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乾隆皇帝一死,和珅立即失去了依靠。正月初八,乾隆尸骨未寒,嘉庆皇帝即下达逮捕和珅、抄其家产的谕令。
关于和珅的家产,《清朝野史大观》说共计白银八百兆两(即八亿两)。当时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七千万两白银,和珅当了二十年阁臣,其积蓄已经超过国家十年的岁入,可谓十分的骇人听闻,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他辛苦积累、半世经营的财产被查抄后自然全部落入了嘉庆皇帝的腰包,所以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至于和珅那座豪华宅邸,也被嘉庆赏赐给了同母弟璘。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嘉庆皇帝还禁止大臣谈论和珅财产。当时有个名叫萨彬图的副都统,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揭发说和珅有四个使女专门掌管金银账目信息,应予逮捕后严刑审讯。同时,还建议应对和珅宅院进行挖掘,以寻找窖埋金银。不料嘉庆皇帝看到奏章后立即将萨彬图革职,还发布上谕,明确说:“嗣后大小臣工,不得再以和珅赀产妄行渎奏。”显然,这位和珅财产的最大受益者不愿意落下“好货之主”的恶名,因此反而不愿意人们知道和珅到底有多少家产。
财产到手,嘉庆皇帝便宣布和珅有二十大罪状:以拥戴自居(指和珅为讨好嘉庆皇帝送玉如意);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乘椅轿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妄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指和珅偷娶江南进献给乾隆的美女黑玫瑰);于各路军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皇考圣躬不豫,毫无忧戚之情,谈笑如常;皇考力疾批答奏章,字迹间有未真,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拟;兼管户部报销,竟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厅番众两千余,抢劫达赖喇嘛商人牛只,肆劫青海,竟驳回原折,隐匿不办;皇考升遐后,谕旨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大学士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结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等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所抄家产,楠木房屋奢侈逾制,多宝阁等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屿无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百姓称“和陵”;所藏珍珠手串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埋银三百余万两;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资本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与小民争利;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等等。
当年正月十八,嘉庆皇帝命和珅在狱中自尽。死前,和珅写了一首《狱中对月诗》。其中写道:“月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终于明白“百年原是梦”,他不过是“廿载枉劳神”而已。
虽然最大的贪官和珅死了,但清朝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乾隆当朝,国势号称极于鼎盛。且看他执政的六十年间,西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乾隆三十年(1765),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乾隆五十年(1785),英国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乾隆三十九年(177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乾隆四十八年(1783),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乾隆五十三年(1788),第一届美国国会在纽约召开;次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年后,美国通过《人权法案》;乾隆五十四年(1789),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乾隆五十八年(179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西方这些巨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完全改变了世界格局。而就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傲慢宣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他看不到西方科技的进步,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正是中国落后的开始。
伍、李毓昌之死
嘉庆皇帝即位时,清朝国势日衰,国库空虚,全国各直省府库亏空,财政危机日益突出。为了应付危机,嘉庆皇帝不得不开始清理亏欠,于是相继有地方官吏勾结侵蚀国库大案被揭发出来。嘉庆十一年(1806),直隶司书王丽南舞弊案发。这起被嘉庆皇帝认为性质比当年甘肃捐监冒赈案性质更为恶劣的案件,就发生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而更可怕的是,这起大案历时十年,隐匿时间比历时七年的甘肃冒赈案更长。
自嘉庆元年(1796)起,直隶司书王丽南就私自雕刻了两颗藩司和库官的假印,联合其他州县官员张麟书等人,开始用虚收、虚抵、重领、冒支等各种手段侵蚀国库:有将司发库收小数帖改大数者;有将领款抵解钱粮又蒙混给发者;有串通银匠,给予假印批收者。共侵吞定州等二十四州县银三十一万六百余两。
起初,甘肃捐监冒赈案发时,被视为惊天大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然而,仅仅二十五年后,就发生了直隶官员串通作弊侵帑案。一个小小的直隶司书,竟敢私雕假印,舞弊营私,令嘉庆皇帝“殊堪骇异”,十分震惊地说:“这是我朝未有之事。从前外省不肖官吏作奸犯科,如甘肃捏灾冒赈之案,最为重大,不过也只是借办赈为名,虚报侵肥,从没有身任州县,与胥吏等勾连一气,公然将正项钱粮,私雕假印,挖改公文,虚捏报解,抵冒分肥,至三十余万两之多。”虽然此案涉案官员品级均不高,金额也不及甘肃捐监冒赈案,但在天子脚下,目无法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被称为清朝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大案。
案发后,虽然涉案官员都受到了相应处罚,然而一叶知秋,吏治全面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国库钱粮亏空严重,均成为嘉庆一朝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特大命案李毓昌之死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案涉及人物上到两江总督、下到长随,更因为案情离奇复杂、审理过程费尽周章而轰动朝野,被称为清代的奇冤大案。
嘉庆十三年(1808),暴雨连绵,黄河决口,江苏淮安一带首当其冲,洪水泛滥成灾,房倒屋塌,饿殍遮道,无数百姓失去了家园,沦为灾民。清廷为此紧急启动了救灾放赈机制,并要求地方官员必须派出精干官员下去查赈,务求赈灾钱粮发放到灾民手中,以表示朝廷是真心“恤民”。两江总督铁保和江苏巡抚汪日章不敢怠慢,立即选派了官员,分赴灾区。
其中,有十一名官员被派往山阳县查赈。山阳县为淮安府所在地,也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朝廷专门为之拨银九万九千两赈济,因而派往山阳的大多是老辣干练的官吏,如府知事余清扬,同知林永升,州同龚国烜、谢为林,教谕章家璘,县丞张为栋,训导言廷璜,典史吕时雨及从九品温南峰、黄由贤十人。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新科进士李毓昌。
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山东即墨人。出身贫寒,却自幼好学,以品学兼优闻名乡里。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到江苏候缺。到江苏赴任不久,李毓昌便赶上了江苏水灾,于是奉命以查赈委员的身份前往山阳县查赈。
这一年,李毓昌刚好三十六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步入仕途。从奉委之初,他就决定要秉公办事,消除侵冒,做个廉明的“清官”。同行的十名官员中,自有人年纪比他小、学问比他差,但论到官场的潜规则,他却着实是个新手。一进入山阳境内,便能看到县内土地荒芜,农事凋敝,受灾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困苦。李毓昌不由得十分不安,愈发感到此行责任重大,恨不得长上翅膀,早日赶到山阳县衙了解放赈情况,而其他官员却无一例外地熟视无睹。
起初,李毓昌还频繁催促众人快行,但结果只招来众同行的白眼和冷言冷语。李毓昌的亲信长随李祥惯于见风使舵,立即向主人示意不要再说。不料李毓昌是个执拗的脾气,李祥反而由此招来了主人一顿呵斥。其他官员听到耳中,难免会觉得指桑骂槐了,更加觉得李毓昌不顺眼。幸好还是教谕(明清制度,府学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均为学官,负责教育生员)章家璘出面婉转劝解了几句,才没有令局面太过尴尬。但自此之后,除了章家璘外,其他人都与李毓昌主仆疏远了。
九月二十八日,一干人到达山阳县城。山阳知县王伸汉热情出迎,款待查赈委员一行。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鸡鸭鱼肉,李毓昌不由得想到了沿途看到的灾民,实在难以下咽。只是他刚一提及赈灾一事,王伸汉便巧妙地岔开了话题,其他官员也纷纷寒暄打岔,弄得李毓昌连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李毓昌突然留意到王伸汉身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看。那双眼睛,有一点审视,有一点警觉,有一点提防,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对不是什么善意的目光。一直到后来,李毓昌才知道,那个不断盯着他看的彪悍的随从,就是王伸汉的心腹长随包祥。 ↑返回顶部↑
关于和珅的家产,《清朝野史大观》说共计白银八百兆两(即八亿两)。当时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七千万两白银,和珅当了二十年阁臣,其积蓄已经超过国家十年的岁入,可谓十分的骇人听闻,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他辛苦积累、半世经营的财产被查抄后自然全部落入了嘉庆皇帝的腰包,所以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至于和珅那座豪华宅邸,也被嘉庆赏赐给了同母弟璘。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嘉庆皇帝还禁止大臣谈论和珅财产。当时有个名叫萨彬图的副都统,力陈“和珅家产甚多,断不止此查出之数”,揭发说和珅有四个使女专门掌管金银账目信息,应予逮捕后严刑审讯。同时,还建议应对和珅宅院进行挖掘,以寻找窖埋金银。不料嘉庆皇帝看到奏章后立即将萨彬图革职,还发布上谕,明确说:“嗣后大小臣工,不得再以和珅赀产妄行渎奏。”显然,这位和珅财产的最大受益者不愿意落下“好货之主”的恶名,因此反而不愿意人们知道和珅到底有多少家产。
财产到手,嘉庆皇帝便宣布和珅有二十大罪状:以拥戴自居(指和珅为讨好嘉庆皇帝送玉如意);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乘椅轿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妄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指和珅偷娶江南进献给乾隆的美女黑玫瑰);于各路军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皇考圣躬不豫,毫无忧戚之情,谈笑如常;皇考力疾批答奏章,字迹间有未真,胆敢口称不如撕去另拟;兼管户部报销,竟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上年奎舒奏循化、贵德二厅番众两千余,抢劫达赖喇嘛商人牛只,肆劫青海,竟驳回原折,隐匿不办;皇考升遐后,谕旨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擅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大学士苏凌阿重听衰迈,因与其弟和琳结亲,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等在其家教读,保列卿阶;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所抄家产,楠木房屋奢侈逾制,多宝阁等仿照宁寿宫制度,园寓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屿无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百姓称“和陵”;所藏珍珠手串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埋银三百余万两;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资本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与小民争利;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等等。
当年正月十八,嘉庆皇帝命和珅在狱中自尽。死前,和珅写了一首《狱中对月诗》。其中写道:“月色明如许,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他终于明白“百年原是梦”,他不过是“廿载枉劳神”而已。
虽然最大的贪官和珅死了,但清朝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乾隆当朝,国势号称极于鼎盛。且看他执政的六十年间,西方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乾隆三十年(1765),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乾隆五十年(1785),英国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乾隆三十九年(1774),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乾隆四十八年(1783),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乾隆五十三年(1788),第一届美国国会在纽约召开;次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年后,美国通过《人权法案》;乾隆五十四年(1789),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乾隆五十八年(1793),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西方这些巨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完全改变了世界格局。而就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傲慢宣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他看不到西方科技的进步,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这正是中国落后的开始。
伍、李毓昌之死
嘉庆皇帝即位时,清朝国势日衰,国库空虚,全国各直省府库亏空,财政危机日益突出。为了应付危机,嘉庆皇帝不得不开始清理亏欠,于是相继有地方官吏勾结侵蚀国库大案被揭发出来。嘉庆十一年(1806),直隶司书王丽南舞弊案发。这起被嘉庆皇帝认为性质比当年甘肃捐监冒赈案性质更为恶劣的案件,就发生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而更可怕的是,这起大案历时十年,隐匿时间比历时七年的甘肃冒赈案更长。
自嘉庆元年(1796)起,直隶司书王丽南就私自雕刻了两颗藩司和库官的假印,联合其他州县官员张麟书等人,开始用虚收、虚抵、重领、冒支等各种手段侵蚀国库:有将司发库收小数帖改大数者;有将领款抵解钱粮又蒙混给发者;有串通银匠,给予假印批收者。共侵吞定州等二十四州县银三十一万六百余两。
起初,甘肃捐监冒赈案发时,被视为惊天大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然而,仅仅二十五年后,就发生了直隶官员串通作弊侵帑案。一个小小的直隶司书,竟敢私雕假印,舞弊营私,令嘉庆皇帝“殊堪骇异”,十分震惊地说:“这是我朝未有之事。从前外省不肖官吏作奸犯科,如甘肃捏灾冒赈之案,最为重大,不过也只是借办赈为名,虚报侵肥,从没有身任州县,与胥吏等勾连一气,公然将正项钱粮,私雕假印,挖改公文,虚捏报解,抵冒分肥,至三十余万两之多。”虽然此案涉案官员品级均不高,金额也不及甘肃捐监冒赈案,但在天子脚下,目无法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被称为清朝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大案。
案发后,虽然涉案官员都受到了相应处罚,然而一叶知秋,吏治全面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国库钱粮亏空严重,均成为嘉庆一朝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特大命案李毓昌之死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案涉及人物上到两江总督、下到长随,更因为案情离奇复杂、审理过程费尽周章而轰动朝野,被称为清代的奇冤大案。
嘉庆十三年(1808),暴雨连绵,黄河决口,江苏淮安一带首当其冲,洪水泛滥成灾,房倒屋塌,饿殍遮道,无数百姓失去了家园,沦为灾民。清廷为此紧急启动了救灾放赈机制,并要求地方官员必须派出精干官员下去查赈,务求赈灾钱粮发放到灾民手中,以表示朝廷是真心“恤民”。两江总督铁保和江苏巡抚汪日章不敢怠慢,立即选派了官员,分赴灾区。
其中,有十一名官员被派往山阳县查赈。山阳县为淮安府所在地,也是这次水灾的重灾区,朝廷专门为之拨银九万九千两赈济,因而派往山阳的大多是老辣干练的官吏,如府知事余清扬,同知林永升,州同龚国烜、谢为林,教谕章家璘,县丞张为栋,训导言廷璜,典史吕时雨及从九品温南峰、黄由贤十人。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新科进士李毓昌。
李毓昌,字皋言,号荣轩,山东即墨人。出身贫寒,却自幼好学,以品学兼优闻名乡里。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到江苏候缺。到江苏赴任不久,李毓昌便赶上了江苏水灾,于是奉命以查赈委员的身份前往山阳县查赈。
这一年,李毓昌刚好三十六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步入仕途。从奉委之初,他就决定要秉公办事,消除侵冒,做个廉明的“清官”。同行的十名官员中,自有人年纪比他小、学问比他差,但论到官场的潜规则,他却着实是个新手。一进入山阳境内,便能看到县内土地荒芜,农事凋敝,受灾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困苦。李毓昌不由得十分不安,愈发感到此行责任重大,恨不得长上翅膀,早日赶到山阳县衙了解放赈情况,而其他官员却无一例外地熟视无睹。
起初,李毓昌还频繁催促众人快行,但结果只招来众同行的白眼和冷言冷语。李毓昌的亲信长随李祥惯于见风使舵,立即向主人示意不要再说。不料李毓昌是个执拗的脾气,李祥反而由此招来了主人一顿呵斥。其他官员听到耳中,难免会觉得指桑骂槐了,更加觉得李毓昌不顺眼。幸好还是教谕(明清制度,府学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均为学官,负责教育生员)章家璘出面婉转劝解了几句,才没有令局面太过尴尬。但自此之后,除了章家璘外,其他人都与李毓昌主仆疏远了。
九月二十八日,一干人到达山阳县城。山阳知县王伸汉热情出迎,款待查赈委员一行。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鸡鸭鱼肉,李毓昌不由得想到了沿途看到的灾民,实在难以下咽。只是他刚一提及赈灾一事,王伸汉便巧妙地岔开了话题,其他官员也纷纷寒暄打岔,弄得李毓昌连个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李毓昌突然留意到王伸汉身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看。那双眼睛,有一点审视,有一点警觉,有一点提防,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绝对不是什么善意的目光。一直到后来,李毓昌才知道,那个不断盯着他看的彪悍的随从,就是王伸汉的心腹长随包祥。 ↑返回顶部↑