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4)
为首的胡商笑:“你竟如此羞辱此珠!我们给你五万贯钱!”随后,诸胡商集资将该珠买下。
士人大吃一惊:“这颗小珠子真的值这么多钱?”
为首的胡商说:“当然。不如你跟我们走,看看它的神奇用处。”
士人跟随胡商启程,来到海边,上大船。在船上,胡人架银锅,将醍醐即酥酪油倒入里面,煮得滚烫沸腾,随后以金瓶盛珠,将其放置在酥酪油中继续熬。
同样是七日后,海上掀起浪起,有二老人及随从数百人自海中出来,持无数宝物,献给胡商,要求赎回自己的东西。为首的胡商不肯。几天后,他们又带着更贵重的物品来赎,宝物渐渐堆积如山。
胡商依旧不答应。
那些人哀求了一个多月,仍未说动胡商。
后来,有一天,那些人散去,海中涌出两名龙女,美丽无比,双双投入盛有珠子的金瓶,与那珠子合为一体,变成油膏。
士人奇怪,问:“先前从海中来的二老人说要赎东西,赎什么呢?”
为首的胡商道:“我们的珠子,是天地间之奇宝,要用两名龙女卫护。那二老人乃是龙王,欲以宝物来赎其女。我的目的是超凡成仙,岂会为世间俗富所动!”说完,他将瓶中油膏涂在脚上,大喊一声,遂离船升起,于海面上凌波飞步而去。
船上的其他胡商大不平:“此珠乃我们一起购买,你为何独享其利?就这样走了,我们又怎么归还故国?”
在海上飞步而行的胡商高声道:“你等可将瓶中所剩油脂涂在船帮,如此即可顺风还家。”
故事的结局是:船上的胡商将所剩不多的油膏涂在船帮上,船就真的快速飞渡起来。至于踏海而行最终消失在茫茫海平线上的胡商去了哪里,没人有知道。我们的主人公,那位士人呢?似乎也跟着胡商去了一个遥远的异国。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虽持宝人不知道手里东西的价值,但胡商往往以实相告,几乎没有欺诈行为。相比之下,下面这名来自新罗的僧人就不那么地道了。
王顺山在陕西蓝田,上有悟真寺。贞观年间,一僧夏夜无眠,游于附近的蓝溪。蓝溪潺潺,岸边花木扶疏,映照当空,景色甚美。走着走着,僧人忽闻有人在诵读《法华经》。《法华经》为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典籍,由东晋十六国时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成汉语后,在唐时与《金刚金》并驱,广为流传。其大致要义是:一切弟子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而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悟真寺僧人听到有人诵读《法华经》后,辨其声细且远,不知在何处。四周遥望,方圆之内,视野所及,寂然无人,该僧有些害怕,跑回寺院,将此事告诉群僧。
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来到蓝溪,侧耳倾听,又闻诵经声。再细听,声音竟来自地下:在岸边的一块岩石旁。众人互视,无不恐惧。有胆大者,建议连夜掘地,看个究竟,但被阻止。阻止者建议先作记号,明天再挖不迟。
第三天,大家扛着铁锹,来到昨夜作记号处。住持也来了。在他的指挥下,众僧一阵猛挖,掘得一具骷髅。
骷髅年代久远,其形枯然,唯独嘴唇部位有肉,颜色鲜润,一如生人,再细看,里面竟还有舌头,正是它在深夜诵经。众僧无不惊异,建议将其就地焚毁,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妖异作祟。但是,住持深具慧眼,认为会念诵《法华经》的骷髅是无价之宝,会给该寺带来巨大的声名和效益。于是,他命人将其带回寺内,装进石盒,安放在千佛殿西堂下。
从那以后,每日入夜之后,总会听到念诵《法华经》之声在寺内轻轻回荡。
这条消息惊动了长安百姓和贵族,每日前来该寺参观的人众多,不仅为悟真寺带来了盛名,还带来了颇高的经济收益。一时间,悟真寺的骷髅宝物尽为人知。为了不使宝物出现意外,寺院派了专门的队伍对其严加看管,一般人是近不了前的。
转眼到了玄宗开元年间。
这一日,悟真寺接待了一名来自新罗的僧人,该僧自称是来大唐留学的,请求客居寺内。在当时,来自域外的留学僧人很多,往往寄居在长安、洛阳等地周边的寺院,所以悟真寺住持很痛快地答应了新罗僧人的请求。
新罗僧人住下后,每天向寺内僧众请教佛法,渐渐地,大家开始信任他,把他当成寺院的一分子了。谁知一年多以后,悟真寺的骷髅宝物突然失窃!
贞观中,有王顺山悟真寺僧,夜如蓝溪,忽闻有诵《法华经》者,其声纤远。时星月回临,四望数十里,阒然无睹,其僧惨然有惧。及至寺,且白其事于群僧。明夕,俱于蓝溪听之,乃闻经声自地中发,于是以标表其所。明日,穷表下,得一颅骨在积壤中。其骨槁然,独唇吻与舌鲜而且润。遂持归寺,乃以石函置于千佛殿西轩下。自是,每夕常有诵《法华经》声在石函中。长安士女观者千数。后新罗僧客于寺,仅岁余,一日,寺僧尽下山,独新罗僧在,遂窃石函而去。寺僧迹其往,已归海东矣。时开元末年也。(《宣室志》)
当然是那个新罗僧人所为。
实际上,如果进行推断的话,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有预谋的盗窃事件。新罗僧人入悟真寺,就是冲着宝物来的。他伪装得太成功了,欺骗了所有人。当这一天,寺内众僧下山参加一个活动而让他留守寺院时,他趁机溜入千佛殿西堂下,将装有骷髅宝物的石盒窃走。
宝物失窃后,悟真寺派人多方追查新罗僧人,朝廷也参与了追捕,但最终一无所获。后来得知:那僧人在得到宝物后,没敢在大唐停留,而是一路夜行,渡海归国了。
雨师、河神、鬼魂
下面的故事非常蹊跷,一个人在半醒半梦中被借去行雨,在迷迷糊糊中把事情办砸,最终招致了灾祸。 ↑返回顶部↑
士人大吃一惊:“这颗小珠子真的值这么多钱?”
为首的胡商说:“当然。不如你跟我们走,看看它的神奇用处。”
士人跟随胡商启程,来到海边,上大船。在船上,胡人架银锅,将醍醐即酥酪油倒入里面,煮得滚烫沸腾,随后以金瓶盛珠,将其放置在酥酪油中继续熬。
同样是七日后,海上掀起浪起,有二老人及随从数百人自海中出来,持无数宝物,献给胡商,要求赎回自己的东西。为首的胡商不肯。几天后,他们又带着更贵重的物品来赎,宝物渐渐堆积如山。
胡商依旧不答应。
那些人哀求了一个多月,仍未说动胡商。
后来,有一天,那些人散去,海中涌出两名龙女,美丽无比,双双投入盛有珠子的金瓶,与那珠子合为一体,变成油膏。
士人奇怪,问:“先前从海中来的二老人说要赎东西,赎什么呢?”
为首的胡商道:“我们的珠子,是天地间之奇宝,要用两名龙女卫护。那二老人乃是龙王,欲以宝物来赎其女。我的目的是超凡成仙,岂会为世间俗富所动!”说完,他将瓶中油膏涂在脚上,大喊一声,遂离船升起,于海面上凌波飞步而去。
船上的其他胡商大不平:“此珠乃我们一起购买,你为何独享其利?就这样走了,我们又怎么归还故国?”
在海上飞步而行的胡商高声道:“你等可将瓶中所剩油脂涂在船帮,如此即可顺风还家。”
故事的结局是:船上的胡商将所剩不多的油膏涂在船帮上,船就真的快速飞渡起来。至于踏海而行最终消失在茫茫海平线上的胡商去了哪里,没人有知道。我们的主人公,那位士人呢?似乎也跟着胡商去了一个遥远的异国。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虽持宝人不知道手里东西的价值,但胡商往往以实相告,几乎没有欺诈行为。相比之下,下面这名来自新罗的僧人就不那么地道了。
王顺山在陕西蓝田,上有悟真寺。贞观年间,一僧夏夜无眠,游于附近的蓝溪。蓝溪潺潺,岸边花木扶疏,映照当空,景色甚美。走着走着,僧人忽闻有人在诵读《法华经》。《法华经》为大乘佛教最著名的典籍,由东晋十六国时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成汉语后,在唐时与《金刚金》并驱,广为流传。其大致要义是:一切弟子都有修行成佛的能力,而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悟真寺僧人听到有人诵读《法华经》后,辨其声细且远,不知在何处。四周遥望,方圆之内,视野所及,寂然无人,该僧有些害怕,跑回寺院,将此事告诉群僧。
第二天晚上,大家一起来到蓝溪,侧耳倾听,又闻诵经声。再细听,声音竟来自地下:在岸边的一块岩石旁。众人互视,无不恐惧。有胆大者,建议连夜掘地,看个究竟,但被阻止。阻止者建议先作记号,明天再挖不迟。
第三天,大家扛着铁锹,来到昨夜作记号处。住持也来了。在他的指挥下,众僧一阵猛挖,掘得一具骷髅。
骷髅年代久远,其形枯然,唯独嘴唇部位有肉,颜色鲜润,一如生人,再细看,里面竟还有舌头,正是它在深夜诵经。众僧无不惊异,建议将其就地焚毁,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妖异作祟。但是,住持深具慧眼,认为会念诵《法华经》的骷髅是无价之宝,会给该寺带来巨大的声名和效益。于是,他命人将其带回寺内,装进石盒,安放在千佛殿西堂下。
从那以后,每日入夜之后,总会听到念诵《法华经》之声在寺内轻轻回荡。
这条消息惊动了长安百姓和贵族,每日前来该寺参观的人众多,不仅为悟真寺带来了盛名,还带来了颇高的经济收益。一时间,悟真寺的骷髅宝物尽为人知。为了不使宝物出现意外,寺院派了专门的队伍对其严加看管,一般人是近不了前的。
转眼到了玄宗开元年间。
这一日,悟真寺接待了一名来自新罗的僧人,该僧自称是来大唐留学的,请求客居寺内。在当时,来自域外的留学僧人很多,往往寄居在长安、洛阳等地周边的寺院,所以悟真寺住持很痛快地答应了新罗僧人的请求。
新罗僧人住下后,每天向寺内僧众请教佛法,渐渐地,大家开始信任他,把他当成寺院的一分子了。谁知一年多以后,悟真寺的骷髅宝物突然失窃!
贞观中,有王顺山悟真寺僧,夜如蓝溪,忽闻有诵《法华经》者,其声纤远。时星月回临,四望数十里,阒然无睹,其僧惨然有惧。及至寺,且白其事于群僧。明夕,俱于蓝溪听之,乃闻经声自地中发,于是以标表其所。明日,穷表下,得一颅骨在积壤中。其骨槁然,独唇吻与舌鲜而且润。遂持归寺,乃以石函置于千佛殿西轩下。自是,每夕常有诵《法华经》声在石函中。长安士女观者千数。后新罗僧客于寺,仅岁余,一日,寺僧尽下山,独新罗僧在,遂窃石函而去。寺僧迹其往,已归海东矣。时开元末年也。(《宣室志》)
当然是那个新罗僧人所为。
实际上,如果进行推断的话,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有预谋的盗窃事件。新罗僧人入悟真寺,就是冲着宝物来的。他伪装得太成功了,欺骗了所有人。当这一天,寺内众僧下山参加一个活动而让他留守寺院时,他趁机溜入千佛殿西堂下,将装有骷髅宝物的石盒窃走。
宝物失窃后,悟真寺派人多方追查新罗僧人,朝廷也参与了追捕,但最终一无所获。后来得知:那僧人在得到宝物后,没敢在大唐停留,而是一路夜行,渡海归国了。
雨师、河神、鬼魂
下面的故事非常蹊跷,一个人在半醒半梦中被借去行雨,在迷迷糊糊中把事情办砸,最终招致了灾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