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便悄然在改变了。
虽然世家大族或豪门乡绅圈了很多的地,但这些地总要有人去种吧,以前农民没有第二条出路,不管这些地主再怎么盘剥他们,他们也只有接受。
但随着边贸的开展,许多新兴小作坊应运而生,那些大商人也需要许多的工人,周颐又给这些作坊雇佣流民提供了优惠条件,许多地方甚至到处找人做工,如此一来,那些自己没有地的农民发现,原来他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而且做工得到的银钱比辛辛苦苦种地有可能还填不饱肚子要划算的多。
头一次 ,那些囤积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们发现,原来周颐就算明面上没有改革税制,看似没有侵犯他们的利益,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他们确确实实是吃了大亏了。
为了找到种地的人,他们不得不一再降低租子,从之前的六成已经降到了现在的四成。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吐血的结果啊,他们当初千防万防,就是为了防周颐拿田税开刀,没想到现在还是到了如此境地。
这让圈了大量土地的豪族们心里发寒!这是事情如此发展下来,周颐自己也没预料到的结果?还是周颐一开始就知道会造成如此后果,却早早的挖了一个坑让他们傻乎乎的往里跳?枉他们当时还是觉得开边贸无所谓,还想着看周颐的笑话,这他娘的到底是谁看了谁的笑话啊!
在周颐眼里,他们莫不是一群傻子吧!!!
而现在轰轰烈烈的海贸又要开始了,他们已经错过了一开始边贸的机会,海贸这样的大饼放在眼前,他们实在再也忍不住了。
从朝廷来说,开边贸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而民间,新兴小商业已如雨后春笋一般涌了出来,这是大势,谁都没办法改变。就算不考虑大势,就说单单周颐一个,就可以打他们一群,战斗力彪悍的让人害怕,崇正帝又明里暗里的护着周颐,想要兴商贸的政令撤下去,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而且他们也舍不得商贸就这么沉寂下去,和商贸的巨额利润比起来,种地那点儿死板的收入又算个屁啊!
这人刚一说完,立马就有人接口道:“可不是,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府,那些一贯标榜清高的书香世家,这次不也暗暗的派来了人,看样子,他们是打定主意要在海贸里掺一脚了!”
商人有钱,但到底无权,那些与国同长,甚至历经好几个朝代或隐或明的大家族,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比他们这些单纯的商人能量不知大到了哪里去。
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商人做大了,舍得金钱,也能维护一些关系,但那是依附,又哪里有那些本就权重位高的世家来的立得住。
“现在就看这些世家的胃口有多大了,只希望他们不要想独吞的好!”豫商的商会会长叹一声。
“会长,不至于吧,周大人肯定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的!”有人立刻就道。 ↑返回顶部↑
其实大多数官员不反驳的原因,除了觉得辩不过周颐外,也是觉得周颐确实是捞银子的一把好手,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谁不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庶,百姓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开边贸为国家带来的税收有目共睹,而观周颐对开海贸的前景的肯定,可以预见这又是一笔极赚钱的买卖,别说那些商人了,就是朝廷上的官员,也有些人想去掺一脚,看看这海贸到底有多大的利润。
所以这些日子,来和周颐拉近乎的人特别多,特别是那些勋贵,明里暗里都在打听这开海贸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是不是和上次开边贸的条件一样。
周颐打哈哈,说到招标会的时候就知道了。
这些人气苦,他们不就是想提前知道点儿消息吗,要是真的要等到招标会的时候,他们何必还这么眼巴巴的来讨好周颐。
不过,周颐还是适当对他们透露了一点儿:“现在只是第一批,等商业部运作成熟以后,就会开放更多的名额,而且时间不会间隔很久,毕竟海外地域广阔,就算大越出去再多的人,也能赚回来!”
第163章 招商会前
在周颐嘴里得不到再进一步的消息,这些人只好打道回府。
这几天,京城当真是汇聚八方豪客。
一间客栈里,差不多住的全都是豫商,此时他们正聚在一起,本来朝廷开海贸对于豫商来说应该是件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此时他们的脸上却带了浓浓的愁绪。
“哎,这回伸手的可不止我们这些专门做生意的了,许多世家大族都准备分一杯羹,我们这点儿能量哪能比得上他们!”有人叹道,没错,这就是他们发愁的原因。
由于边贸的赚钱,已经让所有人都垂涎欲滴,要不是碍于周颐的手段太过强硬,商业部管理又没有漏洞可插,那些有权有势的家族早就准备插手边贸的事情了。
之前是因为他们并不看好边贸,总觉得周颐要玩儿完,而且他们守着自己累积的那些地,又不用给朝廷纳税,过的何其悠哉乐哉。
但这种情况从商业部开边贸,并随着边贸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便悄然在改变了。
虽然世家大族或豪门乡绅圈了很多的地,但这些地总要有人去种吧,以前农民没有第二条出路,不管这些地主再怎么盘剥他们,他们也只有接受。
但随着边贸的开展,许多新兴小作坊应运而生,那些大商人也需要许多的工人,周颐又给这些作坊雇佣流民提供了优惠条件,许多地方甚至到处找人做工,如此一来,那些自己没有地的农民发现,原来他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而且做工得到的银钱比辛辛苦苦种地有可能还填不饱肚子要划算的多。
头一次 ,那些囤积了大量土地的地主们发现,原来周颐就算明面上没有改革税制,看似没有侵犯他们的利益,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他们确确实实是吃了大亏了。
为了找到种地的人,他们不得不一再降低租子,从之前的六成已经降到了现在的四成。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吐血的结果啊,他们当初千防万防,就是为了防周颐拿田税开刀,没想到现在还是到了如此境地。
这让圈了大量土地的豪族们心里发寒!这是事情如此发展下来,周颐自己也没预料到的结果?还是周颐一开始就知道会造成如此后果,却早早的挖了一个坑让他们傻乎乎的往里跳?枉他们当时还是觉得开边贸无所谓,还想着看周颐的笑话,这他娘的到底是谁看了谁的笑话啊!
在周颐眼里,他们莫不是一群傻子吧!!!
而现在轰轰烈烈的海贸又要开始了,他们已经错过了一开始边贸的机会,海贸这样的大饼放在眼前,他们实在再也忍不住了。
从朝廷来说,开边贸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而民间,新兴小商业已如雨后春笋一般涌了出来,这是大势,谁都没办法改变。就算不考虑大势,就说单单周颐一个,就可以打他们一群,战斗力彪悍的让人害怕,崇正帝又明里暗里的护着周颐,想要兴商贸的政令撤下去,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而且他们也舍不得商贸就这么沉寂下去,和商贸的巨额利润比起来,种地那点儿死板的收入又算个屁啊!
这人刚一说完,立马就有人接口道:“可不是,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府,那些一贯标榜清高的书香世家,这次不也暗暗的派来了人,看样子,他们是打定主意要在海贸里掺一脚了!”
商人有钱,但到底无权,那些与国同长,甚至历经好几个朝代或隐或明的大家族,他们的关系盘根错节,比他们这些单纯的商人能量不知大到了哪里去。
当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商人做大了,舍得金钱,也能维护一些关系,但那是依附,又哪里有那些本就权重位高的世家来的立得住。
“现在就看这些世家的胃口有多大了,只希望他们不要想独吞的好!”豫商的商会会长叹一声。
“会长,不至于吧,周大人肯定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的!”有人立刻就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